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長安聚首商國事,新局開啟意韻長

字數:5398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楊再興於漢中與史阿一番交集後,再次踏上行程,向著長安進發。這一路楊再興護送著後宮眾人,行程之中諸多事宜皆需謹慎安排。抵達長安後,楊再興又將麵臨著蜀漢朝廷的一係列決策部署,其局勢的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關乎著蜀漢的未來走向。
    書接上回,楊再興一行辭別了漢中,朝著長安徐徐前行。鑒於車隊中多是後宮嬪妃、年幼的皇子公主以及一眾侍女宦官,安全問題變得至關重要起來。
    為確保行程無虞,楊再興毅然決定盡量沿著大路行進。大路雖平坦,然從漢中至長安,路程迢迢,約有七百八十裏之遙。若按正常行軍速度,二十日左右便可抵達,奈何隊伍中多是老弱婦孺,行進速度猶如蝸牛爬行,一路走走停停,耗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光,方才抵達長安城外。
    長安城中的百姓,許久未見過這般浩大的陣仗,聽聞消息後,紛紛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趕到城外,欲一探究竟。
    一時間,城外人頭攢動,觀者如堵,這使得楊再興一行的車隊變得寸步難行起來。幸而龐統及時收到消息,率領郡兵匆匆趕來,為車隊從人群中開辟出一條通道,楊再興一行這才得以緩緩駛入長安城中。
    龐統與楊再興一路並轡而行。入城之後,龐統率先打破沉默,感慨道:“振武啊,自先帝入主益州,你我皆忙於軍政事務,這一晃多年過去,竟難得有機會像今日這般同行暢談啊!”
    楊再興微微點頭,眼中也流露出一絲追憶:“是啊,士元兄,往昔歲月曆曆在目,如今再見,士元兄風采依舊呐!吾聽聞士元兄即將入主中樞,擔任大司空一職,真是可喜可賀呐!”
    龐統拱手致謝,誠懇地說道:“振武,真人麵前不說假話,此次吾能有此機遇,與雲長、孔明並列‘三公’,你在其中可是出了不少力啊。若不是振武在陛下跟前力薦,吾哪有這般機會?這份恩情,統銘記於心。”
    楊再興連忙擺手,臉上帶著謙遜的笑容:“士元兄,你這是哪裏的話?兄之才學、謀略,眾人皆知,我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你我皆為大漢臣子,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兄有此能力擔此重任,自是應當。你我為大漢盡忠效力,本就是分內之事,無需這般客氣,若換做是你,想必也會如此舉薦吾等。”
    龐統微微搖頭,堅持道:“振武,你莫要謙虛,我自是明白你的心意。這份舉薦之恩,統定當在日後朝堂之上傾心竭力、恪盡職守以報之。”
    楊再興見龐統如此執著,也不再多言,隻是笑著說道:“士元兄既有此心,那便在朝堂上大展拳腳,為我大漢社稷添磚加瓦,你我攜手共進,共扶漢室。”
    二人相視一笑,多年的情誼在這一笑中愈發醇厚,繼續前行,交流著這些年的見聞與經曆,氣氛融洽而溫暖。
    二人邊走邊聊,龐統想起楊再興之前建議劉禪將龐宏調往成都,給太子劉睿伴讀之事,使得龐宏如今有機會出仕,跟隨黃忠與蔣琬等人坐鎮成都,便再次向楊再興致謝。隨後,龐統又向楊再興打聽愛子龐宏的近況。楊再興常年征戰沙場,年前也隻是趁著遷都之機,護送諸葛亮回成都時,在成都短暫停留了一段時間,對龐宏的具體情況了解有限,隻能簡單說說龐宏的身體康健以及適應狀況,好讓龐統安心。
    至於學業方麵,楊再興則笑著說道:“董尚書不出十日便會隨百官抵達長安,屆時士元兄可向董尚書詳詢。”
