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劍出中州

字數:12080   加入書籤

A+A-


    自靈源台封榜歸來,朱子墨未回華山,也未投宗。
    他一人一劍,自中州南道踏出,踏上江湖最複雜、最混亂、也最容易血濺三尺的地方:中州地界。
    這裏沒有天榜光芒,隻有諸門外道、世家殺局、武林舊恨,和數不清的“朱子墨賞命榜”。
    這一章,是他真正踏入江湖的開始。
    ?
    中州,南渡。
    這裏是六州邊境之一,雜門橫行、刀客四起,曾有“劍走南渡者,非瘋即死”之說。
    可就在今日,南渡江口卻來了一個人。
    一身青衣,背劍無鞘,衣袍獵獵,腳下踏水如履平地。
    渡口守船人抬頭望見他,心中一震,連忙低聲問:
    “敢問……是朱子墨麽?”
    那人未答,隻取出一錠銀子,輕輕放在船沿上。
    然後登船,入舟,轉身朝江麵坐下,閉目調息。
    周圍人無人敢近,連問都不敢再問。
    因為此人尚未拔劍,江風已亂,連船帆都在顫。
    ?
    與此同時,南渡鎮西,一家叫“硯香樓”的酒館內。
    十數名各色江湖人正圍在一紙布告前低聲議論。
    那布告上寫的,隻有一句話:
    【朱子墨現身中州。】
    【此人奪榜、斬宗、退令,已入賞命榜第一列。】
    【本榜發布者:雷門、黃泉宗、天刀會。】
    【殺此人者,不問出身,生平除名,一人一命,賞千萬金。】
    —
    “賞命榜……都出三門合榜了?”
    “中州真要亂了。”
    “這朱子墨才出十三位,怎麽得罪這麽多宗門?”
    “他走的是我們這些人,永遠不敢走的路。”
    “那又如何?走得快,活不長。”
    酒館中靜了幾息。
    突然,有人推門而入,低聲一句:
    “他剛登南渡船。”
    眾人起身,十餘道殺意,齊湧江口。
    ?
    夜深,江色沉沉。
    朱子墨獨坐船頭,耳中風聲帶血,仿佛遠方殺氣已隨夜潮而來。
    果然,未過一盞茶,江岸暗影浮動,十餘道身影踏水而來,分散成包圍之勢,氣機死鎖船舷。
    一人喝道:“朱子墨,受死!”
    劍未動,朱子墨睜眼。
    他緩緩起身,目光平淡,看著前方第一人。
    “你叫什麽?”
    那人一愣:“黃泉宗·白陰手。”
    朱子墨點頭:“好。”
    下一瞬,他拔劍。
    無劍鞘,劍光乍現,寒芒橫江!
    隻一劍!
    白陰手頭顱落地,身形未倒,血未噴,旁人未動。
    ——但眾人,皆驚!
    不是劍快,而是他沒有準備,卻還能殺。
    他沒有架勢,沒有蓄勢,沒有破綻。
    他隻是起身,劍出,便殺人。
    他已不是那個在擂台上一步步成長的少年。
    他是真正的江湖劍客。
    而這一劍之後,江湖皆知:
    “朱子墨下江南。”
    “中州第一殺局,破。”
    中州夜雨未停,朱子墨一劍斬殺白陰手,未留言,未追敵,隻在船頭坐回原位。
    可這一劍落下之後,江湖卻再難平靜。
    這一節,將揭開朱子墨斬敵之後激起的江湖暗湧,三宗設局的真正因果,和他背後不為人知的身世血債線索初現。
    ?
    中州·落雨山莊,雷門私堂。
    雷門副主雷九陽獨坐酒席,一口飲盡盞中烈酒,怒吼:
    “我們早該動手!”
    “此人已是榜上第一異數,若等他劍意圓滿,就沒人殺得了他了!”
    旁邊黃泉宗老者冷笑一聲:“殺朱子墨,不為他封十三。”
    “為他斬寧流年、壓洛影、毀了我們定下的‘劍道序位’。”
    “他破的不是榜,是局。”
    而天刀會主任楚風緩緩落下折扇,淡然一語:
    “他殺了我弟子。”
    “我這刀,不是為江湖出的,是為親人出的。”
    三人一言不合,卻最終達成共識:
    “設擂中州。”
    “奪他首級者,列榜入名。”
    “不得不殺。”
    ?
