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謀逆陰謀初敗露,平叛布局巧施為

字數:5986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楊再興護送著太子劉睿、後宮嬪妃以及甄宓母子與大喬等踏上前往長安之路,成都百官則緊隨其後,車隊浩浩蕩蕩往新都長安而去。而蜀漢內部卻暗潮湧動,常氏、雍氏、爨氏三族妄圖趁遷都之際起兵謀反,然而他們並不知曉,其一舉一動皆在諸葛亮的嚴密監視之下。如今,局勢一觸即發,諸葛亮將如何應對這一場危機,力保蜀漢安寧?
    常家府邸內,常氏族長常盛與雍氏族長雍祿、爨氏族長爨雄正密謀起兵謀反之事,他們自以為計劃天衣無縫,卻不知早已處於諸葛亮的監視網之中。潛伏於常府的密探影,如其代號一般,在堂外將三大家族的密謀聽得一字不漏。趁著三大士族族長尚未散去,影瞅準時機,悄無聲息地潛出府去,如疾風般將此事稟報給諸葛亮。
    諸葛亮於相府之中,聽聞消息後,麵容冷峻,眼神中透著果斷。他一邊迅速命令影繼續潛伏回常府,深挖情報,一邊急召黃忠、蔣琬、關索、張紹四人前來商議對策。
    黃忠、蔣琬、關索、張紹四人接令匆匆趕來。諸葛亮麵色凝重,將三大士族密謀謀反之事緩緩道出。眾人聞之,頓時怒發衝冠,如被激怒的雄獅。黃忠虎目圓睜,大聲怒道:“此等逆賊,竟敢妄圖謀反,實不可忍!”關索亦是咬牙切齒:“必當讓他們付出慘痛代價!”
    待眾人稍稍平複情緒,諸葛亮開始冷靜部署。他目光堅定地對蔣琬說道:“公琰,你即刻趕往譙府,探查譙氏一族的意圖。若譙氏未參與此事,務必安撫住他們。告知譙氏家主譙讚,隻要譙氏堅定擁護大漢政權,待譙周涼州曆練歸來,吾便向陛下舉薦,將其升任為光祿大夫兼領太子家令一職。”蔣琬領命,轉身快步離去,身影很快消失在相府門外。
    蔣琬走後,諸葛亮開始巧設迷局,欲使成都呈現防備空虛之態,讓叛軍放鬆警惕,自投羅網。
    諸葛亮先是對黃忠下令:“黃老將軍,你帶數千精兵悄悄退入皇城,以待戰機。”黃忠抱拳領命:“丞相放心,老臣定當守好皇城。”
    接著,諸葛亮又看向張紹:“張紹,你減少四處城牆上的守備,將士卒暗中埋伏於城樓之中。待叛軍來攻,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張紹神色嚴肅:“丞相妙計,紹定不辱命。”
    最後,諸葛亮目光落在關索身上:“關索,你在相府附近的街道、商鋪與民居中埋伏重兵,切不可有絲毫懈怠。”關索單膝跪地:“末將遵命!”
    眾人散去前,諸葛亮緩緩將妻兒喚出,黃月英領著諸葛瞻來到堂前。黃月英本就聰慧過人,昔日待字閨中時便有“女諸葛”之稱,隻一眼便瞧出諸葛亮神色間的慎重。黃月英蓮步輕移,來到諸葛亮身前,朱唇輕啟,飽含深情道:“夫君,此番風雲莫測,定要萬事小心,瞻兒有我照料,你無需掛懷。”
    諸葛亮聞言,緩緩抬頭,正迎上黃月英的目光。那目光之中,滿是關切與擔憂,恰似春日裏的潺潺溪流,輕柔且連綿不絕,悄然淌入諸葛亮的心底深處,泛起絲絲漣漪,觸動著他內心最柔軟的角落,令他不由得微微動容。
    諸葛瞻年紀雖小,卻也敏銳地感知到了緊張的氛圍。諸葛瞻眼眶泛紅,疾步跑到諸葛亮身邊,雙臂緊緊抱住父親的腿,泣不成聲道:“父親,你一定要平安歸來,瞻兒與母親在皇城盼著你,沒有你,瞻兒害怕。”那稚嫩的嗓音,帶著哭腔的話語,像一把銳利的劍,刺痛著諸葛亮的心。
    諸葛亮微微俯身,略帶粗糙的大手輕輕抹去諸葛瞻眼角的淚水,強自壓抑著不舍與擔憂,臉上努力擠出一絲微笑,溫聲道:“男兒有淚不輕彈,瞻兒,你已然長大,也算是個半大人了,父親不在身旁,你要學會堅強,好好照顧母親,莫要讓父親憂心呐。”
    諸葛瞻小臉滿是淚痕,卻仍用力地點頭,依依不舍地鬆開手,將父親的囑托一一應下,然後緩緩跪地,恭恭敬敬地叩別。
    諸葛亮緩緩轉過身去,他不敢再看兒子那滿是眷戀與不舍的小臉,隻是故作鎮定地揮了揮手,道:“去吧。”他那背影,看似堅毅,實則微微顫抖,早已泄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待妻兒的身影漸漸走遠,直至消失在視線之中,諸葛亮才緩緩轉過身來。他目光久久地凝視著妻兒離去的方向,那眼神中,有不舍,有愧疚,有對家庭的眷戀,亦有對國家責任的堅守。須臾間,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情愫,將思緒如利箭般轉回平叛之事,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而深邃,仿佛剛剛的離別隻是一場短暫的插曲。
    眾人散去後,各自按照諸葛亮的布置行事。蔣琬這邊來到譙府,從不起眼的側門求見了譙府族長。譙讚得下人通報,心中疑惑不已,這譙周剛被貶去涼州,蔣琬此時前來所為何事?他按下心中疑問,急忙將蔣琬引進大堂。蔣琬入堂後,示意有要事相談。譙讚心領神會,領蔣琬進入密室,又令心腹將密室五十步內重重圍住,不準任何人靠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密室中,譙讚親自點燃蠟燭,兩人入座。譙讚率先開口:“蔣大人,此來究竟所為何事?”