    龐統一聽“董尚書”三字,頓時渾身一激靈,似是想起了什麽,連忙搖頭道:“哎呀,這董尚書的性子我可太清楚了,剛烈得很呐,且為人又極為刻板。雖說我年長於他,勉強算得上是長輩,可他連陛下的麵子都敢駁,我可不敢去觸這個黴頭。我家那小子,學業要是出色還好說,萬一不盡如人意,我這送上門去,還不得被董尚書指著鼻子一頓臭罵?罷了罷了,我還是寫封信去考教一番那臭小子吧,這樣還穩妥些。”
    楊再興聞言,不禁啞然失笑:“沒想到董尚書如此厲害,連士元兄這般人物都對他有所忌憚。如此看來,我日後也得小心行事,盡量離這位董尚書遠些,可不能被他抓住什麽把柄。”說罷,二人相視一眼,皆是搖頭苦笑,空氣中彌漫著對董允的無奈與敬畏。
    一路交談間,車隊不知不覺已抵達未央宮外。在天子劉禪的心腹宦官的引領和妥善安排下,後宮眾人各自找到住所安頓下來。而楊再興則與龐統被劉禪召往白虎殿,商議後續的諸多事宜。
    二人步入白虎殿,隻見劉禪、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早已齊聚於此,顯然是在等候他們的到來。楊再興見狀,急忙上前一步,單膝跪地,向劉禪告罪道:“陛下,臣來遲也,望陛下恕罪。”
    劉禪見狀,連忙起身,走下台階,雙手扶起楊再興,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說道:“兄長這何罪之有啊?兄長此番護送後宮前來,一路上辛苦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言罷,劉禪關切地慰問了一番楊再興,而後快步走回皇位坐下,神色凝重地將楊再興一行人離開成都後,常、雍、爨三大士族起兵反叛之事告知了眾人。眾人初聞此訊,皆麵露震驚之色,麵麵相覷,殿內一時鴉雀無聲。待聽聞丞相諸葛亮順勢而為,與黃忠等人成功鎮壓叛軍後,眾人這才長舒一口氣,緊繃的神情也舒緩了許多。
    劉禪隨即命人將前兩日諸葛亮命人快馬加鞭送來的奏報傳於眾人觀看,並把隨奏報一同送來的關索書信遞給了關羽,說道:“二叔,這是關索的書信,您且仔細看看。”眾人看完奏報,皆欣喜不已,紛紛向關羽祝賀:“關將軍,關索與關鳳此次平叛立下大功,真是虎父無犬子啊!”關羽笑著拱手一一回應眾人的道賀。
    一旁的張飛看到眾人紛紛向關羽祝賀,心中頓時泛起一陣酸意,不免有些吃味。他暗自思忖,紹兒在此次行動中雖說也有亮眼表現,可與關鳳姐弟立下的赫赫戰功相比,卻多少顯得有些黯淡無光了,猶如繁星旁的微光,實在有些不夠看呐。
    張飛濃眉緊皺,臉上閃過一絲不甘,心中暗下決定:哼,俺老張回去後定要寫封信好好督促、訓斥那臭小子一番,俺張家的兒郎怎能被二哥的兒女輕易比了下去!俺定要尋個機會,爭回這口氣來!
    而關羽這邊心中卻急切地想知道事情的詳細過程,絲毫沒注意到一旁三弟的情緒,打開幼子關索的信件,便仔細閱覽起來。
    關羽從信中得知關鳳與關索姐弟倆力保相府不失,還怒斬爨雄、爨虎,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暗自讚歎:“好!不愧是我關家兒女!”之後在又看到關索拜師老將黃忠,武藝更上一層樓,更是喜上眉梢。他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張飛與趙雲,心想:“吾這四個子女,雖尚未有人步入超一流武將之列,但如今也都是一流武將了,比起三弟與子龍的後人,也算是略勝一籌。待年歲漸長,興兒與索兒說不定便能突破桎梏,踏入超一流之境。回去之後,定要回信好好勉勵索兒,讓其好生侍奉漢升兄。要說這漢升老哥也著實可憐,壯年喪子,此後又無子嗣所出。索兒能得其衣缽傳承,也算是讓漢升老哥有個依靠,能安享晚年了。”
    劉禪待眾人情緒稍定,便站起身來,神色莊重地宣布:“朕決議,半月後待百官抵達長安,一切安頓妥當,便在麒麟殿舉行遷都大典。大典結束後,即刻著手討伐曹魏之事!”眾人聽聞,頓時精神振奮,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期待的光芒,紛紛摩拳擦掌,變得躍躍欲試起來。
    劉禪轉而望向楊再興,詢問道:“兄長,不知嫂嫂與繼祖侄兒如今安置在何處啊?”
