第175章 基礎建設
字數:4509 加入書籤
第175章 基礎建設
李月選擇的是蘑菇和豬。蘑菇能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生長。豬則隻需要充足的食物和人造光照就可以解決。幾十名雷猿需要消耗的食物不少,養殖的規模不能太小。
星巢基地進行過基因改造的豬,成長周期縮短到半年。蘑菇這種菌類本身有足夠的環境生長的速度就會特別快。培育菌類和養殖肉豬就是一個很好的生物循環。
通過立體打印設備,可以把沙子直接融化成玻璃水並直接製作成各種方便使用的生活器具。桌椅板凳都是金屬的,雷猿的力量使用別的家具也更容易損壞。
傳送門配件安裝的非常順利,完成組裝的傳送門能量穩定供應後,直接聯通對麵。量子糾纏使用的能量非常少,想打開傳送門不需要太多能源。
一個聚變發能源裝置安靜的在角落運轉穩定的提供能源。什麽樣的設備使用什麽樣的能源。如果是行星要塞上的要塞炮,那按照戰列艦的能源都不夠。
如果是普通的通電,就是聚變能源裝置都綽綽有餘。隨著傳送門徹底穩定,一隊雷猿背著大箱子陸續通過傳送門。他們按照李月的指引沿著修好的台階走到地麵上。
棚頂牆壁都是金屬板,地麵全是采集來的石塊。地下村莊已經初具規模,還在加速建造過程中。李月的心情很好。隨著雷猿越來越多,很快台階就擠滿了排隊上去的雷猿。
雷猿陸續走到地麵上,然後將背著的箱子打開,然後把箱子裏麵的東西構件拿出來。他們在地麵上將構件組裝完成後,一台巨大的球型機器組裝完成。
李月親自來到機器位置,打開操縱台,點擊上麵的操縱界麵,一個球形飛行器在磁力作用下被彈上高空。當球形飛行器達到一定高度後,推進器開啟直接進入同步軌道。
接下來球形飛行器發射一個球形的光圈,光圈瞬間擴展到數百公裏。然後光幕一陣輕微變化,整個行星的表麵信息就被優化並完美的複製下來。
李月打開通訊器,“艾希,我這邊好了,你看看。”
艾希輕聲的回答,“掃描過了,沒問題,轉過來之前隱身係統已經啟動。”
李月安心下來,“那就好,我可以安心開始發展了。”
結束通話後,李月回身看向雷猿,“一半人去開采岩石製作石磚,然後堆積到廣場上,10人一組,然後用碎石打地基,然後用石磚把房子蓋好。”
李月把將要蓋房子的雷猿叫到身邊,拿出一張地圖,在上麵規劃起來。地圖上清晰的描繪出周圍的地理環境,他們剛開始發現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荒原。
荒原無比荒涼,很遠的地方才會出現樹林。李月的地圖上標注了幾塊區域。林邊有2塊區域已經規劃好,上麵標注村莊兩字。在荒原上也有十幾個這種規劃好的村莊。
雷猿按照要求開始認真記錄李月的要求。之前有了模型作為參考,李月的要求也很明確。“你們注意,房屋要排好,規劃出種植區,養殖區。”
李月講的很詳細,雷猿們按照她的要求四散開來。村莊的規劃是提前設計好的,雷猿們來到預設的位置。他們拿著工具在原地劃線,房屋是按照規劃好的牆壁框架劃定。
雷猿在地麵上畫出一個接一個的方塊。房屋都是四合院,不過每個院子都是當營地使用的。一個四合院能住10名雷猿,一個村落,少則幾個四合院,多則十幾個四合院。
村落中間則是一個兩進的院落,成為村長的住所。雷猿沒有社會結構,隻有軍職。他們被灌輸記憶和知識的時候,用的也是軍事知識。雷猿也是按照軍銜來決定地位。
在四合院的外圍則是田地,按照李月的計劃,田地的麵積是正常村莊的100倍。雷猿平時消耗的食物都是星巢基地內飼養的恐狼,盡管後麵得到人類的植物,卻也基本不吃。
雷猿不吃植物不是因為不吃,而是星巢基地內的無土栽培室麵積不夠。唯一的無土栽培室目前隻給秦明等人專門培育食物。此時有了足夠空間就可以全麵培育和種植。
種植的植物選擇的是抗旱的植物為主,有星巢基地的基因技術支持,這些植物的抗旱基因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為了增加產量這些植物的生長基因也跟著進行改善。
