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提高百官薪水

字數:5454   加入書籤

A+A-


    “兒臣經郭桓一案仔細調查,並多方考量後認為,
    現今大明官員俸祿確實有些過於微薄。
    因此懇請父皇斟酌,
    給予百官提升俸祿。
    希望您準許這項請求!”
    朱標言語雖輕描淡寫,此言一出,卻宛若投下一枚驚雷,
    瞬間炸響奉天殿內外!滿座文武齊齊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居然有人——而且還是太子殿下,要求為百官增漲俸祿?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誰不了解朱元璋內心深處對這群官員素無好感,
    向來秉持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對官員群體似懷恨在心一般。
    想讓他這種固執的人改變立場,給官員漲薪,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
    太子是不是失心瘋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臉容立刻蔭翳無比,勃然變色吼道:“你方才說什麽?再說一遍給朕聽聽?”
    “兒臣的意思是……懇請您提高百官薪水,
    以便讓那些生活艱難的官員改善現狀。
    如此一來,部分人或許也不至於因貧窮走入歧途。”
    “荒唐!大膽!”朱元璋怒不可遏,厲聲叱罵:
    “一群食不厭精膾炙人口的官僚全都罪該萬死,全數當誅!其餘人又幹淨得到哪裏去?
    本朝未追究他們監管不力與失職罪責,已經是天大的寬容仁慈,
    居然還好意思求加俸祿,實在可笑至極!”
    盡管局勢危急,朱標仍舊苦勸:“父皇英明聖斷,萬事皆不能以偏概全。
    郭桓案中牽連者固然死有餘辜,
    然而貪欲無盡之輩,固然令人痛心疾首,但這並非全部。”
    在下想說,咱大明有不少官員,皆是勤勉盡責、忠於職守之人!對於這類賢能之士,難道不該予以嘉獎嗎?懇請父皇開恩,以彰顯他們不肯隨波逐流的高風亮節。
    望父皇聖裁明斷!”
    “胡鬧,住口!”
    朱元璋頓時勃然大怒,麵容凶惡至極,厲聲喝道:“這事到此為止,膽敢再提,朕便廢了你這太子之位!”
    然而朱標絲毫不懼,徑直雙膝跪地,連連叩首道:“即便父皇廢黜兒臣,兒臣也必須進言,請父皇接納忠諫!”
    “大膽,反了不成!你以為朕真的不敢廢你嗎?好得很,朕就遂了你的願!”朱元璋狂吼不已,滿臉氣憤。
    這一出父子相爭、互不相讓的好戲,把奉天殿上的百官看得目瞪口呆,手足無措。
    人人都被搞懵了:好端端的,怎麽太子殿下像是犯了失心瘋一樣,竟敢當麵頂撞皇上?而皇上居然也難得地亂了陣腳,竟對視若珍寶的兒子如此震怒?
    一時間,眾人隻覺得腦子嗡嗡作響,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但聽到皇上竟然要廢掉太子時,文武百官頓時慌成一片,連忙俯身磕頭為朱標求情。
    翰林院大學士劉三吾急忙勸道:“陛下莫要動怒,太子殿下隻是言辭不當罷了,萬萬不可重罰啊!”
    吏部尚書詹徽也跟著懇求道:“陛下明鑒,太子殿下乃國之儲君,即使冒犯了陛下,也不該嚴懲過當啊!”
    兵部尚書茹瑋附和著說道:“太子殿下憂國憂民,就算有些差錯,又怎能輕易罷黜?還請陛下三思啊!”刑部尚書暴昭及其他文官紛紛跪地求饒。
    “陛下三思……”
    武將那邊自然也不敢看戲。
    要知道,太子朱標不僅在文臣中有超高聲望,在武將群體中也是威信深植,甚至不少人早已將其視為效忠對象——畢竟,他與他們的利益和身家性命休戚相關。
    所以,盡管老皇帝令人恐懼,他們還是不得不站出來表態。
    當下,包括耿炳文、徐允恭、鄭國公常茂常遇春長子)、李景隆、瞿能、平安在內的眾武將紛紛伏地叩首,齊聲道:
    “請陛下三思啊!”“請陛下三思!”
    刹那間,奉天殿裏幾乎所有的官員都齊心為朱標求情。
    由此可見,在大明朝中,太子朱標的尊崇地位已然無人可撼。
