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海底發現

字數:4648   加入書籤

A+A-


    第181章 海底發現
    李月在登陸的島嶼上按部就班的指揮雷猿建立村落,然後又通過傳送門運輸必須的資源。1號雷猿星已經開采煤炭,煤炭能夠產生足夠的溫度,也能徹底把沙子融化成玻璃。
    製造玻璃的方式很簡單,用泥做一個模具,然後把玻璃融化,然後冷卻塑形。玻璃船,聽上去很玄幻,不過李月是經過計算,密度小於海水。
    玻璃船很小,目前的島上的資源和人員,也無法生產更大的船。李月的目的就是利用行星自身來發展。小船10米長,3米寬,4個雷猿坐上去,兩邊劃槳就能自由航行。
    傳送門內不時有東西傳送過來,最多的是小型的電動機。雷猿可以產生電,自然可以直接給電動機供電。雷緩們試驗過玻璃船,接著就用木架子把電動機固定在玻璃船上。
    “看起來不錯。”李月看著遠去的玻璃船,心情很好。
    她看到自己的計劃都在如實進行,心情非常好。雷猿2號跟李月過來,雷猿1號留在1號雷猿星。在李月的安排下,又一個低軌同步衛星飛上高空。
    李月打開一個顯示器,上麵有清晰的實時畫麵傳出來。玻璃船劃開湛藍的海水,白色的浪花翻卷著逐漸遠去。走了十幾分鍾前麵就出現一座島嶼。
    玻璃船一點減速的意思都沒有,直接衝上島嶼的沙灘。剛衝上沙灘,幾名雷猿就跳下沙灘。他們的任務是檢查島嶼的基本情況,然後會采集資源建造一座住所。
    他們身上帶著幾天的食物,在簡單的造好房子後。雷猿們馬上吃東西補充體力,然後繼續坐上玻璃船,再次駛向海洋深處。就這樣,玻璃船開始一座接一座的小島之間穿梭。
    3天後,玻璃船回到島上。李月的屏幕上也出現很多有木屋的小島。她看了看忙著製作玻璃船的雷猿們,馬上分出去一些,“你們每個島上去一部分。”
    跟1號雷猿星相比,2號星上的食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由於自然環境甚至不需要等待。李月此時腦中快速計算,很快就做出決定。她直接接通秦明的通訊。
    “指揮官,我有個想法。”
    一直看著顯示器的秦明確知道李月的想法,“我猜猜,你是打算把2號星當成雷猿的自然繁殖星,把1號星當成工業星。”
    “對,應該能行。”李月點頭確認。
    “當然能行,就是要安排好傳送門,傳送門是一對一的,要是太混亂,到時候就是一團亂麻。”秦明出聲提醒。
    “我知道。”
    看著秦明跟李月聊天結束,楚悅一臉好奇的看著秦明,“我覺得你喜歡她。”
    秦明警惕拉滿,“我是指揮官,敵人的計劃都能猜到,自己人的計劃很難猜嗎?”
    結束通話的李月心情很高興,接下來她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調整規劃圖。島嶼上傳送門依然正常工作,李月馬上下令給1號星,2號星,各自傳送過來兩套傳送門。
    然後三座傳送門很快就組建完成。至此,1號星、2號星跟星巢基地有一個專用傳送門。1號星,2號星之間有兩個相互聯通的傳送門,物資運輸也更加順暢。
    2號星這邊忽然過來很多1號星的雷猿,他們一過來就進入湖水撈魚。很快就有大量的魚被電出來打撈裝箱。然後整箱的魚貨都被送回1號星。
    一個傳送門是1號星的人和物來到2號星,另一個傳送門是2號星的人和物來到1號星。隨著時間推移,島嶼上也建立了一個玻璃廠,專門生產玻璃材質的生活用品。
    探索周圍島嶼的行為一直沒停下。為了增加航程,幾艘玻璃船會被並排放好,然後用融化的玻璃液融合上。3乘3的排好玻璃船作為底部,然後不斷的向上增加一大層皮薄心大的玻璃球。
    最外圍又是一圈巨大的玻璃磚牆作為防護。底部有3米,長度是30米,寬度是10米,上層用玻璃溶液邊冷卻定型,邊塑造船體。電動機則是後方的底部有3個。
    如果是普通的文明,此時隻能各種鑽孔,各種設計,如何把線路放到駕駛室內。星巢基地這邊可以直接讓納米機器人把電擊線路串聯,聯通到上方的駕駛室。
    船的圖紙是現成的,隻要把圖紙複製到玻璃船內就行。納米機器人鑽孔留下的縫隙,用玻璃溶液重新覆蓋就可以。值得注意的是,玻璃船尾部特意製作了一個金屬艙門。
    艙門用樹膠密封,然後玻璃船頂和周圍也都用玻璃封閉。看著麵前的玻璃船,李月滿意點頭。隨後,在李月的授意下,雷猿開門魚貫進入船艙。
    幾隻雷猿進入後,又陸續送入一些食物補給品,氧氣罐,還有很多輔助的電子設備。1號星已經可以生產晶體顯示器和芯片。晶體顯示器就是用激光成像。
