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3章 屍易無限(148)
字數:13743 加入書籤
晚上八點,“野哥鑒寶”的直播間準時亮起。林野坐在書桌前,身後的博古架上擺滿了這些年收集的文物複刻品——從半坡的彩陶片到三星堆的青銅麵具掛件,每一件都被他擦得鋥亮。他剛調整好鏡頭,彈幕就像潮水般湧了進來,密密麻麻的評論瞬間鋪滿屏幕。
“野哥今晚又帶什麽好東西?上次看你鑒三星堆青銅殘片,我到現在還沒緩過來!”
“前排蹲!我爺爺傳下來個瓷碗,今天特意請假來排隊,求野哥看看!”
“別擠!我帶了個玉墜,據說是紅山文化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林野笑著揮手,指尖在鍵盤上敲出一行字“大家別急,一個個來。先提醒下,鑒寶隻看真假和年代,不估價,也不幫找買家,咱們純交流文化。”他剛說完,連麥申請就爆了,第一個連進來的是個穿格子衫的小夥子,鏡頭裏舉著個巴掌大的瓷碗,手都在抖。
“野哥好!這是我太爺爺傳下來的,說是清朝的官窯碗,您幫看看?”小夥子把瓷碗湊近鏡頭,碗身畫著青花纏枝蓮紋,碗底有個模糊的“大清康熙年製”款識。
林野眯起眼,讓他轉著碗身慢慢展示“先看釉色——康熙青花的釉色偏青灰,你這碗的釉色太亮,有點像現代化學料。再看紋路,纏枝蓮的花瓣應該是‘尖頭圓瓣’,你這花瓣邊緣太圓滑,而且線條有點僵,不像老工匠的手勁。”他頓了頓,讓小夥子拍碗底“款識也有問題,康熙官窯的款識字體工整,你這‘康’字的豎筆歪了,而且款識周圍的釉麵有氣泡,是現代仿品常見的特征。”
小夥子的臉瞬間垮了“啊?那就是假的啊……我還以為能值點錢呢。”林野趕緊安慰“別灰心,雖然是仿品,但做工還算精細,當個擺件也不錯。而且咱們通過這個碗,能了解康熙青花的特點,這不也是收獲嘛。”彈幕裏立刻刷起“野哥暖心”,小夥子也笑著說“謝謝野哥”,連麥斷開時還不忘關注直播間。
第二個連進來的是個中年大姐,鏡頭裏擺著個紅繩係著的玉墜,形狀像隻蜷曲的小豬,顏色是淡青色。“野哥,這是我結婚時婆婆給的,說傳了三代,是紅山文化的玉豬龍,您幫看看?”
林野讓她把玉墜對著光“先看玉質——紅山玉豬龍多用河磨玉,質地溫潤,你這玉墜的光澤太透,有點像青海料,不是老玉。再看造型,紅山玉豬龍的身體是‘c’形,頭部有明顯的豬首特征,耳朵和眼睛的線條很清晰,你這玉墜的頭部太圓潤,耳朵都快沒了,更像現代的‘小豬佩奇’造型。”他又讓大姐看玉墜的孔“老玉的孔是雙麵鑽的,會有台階痕,你這孔是單麵鑽的,邊緣很光滑,是現代工具打的。”
大姐恍然大悟“難怪我戴了這麽多年,總覺得和博物館裏的不一樣!原來不是真的啊……不過沒關係,婆婆的心意在就行。”林野點頭“對,文物的價值不止在真假,更在背後的故事。你這玉墜帶著家裏的回憶,比真文物還珍貴。”彈幕裏刷起“人間清醒”,大姐笑著道謝,還刷了個小禮物。
連麥第三個是個戴眼鏡的大叔,鏡頭裏放著個巴掌大的陶罐,表麵畫著黑色的旋渦紋,顏色有點發暗。“野哥,這是我在老家地裏挖出來的,看著像老東西,您幫看看?”
