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古籍擇主各有歸,鏡現前塵舊時樣

字數:3679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眾人在石室中靜待子時到來。期間,南華老仙揭曉了古圖的由來,並詳解了洞中的三樣寶貝:《遁甲天書》、《太平要術》、《太平清領道》。之後,南華老仙告知眾人,古籍會自行認主,且威力遠勝於謄錄本。殿門開啟後,一股古樸氣息撲麵而來,中央漢白玉石台上的古籍靜靜擺放,正等待著與有緣人相遇。
    石殿深處,正中央的漢白玉石案瑩潤如玉,三本古籍如沉睡著的老者,在夜明珠的清輝下靜靜蟄伏。眾人甫一踏入,石案上的古籍便驟然蘇醒,齊刷刷地震顫起來。
    最先破局的是《太平要術》。書頁無風自動,“嘩啦”輕響中,泛黃的紙頁如同振翅的蝶翼般舒展。
    隻見它緩緩懸浮而起,在空中盤旋半周,似是在確認方向,隨後帶著一股淡淡的墨香,朝著諸葛亮飄去。書頁拂過他的指尖時,諸葛亮隻覺掌心微暖,仿佛有股靈韻順著經脈悄然蔓延,熨帖了四肢百骸。
    緊隨其後,《太平清領道》封麵的道家符咒驟然亮起,金色的符文在紙上流轉遊走。
    它緩緩掙脫石台的吸附,封麵輕輕開合,而後循著一股無形的牽引,朝著關羽飄去。符咒的金光映在關羽的髯須上,泛起一層柔和的光暈,引得他不由自主地伸出手來。
    最後蘇醒的是《遁甲天書》。它發出一陣低沉的嗡鳴,震顫著殿內的空氣。下一瞬,整本書便化作一道刺目流光,帶著破空的銳響,徑直衝向楊再興。觸及掌心的刹那,流光驟然斂去,書本穩穩落於他掌中。
    張飛頓時看得目瞪口呆,喃喃道:“乖乖,這書還真會自己選人?”
    南華老仙撫須笑道:“《太平要術》認主孔明,《太平清領道》歸了雲長,《遁甲天書》終回振武手中,看來這便是天意了。好,好,好。如此,這金光洞的因果,也算是了了。”
    話落,眾人紛紛行禮致謝,正欲轉身時,卻聽得諸葛亮忽然道:“仙長,晚輩還有一事不明。那英布屍身雖除,但洞內戾氣終究是個隱患,不知仙長日後打算如何處置?”
    南華老仙笑道:“孔明且放心。如今英布與屍兵已除,日後這洞中的戾氣便沒了機會轉化為煞氣。待我再布下幾道陣法,即可高枕無憂了。”
    眾人聞言,懸著的心這才落定,緊隨南華老仙步出了石殿。
    回到先前的石室,張飛瞅著三本典籍各歸其主,雖免不了有些悵然,卻還是朗聲為三人道賀:“二哥、軍師、振武皆得了寶貝,日後定能更厲害!隻可惜俺老張沒這緣分,看來這輩子就隻配耍耍那杆蛇矛嘍!”
    南華老仙聞言莞爾,撫須笑道:“翼德無需介懷。汝手中那丈八蛇矛,本就是神兵利器,隻是缺少些機緣淬煉。日後若有機會,老道倒可為你指點一二。”
    張飛聞言,頓時眉開眼笑,連忙抱拳拱手:“多謝仙長!”
    此時,諸葛亮腦中驀地閃過問心鏡中那些驚心動魄的畫麵,神色驟然變得凝重如鐵。
    他抬眼望向南華老仙,眉宇間縈繞著揮之不去的疑慮,遲疑片刻後終究開口:“仙長,晚輩尚有一事不明。先前那問心鏡中所浮現的種種影像,究竟是何意啊?”
