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學之道

字數:5097   加入書籤

A+A-


    東宮之中。
    剛剛結束一係列國政事務的朱標,深感困倦,靠在坐位上閉目養性。
    稍作休息,以便恢複些許精力。
    自從他接手老朱分配的主要政務後,每日負擔漸重。
    尤其自丞相職位廢除以來。
    作為大明實際運作的核心輔佐者,他的肩上責任倍增。
    諸般要事接連不斷,讓他難以片刻安寧。
    有時他也心生疑惑。
    在此之前,並無自己分擔壓力時,父皇究竟是如何承受這一切重負的?
    而近來由於空陰案的爆發。
    父皇勃然大怒,誅殺眾多官吏。
    為穩住局麵,他全力應對支撐,才算堪堪渡過難關。
    這令他身心俱疲,幾乎耗盡精力。
    想到目前毛驤仍在四處搜羅胡惟庸舊部線索,致使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朱標不禁滿心無奈。
    若胡惟庸真的複活,恐怕也難以置信竟會有這麽多所謂餘黨存在吧?
    搖搖頭,他驀然警覺,決意采取行動。
    看來,與父皇開誠布公交談已是刻不容緩了。
    如此發展下去,顯然並非長久之計!
    "踏踏踏......"
    恰在此時,一陣急促腳步聲突兀傳來。
    循聲望去。
    太子妃呂氏領著兒子朱允炆從容步入室內。
    "殿下辛苦半日,當進食補充精神……"
    呂氏步態端莊雅致走近,將精心準備的一碗藥膳湯放置書案上,輕言細語:
    "此為妾親手下廚熬製雞湯,望殿下趁熱飲用……"
    聞言,朱標目光落在麵前風姿卓絕且賢淑體貼的呂氏麵上。
    疲憊神色中透出一絲柔和笑意,點頭應和。
    對於這位被冊封為正妻的女子,他甚為滿意。
    從前因一宮女引發的些許不快,如今已全然消弭。
    他非薄情寡義之人,對感情極為珍視。
    不願僅僅因妻子偶爾小錯,導致夫妻之情出現裂痕。
    念及至此,此事就讓它隨風而去罷...
    隨後,朱標輕輕舀起湯匙嚐了幾口,又轉首麵向朱允炆開口詢問道
    "允炆今日前來……"
    朱允炆立即畢恭畢敬施禮回應
    "兒臣拜見父親!"
    "免禮。
    近期學業如何進展?"
    朱允炆答道:"向父親稟報,兒正在研習《禮記》中大學篇章。
    "
    朱標隨口發問考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對此你有何見解?"
    朱允炆條理清晰作答道
    "依兒臣理解,所謂大學旨趣,在於彰顯美德,
    達致親近民眾,臻於完善的境界……"
    滔滔論述,毫無遲疑之態。
    朱允炆別無長處,唯讀書方麵頗下苦功。
    如此簡單論題,豈會難倒他哉?
    聽聞子嗣所言,朱標麵露讚許之意頻頻點頭。
    接著凝望略顯驕傲的兒子,卻忍不住再次提醒叮囑道
    "汝切記,若自身不能端正,又何談教化他人?
    並且務必要博覽群書,不可拘泥僵化。
    讀書需活用思維,審慎變通處理世事!"
    朱允炆趕緊正色表態:
    "父親金玉良言,爾必謹遵心中銘記!"
    朱標未再多做評論。
    片刻過後,似憶起他事,忽然問道
    "對了,允熥人呢?怎不隨你們一起到訪?"
    呂氏眼眸微微閃爍,旋即帶著幾分笑意解釋說道:
    "允熥外出嬉戲玩耍,妾曾差人呼喚。
    奈何他還興致盎然意猶未盡,並不願意中斷遊戲趕來。
    妾心想孩童貪圖玩樂天性使然,本無可厚非,
    因此便未曾強行召喚回來。”
    聽罷此語,朱標眉頭皺起幾分不悅追問起來...
    “這孩子,此時不該正在書房苦讀嗎?”朱標望著呂氏,滿心疑惑。
    呂氏略作沉吟,似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隻憋出一個“這...”字,隨後便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見狀,朱標已明白一二,不禁惱怒道:“真是氣煞我也!那不成器的東西,整日荒廢學業,隻知道貪玩。
    他到底安的什麽心?”
    呂氏趕忙打起圓場:“殿下莫要動氣,小孩子家精力旺盛,哪有那麽靜得下心來的?允熥其實平日也挺用功的,或許是近來實在疲累了吧。
    偶爾出去散散心倒是好事一樁,免得把身子給熬壞了。”
    看著呂氏為朱允炆辯護的模樣,朱標更顯不快,“他還小是他的借口?允玟年紀相仿,可從來勤勉攻讀。
    這般搪塞可不成理由。”餘怒未消的朱標話鋒一轉,揮了揮手,“行了,你也不必再替他說情。
    他的性子如何我豈會不清楚?”
    聽到這番對話的允炆在旁有些懵,母親什麽時候喚過哥哥允熥過來?怎麽一點印象也沒有?
    然而縱有不解,他也沒多問出口。
    況且他對允熥一貫沒什麽好印象,根本不願為他說什麽公道話。
    好一陣開解過後,呂氏總算安撫好了朱標的怒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緊接著她想起了另一件事,開口道,“殿下可知,方才在路上有人和臣妾說起。
    陛下新寵了一個撿回來的孩子,允許他在宮裏任意玩耍,不受約束。
    這孩子竟能深得太上皇青睞,住進了坤寧宮。
    這般寵愛可是罕見呢。
    這不僅讓臣妾疑惑不已,後宮眾人也都對此津津樂道呢。”
    聽聞此消息,朱標皺起了眉頭。
    不過稍作思索便輕描淡寫地表示:“隻不過是個收養的小孩罷了,又非皇室血脈。
    父皇高興就養著唄,無需大驚小怪。
    自母後仙去後,我常常擔憂父皇孤寂難耐,這對身子不好。
    有這個孩子陪著解解悶也是件好事......”
    雖然表麵如此,但呂氏心底卻很不是滋味。
    自家嫡子允炆身為陛下的親孫兒,能受到父皇幾番垂青?還哪裏談得上類似程度的寵愛?簡直荒唐!
    這些想法她自然是不敢對外人言說的,隻能在心裏默默腹誹幾句。
    另一邊,允炆的妒意已然溢於言表。
    雖與朱政素無交集,隻是聽聞其事就心中充滿怨憤。
    自己堂堂正正都沒法住進坤寧宮,在宮廷隨意漫步;那個拾來的孩子倒好,成天圍繞在祖父身旁,太不像話!簡直是不知所謂,蒙蔽了祖父啊。
    待有機會麵試時,一定要好好數落一番。
    讓老祖宗明白事理才好,以免耽於嬉樂而違背綱常秩序。
    那時說不定還會博得讚賞乃至額外嘉獎呢。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