林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這陶罐的紋樣很像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他讓大叔慢慢轉動陶罐“你這陶罐的紋樣是旋渦紋,馬家窯文化中期常見這種紋樣。先看陶質,馬家窯彩陶用的是細泥紅陶,質地細膩,你這陶罐的陶質雖然粗糙點,但符合新石器時代的特征。再看紋樣,旋渦紋的線條應該是流暢的,你這線條雖然有點斷,但弧度很自然,不像現代仿品的僵硬線條。”他讓大叔拍陶罐的底部“底部有沒有煙熏痕?馬家窯彩陶很多是實用器,底部會有使用過的痕跡。”
大叔趕緊翻過來,鏡頭裏能看到淡淡的黑色煙熏痕“有!有煙熏痕!我之前還以為是髒了呢!”林野接著說“再看顏色,馬家窯彩陶的黑彩是用含鐵的礦物料繪製的,時間長了會發暗,你這顏色正好符合。不過具體年代得看實物,從鏡頭裏看,大概率是馬家窯文化晚期的仿品,或者是同時期的地方類型彩陶,不是典型的馬家窯精品,但也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大叔激動得聲音都變了“真的假的?那我這陶罐不是普通的破罐子啊!”林野笑著說“對,就算是仿品,也能反映馬家窯文化的特點。建議你聯係當地的文物局,讓專業人員看看,說不定能進博物館展覽呢!”彈幕裏瞬間炸了,“挖到寶了”“野哥牛”的評論刷個不停,大叔連聲道謝,還說要把陶罐捐給當地博物館。
連麥間隙,林野喝了口水,剛想說話,就看到一條特別的彈幕“野哥,我有個青銅羅盤,是爺爺傳下來的,上麵有奇怪的花紋,您能幫看看嗎?”發彈幕的id是“尋古者”,頭像還是個模糊的羅盤圖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林野心裏一動——他自己也有個青銅羅盤,是爺爺留下的,上麵的花紋和這個“尋古者”說的很像。他趕緊回複“可以,你申請連麥,把羅盤對著鏡頭。”
很快,“尋古者”連了進來,鏡頭裏出現個巴掌大的青銅羅盤,盤麵刻著複雜的紋路,指針是銀白色的,雖然有些鏽跡,但整體保存完好。林野的眼睛一下子直了——這羅盤的花紋和他的羅盤一模一樣,都是由雲雷紋和幾何紋組成的,而且盤麵中央都有個小小的“山”字標記!
“你這羅盤是爺爺什麽時候傳下來的?”林野的聲音有點激動,“有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比如靠近某些古遺址時,指針會動?”
“尋古者”愣了愣,鏡頭裏露出個二十多歲的姑娘,紮著馬尾辮,看起來很文靜“對啊!我爺爺是個老考古隊員,他說這羅盤能找古遺址,之前我去良渚遺址時,指針真的動了!您怎麽知道?”
林野拿起自己的羅盤,對著鏡頭“你看,我也有個一模一樣的羅盤,也是爺爺傳下來的。這羅盤的花紋是古代的‘地脈紋’,據說能感應地下的文物磁場。你爺爺有沒有說過,這羅盤還有其他用途?”
姑娘趕緊點頭“有!爺爺說這羅盤還有個配對的青銅盒,裏麵裝著張地圖,能找到‘千年秘藏’,但我找了好幾年,都沒找到青銅盒。”
林野心裏一震——他爺爺的日記裏也提到過“青銅盒”和“千年秘藏”,還說這秘藏和中華文明的起源有關。他剛想追問,就看到姑娘的鏡頭晃了晃,背景裏出現個模糊的身影,好像有人在叫她。
“不好意思,野哥,我這邊有點事,下次再聊!”姑娘匆匆說完,就斷開了連麥,連id都變成了灰色。林野看著屏幕,心裏滿是疑惑——這個姑娘的羅盤和他的一模一樣,難道她爺爺和自己的爺爺認識?青銅盒又在哪裏?
彈幕裏也炸開了,“青銅羅盤”“千年秘藏”的討論刷個不停,還有人說“野哥這是遇到同道中人了”“趕緊找她啊,說不定能解開謎團”。林野定了定神,敲出一行字“大家別著急,我會試著聯係這個‘尋古者’,有消息會告訴大家。接下來繼續鑒寶,下一個連麥的是誰?”
