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新城的結構上
字數:4489 加入書籤
半潛船的速度比潛艇要快,航行的速度跟海船還差不多。能停靠飛行器的前後兩端船頂則是神來之筆。能在必要的時候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人員的運輸。
海底的礦產區會由機器人控製采礦機械進行大規模挖掘,挖掘出來的礦物會被傳送帶送入半潛船之中。傳送帶是漏鬥狀的,由於是裝載在半潛船的水底部分船艙中。
漏鬥狀的傳送帶由於是在水下作業,傳送帶有水的阻力更有水的浮力。在這種情況下,沉重的礦物獲得的俘虜要大於水的阻力,傳送帶可以快速的完成傳輸。
半潛船的裝貨部分在水下,不過裝到礦物後會接著被傳送到頂部,然後從上麵被倒下來。接著礦物的是一個漏鬥,下方是分揀礦物的區域,分類的礦物會被放到相應的倉庫中。
半潛船在沒有裝載礦物的時候,水壓艙會灌滿水,保證半潛船能始終有部分在水下。當礦物量增加後,水壓艙就會排水,一邊的艙壁直接擠壓,把水排出去的同時空出一些空間。
半潛船移動到海底基地後,會在卸貨區上方停下。一個簡單壓縮到一起的礦磚直接被投出貨艙。礦磚都是被一體壓鑄的,在高壓和適當的溫度下,原礦也能暫時固定成一塊。
卸貨區在基地的倉庫上方,當礦磚到達上方後,倉庫上方的金屬門打開,將礦物直接裝進去,然後關閉艙門。倉庫門關閉後,內部開始排水,完成排水後才會把礦磚分解運輸到提煉的區域。
當礦物被運輸完成後,倉庫重新封閉,內部開始注水,完成注水後,倉庫頂的門會再次打開,裝載下一個礦磚。倉庫內是空氣時,海水會把艙門壓死。
倉庫內注滿水之後,艙門反而因為內外壓力抵消輕而易舉的就能打開。正是這種壓力的應用,給海底基地節省不少密封用的橡膠。橡膠自然在生態星可以種植和收集。
半潛船從建造好後就一直工作,始終是換人不換船。開船會用一部分船員來確保內部的設備運轉正常,船員是必須的。不管是人輔助機器,還是機器輔助人,都能讓半潛船更有保障。
人員是乘坐飛行器過來的,飛行器會停靠在半潛船兩端的頂部。半潛船兩端高出水平麵,頂部特意造成停機坪,用來停靠飛行器。飛行器會把新船員帶來,帶走需要休息的船員。
時間過的很快,半年時間轉眼就過去,f107、f139每人帶一支星巢艦隊,同時秦明又任命f111作為新艦隊的指揮官。三支星巢艦隊共計18支分艦隊。
此時楚悅已經接替所有行星的防禦任務,還留下兩支分艦隊監視蟲族星係。分艦隊是可以拆分的,艦隊不是固定的,秦明為了方便分配才給與一個標準。
3支星巢艦隊嚴陣以待的等著幽寒艦隊新一輪的進攻。這次幽魂艦隊中依然沒有艦載機一樣的小型對空單位。毀滅者的數量超過80艘,已經形成相當大的規模。
最近幾次,幽魂艦隊每次都有剩餘,毀滅者每次都能剩下大多數。這種情況下,毀滅者的剩餘數量越來越多。經過幾次的積攢,毀滅者已經有了足夠數量。
依然是風箏戰術,f107它們3個指揮艦隊直接拉開距離,然後繼續使用風箏戰術。航母艦隊進行超視距戰略打擊時的數量更多了。每支分艦隊有2艘獵鷹級航空母艦。
18支分艦隊就是36艘航空母艦,一次釋放的載機超過100萬。這麽龐大的機群蜂擁飛出。它們相互配合形成陣型,大量的載機輪流飛上去,無數導彈蜂擁而至。
這次載機重點攻擊的是毀滅者。幽魂族不斷的積攢毀滅者戰艦對星巢基地來說不是好事。萬一數量多到一定的程度後,很可能給星巢基地造成威脅。
星巢艦隊這次有足夠的載機,幽魂艦隊依然沒有對抗的方式。如果就這麽持續下去,星巢艦隊可以打上一萬年。秦明也感到意外,在他的想象中幽魂艦隊應該沒這麽容易對付。
實際上,幽魂族的反應速度要慢的多,半年前的戰術依然還奏效。幽魂艦隊在沒有明確對抗的戰術下,依然命令艦隊強行攻擊。可惜秦明看不到幽魂艦隊支援的是什麽戰艦。
秦明給他們所在的星係在星巢基地的星圖中叫飛馬星係,體積隻有仙女星係的一半。其中約百分之一的區域被超空間攔阻設備覆蓋。如此體積下幽魂艦隊想通過曲率航行完成占領需要的時間將非常多。
