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當真不知?
字數:4823 加入書籤
蔣琥淡淡一笑,指著瑟瑟發抖的李鸞說道:“此事需問令郎自己。李鸞,你的麻煩來了,跟我們走一趟吧!”李鸞臉色煞白,連連搖頭拒絕。蔣琥不再多言,揮手示意手下行動。但李善長橫擋在前,沉聲道:“且慢!我兒究竟犯了何事,竟勞動錦衣衛親自出動?”
蔣琥饒有興致地反問:“韓國公不知?”“老夫不知!”李善長眉峰緊鎖,語氣嚴厲,“莫故弄玄虛,直言便是。我兒究竟有何罪過,值得如此興師動眾?爾等未通姓名便擅闖府邸,究竟意欲何為?若無合理解釋,即便我已告老歸鄉,也非任人羞辱之人。必要麵聖申訴,討回公道!”
李善長此言一出,滿室皆靜,氣氛凝重如冰霜。
蔣職眯著眼打量李善長的表情,一時之間分不清他是裝傻還是真不知道。這與他無關,他隻需聽命行事。於是蔣琳平淡回應:“韓國公,令郎所犯,可是大逆不道的刺王殺駕之罪。”聽到這話,李善長震驚得瞪大眼睛,“不可能!這種說法簡直荒謬!”蔣琳拱了拱手:“抱歉,我隻遵聖命,捉拿李鸞。”李善長氣急敗壞地質問李鸞,後者連連否認。李善長難以置信,蔣琳冷聲道:“今日必定帶走此人。”錦衣衛上前製服李鸞,他驚恐呼救。蔣琳離開後,李善長臉色鐵青,內心翻騰。他不明白朱元璋為何如此絕情,給他安上死罪,甚至牽連九族。即便朱元璋想卸磨殺驢,他也絕不會坐以待斃。但很快他收斂情緒,深思熟慮後,決定謹慎應對。
氣氛詭異!
憑他對老朱的了解,如果真的下定決心斬草除根,絕不會讓對手有半分喘息之機。
為何這次隻抓了李鸞,卻放過了他呢?
莫非是沒有足夠的借口對付他?
所以此次帶走李鸞,是為了讓他自己亂了陣腳,從而露出破綻?
還是單純為了給朱政出口氣,並無他意?
李善長眉心緊鎖,默默思索。
許久,他輕輕搖頭。盡管目前仍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但他決不能袖手旁觀,任由李鸞遭遇不測!
看來,此刻必須盡快去見老朱!
或許化解當前危機的唯一途徑,就是以退為進!
想到這裏,李善長深深吸氣,穩定心神。
隨即雙眸閃過銳利光芒,沉穩下令:
“來人,備車,本官即刻入宮麵聖!”
聽聞此言,嚇得不知所措的管家趕緊回應:“是!”
轉身剛邁出幾步,又被李善長喚住:
“等等,再取一根荊棘棍來。”
“啊?”
管家疑惑不解,不知為何需要荊棘棍。
但不敢多問,連忙遵命。
不多時,一切都已準備妥當。
李善長坐上轎子,朝皇宮駛去。
就在同一時刻。
錦衣衛突然包圍了韓國公府,劫走了李鸞,而李善長則直奔皇宮的消息迅速傳開。
頃刻間,應天府內所有官員及各方勢力無不為之震動!特別是淮西派係的文武官員更是驚恐萬分!
要知道,李善長可是他們這個團體的核心領袖。
前幾天他還懷疑朱元璋要對他們下手。
今日的演練似乎也印證了這一猜測。
如今剛結束訓練,皇帝就下令圍剿韓國公府,抓走了李善長最疼愛的兒子。
這是何意?
難道真要對他們這些開國功臣動手了嗎?
一時間,傅友德、王弼等淮西將領,還有戶部侍郎傅友文等文官都忐忑不安,如坐針氈。
立刻派人四處搜集情報,並密切留意李善長與朱元璋會麵的情況。
畢竟,這關乎他們的前途命運,至關重要!