雖然心裏有疑惑,但林野還是繼續鑒寶。接下來的幾個連麥,有帶古錢幣的,有帶銅鏡的,林野都一一仔細鑒別,還順便講解相關的曆史知識。比如看到一枚漢代的五銖錢,他就講了漢武帝統一貨幣的故事;看到一麵唐代的銅鏡,他就講了唐代銅鏡的工藝特點。直播間的人數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幾萬人,漲到了十幾萬人,還有不少人刷禮物,說要支持“野哥傳播文化”。
快到十點時,林野準備結束直播,突然看到“尋古者”又發了條彈幕“野哥,我在三星堆遺址附近,羅盤指針動得很厲害,好像有什麽東西在吸引它!”後麵還附了張照片,照片裏是三星堆遺址的祭祀坑,旁邊放著那個青銅羅盤,指針正指著祭祀坑的方向,微微顫動。
林野心裏一緊,趕緊回複“你別靠近祭祀坑,那裏是文物保護區,很危險!你爺爺有沒有說過,羅盤指針動得厲害時,要注意什麽?”
“尋古者”很快回複“爺爺說,指針動得厲害,說明附近有重要的文物,而且可能有危險,讓我找個‘懂行的人’一起去。野哥,你能不能來三星堆?我覺得咱們的羅盤能找到爺爺說的青銅盒!”
林野看著屏幕,心裏猶豫起來——他之前去過三星堆,知道那裏的考古隊有嚴格的規定,外人不能隨便進入。但這個“尋古者”的羅盤和他的一模一樣,而且青銅盒很可能和中華文明的起源有關,他又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彈幕裏的觀眾也在勸他“野哥去啊!說不定能發現大秘密!”“支持野哥,我們等著看直播!”“注意安全,一定要帶專業人員!”
林野深吸一口氣,敲出一行字“我會聯係三星堆的考古隊,申請去現場看看。‘尋古者’,你先離開祭祀坑,在安全的地方等我消息,別單獨行動。”
“尋古者”回複“好!我等你!”然後就沒了動靜。
林野關掉連麥,對著鏡頭說“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裏,關於青銅羅盤和千年秘藏的事,我會繼續跟進,有消息會第一時間告訴大家。謝謝大家的支持,咱們下次再見!”
關掉直播後,林野立刻拿出手機,撥通了三星堆考古隊鄭隊長的電話。電話響了幾聲就通了,鄭隊長的聲音從聽筒裏傳來“小林?這麽晚了,有什麽事嗎?”
“鄭隊長,我遇到個事,可能和三星堆有關。”林野把“尋古者”的事和青銅羅盤的情況說了一遍,還提到了青銅盒和千年秘藏。
鄭隊長沉默了一會兒,說“你說的青銅羅盤,我好像聽你爺爺提過。他當年在三星堆考古時,也帶過個類似的羅盤,說能找古遺址。至於青銅盒,我沒聽說過,但三星堆的新祭祀坑還在發掘,說不定真有什麽秘密。你要是想來,我可以幫你申請,但必須遵守考古隊的規定,不能隨便行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林野趕緊說“謝謝鄭隊長!我明天就出發,到了聯係您。”
掛了電話,林野看著桌上的青銅羅盤,指針還在微微顫動,仿佛在呼應遠方的三星堆。他心裏知道,這次三星堆之行,肯定不簡單,說不定能解開爺爺留下的謎團,找到那個神秘的青銅盒,甚至揭開中華文明起源的秘密。
他收拾好行李,把青銅羅盤放進背包,又帶上爺爺的日記,準備明天一早就出發去三星堆。窗外的月光灑在書桌上,照亮了博古架上的文物複刻品,仿佛在為他的新冒險祝福。林野看著這些複刻品,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保護好文物,不讓爺爺的心血白費,也不讓千年秘藏落入壞人手中。
第二天一早,林野背著背包,坐上了去三星堆的火車。火車緩緩開動,窗外的景色漸漸變化,從城市的高樓大廈,變成了鄉間的田野和丘陵。他拿出爺爺的日記,翻到關於青銅羅盤的那一頁,上麵寫著“羅盤尋脈,青銅藏秘,千年文明,待君開啟。”林野摸了摸懷裏的青銅羅盤,心裏充滿了期待——三星堆,我來了!