    朱子墨未再出劍。
    夜色中,他默默擦拭長劍劍鋒,那上麵尚有白陰手殘血未幹。
    他神色平靜,卻目光略凝,似在思索。
    ——他並不在意這些殺手。
    ——但他在意的,是他們的“身份”。
    黃泉宗、雷門、天刀會……
    這三宗雖是江湖外道,卻非尋常地痞,他們——都曾在“那一年”與某人有交集。
    “他們出手,不止是為了我殺的那幾人。”
    “而是——有人,不想我活。”
    他忽而閉眼,腦中浮現出一個模糊的影子。
    那是他記憶深處最早的片段——
    八歲那年,母親被一封血書帶走,華山長老私下低聲說過一句:
    “冥家血,終究是劫。”
    冥。
    這是他母親的姓。
    卻從未有人,敢在他麵前提第二次。
    ?
    朱子墨緩緩睜眼。
    他終於意識到——
    自己如今所麵對的,不隻是江湖風浪,不隻是武道爭鋒。
    而是那條早在他未識人事時,就已被寫好的血債之線。
    “我這十三位,坐得太快,太直。”
    “有人怕我想起了什麽。”
    他輕聲問自己一句:
    “冥家,是什麽?”
    風吹,燈滅,夜冷如刀。
    而此刻,江湖第一座“劍擂”已於中州設下,等他前來應戰。
    擂主:天刀會楚風之子——楚驚寒。
    劍名:寒夜霜骨。
    一刀入魂,一劍封喉。
    等的,隻是他。
    中州·霜骨嶺。
    三日前,這裏還隻是荒嶺舊地,如今卻被天刀會傾力改建為中州劍擂。
    擂台之上,霜雪為骨,寒意凝成風刃,四周懸燈如月。
    這不是比武——這是殺局。
    ?
    擂台中心,一柄長刀插在地麵,通體灰白,刃如霜雪。
    ——寒夜霜骨。
    這是楚驚寒的刀,也是一封戰書。
    擂台四周掛滿布帛,全是朱子墨的名字,旁注兩行:
    【斬朱子墨者,名入擂柱。】
    【敗者,葬於擂下雪坑。】
    這不是切磋,這是逼殺。
    台下數百江湖人,或帶麵罩,或披輕甲,皆為一事而來:看朱子墨之死。
    “他會來嗎?”
    “他若來了,那才是瘋子。”
    “擂設得太狠,這是要斷他聲望。”
    “殺他,不為榜,隻為讓世人知:江湖不是他一個人的舞台。”
    ?
    未時三刻,一人緩步登台。
    他著一襲墨衣,身形修長,眉目淡漠。
    腰間長刀未出,卻寒氣四溢,步步如鋒。
    他,是楚風之子,楚驚寒。
    天刀會最年輕的副座,十六歲學刀,十七歲殺人,十八歲將刀送進江湖二十六條人命之中。
    他站在擂台上,拂去刀上落雪,一字未說。
    隻是仰頭,望向南邊山道。
    “朱子墨。”
    “我在這兒。”
    “你若真敢應擂。”
    “那就來。”
    ?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那條遠山小道上,一道黑影緩步而來。
    未騎馬,未乘舟,隻是一步一步走在風雪之間。
    山風自北而起,卷起他衣角,露出背後那柄熟悉的斷劍。
    ——朱子墨,來了。
    有人低聲驚呼:“他瘋了!”
    “天刀會三百人埋伏!他就一個人來?”
    “這不是擂,這是送命!”
    可他不曾停步。
    他隻是低頭,看了擂台一眼,又看了看那把插在台心的刀。
    然後輕聲道:
    “我接了。”
    風更冷了。
    可全場之人,卻汗意暗生。
    因為他們都看見了——朱子墨明明麵無表情,卻比楚驚寒的刀,更冷。
    擂台上,兩人相對而立。
    一人持刀,寒意凜然;一人背劍,衣衫未振。
    台下三百江湖人,屏息無聲。
    這不是比試,是生死局。
    誰輸了,不下台。隻下葬。
    ?
    楚驚寒先出手。
    他右手輕撫刀柄,整個人驟然一變。
    從沉冷如霜,變成殺意如雪崩,瞬間壓滿整個擂台!
    刀未出,但一縷刀意已劃開虛空!
    朱子墨目光一動,腳步未挪,衣角卻微微一蕩。
    “好快的殺意。”
    楚驚寒低語一聲:
    “你該不來。”
    然後——拔刀!
    【寒夜霜骨】,一刀封喉!
    這一刀不帶招式、不講鋪墊,隻有最快、最狠、最直接的“殺”!
    風驟然倒卷,擂台四周雪土翻起三丈!
    ?