    芯片由智能機器人完成,工藝和技術都是納米級別的,少量稀有貴重金屬合金加上矽板就可以完美完成。玻璃船啟動前,納米機器人開始進行最後的調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電動機邊緣的方向舵又增加了幾個方向,確保玻璃船能夠具備潛入水下的功能。探測器探測海底會有很多幹擾,人類一般用聲納進行探測,星巢基地則是直接進行暗物質掃描。
    星巢基地不能動,發射探測器也容易被幽魂艦隊發現。李月選擇直接讓玻璃船潛水進行探測。玻璃船按照命令開到海麵上,在距離島嶼幾十米後,開始下潛。
    下潛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星梭號那種,直接把自己推進海裏。另一種是反重力,也就是給艙室灌水,增加玻璃船密度,形成自身承受的重力變化。
    玻璃船剛進入水下就出現大量的魚群,水的深度不同,魚的種類也不同。海床上全是各種藻類植物,還有一些水生動物在海底爬行。隨著航行繼續,很快就進入深海區。
    深海區完全看不到海底,下潛到一定深度後,周圍都漆黑一片。玻璃船內攜帶了聲納係統。此時就鑲嵌在玻璃船的底部。隨著聲納發出次聲波,並出現回波,接收設備很快就通過回波測繪出海底的地形。
    聲納反饋的信息很快就傳到李月的終端顯示器上。在顯示器上,島嶼就像是山頂,海底下看到的是一塊大陸上聳立的無數的高山。山高的就是大島。
    比較小的山根本就不會超出海麵,在海麵下,仿佛一個全新的世界。玻璃船持續下降,很快上麵就發現一個奇怪的區域。李月在奇怪區域被發現後就第一時間下達近距離查看的命令。
    玻璃船上的雷猿看到的依然是黑漆漆的海底,他們的聲納上顯示的是一些模糊的東西。很顯然玻璃船上的分析能力不行。同樣的信息傳輸到星巢基地後,得到的信息更加全麵。
    李月看到的信息就是星巢基地分析後反饋回來的信息。這裏是一片殘垣斷壁,看上去就是某種文明建築,因為年代久遠而荒廢的樣子。玻璃船沒辦法懸停。
    控製玻璃船航行的方式是電動機,而且是雷猿提供的電力。雷猿身體發電,實際上是很難控製力量大小。玻璃船也很難在海底懸停。為了保持穩定,雷猿們索性在範圍內勻速運動。
    在深邃無垠的海洋底部,陽光幾乎無法觸及的黑暗深淵,一座石頭城遺跡靜靜沉睡。它宛如一位被歲月遺忘的巨人,在冰冷的海水裏默默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顯示器模擬出來的圖像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龐大而雜亂的石頭建築群。這些建築由巨大的石塊堆砌而成,石塊表麵布滿了歲月侵蝕的痕跡,海藻和珊瑚如同綠色與彩色的藤蔓,肆意纏繞在其上,為這座死寂的城市增添了幾分生機與神秘。
    沿著蜿蜒的街道前行,兩旁矗立著高大的石牆。石牆的紋路獨特而精致,似乎雕刻著古老的符號和圖案,但由於長期被海水衝刷,已變得模糊不清。
    石牆上還隱約辨認出一些似人似獸的輪廓,仿佛在講述著曾經在這裏生活的居民的故事。偶爾可見一些拱門,雖然部分已經坍塌,但仍能想象出其昔日的雄偉壯觀,它們曾見證過多少行人的往來。
    在石頭遺跡的中心位置,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遺跡。宮殿的主體結構依然保存相對完整,巨大的石柱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屋頂。石柱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那些花紋像是海浪的波紋,又像是某種神秘的圖騰,在昏暗的海底散發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
    宮殿內部,房間的布局錯綜複雜,有的寬敞開闊,可能是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有的狹小陰暗,或許是用於儲存物品的倉庫。牆壁上鑲嵌著一些發光的貝類或晶體,微弱的光芒在海水中搖曳,如同鬼火一般,為這片黑暗的遺跡帶來了一絲詭異的光亮。
    石頭城的周圍,散落著各種生活器具的殘骸。破碎的陶罐、腐朽的木船碎片以及生鏽的金屬工具,它們見證了這座城市曾經的繁榮與煙火氣息。而在城市的邊緣,一些石製的防禦工事若隱若現,像是在守護著這座沉睡的古城,抵禦著千年來海水的衝擊和未知的危險。
    喜歡星空的奇異之旅請大家收藏:()星空的奇異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