火車穿過秦嶺山脈時,林野把臉貼在車窗上,看著外麵飛馳而過的鬆柏,手裏緊緊攥著青銅羅盤。羅盤的盤麵微微發燙,指針偶爾會輕輕顫動,像是在與遠方的三星堆產生某種呼應。他掏出手機,點開和“尋古者”的聊天框,對方早上發了條定位——就在三星堆遺址外圍的遊客服務中心,還附了張照片,照片裏的姑娘舉著羅盤,背景是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神樹雕塑。
“我到廣漢站了,你在服務中心等我,別亂走。”林野發完消息,把手機塞進背包,又摸了摸爺爺的日記。日記裏夾著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是爺爺年輕時在三星堆考古的樣子,照片背景裏能看到幾個正在發掘的探方,和現在的三星堆新祭祀坑有些相似。
出了廣漢站,林野打了輛出租車直奔三星堆。車窗外的路牌漸漸多了“三星堆遺址”的標識,路邊的小店也擺著不少青銅麵具造型的紀念品。他剛到遊客服務中心門口,就看到個紮馬尾辮的姑娘朝他揮手,手裏還舉著個青銅羅盤——正是“尋古者”。
“野哥!你可來了!”姑娘跑過來,把羅盤遞到他麵前,“你看,從早上開始,指針就一直指著祭祀坑的方向,比在良渚時動得還厲害!”
林野接過羅盤,和自己的放在一起——兩個羅盤的盤麵紋路一模一樣,指針都朝著同一個方向顫動,連顫動的頻率都幾乎同步。“你叫什麽名字?你爺爺以前是哪個考古隊的?”林野問。
“我叫蘇曉,我爺爺叫蘇振海,以前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九十年代參與過三星堆的發掘。”蘇曉說著,從包裏掏出個筆記本,“這是我爺爺的工作筆記,裏麵提到過‘雙羅盤尋秘藏’,說要兩個羅盤一起用,才能找到青銅盒的位置。”
林野翻開筆記本,裏麵的字跡和他爺爺日記裏的很像,都是工整的楷書。其中一頁寫著“三星堆祭祀坑下有‘地脈節點’,雙羅盤共振可顯路徑,青銅盒藏於‘神樹對應處’,內有‘文明密鑰’。”林野心裏一震——爺爺的日記裏也提到過“地脈節點”和“文明密鑰”,還說這密鑰能解開中華文明多元起源的謎團。
“鄭隊長在考古隊等著咱們,先過去再說。”林野把筆記本還給蘇曉,兩人一起朝著三星堆考古隊的臨時駐地走去。路上,蘇曉又說起爺爺的事“我爺爺去世前說,青銅盒裏的東西很重要,不能落入壞人手裏,還說要找到‘林氏後人’一起保護,我猜你就是他說的林氏後人吧?”
林野點頭“我爺爺叫林建國,以前也是考古隊的,和你爺爺應該認識。他們當年可能一起找過青銅盒,但沒找到。”
說話間,兩人到了考古隊駐地。鄭隊長已經在門口等著,手裏拿著個文件夾“小林,蘇丫頭,你們來了。我已經跟隊裏申請好了,你們可以去新祭祀坑外圍觀察,但不能靠近發掘區,更不能碰文物。”他翻開文件夾,裏麵是三星堆新祭祀坑的勘探圖,“你們說的羅盤指針指向的區域,正好是我們最近發現的一個‘異常探方’,那裏的土壤磁場和其他地方不一樣,我們正準備下周開始發掘。”
林野和蘇曉跟著鄭隊長來到新祭祀坑附近。隔著圍欄,能看到幾個巨大的探方,考古隊員們正戴著口罩,用小鏟子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壤。探方旁邊放著不少裝文物的密封盒,裏麵能看到一些青銅殘片和玉器。
“就是那裏!”蘇曉突然指著一個探方,手裏的羅盤指針劇烈顫動起來,林野的羅盤也跟著震動,兩個羅盤的指針同時指向探方的西北角,“我爺爺的筆記裏說,‘神樹對應處’就是祭祀坑的西北角,和神樹雕塑的位置成直線!”
