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漢中情誼傳劍道,行程輾轉意韻長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諸葛亮在張紹的護衛下,入宮去接黃月英母子。期間,又向李貴人與皇子劉諶詳細敘述了劉禪對其母子的打算。在吩咐張紹接管宮中防衛事務後,諸葛亮一家才乘坐馬車返回相府。隨著蜀漢遷都事宜的推進,楊再興這邊則護衛著劉禪的後宮眾人踏上前往長安的路途。這一路行程有著諸多安排與故事,他們抵達漢中後,與漢中太守史阿的相遇,將引發一係列關於人情往來、武藝切磋以及為後輩謀劃的情節。
    數十日後,楊再興引領著劉禪的一眾後宮,比文武百官的車隊先行一程抵達了漢中。漢中太守史阿聽聞消息,急忙率人奔赴城外迎接。隻見楊再興身姿矯健,率先跳下赤焰雪蹄,快步迎向史阿。二人臉上皆洋溢著欣喜之色,互相挽起臂膀,發出一陣豪邁的大笑。
    史阿心中明白,楊再興此番選擇走漢中一線,實則是賣了自己一個大大的人情,意在給自己一個在太子劉睿麵前嶄露頭角的機會。史阿略帶感動地輕拍著楊再興的肩膀,低聲說道:“兄弟,這份情義,哥哥我記下了。”
    楊再興笑著擺擺手,灑脫地推脫道:“史兄,你這是哪裏的話?你我既是兄弟,何必說這些生分的話語?”
    史阿微微搖頭,眼中滿是真誠,連忙說道:“這倒是哥哥的不是,待進了城中,安頓好眾位貴人,哥哥自罰三杯,權當賠禮。今晚定要與兄弟你不醉不歸,好好敘敘舊。”
    車隊緩緩駛入城中,史阿將後宮眾人與楊再興的家人妥善安頓在城主府中,為確保安全,他在羽林軍侍衛的外圍,又精心安排了一層由自己門客組成的護衛力量,以防不測。隨後,他又叫來麾下將領,派遣一支千人隊迅速前去接應後續即將趕來的百官車隊,將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
    在拜見完張皇後與太子劉睿,成功混了個臉熟後,史阿迫不及待地拉著楊再興,尋到城中最大的酒樓,準備好好敘舊一番。史阿深知楊再興身負護衛重任,不敢肆意勸酒,二人隻是淺酌慢飲,點到為止。
    酒足飯飽之後,二人騎馬並肩而行,慢悠悠地朝著城主府的方向而去,兩人一路上暢所欲言,回憶著往昔的點點滴滴。
    次日清晨,天才蒙蒙亮,史阿便早早起身,他深知楊再興有早起練武的習慣,便徑直來到府中的校場等候。不多時,楊再興領著太子劉睿與兒子繼祖也來到了校場,準備開始每日的練武。楊再興見史阿早已等候在此,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連忙快步上前打招呼:“史兄,這麽早便來了,看來你這精力是愈發旺盛了。”
    史阿哈哈一笑,回應道:“兄弟,我這是迫不及待想與你過過招啊,許久未曾交手,手癢得很呐。”
    說罷,二人也不多言,各自拿起兵器,擺開架勢。史阿手持長劍,劍身寒光閃爍,透著一股淩厲之氣;楊再興則緊握赤月槍,槍尖在晨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仿佛擇人而噬的猛獸。刹那間,校場上的氣氛變得緊張而凝重,空氣似乎都為之凝固。
    隻見楊再興率先發難,大喝一聲,如猛虎撲食般挺槍刺向史阿。史阿眼神一凝,側身一閃,輕鬆避開這淩厲一擊,隨即反手一劍,直逼楊再興咽喉。楊再興不慌不忙,橫槍一擋,“當”的一聲巨響,火花四濺,二人就此戰在一處。
    史阿的劍法猶如靈動的毒蛇,劍招變幻莫測,時而刁鑽狠辣,時而輕盈飄逸,每一劍都刺向楊再興的要害之處。而楊再興的槍法則似出海的蛟龍,剛猛無比,赤月槍在他手中上下翻飛,舞得密不透風,槍尖所到之處,帶起陣陣勁風,仿佛能撕裂空氣。
    二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竟鬥得難解難分。校場上塵土飛揚,轉眼間,八十餘回合便過去了,史阿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在楊再興愈發猛烈的攻勢下,逐漸落於下風。但他仍咬緊牙關,苦苦支撐,又頑強堅持了十餘回合,最終在楊再興勢大力沉的一槍下,敗下陣來。
