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君臣齊聚赴黃縣,舊友重逢議軍情

字數:5103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楊再興與趙雲在演武場切磋槍法,大戰百合不分勝負,引得眾人喝彩。之後龐統提議移步正堂用膳,再議東萊戰事,眾人簇擁著劉禪前往府衙,一路笑語不斷。一場關於東萊戰局的重要商議即將開始。
    劉禪一行步入正堂,依著尊卑次序分坐已定。
    他目光掃過堂中,見劍影與諸葛瞻母子並未在此,眼中閃過一絲促狹,轉頭看向楊再興,語氣帶著幾分玩笑:“兄長,這都快到正午了,嫂嫂怎的還未出來?莫非……”
    “是昨夜與兄長切磋槍術太過投入,直至深夜還未歇下,累著了不成?”
    說罷,他朝堂外的侍女招了招手:“來人!速去後院,將楊夫人與司徒夫人母子請來正堂用膳。”
    話音剛落,楊再興端坐在席上的身子微微一僵,耳根竟悄悄泛起薄紅。
    他輕咳一聲,麵上卻故作鎮定地舉杯淺啜,目光似是不經意地瞟向窗外,避開了劉禪那促狹的視線,隻低聲道:
    “陛下莫要取笑,內子……許是晨間陪司徒夫人閑話,耽擱了時辰。”話雖平淡,尾音卻微微發緊,比尋常多了幾分不自在。
    侍女早已會意,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不多時,便引著劍影與諸葛瞻母子款步而來。劍影衣袂輕揚,自帶一股颯爽氣度。
    與眾人見禮後,楊再興已快步迎了上去,自然地伸手攙住她,欲引著在身邊席位坐下。
    指尖剛觸到他掌心的溫度,劍影便似被燙了般輕輕掙了掙,抬眼瞥見周遭或明或暗的目光,臉頰微紅,輕啐一聲:“去……莫要這般,叫人看了笑話!”
    嘴上嗔怪著,眉眼間卻漾開一抹藏不住的溫柔,抬眸望他時,眼底那點繾綣眷戀,早將方才的嗔怪化作了繞指柔。
    眾人見狀,都識趣地轉開目光,堂中一時漾起幾分若有似無的笑意。
    片刻之後,劉禪才清了清嗓子,吩咐侍女傳膳。
    不多時,佳肴流水般呈上,眾人推杯換盞,席間倒也熱鬧。
    待酒足飯飽,侍女撤下杯盤,劉禪斂了笑意,目光轉向龐統,語氣沉了幾分:“接下來,便有勞司空,與諸位說說近來東萊的戰事吧。”
    龐統聽罷,指尖撚著頷下長須,沉吟片刻後緩緩開口:“子龍前些日子不在軍中,某便從頭與諸位分說。”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沉穩有力:“我軍自出征以來,在陛下與伯約等人調度下,勢如破竹,接連攻克臨淄等數地。”
    “月前,孔明與雲長、翼德、振武等人抵達臨淄時,前線已推進至掖縣。不承想此時忽傳急報——閻柔親率五萬幽州軍南下。”
    “經陛下與我等連夜會商,這才定下計策:令振武率飛影騎星夜北上馳援,孔明則同雲長、翼德即刻奔赴掖縣,接替公明與子義主持前線戰事。”
    言罷,龐統起身踱至牆邊懸著的輿圖前,伸手點向標注著“東萊”的區域,聲音愈發清晰:
    “諸位請看,東萊原本下轄六縣與七侯國,自西向東依次為盧鄉縣、掖侯國、當利國、黃縣、惤國、曲成國、長廣縣、牟平縣、東牟國、昌陽縣、葛盧縣、黔陬國、不其國。”
    他指尖在輿圖上緩緩劃過,語氣添了幾分凝重:“自曹丕篡位,曹氏便將境內侯國盡數撤改為縣。”
    “東萊原本的郡治在黃縣,到了司馬懿父子專權時,卻將治所遷至臨海的不其縣——此舉無非是為便於他們日後若有不測,可從海路脫身。如今曹芳亦是將偽都設在這不其縣中。”
    “眼下我軍已推進至黃縣,曹芳那邊怕是擔心我軍逐個拔除據點,便依著桓範的計策,將主力盡數收縮至葛盧、黔陬、不其三縣固守。”
    “至於其餘諸縣則隻留了些郡兵虛守,先前我等還在琢磨,該遣何人分兵去取那剩下的六縣,如今子龍與振武恰好趕到,倒是解了這燃眉之急。”
    楊再興與趙雲聽罷,對視一眼,當即起身抱拳道:“臣等願往!”
    劉禪見二人戰意迫切,不禁失笑,抬手示意他們落座:“子龍叔父,兄長莫急。”
    說著,他語氣一緩,沉聲道:“閻柔那五萬幽州軍的威脅已除,臨淄這邊再無後顧之憂。朕打算明日一早,便與諸位同赴黃縣,與二叔他們會合。”
    說罷,他目光轉向一旁的太史亨:“至於臨淄,便勞煩元複在此坐鎮,穩住後方。
    太史亨聞言,當即起身抱拳,腰杆挺得筆直,朗聲道:“臣領旨!陛下放心,臨淄防務與後方補給,臣定當盡心竭力,絕不讓前線有半分掣肘!”