鄭隊長順著蘇曉指的方向看過去“那個探方我們已經做過物探,地下三米處有個金屬信號源,形狀很規則,像是個盒子,但不確定是不是你們說的青銅盒。下周我們會開始挖掘,到時候你們可以過來觀察,但一定要遵守規定,不能幹擾發掘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接下來的幾天,林野和蘇曉每天都來考古隊駐地,跟著鄭隊長學習三星堆的考古知識,還幫著整理文物照片。蘇曉的爺爺是老考古隊員,她從小就耳濡目染,對文物修複很有興趣,經常跟著修複室的老師學習清理青銅殘片;林野則對著爺爺的日記,對照著三星堆的文物,試圖找到更多關於青銅盒的線索。
一天下午,林野在整理爺爺的日記時,發現了一張夾在裏麵的草圖。草圖上畫著個青銅盒,盒身上刻著和羅盤一樣的“地脈紋”,盒子旁邊寫著一行小字“青銅盒需雙羅盤共振開啟,內有‘星圖’,對應‘天地人’三脈。”他趕緊把蘇曉叫過來,兩人對著草圖研究起來。
“‘星圖’?難道是古代的天文圖?”蘇曉皺著眉頭,“我爺爺的筆記裏也提到過‘星圖’,說能通過星圖找到其他文明遺址的位置。”
林野點頭“如果青銅盒裏真的有星圖,那可能不僅能解開三星堆的謎團,還能找到其他像良渚、石家河這樣的文明遺址,這對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太重要了!”
就在這時,鄭隊長匆匆跑過來,手裏拿著個對講機“小林,蘇丫頭,快過來!異常探方那邊有發現!”
林野和蘇曉趕緊跟著鄭隊長跑到探方邊。隻見考古隊員們正圍著一個剛露出的青銅盒,盒子上刻著密密麻麻的“地脈紋”,和他們草圖上的一模一樣!青銅盒的表麵有些鏽跡,但整體保存完好,盒蓋上還有兩個小小的凹槽,形狀正好和他們的羅盤匹配。
“這就是青銅盒!”蘇曉激動得聲音都在抖,手裏的羅盤震動得更厲害了,“凹槽是放羅盤的地方,爺爺的筆記裏說,雙羅盤放在凹槽裏,就能共振開啟盒子!”
鄭隊長讓隊員們小心地把青銅盒抬出來,放在旁邊的工作台上。他看著青銅盒上的凹槽,又看了看林野和蘇曉手裏的羅盤“你們說的是真的?那要不要試試?但一定要小心,別損壞了盒子。”
林野和蘇曉對視一眼,點了點頭。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羅盤放進凹槽裏,兩個羅盤剛放好,就發出一陣輕微的嗡鳴,指針開始快速轉動起來。青銅盒上的“地脈紋”漸漸亮起,像是有電流在紋路裏流動,盒蓋緩緩向上打開,露出裏麵的東西——一張用青銅片打造的星圖,上麵刻著密密麻麻的星星和線條,還有一些看不懂的符號。
“這就是星圖!”林野激動得眼睛都亮了,“你看這些線條,應該是古代的天文坐標,對應著不同的文明遺址!”
蘇曉湊近星圖,指著上麵一個符號“這個符號和良渚玉琮上的很像!還有這個,像石家河玉人像上的紋飾!”
鄭隊長也湊過來看,眼裏滿是驚歎“這太不可思議了!這星圖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天文圖,對研究古代天文學和文明交流太重要了!我們得趕緊把星圖送到實驗室,進行保護和研究。”
就在隊員們準備把青銅盒和星圖送到實驗室時,突然有幾個穿著黑衣的人衝了過來,手裏拿著工具,想要搶奪青銅盒!鄭隊長趕緊讓隊員們護住青銅盒,同時對著對講機大喊“保安!保安!有人搶文物!”