    此話一出,周遭眾人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在南華老仙身上,就連早已隱約猜到幾分的楊再興,此刻心頭也不由得泛起一陣忐忑。
    南華老仙目光微凝,淡淡掃過楊再興。隨即,便收回視線,聲音帶著幾分縹緲,緩緩而言道:“汝等終究還是按捺不住,問起此事了。那最後一麵銅鏡所顯的萬千景象,便是……原本時間線上,注定要發生的一切。”
    話音落地,除了身為後來者的楊再興,其餘眾人皆是如遭雷擊,臉上血色瞬間褪盡。
    片刻後,諸葛亮最先從震驚中回神,嘴唇囁嚅著,聲音裏帶著難以掩飾的顫抖:“那……我大漢的結局是……”
    話未說完,一旁的關羽早已按捺不住,丹鳳眼猛地圓睜;張飛更是攥緊了拳頭,指節泛白,兩人的目光如同燃著的火焰般,灼灼投向南華老仙,急切與不安在眼底交織翻湧,就連空氣中都仿佛彌漫著無聲的焦灼。
    南華老仙幽幽一歎道:“也罷!如今時運既已偏離舊軌,吾與汝等說了,倒也不算泄露天機。隻是……汝等當真做好準備,要聽這結局嗎?”
    眾人聞言,齊齊深吸一口氣,胸腔內似有巨石翻騰,卻都咬著牙重重點頭。關羽濃眉緊蹙,沉聲道:“仙長但說無妨,我等……承受得住。”
    南華老仙見了,隻得緩緩開口,將原本的曆史軌跡一一道來:“孔明病逝於五丈原後,薑伯約繼承其誌,九伐中原卻難阻大廈傾頹。後主……哦!當今陛下昏聵,終致成都城破,季漢滅亡。
    其後,曹魏政權旁落司馬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終司馬炎代魏建晉,又滅東吳,三分天下終歸一統,大漢四百餘年基業,就此煙消雲散……”
    南華老仙話音落定,石室之中霎時陷入死寂,唯有燭火在微風中搖曳,將眾人的影子拉得忽明忽暗。
    這番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每個人心上,殘酷的結局讓眾人久久無法回神,隻能任由徹骨的寒意從四肢百骸蔓延開來。
    關羽猛地攥緊了青龍偃月刀的刀柄,指節因用力而泛白,虎目之中早已紅潮翻湧,滾燙的淚水不受控製地滑落。
    他喉結滾動,聲音嘶啞得如同被砂紙磨過:“此皆吾之過也!若不是吾剛愎自用,驕傲自大,讓那呂蒙白衣渡江,鑽了空子偷襲成功,又怎會丟了荊州?”
    “吾身死事小,卻害得大哥與三弟……因替吾報仇而……”說到此處,他猛地一頓,淚水愈發洶湧,“若不是因吾,何來之後的夷陵之敗?孔明又何須獨自一人,苦苦支撐這風雨飄搖的大漢!翼德,孔明,吾對不住你二人,對不住大哥,更對不住這四百餘年的大漢呐!”
    話音未落,張飛早已紅了眼眶,他大步上前一把攥住關羽的雙手,粗聲哽咽道:“二哥!莫要這般自責!俺老張亦是有錯,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全是咎由自取!唉……俺這暴躁性子,動不動便鞭撻部下,到頭來終究是害人害己啊!”
    就在此時,楊再興霍然起身,大步走到關羽與張飛身後,抬手輕輕按在二人肩頭:“二叔、三叔,莫要沉溺於悲戚。那鏡中種種,不過是未曾發生的虛妄罷了!
    有我在此,便斷不會叫那般結局再現。何況,我等如今所處之境遇,不早已改寫命運了麽!”
    諸葛亮聞言一怔,腦中飛速回溯著問心鏡裏的片段,那些模糊的關節處忽然豁然開朗。他急忙轉向南華老仙,拱手問道:“仙長,既如此,如今的時運為何會偏離原有軌跡?還有振武他……先前鏡中所顯現的那場血戰,似乎也並非這個時代所該有的景象……”
    南華老仙不等他說完,嘴角便已漾起一抹淺淡的笑意,旋即微微頷首道:“孔明所言不差,這一切的變數,皆因這小子而起!”
    說罷,他將目光投向楊再興,語氣帶著幾分促狹:“你這小子,也不必再藏著掖著了,將其中原委與眾人說個明白吧。”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奇書認主顯靈性,鏡中往事撼人心。漢祚興衰本已定,唯因變數改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