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隆中訪仙遇奇陣,茅廬論道悟玄機
字數:4238 加入書籤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楊再興一行抵達鹿門山,向龐德公、司馬徽請教狼嘯赤月槍灰芒異象及血煞之氣解法。龐德公提及老友左慈隱居隆中,楊再興欲往相邀,龐德公卻稱已差童子前往。是夜,楊再興因失言提及“衝應真人”險露破綻,好在龐德公未疑。次日,眾人靜待左慈到來,卻不料一場意外的山林奇遇就此展開。
次日辰時三刻,晨霧未散,奉命前去邀請左慈的童子,匆匆入廬稟報:“先生,去隆中的小路被藤蔓封了,小子繞了兩裏地仍尋不到入口!”
龐德公撫須沉吟:“元放向來愛弄些玄虛。罷了,既如此,我等便親自走一遭。”
言罷,他轉身對楊再興道:“將軍可願隨老朽同往隆中?也好順路瞧瞧那隆中之奇景。”
楊再興聞言,忙起身抱拳道:“正有此意!楊某也確實有好些年沒去過隆中了……此番若能得見左仙師,便是踏遍荊棘也值了。”
眾人收拾妥當,楊再興本欲留甄宓母子與孫尚香在鹿門山暫住,奈何孫尚香與繼祖一再苦苦相求,堅持要跟著同去見識一番。
無奈之下,楊再興隻得改攜孫尚香、繼祖與李彥隨龐德公、司馬徽往隆中而去。
待行至襄陽城西十裏處,隻見地勢漸陡,山道兩側古木參天,枝葉交錯間竟連日光也難透入。
忽的,司馬徽駐足指向前方:“瞧這霧氣凝結之態,我等怕是已入了元放的‘乙木生障陣’。”
楊再興凝目望去,隻見前方白霧如簾,隱約有藤蔓纏繞的石門若隱若現,門兩側刻著兩行小字:“非精誠者莫入,無慧根者莫尋”。
龐德公上前輕叩石門,朗聲道:“元放老友,龐尚長攜貴客來訪,還請行個方便!”
話音剛落,石門竟“吱呀”一聲自行洞開,門內藤蔓如活物般蜷曲著向兩側退去,露出一條鋪滿青苔的石階。
眾人拾階而上,行約半裏,忽見一片開闊穀地,溪水潺潺,桃林正盛,粉白花瓣隨水流漂向山外。
孫尚香輕聲驚歎:“這世間竟有此等桃源勝境!”
龐德公笑道:“此乃元放以方術開辟的‘小昆侖’,雖不及真正仙境,卻也能隔絕塵世喧囂。”
穿過桃林,便見一座茅草廬隱於竹籬之後,簷下掛著曬幹的藥草,陣陣異香撲鼻。茅廬前的石桌上擺著半壺殘酒、幾枚鮮果,卻不見人影。
司馬徽撫掌笑道:“好個左元放,又玩這‘隱身戲’!”
龐德公搖頭失笑,從懷中取出一枚青銅棋子輕叩石桌:“元放,再躲下去,可就怠慢了貴客咯!”
話音未落,石桌上的酒壺突然自行傾倒,琥珀色的酒液在青石上蜿蜒成字:“貴客遠來,何不一試貧道新煉的‘忘憂釀’?”
楊再興挑眉,伸手沾了些酒液聞嗅,隻覺清香入腦,疲憊盡消,不禁讚道:“果然是仙家妙品!”
話剛說完,石凳上的鮮果忽然紛紛跳起,在半空排成一列,最前方的桃核“噗”地裂開,彈出一張紙條:“既識得妙處,便請入內相敘。”
眾人相視而笑,隨龐德公步入茅廬。屋內陳設簡樸,牆上掛著泛黃的《周易參同契》,案頭擺著丹爐與龜甲。左慈身著鶴氅,背對房門盤坐於蒲團上,雪白長髯垂至膝頭,恍若畫中仙人。
“德公、德操,別來無恙啊!”左慈頭也不回,伸手往丹爐裏添了把朱砂,“昨夜觀天象,見將星與紫微星相交,便知今日必有貴人臨門。”
龐德公上前揖禮:“元放果然神通。今日我等所來,正是為了這位楊將軍之事。”語畢,遂將楊再興的經曆及狼嘯赤月槍的異象簡略說明。
左慈聞言,忽然轉身,渾濁的雙目竟如寒星般銳利,直勾勾盯著楊再興掌中的赤月槍:“此槍……可是飲過銀背蒼狼之血?”
