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半潛船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A+A-


    另外就是紫外線對植物的影響也很大,植物的光合作用會受到顯著抑製。在大量紫外線照射下,植物葉片中的葉綠素合成受阻,含量降低。同時,光合作用相關的酶活性也會受到影響。
    導致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都無法正常進行,進而減少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固定和有機物的合成,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植物的生殖過程也會受到幹擾。
    許多植物通過花粉傳播進行繁殖,大量紫外線會使花粉的外壁受損,內部的生殖細胞受到傷害,影響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長,導致受精過程無法順利完成,降低植物的繁殖成功率。
    紫外線對動物的免疫係統造成損害,削弱其對病原體的抵抗力。紫外線照射會抑製免疫細胞的活性,減少免疫因子的分泌,使動物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體的侵襲,增加患病的幾率。
    對李月來說,與其費盡心力的消耗大量的資源生存在海麵上,不如安心的在海水之下進行開發。基地也可以利用海水來阻擋大量的紫外線,從而正常的進行開發。
    雷猿要住在房子內,不管外麵還是海底。海底基地的建立並不麻煩,之前材料有限,隻能用玻璃和鋼板。這次使用的材料則是合金為主,結構也更加複雜。
    在深邃的海底,一座精心設計的海底基地靜靜矗立,與周圍的海洋環境融為一體。基地整體呈穹頂狀,主體結構由高強度、耐腐蝕的特殊合金打造而成。
    它能承受海底巨大的水壓,又能抵禦海水的侵蝕。穹頂的表麵覆蓋著一層透明的、具有超強抗壓性和光學性能的特殊材料,宛如一個巨大的玻璃罩,不僅讓基地內部能夠充分采光。
    居住者可以通過這些玻璃罩看到海底奇妙的景色,同時也可以觀察周圍的環境。基地的外層環繞著一圈防護帶,由一係列巨大的金屬樁和堅固的防護網組成。
    金屬樁深深紮根於海底的岩石和泥沙中,為基地提供穩定的支撐;防護網則可以有效阻擋海洋中大型生物的撞擊,以及一些可能對基地造成破壞的漂浮物。
    在防護帶的間隔處,還安裝著多個潮汐發電機。潮汐發電是借助潮汐形成的海浪來進行發電,深海自然不存在潮汐。可是淺層海麵依然存在潮汐。
    9號星表麵全是海水,又有3顆月球,雖然距離行星較遠,卻依然可以引動完全包裹行星的海水。這些裝置可以在必要時調整自身的位置和姿態,以利用海底的水流變化來提供穩定的能源。
    海底基地內部被劃分為多個功能區,各個區域之間通過通道相互連接。中心區域是核心控製區,這裏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係統和各種監控設備,負責對基地的各項係統進行實時監測和控製。
    核心控製區的牆壁上,巨大的屏幕不斷顯示著基地內外的各種數據,包括水壓、溫度、氧氣含量等。沿著通道向四周延伸,是生活居住區。這裏分布著眾多的房間,每個房間都經過精心設計,配備齊全。
    床鋪采用特殊的懸浮設計,減少了因水壓造成的不適感;牆壁上安裝著可調節亮度和顏色的照明設備,模擬出不同時間段的自然光線。衛生間和廚房設施一應俱全。
    基地采用了特殊的排水和通風係統,確保生活汙水和廢氣能夠先儲存到基地底部,然後再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沿著管道在較遠的區域排入海中,保持基地周圍的環境清新。
    工廠區是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多種工廠。這些工廠配備了先進的生產設備,用於生產必要的物資。基地較遠的地方就是礦區。大量的海底挖泥船一樣的半潛船負責在這種近海環境作業。
    大量的礦物會從泥沙中被挖出,然後經過初步篩選輸送到海底基地內部。生產區位於基地的一側,主要負責為基地提供各種物資和能源。和地麵不同,海底建築需要大量的水密艙和減壓艙。
    這裏有海水淡化設備,通過先進的膜過濾和離子交換技術,將海水轉化為可供使用的淡水;還有食品加工廠,利用海洋中的微生物資源,生產營養豐富的食物。
    能源供應則依靠安裝在基地外部的潮汐能發電裝置,為基地的正常運轉提供穩定的能源支持。減壓室需要的氣體就是直接加熱海水形成的水蒸氣。
