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山前名士論玄機,隆中仙師隱道蹤

字數:3756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閻韞兵分兩路偷襲楊再興一行,一路在後方穀口設伏,另一路則突襲林間營地。其間,楊再興帶傷迎敵被圍,十一歲的繼祖持劍護母,以精妙劍術抵住閻韞。之後,雙姝成功突圍支援,李彥亦是率部趕到,山賊這才潰敗投降。此戰中,少年繼祖初露鋒芒,楊再興等人成功化解危機,而狼嘯赤月槍的神秘灰芒與識海異象,仍暗藏未解玄機。
    這一夜,清風寨山頭的大火燒了整整一宿。火光裹著濃煙遮蔽了半片夜空,方圓五十裏內都隱約可見,直至卯時初刻火勢才漸漸熄滅。
    隨著清風寨的覆滅,夏道周邊的山賊或舉寨遷往汝水對岸的豫州,或是托了關係請來附近郡縣招安,昔日喧囂的驛道自此肅之一清。
    而此時的楊再興一行,早已越過了南陽,沿著宛襄古道策馬南下。
    這條古道,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時期,《尚書·禹貢》中“浮於江、沱、潛、漢逾於路,至於河南”的記載,便印證了它作為荊州地區向王室納賦貢道的悠久曆史。
    歲月雖曆經更迭,但青石板上仍留存著車輪碾壓的痕跡,仿佛在默默訴說著過往的繁華與滄桑。
    大約八九日後,楊再興一行終於是抵達了襄陽郡的治所襄陽縣。休整一夜後,楊再興便攜家眷、隨李彥直奔鹿門山而去。
    要說這鹿門山,本名原叫蘇嶺山,位於襄陽城東南約三十裏處,北臨漢水,與峴山隔江對峙。東漢建武年間,習鬱立神祠於山北麓,並以兩尊石鹿夾道,故更名鹿門山。
    早年間,劉表任荊州牧時,曾親赴田間宴請龐德公,欲請其出仕,龐德公堅持不受,並攜家登峰采藥,自此隱居不返。
    諸葛亮便是在此山中拜了龐德公為師,並時常與龐統、司馬徽、徐庶等人縱論天下,鹿門山也因此成為荊襄名士的棲隱之所。
    一行人沿山麓而行,但見山勢平緩,林木蔥鬱,清澗繞石而過,偶有鳥鳴回蕩其間。行至山腰,忽見鬆柏林中隱現幾間茅廬,竹籬環繞,柴門虛掩。
    李彥勒住黃鬃馬,指了指門前兩尊斑駁石鹿:“此處便是鹿門寺所在了,德公當年的隱居處應在更深處。”
    楊再興聞之,忙攙扶著甄宓母子下了馬,孫尚香則與呂雯按劍環顧四周,留意著林間動靜。
    忽聞柴門“吱呀”一聲開了道縫,一位青衫小童探出頭來,望見眾人後恭謹行禮:“可是楊將軍一行?我家先生昨夜觀星象,便知今日有貴客到訪。”
    “正是!煩請通傳,晚輩楊再興攜家眷及李伯前來拜會德公。”楊再興整了整衣襟,從懷中取出一卷書簡,那正是臨行前龐統親贈的名帖。
    小童接過名帖轉身入內,片刻後,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拄著藤杖步出茅廬,身後還跟著另一位身著葛衣的老者。
    打頭那位老者遠遠抬手笑道:“山野草民,怎敢勞煩將軍長途跋涉?快請進吧!”
    楊再興定睛一看,老者正是龐德公,至於身旁那名葛衣老者竟也似曾相識。待走近時,龐德公指著老者笑道:“此乃吾之好友司馬德操,今日正巧在此論道。”
    楊再興恍然大悟,當年途經水鏡山莊時,自己曾隨義父劉備與其見過一回。於是,他忙抱拳行禮:“原來是水鏡先生,別來無恙!”