農田規劃好之後,最外圍則是一個簡易的石頭圍牆。在村莊之間專門修建了一條筆直的大路。大路的寬度超過20米,從湖邊一直修築到森林邊緣。
在湖邊的一個廣場上有另外一條大路直接通向采石場。道路的修建非常簡單,十幾個雷猿拉著一個巨大石柱。來回走上十幾輪,路麵就壓平了。
雷猿的力量特別大,跑動起來輕鬆就能超過每小時二百公裏。為保證道路能夠最高效的利用,李月準備大量的平板車。這些平板車都是金屬板和線圈特製的。
地麵上也鋪設十幾條帶金屬線圈的金屬軌道。在通電後,磁場就讓平板車懸浮起來。平板車上進行過特殊設計,裝載的貨物越多,產生的磁力越大,電磁力越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量的雷猿在岩石礦區內,正在用激光工具切割岩石。在沒有能源的情況下,雷猿們手中拿著鑿子和錘子,隻是在幾個特別的點上進行敲擊,岩石就整塊開采下來。
采石場的外圍有一群雷猿專門負責加工開采下來的巨大石塊。他們把石塊先砸開,然後選擇合適的石塊用手中的激光裝置進行切割。雷猿們本身能放電,這些工具可以邊充電邊用,使用時間大大延長。
石磚的大小基本上都是統一的半米長,寬度30厘米,高度20厘米。這些巨大的石塊在人類手中很難搬動,在雷猿的手中如同玩具一樣可以隨意擺弄。
石磚加工好之後,會整齊的擺放到平板車上。平板車上還有一個巨大的金屬框。金屬框是專門用來裝碎石的。裝滿一車後,幾名雷猿拉著平板車就走。
十幾米長的鐵板拖車,在幾名雷猿的拉動下,快速的把上麵裝滿的幾千塊石磚運回來。阻力極小的磁懸浮幾乎沒有動能損耗,平板車受到的動能更是跟質量多少無關。
磁懸浮運輸對於普通人類來說需要大量的電源和設備輔助,對於雷猿來說,則會省去很多麻煩。雷猿的耐力、力量、動作都遠超智能機器人。
如果換成機器人,在數量相同的情況下,效率還會稍有不如。李月也知道文明等級跟人口值的關係。此時感受雷猿超過智能機器人的人口值評價,忽然明白什麽是人口值。
“原來人口值,就是相當於多少人口的能力。”李月好奇的給個人手持終端上輸入信息,然後簡單的評估一下。
她看著手中個人手持終端上顯示一個人口值1億的數字,一臉的欣喜。盡量高估自己的情況下,李月依然被自己的能力驚訝了一下。“想不到我全身都被納米機器人轉化後,能力這麽強。”
李月忙著自我欣賞的時候,雷猿們正在按照她的要求快速完成自己的工作。荒原上建造村莊是為了提供一個基礎的糧食產地。森林邊建造村莊則是為了伐木和養殖。
森林邊的建築材料是木材為主,雷猿們的伐木速度也特別快。他們手上的力氣極大,隨手在樹幹上抓幾下,樹幹上的木頭就被抓的稀爛。他們在輕輕一推,樹木就會倒下。
他們中的一部分負責伐木,倒下的大樹也不處理。他們身後跟著一些專門處理大樹的雷猿。雷猿用手在樹幹上一摸,一棵大樹便被擼成原木。
有專門的雷猿負責運輸,他們走到成品原木旁邊,隨手扛在肩上,輕鬆愜意的往回走。他們的動作特別輕快,裝滿一個平板車隻要幾分鍾的時間。
伐木場是木材建造的,原木被製作成木板後就成了現成的建築材料。伐木場隻是一個木製的倉庫,內部有進一步加工木材的設備。原木會在這裏進一步加工。
林邊的村莊一部分是伐木的,另一部分則是專門負責養殖用。養殖場的建造和農田差不多。在李月的規劃下,養殖場是用木製圍欄專門圍成一個圈。
養殖的動物則是經過基因改造過的豬。基因改造有很多方式,不過星巢基地的基因改造是直接用飛米級機器人進行拚接。拚接基因後的生物相當於把自然選擇變成人工選擇。
轉基因的方式有很多,原始的自然演化、植物的嫁接,屬於比較溫和的方式,屬於純粹的自然演變。還有較為複雜的有化學反應和機器人的物理調整。
前者隻要證明無毒,對人體幾乎沒有危害。後者則不同,化學反應調整基因後成長的生物會有化學殘留,這種殘留很可能影響食用的人類跟著發生基因突變。
喜歡星空的奇異之旅請大家收藏:()星空的奇異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