    所有人都以為朱子墨會拔劍相迎。
    可他卻——不拔。
    他隻是一步側身,踏出斜線,衣袍未動,身形如燕掠雪。
    那一刀貼著他胸前斬落,卻未沾衣角!
    台下驚呼!
    “他沒出劍!”
    “他是瘋了嗎!?”
    “不,他看清了這一刀的力道重心,是虛引殺式!”
    下一瞬——
    朱子墨反手拔劍!
    劍身破風而出,一寸青光冷如夜雨!
    不是正斬,而是【破體十三式】中的第二式:斷心返影!
    這一劍,避實擊虛,借楚驚寒刀勢未回之時,從側肋切入!
    —
    楚驚寒眼神猛變,腳下一踏!
    【刀碎三寒】!橫身擋鋒!
    金鐵交擊!
    刀與劍真正撞上,擂台中央炸出一聲雷響!
    ?
    三、半招交鋒,真死意出
    楚驚寒連退三步,掌中虎口微裂,刀身微震。
    朱子墨隻退一步,卻劍勢未息,反踏前。
    他一劍未還鞘,神色卻平靜得如水:
    “你這刀,殺人很快。”
    “但你忘了,我也殺過人。”
    楚驚寒沉聲道:
    “你竟識我‘虛引殺式’?”
    朱子墨道:
    “我從你眼裏看見的。”
    “你那一瞬沒殺心,隻是欲勝。”
    “那種刀,是嚇不死人的。”
    台下眾人嘩然。
    有人喃喃道:
    “他能看穿一刀中的殺心與猶豫?”
    “這……這不是少年了。”
    —
    擂台風起,殺意再起。
    第二輪交鋒,即將爆發。
    但此時——
    朱子墨卻忽然收劍而立。
    他淡淡道:
    “若你今日真欲殺我,就不該在第一刀留手。”
    “你不是來殺我的。”
    “你是,被推著來殺我的。”
    楚驚寒一震!
    楚驚寒第二刀尚未落,朱子墨卻先開口,話鋒如劍,斬入人心。
    他不再進攻,卻比先前任何一劍都更具威壓。
    因為他說出的,是這場擂戰的真正本質。
    ?
    擂台之上,楚驚寒眼中寒光閃動。
    他握刀的指節微顫,卻強自鎮定,冷聲回道:
    “我受天刀會令,設擂殺你。”
    “這不是陰謀,是江湖規矩。”
    朱子墨卻輕輕搖頭:
    “江湖不是你一人說了算。”
    他緩緩抬眼,直視楚驚寒:
    “你第一刀太快,卻未取我命。”
    “你第二刀已蓄勢,仍藏三分力。”
    “你不是不敢殺我。”
    “你是不想。”
    台下數百人一時無聲。
    他們看著擂上的楚驚寒,那曾經被稱為“少年刀君”的目光,已不如開局時銳利。
    他眉心微動,像是心中真有掙紮。
    朱子墨再問:
    “楚風讓你設擂,是你願意的?”
    “還是你父親,要你替他償一場舊債?”
    這句話一出——
    楚驚寒的手,顫了!
    —
    台下的刀會執事臉色驟變,猛然低聲:“出手!壓下去!”
    可擂台上的刀,已經遲了。
    朱子墨不再進攻,也不退步。
    他隻是站在那裏,看著眼前這位原本與他無冤無仇的少年敵手:
    “我若出第二劍,你死。”
    “但我不出。”
    “你若不想替人償命——現在,就放刀。”
    ?
    楚驚寒神情掙紮,良久未言
    擂台風聲獵獵,吹亂他的發,吹開他眼角的一滴水。
    他緩緩放下了刀。
    “我……本就不想殺你。”
    他這一句話出口,全場皆驚!
    有人怒吼:“他棄戰了!天刀會怎能容此等背叛!?”
    “這不是認輸,這是——棄刀!”
    “他敢丟天刀會的臉!?”
    可朱子墨卻隻是淡淡回了一句:
    “不是他丟了天刀會的臉。”
    “是你們,讓他背了一場他根本不認的仇。”
    ?
    楚驚寒單膝跪地,將寒夜霜骨重新插入台心。
    他起身時,向朱子墨拱手一禮。
    “這一戰,我不勝。”
    “但——我不負我心。”
    朱子墨點頭。
    “若你將來再提刀。”
    “我接。”
    擂台之外,天刀會眾人怒不可遏,卻無人敢登台。
    因為他們知道——
    朱子墨站在那裏,就是規則本身。
    —
    這一戰,沒有血灑滿台。
    但比血更可怕。
    它斬斷的,是操控者之局。
    它留下的,是兩名少年之間真正的武者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