    眾人寒暄了幾句,便隨龐德公入廬,童子已煮好了茶湯。甄宓與孫尚香、呂雯見狀,忙退入了側室與龐德公夫人相見,繼祖則被童子領著去看石鹿。
    主廳內,楊再興將血煞之事、獵虎奇遇、識海異象及清風寨之戰娓娓道來,末了他取過狼嘯赤月槍,道:“懇請先生為我解惑,那槍尖灰芒究竟是何來曆?”
    龐德公接過槍細細端詳,指腹摩挲槍尖凹痕:“此槍曾飲蒼狼血,又得靈物認主。當年老夫在岷山曾見古籍記載,上古犬類有返祖成‘睚眥’者,雖非真龍,卻具鎮邪之力。
    將軍所見銀背蒼狼,怕是此獠幼年期模樣。至於識海異象……”他轉頭看向司馬徽,“德操你可曾聽說過‘精神識體’一說?”
    司馬徽撫須點頭:“昔日元放曾言,大賢大能者皆可凝識成體,與天地交感。楊將軍或是觸碰到了某種玄妙境界吧!”
    李彥聽得入神,忍不住問道:“若如此,那灰芒是否為蒼狼精魄所化?”
    龐德公放下槍,飲了口茶:“天地萬物皆有靈,此槍既認將軍為主,便不必深究其來曆了。倒是這槍上的血煞之氣,實在是拖不得了……”
    說著,他忽然止住話頭,目光轉向窗外,道:“欲解這血煞之氣,若是光憑我與德操,怕是力有未逮。好在襄陽城西二十裏處的隆中,近日有位吾之老友隱居其中……”
    楊再興順著他的視線望去,隻見暮色浸染山林,鬆濤聲中隱約傳來樵歌:“莫向人間談世事,此中自有一乾坤……”
    用過晚飯後,眾人留宿山中。夜半時分,楊再興獨自走出茅廬,見龐德公在月下負手而立,便上前一揖:“先生今日未竟之言,可是指的左仙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龐德公轉身笑道:“正是!將軍可知,當年,元放曾被曹孟德招致麾下任軍中小吏,卻因多次在曹營施展方術,令曹操心生忌憚,欲除之而後快。幸得他精通遁術,才得以數次驚險逃脫。
    此後他遁入荊州,與我等相交甚篤。然好景不長,曹賊攻占荊州後,他不得不遠走江東避禍。未料孫策亦不容他,幸而孫權繼位後,命其入茅山洞穴營造宮室,潛心修道。
    直至前年孫權故去,他才從茅山重返襄陽,攜弟子葛玄隱居於隆中,專注修煉九轉金丹之術。”
    楊再興聞言,脫口而出道:“哦?那葛玄可是衝應真人?”話剛出口,他已便意識到不妥。
    畢竟,葛玄被封為“衝應真人”已是宋徽宗年間的事了,眼前的龐德公如何能知曉?
    於是,他忙咳嗽兩聲掩飾,道:“既如此,明日一早我便親往隆中一趟,將元放先生請來鹿門山中。”
    龐德公笑著擺手阻止,道:“此事何須將軍親往?明日我差一童子前去相邀便是。將軍且在寒廬小住幾日,安心調養傷勢。”
    說罷,他忽而挑眉,麵帶疑惑地道:“隻是方才將軍提及之‘衝應真人’,老朽似是從未聽葛玄說起過啊。”
    楊再興心頭一緊,麵上卻堆起笑意:“許是在下記錯了。世間同名同姓者多如過江之鯽……”
    龐德公不疑有他,抬手輕拍他肩膀:“正是此理。時辰也不早了,將軍早些歇息,凡事明日再議。”言罷便與他並肩往茅廬內走去。
    山風掠過鬆林,掀起一片沙沙輕響。遠處繼祖的鼾聲混著童子的夜讀聲飄來,鹿門山的夜色靜謐深沉,唯有漫天星鬥在雲層間若隱若現,仿佛藏著無數未說出口的故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鹿門論道探玄機,赤月槍魂鎮邪威。隆中山隱仙師跡,血煞消解待方歸。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