    太史慈坐在席間,見兒子應答得沉穩有力,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隨即起身拍了拍太史亨的肩膀,語氣帶著幾分嚴厲卻又藏著關切:
    “元複,鎮守後方看似無鋒,實則幹係重大。糧草調度、民心安穩、斥候傳訊,樁樁件件都容不得半分差池。”
    他頓了頓,目光沉了沉:“你性子偏急,切記遇事多思,莫要學那匹夫之勇。”
    “前線廝殺有陛下與諸位將軍,你守好這臨淄,便是大功一件。若有差池……”話未說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太史亨聽得額頭微汗,忙躬身應道:“父親教誨,孩兒記下了!孩兒定不負陛下與父親所托!”
    商議既定,眾人紛紛起身告退,各自回去忙著打點行裝。
    夜色漸深,府衙內燭火漸次熄滅。劍影望著身旁脫去外衣的楊再興,本欲纏著他“切磋”的勁頭斂去了許多。
    大戰在即,彼此都心照不宣,那份藏在呼吸裏的繾綣,今夜皆化作了無聲的默契。
    她輕輕往他身邊挪了挪,枕上他的臂彎,不多時便呼吸勻淨。
    楊再興低頭看了眼懷中伊人,唇角漾開一抹淺淡的笑意,也閉目睡去。屋外月光如水,映著即將奔赴沙場的寂靜。
    次日天剛蒙蒙亮,眾人用過朝食,府邸外的馬車便已整裝待發。楊再興與徐晃暫別眾人,轉身返回城中軍營點兵。
    半個時辰後,臨淄城外旌旗獵獵。楊再興與徐晃一身戎裝,領著先鋒大軍列陣在前,鐵甲鏗鏘間踏出沉穩步伐,為隊伍開路。
    中軍處,趙雲目光銳利,按劍護在劉禪車駕左右,掃視著周遭動靜。劍影與諸葛瞻母子的車輿緊隨其後。
    太史慈則率部壓陣,雙戟掛於背後,手中攥緊長槍,提防著沿途可能出沒的山賊流寇,確保後路無虞。
    一行人馬浩浩蕩蕩,朝著黃縣方向進發。五日後,大軍終抵黃縣城外。遠遠便見城門口旌旗林立,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早已率部在此等候。
    待劉禪的車輦穩穩停在近前,眾人齊齊上前行禮:“臣等,恭迎陛下!”
    劉禪掀開車簾,緩步走下馬車,目光掃過眼前一張張熟悉的麵孔,朗聲笑道:“諸位愛卿,不必多禮!”
    說罷,他親自上前扶起諸葛亮等人,道:“都快些起身吧!城外風大,先進城再聊。”
    話音剛落,諸葛亮已快步走向諸葛瞻母子的馬車,小心翼翼將二人攙下——眉梢眼角的關切,混著久別重逢的暖意,在晚風裏輕輕漾開。
    另一邊,關羽與張飛早已按捺不住,大步衝到趙雲麵前。三人相視一笑,隨即猛地相擁,臂膀緊扣,仿佛要將這些年的思念之情都揉進彼此的甲胄裏。
    趙雲素來沉穩,此刻卻也難得流露熱絡,重重拍了拍二人後背;關羽眉宇間慣有的傲氣淡了幾分,那雙總是沉靜的眼,此刻竟也紅了。
    四目相對間,無需多言。
    “子龍。”關羽先開了口,聲線比往日低啞幾分,卻字字紮實。
    “雲長。”趙雲應聲,語氣依舊平和,尾音卻悄悄帶上了暖意。
    這兩聲低喚,簡單得像尋常問候,卻裹著千言萬語。
    旁邊的張飛早按捺不住,一手勾住一個,朗聲道:“啥也別說了!喝酒去!”
    三人相視大笑,搭著彼此的肩膀圍成一圈,笑聲震得周遭旌旗獵獵作響。
    那些藏在沉默裏的牽掛,那些沒說出口的惦念,全在這笑聲裏,落了地,也落了心。
    之後,一行人離了城門,伴著沿途士卒的甲葉鏗鏘聲,不多時便到了縣衙。
    剛踏入正堂分主次坐下,張飛那憋了一路的性子再也按捺不住,扯開嗓子衝侍從嚷道:“速取好酒來!今日,俺定要與子龍喝個痛快!”
    劉禪笑著搖頭,眾人也跟著打趣幾句,席間氣氛頓時熱絡起來。彼此說著別後境況,從臨淄戰事聊到黃縣布防,一時間笑語不斷。
    約莫半炷香的功夫,門外傳來腳步聲,薑維與關鳳一身戎裝,自城外軍營匆匆趕來。二人進門見了劉禪、趙雲等人,忙上前行禮問安。
    趙雲見了薑維,眼中滿是欣慰,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伯約這些年越發沉穩了,做得不錯!”
    說著,他話鋒一轉,帶著幾分考較的笑意:“當年我傳你的槍法,沒因軍務繁忙落下吧?待用過晚膳,正好陪我走幾招,讓我瞧瞧你這些年的長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君臣齊聚赴黃縣,舊友重逢喜開顏。東萊戰局待重整,將士齊心盼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