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江夏聚謀定方略,密信傳情壯誌高

字數:2315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孫權病重,東吳內部權力更迭動蕩,太子孫和被廢,孫亮則被改立為太子,魯王孫霸被孫權賜死。蜀漢方麵,楊再興此前因朱然病重等事已有謀劃,如今局勢變化,他急忙趕往江夏郡,欲推動對東吳的相關戰略布局,而孫紹複仇之心急切,各方情況交織,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話說這楊再興心急如焚,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朝著江夏郡疾馳而去。一路上,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仿佛也在催促著他快些抵達目的地。數十日後,他終於趕到了江夏治所上昶城。
    楊再興這邊剛踏入府衙,便聽到一陣激烈的爭吵聲。原來是孫紹與太史慈二人起了爭執。孫紹聽聞孫權病重,那積壓在心中多年的仇恨瞬間如火山噴發,他雙眼通紅,情緒激動地吼道:“叔父,此次吾定要起兵攻打東吳,以報昔日之仇!此刻孫權病重,東吳內部混亂,此等良機若錯過,更待何時?”
    太史慈則眉頭緊皺,一臉嚴肅地阻攔道:“紹兒,沒有陛下詔令,吾等不可私自出兵,此乃軍紀,亦是吾等必須恪守的底線!”
    楊再興見狀,臉色一沉,大聲嗬斥道:“紹兒,汝太莽撞了!怎可如此衝動行事?”
    孫紹聽到這熟悉的聲音,轉頭一看,見是義父楊再興趕來,心中頓時明白,此番義父定是來籌備對東吳用兵之事,於是連忙低下頭,滿臉羞愧地認錯道:“義父,孩兒知錯了,是孩兒魯莽,未顧全大局。”接著,又向太史慈誠懇地道歉:“子義叔父,適才確是吾衝動了。”
    楊再興揮了揮手,讓左右侍從退下,隻留下太史慈父子與孫紹三人。他神色凝重地開始詳細闡述此番征討東吳的具體部署:“如今東吳局勢大亂,正是吾等出兵的大好時機。但吾等必須有周全之計劃,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說到此處,楊再興看著孫紹,將與孫尚香之前敲定的事情緩緩道出:“紹兒,吾與太後商議過,若此次征討順利,大漢將助你重掌江東。但吾想先問問汝之意願,你是如何想的?”
    孫紹拳頭緊握,眼中滿是堅定道:“義父,吾所求不過是向孫權討回公道,從未奢想過其他。若真有那一日,吾定不會辜負大漢,也不會辜負義父的教導,必當竭盡全力治理江東,讓百姓安居樂業。”
    楊再興微微點頭,從懷中拿出一封密信道:“此乃臨行前陛下托吾轉交給你的。”孫紹接過密信,小心翼翼地展開。
    隻見那信上寫道:“紹兄如晤,展信佳。念及往昔,你我年少之時,尚無諸多紛擾羈絆。猶記在成都之日,你我相伴同行,於市井街巷逐雞逗趣,於郊野田園鬥蛐為樂,共賞四季繁花,同沐清風明月,那般時光,自由自在,情誼真摯且純粹。雖而後世事無常,風雲變幻,然弟之心意從未更改,兄之身影亦常縈於弟之心間。
    今聞東吳孫權病重不起,其朝堂之內亂如麻團。兄之仇怨,弟盡皆知悉。此誠乃天賜良機,兄欲雪恨,弟定當全力相助,毫無保留。弟豈會因皇權名位之隔而與兄疏遠?待兄歸返江東,弟唯願兄秉持正道,興利除弊,務使百姓得以安寧,疆土得以穩固。兄若不負此諾,弟必與兄攜手並肩,同護大漢之榮光,共鑄盛世之輝煌。
    願兄此去,旗開得勝,馬到功成,平安順遂。弟阿鬥敬上。”
    孫紹讀著信,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那些年少輕狂的時光。他仿佛看到了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自己與劉禪在田野間盡情嬉戲的場景。孫紹心中感動不已,眼眶也微微泛紅。他抬起頭,望著天空,鄭重地發誓:“吾孫紹此生絕不負陛下!”
    楊再興見此,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開始進行最後的戰前部署道:“吾擬調漢升老將軍與丁承淵鎮守江夏,二人經驗豐富,久經沙場,想來定能穩住後方,保我軍無後顧之憂。”
    楊再興頓了頓後,接著道:“興霸這些年秘密訓練的橫江軍也該動動了,吾擬令興霸率橫江軍偷渡雲夢澤,直取塗口。至於子義,你可領一支人馬切斷弋陽郡與廬江郡之間的聯係,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孤立無援。而後吾領紹兒與元複,奔襲弋陽郡,趕在全琮尚未反應過來之前,一舉拿下整個弋陽郡。”
    在一切安排妥當後,楊再興迅速下達一道道調令,送往各處。數日後,各大將領紛紛依照命令趕到了江夏。城中一時間軍旗飄揚,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摩拳擦掌。戰馬嘶鳴,仿佛也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而興奮。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已然如弦上之箭,一觸即發。
    這正是:江夏聚謀定方略,密信傳情壯誌高。戰前部署軍威壯,東吳之征起狂潮。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