    蔣琬並未急於明言,而是旁敲側擊試探譙讚的立場:“譙族長,如今城中局勢微妙,各方勢力蠢蠢欲動,譙氏一族向來在蜀中頗有威望,不知譙族長作何打算呐?”
    譙讚神色嚴肅:“蔣大人,譙氏一門,自當效忠大漢,隻是不知大人所言局勢究竟為何?”
    蔣琬在確定譙讚確實不知三族謀反之事後,便將諸葛亮的承諾告知譙讚:“丞相說了,若譙氏一族擁護大漢,他日譙周曆練歸來,將升任光祿大夫兼領太子家令一職。”
    譙讚聽聞,初時並未有過多驚喜之色,然聽到“太子家令”時,眼中瞬間閃過一絲激動。他深知光祿大夫雖為高級散官,卻無固定職守,而太子家令乃太子近臣,掌管太子府諸多事務,一旦太子劉睿繼位,譙周前途不可限量。
    譙讚當即表態:“蔣大人,請轉告丞相,譙氏一族將堅定不移支持大漢政權,如有需要,我族尚有一千餘私兵,願為平叛出力。”
    蔣琬微笑著回應:“叛軍作亂時,隻需譙氏私兵維護好城內治安便好,其餘之事丞相自有安排。”
    兩日後,二更時分,常氏、雍氏、爨氏三族終於起兵,城中頓時陷入一片混亂。常盛親率一千餘私兵如惡狼般撲向皇城,雍祿則領著一千私兵進攻城門,爨雄率領爨氏兩千私兵氣勢洶洶地圍攻丞相府。
    雍祿一路見城門守備空虛,心中大喜,自以為奸計得逞,在迅速控製城門後,便向城牆上殺去。城牆上的守軍佯裝敗退,且戰且退。待雍祿的一千私兵全部進入伏擊圈,張紹在城樓內大喝一聲,如驚雷乍響,領軍殺出,瞬間截斷了叛軍後路。漢軍前後夾擊,城頭叛軍頓時陣腳大亂,很快敗下陣來。張紹如猛虎下山,手提利劍,在亂軍中鎖定雍祿,幾個起落便殺到近前,一劍刺死雍祿,斬下其頭顱,厲聲喝令仍在頑抗的叛軍繳械投降。叛軍見首領已死,自身又深陷重圍,紛紛棄械投降。
    而爨雄這邊剛踏入相府周邊,便被漢軍重重包圍。由於爨雄麾下人馬眾多,漢軍一時難以攻克。
    彼時,關鳳正在府中,忽聞城中局勢驟變,刹那間,她那本就堅毅的眼神中閃過一抹決然。隻見她迅速披掛上青雲流鱗甲,穩握青雲斷水刀。此時的關鳳,身姿挺拔,氣勢如虹,整個人英姿颯爽,仿若女武神臨世一般。
    話說這關鳳,在關羽的一眾子女裏,那可是獨得寵愛,宛如稀世明珠,被關羽小心翼翼地捧在掌心。想當年關羽坐鎮荊州,為了寶貝女兒可謂煞費苦心。他不惜重金,請來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耗費數載光陰,精心打造了那一身華美的青雲流鱗甲與鋒利無比的青雲斷水刀。
    彼時,孫權為其子求親,欲與關羽結為親家。關羽聽聞,毫不猶豫地嚴詞拒絕,聲如洪鍾:“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此語一出,震驚四座,但也彰顯出關羽對女兒關鳳的珍視與驕傲。
    關鳳生性堅毅,眼見兄弟們在沙場上縱橫馳騁,建功立業,她心中那股爭雄之心猶如烈火熊熊燃燒。她多次滿懷熱忱地修書,言辭懇切地請求父親準許她上陣殺敵,渴望像兄弟們一樣在戰場上揮灑熱血,揚名立萬。然而,關羽出於對女兒的疼愛與擔憂,每次都尋了各種理由將她的請求駁回。
    那身精心打造的青雲流鱗甲與青雲斷水刀隻能落寞地被置於武庫之中,漸漸蒙上一層薄薄的塵埃。關鳳每次瞧見,心中便焦急萬分,仿佛能聽到它們在無聲地呼喚,渴望著在戰場上一展鋒芒。
    如今,城中叛亂驟起,戰鼓雷動,烽火連天。關鳳深知,這期盼已久的機會終於來臨,她怎會甘心錯失?她定要身披青雲戰甲,手持斷水利刃,衝入敵陣,讓世人見識她的巾幗英姿,不負父親的疼愛與期望。隨即她率領府中從前線因傷退下的數百親衛,如疾風般轉瞬殺至相府周邊。