林野和蘇曉也立刻擋在青銅盒前,手裏緊緊握著羅盤。黑衣人們見搶不到青銅盒,就想動手推開他們,場麵一下子混亂起來。就在這時,林野和蘇曉手裏的羅盤突然發出一陣強烈的嗡鳴,青銅盒上的“地脈紋”也亮得更刺眼了,黑衣人們被強光晃得睜不開眼,動作慢了下來。
保安們很快跑過來,把黑衣人們製服。鄭隊長鬆了口氣,拍了拍林野和蘇曉的肩膀“幸好有你們!不然青銅盒就被搶走了。這些人可能是文物販子,想要把青銅盒賣到國外,太可惡了!”
林野看著被製服的黑衣人,心裏一陣後怕“幸好羅盤和青銅盒能產生反應,不然真不知道怎麽辦。看來爺爺說的沒錯,青銅盒和羅盤不僅能找秘藏,還能保護文物。”
接下來的幾天,考古隊把青銅盒和星圖送到了實驗室,進行詳細的檢測和研究。林野和蘇曉也參與其中,幫忙解讀星圖上的符號和坐標。他們發現,星圖上的坐標不僅對應著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已知的文明遺址,還有幾個未知的坐標,可能是尚未被發現的古代文明遺址。
一天晚上,林野和蘇曉在實驗室裏對著星圖研究時,蘇曉突然指著一個未知坐標“你看這個坐標,和我爺爺筆記裏提到的‘金沙遺址’很像!說不定那裏也有重要的文物!”
林野趕緊拿出地圖,對照著星圖上的坐標“真的!這個坐標就在成都附近,離三星堆不遠。咱們可以跟鄭隊長說說,申請去那裏勘探一下,說不定能有新的發現!”
就在這時,鄭隊長推門進來,手裏拿著一份檢測報告“小林,蘇丫頭,星圖的初步檢測結果出來了,上麵的符號是古代的‘巴蜀圖語’,部分符號已經解讀出來了,確實提到了‘金沙遺址’,還說那裏有‘太陽鳥秘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野和蘇曉對視一眼,眼裏滿是興奮。蘇曉說“那咱們趕緊申請去金沙遺址勘探吧!說不定能找到‘太陽鳥秘藏’,解開更多的文明謎團!”
鄭隊長笑著點頭“我已經跟上麵申請了,下周咱們就去金沙遺址。不過這次一定要注意安全,上次的文物販子可能還沒放棄,咱們得加強安保,保護好文物。”
林野看著星圖上的“金沙遺址”坐標,又摸了摸手裏的羅盤,心裏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這次金沙遺址之行,又會是一次全新的冒險,不僅能找到更多的文物,還能進一步揭開中華文明多元起源的謎團,完成爺爺和蘇曉爺爺的心願。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蘇曉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去金沙遺址。博古架上的文物複刻品仿佛在為他們送行,青銅麵具掛件反射著陽光,像是在預示著新的發現。林野把爺爺的日記和蘇曉爺爺的筆記本放進背包,又小心翼翼地把青銅羅盤收好——這兩個羅盤,不僅是他們尋找秘藏的工具,更是傳承爺爺們遺誌的信物。
火車朝著成都方向駛去,窗外的景色漸漸從丘陵變成了平原。林野看著手裏的星圖照片,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保護好每一件文物,找到所有的文明遺址,讓中華文明的光輝照亮更多的地方,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祖先的智慧和輝煌。
他知道,新的冒險才剛剛開始,金沙遺址的“太陽鳥秘藏”正在等著他們,還有更多的謎團和挑戰在前方等著他們去解開、去克服。但他並不害怕,因為他有蘇曉做伴,有鄭隊長和考古隊的支持,還有爺爺們留下的羅盤和筆記,這些都是他前進的動力。
火車漸漸靠近成都,遠處的高樓大廈漸漸清晰起來。林野和蘇曉收拾好東西,準備下車——金沙遺址,我們來了!