    史阿喘著粗氣,臉上卻掛著酣暢的笑容,說道:“兄弟,你的槍法愈發精湛了,我這把老骨頭差點就招架不住了。”
    楊再興收槍而立,笑著回應:“史兄過獎了,你這劍法也讓我吃足了苦頭啊。”
    稍作休息後,楊再興改用長劍,向史阿討教劍術。史阿欣然應允,二人再次戰在一處。這次,楊再興明顯感到壓力倍增,史阿的劍術猶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每一劍都蘊含著深厚的功底和精妙的變化。盡管楊再興全力應對,但畢竟在劍術一道上略遜一籌,五六十回合後,便敗下陣來。
    太子劉睿與繼祖在一旁觀戰,見居然有人能勝過楊再興,頓時來了興致,紛紛上前,請求史阿教導他們劍術。史阿心中暗喜,他本就存了借此機會親近太子的心思,自然不會拒絕這送上門來的機會。
    於是,史阿開始耐心地教導劉睿與繼祖劍術的一些基礎招式和要領。隨著教導的深入,史阿越發感到驚訝,他發現楊繼祖這孩子不僅根骨奇佳,而且領悟力驚人,自己所教的內容,他總能迅速理解並活學活用,甚至還能舉一反三,提出一些連自己都未曾想到的見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再興在一旁看著,心中滿是自豪,笑著問道:“史兄,吾兒怎樣?還入得了史兄法眼否?”
    史阿停下手中的劍,抬起頭,眼中滿是讚賞,大笑著回嗆道:“若是由你教導,這劍術怕是難以達到頂尖水平呐,但若是由我來教導,那就大不一樣了。這孩子天賦異稟,他日必能繼承我之衣缽,登頂天下劍術第一的寶座。”
    楊再興聽後,嗤之以鼻地笑道:“我兒這天賦,你要是教不出個天下第一,你就可以卷鋪蓋走人了。”史阿也不理會楊再興的調侃,轉身繼續專注地教導兩個孩子。
    練了一會兒,史阿見時間差不多了,兩個孩子的基礎招式也已掌握得頗為熟練,便叫停了兩人。楊再興正準備帶著劉睿與繼祖返回去用早點,繼祖卻被史阿一口叫住,帶著便朝書房方向走去。楊再興見此情形,心中明白史阿用意,也不阻攔,隻是笑著打了個招呼,便領著太子劉睿朝著張皇後的住處走去,臉上帶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奸計得逞”的笑容。
    史阿帶著楊繼祖來到書房後,在經過一陣翻箱倒櫃後,終於找出一卷竹簡。他神色鄭重地將這卷記錄了其師王越一生所學劍術招式與心得的竹簡交到楊繼祖手中,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孩子,此乃吾師畢生心血,你一定要好好練習。日後若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寫信來詢問與我。但切記,這卷竹簡的內容絕不能告訴他人,哪怕是你父親也不行。”
    楊繼祖雙手接過竹簡,眼中滿是崇敬與堅定,連忙跪地拜師行禮。史阿急忙扶起小繼祖,滿臉慈愛地鼓勵道:“好孩子,以後我們這一脈的劍術能否發揚光大,就全靠你了。”
    楊繼祖用力地點點頭,應道:“師父放心,徒兒一定努力練習,不辜負您老期望。”
    三日後,楊再興一行再次啟程,踏上前往長安的路途。史阿一路送行,送出了三十餘裏,才依依不舍地停下腳步。二人在分別前,相互約定,他日楊再興再來漢中,定要痛痛快快地喝上一場,不醉不休。
    車隊漸行漸遠,揚起一路塵土……
    望著楊再興一行遠去的背影,史阿心中感慨萬千,這一段短暫的相聚,不僅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情誼,也為蜀漢的未來埋下了一些微妙的伏筆。而楊再興等人,則帶著新的希望與期待,朝著長安繼續前行。
    這正是:漢中情誼傳劍道,行程輾轉意韻長。蜀漢山河多變幻,風雲再起待新章。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