    關鳳目光堅定,麵色冷峻,盡顯巾幗不讓須眉之態,她大喝一聲:“叛軍休要張狂!”便衝入敵陣,親衛們緊緊跟隨其後,奮勇殺敵。
    爨雄見狀,深知此時已無退路,隻得拚死一搏。他當機立斷,令心腹爨虎率領一隊精兵前去攔住關鳳,為自己殺向百步之外的相府爭取時間。
    關鳳身披青雲流鱗甲,在月色下熠熠生輝,甲片碰撞間發出清脆聲響。她手持青雲斷水刀,麵色冷峻,雙眸如星,凝視著來勢洶洶的爨虎。
    爨虎一馬當先,揮舞著大刀,怒吼著衝向關鳳,大刀劃破空氣,發出呼嘯之聲。關鳳卻不慌不忙,待到爨虎臨近,她輕喝一聲,如飛燕掠空,側身一閃,輕鬆避開爨虎的淩厲一擊。隨即反手一刀,青雲斷水刀寒光乍現,直逼爨虎咽喉。爨虎心中大驚,連忙後仰,那刀刃幾乎貼著他的喉結劃過,絲絲涼意讓他冷汗直冒。
    爨虎惱羞成怒,重整旗鼓,與麾下士兵一同圍攻關鳳。關鳳身陷敵陣,卻毫無懼色。青雲流鱗甲抵擋著四麵八方的攻擊,火星四濺間,關鳳如靈動的蛟龍穿梭在刀光劍影之中。時而以刀背磕飛刺來的長槍,時而一個旋身,用刀刃斬斷側麵的長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見她瞅準時機,大喝一聲,施展出“青雲破陣”之式,整個人如旋風般旋轉起來,青雲斷水刀在她手中舞成一道銀色的光幕。所到之處,爨虎的士兵紛紛慘叫著倒下,斷肢殘臂橫飛。爨虎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恐,卻仍強撐著衝上前去,妄圖衝破這死亡的漩渦。關鳳柳眉倒豎,美目含煞,手中刀勢更猛,迎上爨虎,刀劍相交,發出震耳欲聾的金鳴之聲,二人身影交錯,戰鬥陷入白熱化。
    在爨雄的帶領下,叛軍逐漸逼近相府。就在爨雄以為勝利在望之時,關索如天神下凡,領著一眾精兵從相府內殺出,攔住其去路。
    話說這關索本為關羽幼子,少受關羽親傳,多由關鳳傳授刀法,故武力稍遜關平、關興。然其前線奮戰多年,經驗漸長,近月又師從黃忠,黃忠因早年喪子,見關索資質上佳且有家學基礎,遂悉心教導,傾囊相授。自此關索武藝大進,已隱隱超越姐姐關鳳一籌,躋身一流武將之列。
    關索瞧見爨雄在亂軍中凶猛異常,普通士卒難以抵擋,他冷哼一聲,提刀躍入陣中。關索的刀法,乃是融合了黃忠的剛猛與關羽的淩厲。隻見他身形靈動,刀光閃爍,每一刀揮出,都似蛟龍出海,力拔千鈞,且角度刁鑽,讓人難以捉摸。
    爨雄與關索大戰,起初還能勉強招架。但三四十回合過後,便已氣喘籲籲。關索越攻越猛,一招“力劈華山”,大刀自上而下,帶著呼呼風聲,勢不可擋。爨雄橫刀抵擋,隻覺雙臂發麻。關索緊接著一式“橫掃千軍”,刀光如電,逼得爨雄連連後退。
    又戰十回合,關索看準時機,大喝一聲:“受死吧!”施展出“黃龍轉身”,身形一轉,刀光繞身,如黃龍盤旋。爨雄躲避不及,被關索尋得破綻,一刀劈中,頓時血濺當場。
    關索與關鳳迅速鎮壓叛軍後,入相府參見諸葛亮。諸葛亮等了片刻,見皇城方向仍無消息傳回,心中憂慮漸生。他當機立斷道:“關索,速速領軍前去相助黃老將軍平叛!”關索領命,率領大軍如潮水般殺向皇城。
    這正是:謀逆陰謀初敗露,平叛布局巧施為。城中激戰風雲湧,勝負猶懸待轉機。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