    海水也可以直接用電能電解海水來獲得。氧氣可以直接使用,氫氣則變成可以燃燒的能源。總之有水的地方,生存和生產就完全不是問題。李月是人類,自然更喜歡按照人類的思維來思考。
    海底基地的交通樞紐區連接著基地的各個部分,同時也是基地與外界進行物資運輸和人員往來的重要通道。這裏停放著多艘小型潛水艇和水下運輸工具。
    它們可以在基地附近的海底搜索新的資源采集點,或者與其他海底基地或海麵設施之間快速穿梭。交通樞紐區還設有大型的貨物裝卸平台和人員換乘區域,確保物資的高效運輸和人員的安全往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海底基地的設計是基於生產、生活、生存為一體的,李月對於這種設計並沒有特別要求,隻要能就地取材就行。有傳送門可以使用的情況下各個行星自己能充分的進行物資交流。
    在波濤洶湧的海洋之上,一艘構思精妙的半潛船破浪前行。這艘半潛船整體呈流線型,船身主體采用高強度、耐腐蝕的特種鋼材打造,能抵禦海水的侵蝕與惡劣海況的衝擊。
    船的上層建築集中在船頭和船尾部分。船頭設有駕駛艙,其大麵積的強化玻璃能為船員提供開闊的視野,先進的導航、通信與監控設備有序排列,保障航行的安全與精準操控。
    船尾則是生活區,為船員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從臥室到娛樂區一應俱全,確保船員在長途航行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為了避免被過量的紫外線照射還會對玻璃進行專門的處理。
    半潛船的核心區域位於船身中部。首先是巨大的運輸貨艙,其內部空間寬敞,采用模塊化設計,可靈活調整布局以適應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礦物運輸需求。
    貨艙底部安裝有軌道和自動裝卸係統,能通過管道快速地將采集來的礦物高效的卸載到海底基地的相關區域。篩選礦物的功能區緊鄰貨艙。這裏配備了一係列先進的篩選設備。
    礦物從貨艙通過專門的輸送管道進入篩選區,首先經過初步的機械篩選,利用不同孔徑的振動篩網,將礦物按顆粒大小進行初步分類。接著,采用重力分選設備,依據礦物密度的差異進一步分離。
    對於一些共生礦,還會使用磁選、浮選等更精細的篩選技術。磁選設備通過強大的磁場,將具有磁性的礦物與其他礦物分開;浮選設備則利用礦物表麵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添加特定的藥劑,使目標礦物浮到表麵進行收集。
    為了實現半潛功能,船身兩側和底部安裝了大型的壓載水艙。在需要下潛時,通過向壓載水艙注水,增加船身重量,使船緩慢下沉至合適的深度;
    當需要上浮時,則將水艙中的水排出,借助船身的浮力重新浮出水麵。同時,船上還配備了高精度的平衡調節係統,確保船在半潛和航行過程中始終保持穩定。
    在動力係統方麵,采用先進的混合動力裝置,包括高效的聚變發動機和太陽能作為能源,全船也使用電力推進係統。聚變發動機提供強大的動力,滿足長途航行和重載運輸的需求;
    電力推進係統則在環保要求較高的區域或進行精細操作時使用,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汙染。更多的是全電推進的設計和生產對星巢基地來說是最便捷的海船動力係統。
    整艘半潛船在設計上兼顧了運輸和篩選礦物的雙重功能,同時還具備飛行器起降的能力。潛艇在海底航行對於人員的交流和輸送過於麻煩,也無法大規模的運輸資源。
    半潛船會通過飛行器起降能力被當作航母,同時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合理的布局,成為遠洋運輸礦物資源的得力工具。幫助距離較遠的海底基地之間進行物資運輸。
    海洋中較淺地方不少,卻相距較遠,最近的也有幾百公裏。如果全用潛艇來運輸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為了避免浪費,李月就在9號星上沿用了半潛船的設計。
    海麵艦船自然不可能,先不說巨大的海風,就是防紫外線就是一項比較麻煩的事情。之前沒說清楚,紫外線過量可不是太陽光強烈,而是沒有臭氧層過濾的恒星射線。
    半潛船可以讓船員在大多數時候利用海水阻隔陽光,可以避免被恐怖的海上風暴打翻。開放的半潛船體也可以運輸大量的物資,並進行相應處理。
    喜歡星空的奇異之旅請大家收藏:()星空的奇異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