    楊再興聞言略感詫異,微微欠身,回答道:“陛下,臣初到長安,還未來得及置辦產業,因而尚未妥善安置她母子倆。”
    楊再興聞言略感詫異,微微欠身,回答道:“陛下,臣初到長安,還未來得及置辦產業,因而尚未妥善安置她母子倆。”
    劉禪聽聞,臉上佯裝出一絲埋怨之色,微微提高了音量說道:“這倒是兄長的不是了,嫂嫂與繼祖侄兒千裏迢迢而來,怎可連個棲身之所都沒有?朕貴為天子,若是連兄長一家都照顧不好,此事傳出去,他人豈不是要說朕虧待兄長一家?這讓朕的顏麵何存啊!”
    楊再興聽後,心中一緊,急忙單膝跪地,低頭說道:“陛下息怒,是臣考慮不周,臣有罪。”
    劉禪見狀,連忙起身,走下台階,雙手扶起楊再興,神色緩和地說道:“兄長快快請起,朕也隻是一時心急,並無怪罪兄長之意。朕方才仔細想了想,這長安雖為帝都,但地處北方,氣候苦寒,且降雨頻繁,與南方的溫暖宜人截然不同。嫂嫂與侄兒久居成都,乍到長安,恐難以適應新環境。再者,長安靠近前線,曹魏細作與密探眾多,為防萬一,不如將嫂嫂與侄兒隨大喬一同送往江東。一來,有兄長義子孫紹坐鎮江東,想來必不會虧待他們;二來,母後近日常來信說在江東有些孤寂苦悶,嫂嫂與大喬前去,也好與母後做個伴。兄長意下如何啊?”
    楊再興聽後,低頭沉思起來。他深知自己常年在外征戰,妻子甄宓離開成都後,確實少了能說些知心話的女子相伴。況且江東氣候暖和,將甄宓母子送去,自己也能少些牽掛,趁此解除後顧之憂。於是,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所言甚是,臣聽從陛下安排。”
    劉禪見楊再興答應將甄宓母子送去江東,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那一直緊繃的神經也悄然舒緩,嘴角不易察覺地微微上揚,心中暗自思忖:“總算是完成了計劃的第一步,這事兒算是成了一半了。待退朝後,朕定要將此事及時報知母後,以慰母後相思之苦!”
    接著,劉禪嘴角的笑意愈發明顯,甚至帶上了幾分“奸計得逞”的得意之色,他整了整衣袖,清了清嗓子,不緊不慢地吩咐道:“半月後遷都大典結束,兄長便可將嫂嫂母子與大喬送往江東,也好讓孫紹早日與母親團聚。畢竟血濃於水,他們母子分離已久,也該團聚了。待兄長此行結束後,便可趕赴揚州水域,與甘寧所部會合,征討盤踞在揚州的文聘、夏侯尚父子、夏侯霸、淩統、諸葛誕等人。如今曹魏賊子在那揚州之地興風作浪,實是我大漢之患,還需兄長親自前去蕩平賊寇,揚我大漢之威啊!”
    楊再興隨即抱拳領命道:“臣遵旨!”然而,楊再興在抬頭望向劉禪表情的瞬間,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暗道不妙。楊再興一路見證著劉禪成長,對其習性了如指掌,此刻見劉禪這般神色,心中篤定這阿鬥必是存了什麽小心思,隻是這背後的深意一時之間讓他毫無頭緒,猶如置身迷霧之中。但君命難違,楊再興也隻得暫且按下心中的疑慮,準備走一步看一步再說。
    諸事商議完畢,劉禪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而後起身前往後宮,與不遠千裏趕來的眾嬪妃和子女相聚,共享這難得的團圓時光。
    楊再興走出白虎殿,望著長安的天空,心中明白,蜀漢的定鼎之戰即將到來。他心生澎湃,毅然肩負起使命,準備踏上新的征程。而這長安城中的風雲變幻,也不過是曆史長河中的一個小小波瀾,蜀漢的命運將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這正是:長安聚首商國事,新局開啟意韻長。征程萬裏展宏圖,蜀漢風雲待續章。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