火車駛入成都平原時,窗外的稻田像鋪了層綠絨毯,遠處的龍泉山在薄霧中若隱若現。林野把星圖照片鋪在小桌板上,指尖劃過標注“金沙遺址”的坐標,蘇曉湊過來,手裏的青銅羅盤突然輕輕震動,與他的羅盤形成微妙的共振。“你看,羅盤又有反應了!”蘇曉眼睛亮起來,“離金沙遺址越近,震動越明顯,說不定‘太陽鳥秘藏’就在遺址核心區附近!”
林野點點頭,把爺爺的日記翻到新的一頁,上麵畫著個簡易的太陽鳥圖案,旁邊寫著“金沙之鳥,銜火映天,藏於水畔,伴玉而生。”他指著圖案對蘇曉說“你爺爺的筆記裏有沒有提到過太陽鳥和玉的關係?”蘇曉趕緊掏出筆記本,快速翻閱“有!這裏寫著‘太陽鳥為圖騰,玉為祭器,秘藏需以玉引之’——難道要找到特定的玉器,才能打開秘藏?”
兩人正討論著,火車緩緩停靠成都東站。剛走出站台,就看到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李館長舉著牌子在等他們,身後跟著兩個穿深藍色工裝的考古隊員。“林老師、蘇老師,一路辛苦!”李館長熱情地迎上來,握手時指了指身後的商務車,“鄭隊長已經跟我打過招呼了,咱們先去遺址工作站,路上我給你們講講最新的勘探情況。”
車上,李館長拿出平板電腦,點開金沙遺址的三維模型“金沙遺址距今約30002600年,是古蜀文明的重要遺址,之前出土過太陽神鳥金箔、玉琮、玉璋這些國寶。最近我們在遺址西北側的‘祭祀區水榭’附近做物探,發現地下兩米處有個不規則的金屬信號源,形態有點像鳥類,還有密集的玉質信號,和你們說的‘太陽鳥秘藏’特征很吻合。”
蘇曉趕緊把羅盤湊近平板電腦,指針瞬間指向模型裏的信號源位置“就是這裏!羅盤的反應和在三星堆時一樣,說明下麵肯定有重要文物!”李館長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們本來計劃下周開始挖掘,有你們的羅盤輔助,說不定能更精準地定位秘藏位置,還能避免破壞周邊的遺跡。”
半小時後,車停在金沙遺址工作站門口。院子裏擺滿了剛清理出來的陶片和玉器殘件,幾個考古隊員正圍著一張長桌討論。看到林野和蘇曉,一個戴眼鏡的年輕隊員趕緊迎上來“野哥!我是你的粉絲,上次看你直播鑒紅山玉豬龍,我還記了筆記呢!”周圍的隊員都笑起來,瞬間拉近了距離。
走進工作站的會議室,李館長把一張巨大的勘探圖鋪在桌上,指著西北側的水榭區域“這片區域以前是古河道,後來慢慢淤塞成了平地。物探顯示,信號源就在水榭遺址的正下方,周圍還有幾個小型的玉質信號,可能是祭祀用的玉器組合。但這裏的土壤層很特殊,上麵是淤泥土,下麵是砂層,挖掘時容易坍塌,而且文物在潮濕環境裏可能已經出現了腐蝕,必須做好現場保護。”
林野掏出青銅羅盤,放在勘探圖上,指針穩穩指向水榭遺址的中央“我爺爺的日記裏說,古蜀文明的秘藏多與‘水脈’對應,水榭遺址在古河道旁,正好符合‘藏於水畔’的描述。而且羅盤的震動很穩定,說明下麵的文物保存得比較完整,沒有出現嚴重的損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蘇曉也補充道“我爺爺的筆記裏提到,金沙遺址的祭祀活動常用‘玉璧祭天,玉琮祭地’,如果秘藏周圍有玉質信號,很可能是用來守護秘藏的禮器,挖掘時要格外小心,別碰壞了玉器和秘藏的關聯結構。”
李館長連連點頭“你們的分析太有用了!我們明天一早就開始挖掘,今天下午先做準備工作,你們可以跟著隊員們熟悉一下現場,也看看之前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複製品,說不定能找到更多和秘藏相關的線索。”