楊再興心中一驚,忙將掌中長槍遞上:“正是!左仙師如何知曉?”
左慈指尖撫過槍尖凹痕,閉目喃喃:“血煞入魂,睚眥遺種……也難怪會引出識海異象了。”
說著,他忽而睜眼望向楊再興:“將軍可知,上古凶獸睚眥雖凶,卻也有著鎮邪之能。汝所見之灰芒,正是其精魄與槍身相融之兆。至於那血煞之氣……”
他起身從丹爐中取出三枚赤紅色藥丸,置於青瓷盤中:“此乃貧道新煉的‘赤陽丹’,以朱砂、雄黃、麒麟血為引,可暫壓血煞。若要根除,需尋得……”
話未說完,忽有山風卷開窗紙,一片枯葉飄入,正落在丹爐旁的龜甲上,裂成三瓣。
左慈麵色微變,拾起龜甲凝視片刻,忽然長歎:“罷了,天機不可泄。三日後,將軍可攜槍至隆中山巔,貧道自會在那等候。”
說罷,他轉身對龐德公笑道,“德公,今日難得相聚,可願與我對弈一局?”
司馬徽見狀,忙拉著楊再興退出茅廬:“元放這老兒,每逢觸及玄機便要打啞謎。將軍且隨我去溪邊走走,莫要擾了他們雅興。”
行至溪邊,孫尚香望著水中遊魚,忽然低聲道:“方才在茅廬內,我見仙師望向夫君的眼神甚是古怪,似是……似是認得夫君一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再興搖頭輕笑:“或許是錯覺吧。我與仙師素未謀麵,何來認得之說?”話雖如此,心底卻泛起了一絲異樣。
正沉吟間,忽聞桃林深處傳來孩童笑聲。眾人循聲尋去,竟見繼祖蹲在花叢中,正與一名鶴發童年的老者嬉戲,兩人手中各握著一隻紙折的仙鶴。
“父親!”繼祖見楊再興走來,忙舉起仙鶴,“這位道長名叫葛玄,方才還用紙鶴給我變了果子吃!”
楊再興不由得一愣,眼前的老者竟與史料中記載的葛玄容貌分毫不差!他強壓心頭震動,微笑著向葛玄施禮:“道長可是左仙師門下?”
葛玄眨了眨眼,從袖中取出一枚仙桃遞給繼祖,溫聲道:“正是。家師說今日有貴客來,故命我在此等候。我看這位小公子根骨清奇,日後若願修道,可來茅山尋我。”
楊再興心中一凜,這葛玄言行透著股說不出的玄機。他正要再問,卻見左慈與龐德公並肩從茅廬走出,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卷泛黃的《遁甲天書》。
“楊將軍,”左慈將天書遞給楊再興,“此書記載了上古符篆之術,或許能助你與槍中精魄交感。三日後申時初刻,切記準時登峰。”言罷拂袖轉身,“德公、德操,送君千裏終須一別,我便送到此處了。”
片刻後,左慈與葛玄目送眾人的身影消失在桃林中,唯有溪水流淌聲與山風掠過桃枝的沙沙聲,似在訴說著這半日奇遇的玄妙。
返程途中,司馬徽忽然輕笑:“元放這老兒,當年在曹營變戲法偷食鳳肝,今日又用‘奇門遁甲’之術逗我等玩。不過……”
他轉頭望向楊再興,意有所指地道:“將軍這一身生)的糾葛,怕是要追溯到更久遠之前嘍……”
楊再興望著遠處隆中山巔被雲霧繚繞的輪廓,手不自覺撫上槍身,指尖觸到那道凹痕時,似有一絲細微的脈動傳來。
他忽然想起左慈未說完的話,以及葛玄那句“根骨清奇”,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期待與忐忑,三日後的山巔之會,究竟會揭開怎樣的玄機?
暮色漸濃時,眾人回到鹿門山。甄宓已備好了素齋,繼祖興奮地向母親講述著今日遇見的紙鶴變果、仙桃異事,惹得甄宓與呂雯不時發出驚歎。
唯有楊再興獨坐窗前,望著案頭的《遁甲天書》出神,窗外明月爬上鬆梢,將他的影子投在書簡上,與那古老的符篆重疊,恍若跨越了千年光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隆中奇陣藏仙跡,赤月槍魂映道心。符篆天書揭奧秘,山巔論道待辰臨。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