    這種局勢既是其自身才華所致,也得益於朱元璋多年經營的成果。
    看到群臣的求情表現,朱元璋的表情稍微平複了一些,但朱標卻沒有因此妥協,依然執著地說,
    “父皇啊,我朝官員俸祿實在太微薄了。
    兒臣親自查訪,發現不少官員家中連溫飽都是難題。
    國家養士,豈能這般對待?父皇呀,父皇!若是您執意不肯答應,兒臣寧願跪死於此!”說著,朱標滿臉悲痛,一邊挪動膝蓋向前靠近,一邊涕淚俱下、苦苦哀求。
    這場景聞者感傷,觀者垂淚,令人心潮澎湃。
    現場的官員都被感動得不行,不少人更是泣不成聲——果然是仁義無雙的太子殿下啊!古往今來,怕都難以找到這樣的仁主。
    他始終想著為這些官員謀求福祉。
    太子殿下的堅持,哪怕冒再大風險也在所不惜,這份情意深重至極,令人涕零。
    身處如此聖明之下,又怎能不盡忠竭力,誓死相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是何等的期待啊!
    此時此刻,劉三吾、詹徽、暴昭等滿朝文武無一不為之動容,淚如雨下。
    眾人感懷道:
    "殿下一片赤誠,臣等心領了!還望殿下莫要說下去,實在讓我們汗顏無地!"
    "殿下這般體貼入微,即便此刻命喪黃泉也甘之如飴!"
    "嗚嗚...寧可分文無祿,也要為大明盡忠!"
    刹那間,奉天殿內哭聲震天,文官尤其悲慟。
    大臣們一麵含淚勸慰太子不要再表此言,一麵又急切替太子向陛下求情,希望能成全殿下的好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向來不近人情的陛下竟然麵上浮現猶豫之色。
    片刻之後,居然點了點頭:
    "既然太子懇求至此,朕便勉為其難答應了吧。
    也算是避免落下小氣刻薄的名聲..."
    話音剛落,大殿內一片寂靜。
    眾臣瞪大雙眼,下巴幾乎都要驚得脫臼。
    難道陛下轉性了?這簡直不可思議!
    然而還沒等群臣欣喜過頭,陛下突然話鋒一轉:
    "光漲俸祿未免太籠統,這樣吧,就采用底薪+獎金+績效考核+末位淘汰製..."
    隨即,在眾人的震驚目光中,陛下將之前朱政提的方案和盤托出。
    當聽完這全套方案後,殿內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能在殺戮頻繁的朝堂上存活至今的人,哪個不是精明之極?稍加思忖,立刻就察覺其中的玄機。
    不要緊獎金倒也罷了,但那嚴格考核和殘酷淘汰製度卻著實要命。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革職出局。
    想到這裏,眾臣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駭然。
    接下來,他們幾乎要破口大罵了——這分明是逼著他們內耗,讓人疲於奔命啊!若想要保住官位,唯有拚命加班幹活才行。
    而要想通過考核脫穎而出更不容易,必須做到比他人出色許多倍才行。
    到底是誰想出這麽歹毒的辦法?簡直是把人往死路上推啊!
    此時,眾多機敏之士經過片刻回想,紛紛悟出其中奧秘,暗叫不好——他們竟被騙了!
    自始至終,這出戲都是朱元璋與朱標父子精心設計的連環計!不僅讓他們不得不接受這項提議,還要求心存感激。
    意識到這一點後,在場官員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朱標,眼中寫滿了痛惜與無奈。
    老朱向來冷酷無情,把他們當作工具本就令人沮喪,但如今更讓人寒心的是,連儀表堂堂、平素印象極好的太子殿下也參與了這樣的謀略!
    這般局麵,這官還能繼續做嗎?真是令人又氣又怕,渾身發抖!這樣的境遇何時才會有盡頭呢?絕對不能就此妥協,否則一切都完了!
    然而,不等眾人反應過來,太子朱標已然淚流滿麵地跪地謝恩:"父皇英明,兒臣叩謝聖恩浩蕩!"
    隨後,他激動無比地轉頭對眾官員慷慨陳詞:“父皇給予我等如此深厚的恩澤,各位同僚,怎敢不盡忠竭力,肝腦塗地以報?”
    "這……"麵對如此變局,像劉三吾、詹徽這樣的一眾尚書侍郎彼此對視,一時語塞。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