下午,林野和蘇曉跟著年輕隊員小周去了遺址現場。水榭遺址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木質的基柱殘件還嵌在土壤裏,周圍拉著防護欄。小周指著地麵上的標記線“這裏就是物探發現信號源的地方,我們已經用白灰畫好了挖掘範圍,明天會先清理表層的淤泥土,再慢慢往下挖。”
蘇曉蹲下來,用手輕輕觸摸土壤“這土很濕潤,裏麵還摻著些細小的貝殼,說明這裏以前確實是河道。文物在這種環境裏能保存下來,已經很幸運了,就是不知道金屬信號源會不會生鏽。”林野則拿出羅盤,在標記線周圍走動,每走幾步就停下來觀察指針的變化——當他走到中央位置時,羅盤的震動突然變強,指針微微發燙,像是在呼應地下的文物。
“就是這裏!”林野肯定地說,“指針的反應最強,秘藏應該就在這下方一米左右的位置,周圍的玉質信號可能是圍繞著秘藏排列的,形成了一個保護圈。”小周趕緊拿出筆記本記錄下來“我明天就按照這個位置調整挖掘方案,先從周圍的玉質信號開始清理,再慢慢靠近中央的秘藏,這樣能最大限度保護文物。”
晚上,工作站的食堂裏熱鬧非凡。隊員們圍著林野和蘇曉,好奇地問起三星堆青銅盒和星圖的事,林野把星圖照片拿出來,指著上麵的未知坐標“這些坐標可能對應著其他未被發現的古蜀文明遺址,等我們完成金沙遺址的挖掘,說不定能順著星圖找到更多的曆史線索。”
小周興奮地說“要是能找到新的遺址,咱們就能更完整地還原古蜀文明的發展脈絡了!之前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到現在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比如它的製作工藝、象征意義,要是秘藏裏有相關的文物,說不定能解開這些謎團。”
蘇曉也笑著說“我爺爺以前總說,古蜀文明是‘藏在曆史裏的瑰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挖掘、去解讀。咱們現在做的事,就是在傳承這份責任,讓更多人了解古蜀文明的輝煌。”
第二天一早,挖掘工作正式開始。林野和蘇曉穿著防水服,跟著隊員們一起清理表層土壤。淤泥土又濕又黏,一鏟子下去就會粘在工具上,大家隻能用小竹片一點點剝離,手指很快就被泡得發白。李館長在一旁指揮,手裏拿著噴霧器,時不時往土壤上噴水,保持濕度,防止文物幹裂。
挖到上午十點左右,小周突然喊起來“這裏有東西!”大家趕緊圍過去,隻見他用竹片輕輕撥開泥土,一片淡綠色的玉璧邊緣漸漸顯露出來。“是玉璧!”李館長激動地說,“小心清理,別碰壞了玉璧的紋飾!”
林野和蘇曉蹲在旁邊,屏住呼吸看著——隨著泥土一點點被掃去,完整的玉璧展現在眼前,玉璧的表麵刻著細密的雲雷紋,邊緣還有幾個小小的鑽孔,雖然有些地方出現了細微的腐蝕痕跡,但整體保存完好。“這玉璧的紋飾和三星堆出土的很像,說明金沙和三星堆的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林野忍不住說道。
蘇曉也補充道“我爺爺的筆記裏說,金沙遺址的玉器工藝是在三星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件玉璧的鑽孔工藝更精細,應該是金沙中期的作品,用來守護秘藏的可能性很大。”
接下來的兩天,挖掘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隊員們陸續清理出了三件玉璧、兩件玉琮和一件玉璋,都圍繞著中央的信號源排列,形成了一個圓形的“禮器圈”。每一件玉器都刻著不同的紋飾,玉琮上的獸麵紋、玉璋上的魚紋,都與古蜀文明的圖騰息息相關。
喜歡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