謹身殿內。
朱元璋處理完政務後,獨自一人留在大殿中沉思。
腳步聲輕得幾乎難以察覺時,老朱才被驚醒,抬起了頭。恰巧是貼身太監總管劉和,正從殿外步入。
“奴才該死,打擾了聖上,罪該萬死!”劉和忙彎腰認錯。
“無妨,你一向辦事穩妥。”老朱輕輕擺手,“若非有要事,怎會貿然前來?”
劉和聽命,直言道:“啟奏陛下,韓國公求見,奴才特來稟報。”
老朱聞言,眼神微動,並未顯驚訝,隻冷哼一聲:“知道了,讓他進來吧。”
然而,劉和似有話難言。老朱不禁問:“何事?”
劉和麵露奇異之色回道:“啟奏陛下,韓國公今日入宮,竟背了一根荊棘!”
“哦?”朱元璋聞言略感意外,旋即冷笑,“有趣,這老狐狸是要演負荊請罪的戲碼了?”
他眯著眼打量片刻,淡然下令:“看看他耍什麽把戲,帶他進來吧!”
“奴才遵旨!”
劉和趕緊應答,隨即轉身快步離去,前去引領李善長。
不多時,李善長邁著蹣跚的步伐,拄著拐杖,背負一根顯眼荊棘,緩緩步入殿中。他佝僂的身形更添幾分蕭索,令人頓生憐憫。
但老朱依舊麵無波瀾,靜靜打量著他,對這位老對手了如指掌。他們鬥了幾十年,彼此壓製半生,深知對方城府之深,狡黠之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胡惟庸與他相比,不過小兒戲耳。這一切不過是表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可惜,他並非曹爽,怎會被類似司馬仲達者蒙蔽?
“臣李善長叩見陛下。願陛下萬壽無疆!”
在朱元璋平靜的目光下,李善長踉蹌前行,掙紮著跪地行禮。
“免禮!”老朱揮手示意,“這麽大歲數了,又是多年追隨的老臣,何必如此拘泥,快起來。”
接著,朱元璋揮手吩咐劉和:“愣著幹嘛?還不快給韓國公賜座!”
站在一旁的劉和連忙搬來一個繡墩,放在李善長身旁。李善長微微欠身致謝。
接著,他神情嚴肅地看著朱元璋,鄭重其事地回答道:
“禮法不可廢棄,這是尊卑有序的道理!身為臣子,必須牢記於心,絕不能越雷池半步!”
“韓國公一如既往的謙恭啊!”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帶著幾分調侃誇讚道。隨即冷哼一聲,語帶深意地冷笑:“要是咱們的大明臣子都像韓國公這般覺悟,我還有什麽好擔心的!隻是偏偏有些人,不懂為臣之道,心存異誌,結黨營私,胡作非為。隻想著謀取私利,不顧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這種人,我寧願錯殺,也絕不姑息!”說到最後,朱元璋的聲音已充滿殺機,眼神也愈發淩厲。
然而,李善長依舊神色如常,隻是靜靜聆聽,毫無動搖。
見此情形,朱元璋心中暗罵一聲“老狐狸”,便不再多言,直接切入正題。他裝出驚訝的樣子,看著李善長背上的荊條,問道:“這事扯得太遠了,我都忘了問你此次入宮所為何事?還帶著這根荊條,有何用意?”
李善長目光微動,隨即站起身,取下背後的荊條雙手高舉,然後跪倒在地,聲音顫抖地答道:“臣不敢欺瞞陛下,此次進宮覲見,正是為了請罪而來!”
朱元璋饒有興致地問:“哦?韓國公有何罪過?”
李善長一臉愧疚地說:“臣有管教子女不嚴之過,亦有過失察之責。以至於犬子李鸞犯下大罪,臣竟毫不知情!直到錦衣衛今日上門捉拿,才知道此事。錦衣衛指揮蔣職稱李
鸞犯下了刺殺君主的大罪!臣實在惶恐不安!李鸞雖然頑劣,但若說他真的行刺君上,臣實在難以置信!所以臣今日求見陛下,就是想冒昧詢問,李鸞是否真的犯下如此重罪?懇請陛下明鑒!”
朱元璋聽罷,不禁笑了起來,玩味地問道:“你不是不知道嗎?”
李善長抬起頭,坦然搖頭:“臣不知!”
朱元璋眯起眼睛,緊緊盯著李善長,一字一句地追問道:“真的不知?”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