該星域內有約1000億顆恒星,之前星巢艦隊能穿過這片星域是從這片星域的側邊斜切過去。薄薄穿過一個側邊就跑出去幾千光年。此時星巢艦隊正在向星域中心移動。
3個智慧機器人要把幽魂艦隊引向星域中心,準備把幽魂艦隊引入深處,用足夠的距離把幽魂艦隊耗光。這次星巢艦隊有足夠的載機和彈藥,具備徹底消滅幽魂艦隊的能力。
秦明在旁邊看著,艾希認真計算數據,很快就給出計算結果,“差不過1個月就能結束戰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明點頭,“行,既然它們能解決,我們就不用管,現在星巢的製造能力全部空出來,倒是不擔心後續補充。”
“過去它們攻擊毀滅者的速度有點慢,需要幾輪打擊才能摧毀一艘毀滅者。在幽魂艦隊特意保護下,消滅一隻毀滅者需要10輪打擊。”艾希認真繼續提示。
秦明仔細看了看艾希給的最新數據,搖頭道,“算力,隨它們去,能打過就行,消耗點彈藥不算什麽事情。”
李月是最輕鬆的,蟲族星係被攻擊後,蟲族就徹底消失了。此時李月正在飛往下一顆類地行星。此時有了10顆已經開發的行星,基礎物資不缺。
星巢基地不再修建行星要塞,也可以空餘出部分生產力,生產高級的設備和物資。開發行星的進度要明顯快很多。在這種情況下,第11顆類地行星上幾個小時就開發出一大塊空間。
平均10天就建立一座前進基地,然後幾天趕路,然後再建造前進基地。在幽魂艦隊被擊退的時候,李月已經再次開發了5顆行星。不過沒有適合生存的生態星,都被當成礦物星。
之前星巢基地開發過很多地下礦產,都隱藏在合適的行星地下,都用傳送門運回資源。這些新開發的行星生產出來的礦產主要用在行星開發上,形成有效的循環。
李月沒有繼續開發行星,太多的基礎資源對星巢基地沒有什麽好處,星巢基地需要的都是各種重金屬合金,同時也會使用很多放射性元素進行工業生產。
此時已經開發的行星中,4號星的新城是重點建設目標。在大量基礎資源的供給下,這邊的新城進展在加速。一棟樓在幾十個人的忙碌下需要十幾天。
十幾萬雷猿則可以在1個月的時間內建造上萬棟建築。星巢基地會利用剩餘生產力提供大量高科技設備。同時每個新城都會配置智能管理係統進行統一調配。
新城的建造效率也在加快,能夠給行星進行改造,製造幾公裏長的戰列艦,星巢基地的生產能力遠超一般的文明。新城的地麵全是合金鑄造,雖然合金的品質一般,卻也能抵抗一般的爆炸和撞擊。
新城的城中心是指揮台,周圍有六個城區。建築在建造時,中間最高,外側最低。這種設計能讓建造在中心的指揮塔可以看到整個城區,同時在不影響視野的情況下最大效率利用空間。
新城的地下深度1公裏,這種規模已經是超過一座永久基地的建造標準。地下的空間自然不會浪費,地下一層是下水管道和地下運輸網絡。厚度100米左右。
在下麵是一層軍事基地,內部裝備有很多重型作戰裝備,包括一些可以隨時起飛的戰機。機庫的出口位置是從地下直接通向城市邊緣的一些土丘側麵。
第三層是一層防禦設施,主要是為了防止來自地下的攻擊,三層的核心位置是一座最新修建的超大聚變裝置。如果單獨拿出來可以放在天空代替太遠。
強大的磁場將聚變能約束在核心區域,周圍是一圈吸光材料和光能轉化裝置。用超大聚變裝置采用的是氦元素聚變反應,給整座新城提供能源的同時還能輻射到周圍上百公裏的區域。
新城周圍有很多采礦基地和農業基地,所有的工業設施都圍繞著中心的核心區域建造,外麵根本看不到。地下第四部分是倉庫,大量的成品和半成品被存儲在這裏。
倉儲區存儲的更多是載機的配件。新城並沒有建造攻擊性武器,隻有能量護盾。為了增加新城的防禦能力,特意給新城配屬了大量的艦載機,一座城市上層是居住區,下麵是空軍基地。
第五層則是一層生態區,這裏可以培育糧食和蔬菜,同時養殖需要的雞鴨魚和豬牛羊。雖然不是相同的動物卻也是差不多物種。新城在與世隔絕的時候也可以自給自足。
喜歡星空的奇異之旅請大家收藏:()星空的奇異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