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福兆/風波
字數:3430 加入書籤
江蘺與白露跟隨在後,低聲私語:“白露,難怪我們如此敬仰世子夫人!”
“那自然,擁有世子夫人這樣仁慈的主子,真是下人的幸運。”白露深有感觸,話語中充滿了對晏菡茱的感激與崇敬。
他們內心真誠地祝願世子與世子夫人情意相投,攜手共度白頭偕老。
柳老丈正站在番麥田中,細致地檢查著作物的生長狀況。
近期天氣幹燥,盡管未降雨水,但狂風肆虐,導致幾十株番麥被吹得東倒西歪。
“柳老丈,這些被吹倒的番麥該如何是好?”沈鈞鈺眼中流露出惜物的神色,幾十株番麥的損失讓他感到痛心。
柳老丈微微一笑,“世子不必憂心,這些番麥雖然倒伏,但並未徹底折斷。隻需用竹竿支撐,或許還能恢複生機。”
沈鈞鈺聽後,頻頻點頭,“正是,我們務必想法設法進行挽救,能救活一株便是一株。田間的勞作,勞煩各位老丈辛勤付出,待到番麥豐收之時,定有厚賞!”
柳老漢拍了拍自己幹癟的胸膛,仿佛願意為世子效命至死,用盡心力耕作,“感激世子關懷,我們定會夜以繼日地守護這片田地,確保番麥茁壯成長,世子請放心。”
在那危機四伏的叢林之中,世子竟不顧自身安危,背負著他一路狂奔,以躲避凶猛野豬的緊追不舍。
甚至在跌入那險峻的滑溝之前,世子還特意將他安頓在堅實的河岸之上。
他這微不足道的生命,究竟有何等幸運,得以承受如此深沉的恩情?
從此往後,他的生命,他兒子的生命,乃至他孫子的生命,都將永遠隸屬於世子。
贏公公頭戴一頂破舊不堪的草帽,悠閑自得地踱步而來。瞥見沈鈞鈺和晏菡茱,便趨前行禮,聲音謙恭而誠摯:“給世子、世子夫人請安。”
沈鈞鈺微微一笑,客氣地回應:“贏公公不必多禮。天氣晴朗,正是風調雨順之時,我們的番麥料想即將迎來豐收。”
贏公公的麵容雖顯蒼老,卻無一絲須發,笑容滿麵,洋溢著喜悅:“世子所言極是!此乃祥瑞之兆,陛下關懷,恩澤遍及黎民,實為百姓之福。”
“吾皇萬歲!”沈鈞鈺朝著皇宮的方向肅然拱手,心中充滿對景仁帝的敬仰。
贏公公輕輕頷首,“都是陛下洪恩!世子和世子夫人亦是大功臣!”
晏菡茱此時站在番麥田間,用手比劃著麥穗的大小,那飽滿的麥穗甚至超過了她的手掌,她的大眼睛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世子,您看,這番麥的穗子甚至比我的手還要大。根據我們之前觀察到的麥粒的大小,一株至少能結出一兩重的糧食。”
“大多的番麥莖稈上生長著兩個麥穗,一大一小,那個較小的麥穗也能結出半兩重的糧食。這樣一來,畝產量之高,的確令人驚歎。”
“是的,世子,這番麥的豐收在望,不僅穗大,而且產量驚人,每一株至少能結出一兩重的糧食。”
沈鈞鈺眼中閃過一絲感慨:“這豐收的景象,真是天賜福祉,惠澤後世。”
贏公公連連點頭,笑意更濃:“正是如此,世子與世子夫人,番麥豐收,實為陛下洪恩,百姓福祉。”
晏菡茱此時站在田間,用手比劃著番麥穗的大小,眼中滿是驚喜與敬畏。
在莊子之上,贏公公與幾位老者已將此事籌謀得淋漓盡致,“世子夫人言之有理,這產量,必將高上加高。屆時,定要親口品嚐,究竟是怎樣的美味?”
晏菡茱心念一動,想象著那鮮嫩的番麥,此刻烹煮正是口感最佳之時,然而她卻不敢輕易嚐試。在這眾多的眼中,番麥的價值遠勝生命。記得王世文曾隨手折斷一株番麥,結果遭到了贏公公的一頓痛擊。
沈鈞鈺輕笑一聲,“待到豐收之日,飽滿的顆粒留下作為種子,那些不夠飽滿的,則用來食用。”
沈鈞鈺心中早有打算,要留種推廣,他深知每一粒種子的價值,意味著來年將多出一株豐收的希望。
晏菡茱回首一笑,笑顏如花。
沈鈞鈺無時無刻不在考慮如何讓番麥造福更多百姓,他的心中充滿了執著與擔當。即便他是個官場迷,卻也是一個心係百姓、為民請命的清官。
夜幕降臨,明月高懸,預示著次日必然是個晴朗的好天氣。
沈鈞鈺因心情舒暢,晚餐時多吃下了半碗飯。由於腿傷未愈,他和晏菡茱選擇了書房作為夜晚的歸宿,以免在臥房中相互撩撥,彼此都感到難耐。
在柔和的燈光下,沈鈞鈺耐心地指導晏菡茱練習書法。晏菡茱朗讀著沈鈞鈺的詩句,並將它們一一歸類整理。不僅如此,她還精心製作了一本冊子,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詳細記錄下沈鈞鈺創作每一首詩的背景、時間、地點以及觸發靈感的景致,使得這些詩句背後的故事躍然紙上,生動而獨特。
晏菡茱神態專著,手中的筆跡伴隨著她的低語,逐字逐句地銘記於心。她那認真的模樣,如同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吟遊詩人,時而念念有詞,時而對著沈鈞鈺發問。
沈鈞鈺則以十二分的耐心,緩緩地向晏菡茱剖析困惑之處,此情此景,恍若置身於古典詩畫之中——月兒彎彎照九州,紅袖輕拂香滿樓。
在柔和的燈光映襯下,美人晏菡茱愈顯嬌美,宛如一朵在暗夜中靜靜綻放的夜合花。那一刻,兩人的心靈似乎產生了某種神秘的感應,情感在無聲中緩緩流淌,交融纏綿。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因發現端王巨額寶藏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待到價值四千五百萬兩白銀的真相披露,朝堂之內更是掀起了驚天巨浪。
文武百官內心暗自合計,如何將這筆巨額財富化為己用。禁衛軍的統領易主,先是包圍搜查靖安侯府,緊接著又深陷端王寶藏的風波之中。他們本該是皇宮和皇城的堅實屏障,如今卻似乎變成了某些勢力私下驅使的利器。
這一連串的人事變動,讓朝臣們意識到事情的複雜性遠超想象。調查的目光紛紛聚焦在梁府以及梁國舅的身上。
梁國舅本人則如一隻謹慎的鵪鶉,龜縮在家中,生怕踏錯一步。他的兒子梁牧同樣如此,被國舅大人束縛得嚴嚴實實。
喜歡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請大家收藏:()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