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4章 屍易無限(149)
字數:13162 加入書籤
到了第三天下午,當隊員們清理完最後一件玉璋時,中央位置的土壤突然露出了一點金色的光澤。“有金屬!”小周興奮地叫起來,手裏的竹片動作更輕了。李館長趕緊讓大家停下,找來軟毛刷,親自清理——隨著泥土逐漸剝離,一隻金色的“鳥”漸漸顯露出來,翅膀展開,尾巴翹起,正是和太陽神鳥金箔相似的造型,但比金箔大了好幾倍,而且是立體的!
“是太陽鳥造型的金屬器!”李館長的聲音都在顫抖,“這比之前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更完整,還是立體的,太珍貴了!”林野和蘇曉也湊過去,隻見太陽鳥的身體是空心的,腹部刻著細密的紋路,翅膀上還鑲嵌著幾顆細小的綠鬆石,雖然部分綠鬆石已經脫落,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精美工藝。
蘇曉拿出羅盤,放在太陽鳥金屬器旁邊,羅盤的指針突然快速轉動起來,與金屬器產生了奇妙的共振——太陽鳥的腹部突然“哢嗒”一聲,彈出了一個小小的抽屜,裏麵放著一卷用絲綢包裹的東西。“有東西!”林野趕緊提醒,“小心拿出來,絲綢可能已經很脆弱了!”
李館長找來無酸紙,小心翼翼地把絲綢卷拿出來,慢慢展開——裏麵是一張用朱砂繪製的地圖,上麵標注著幾個紅點,還有一些用巴蜀圖語寫的文字。“這是古蜀文明的遺址分布圖!”林野激動地說,“紅點的位置和星圖上的坐標基本一致,還有幾個新的紅點,是星圖上沒有標注的,說明還有更多未被發現的遺址!”
蘇曉也趕緊拿出爺爺的筆記本,對照著地圖上的巴蜀圖語“我能認出幾個字!‘蠶叢’‘魚鳧’‘杜宇’——這些都是古蜀先王的名字,旁邊的紅點可能是他們的都城遺址!這張地圖太重要了,能幫我們還原古蜀文明的遷徙和發展路線!”
就在大家沉浸在發現的喜悅中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工作站的保安跑過來,臉色慌張“李館長!不好了!外麵有幾個陌生人想闖進來,說是來‘參觀’,但行為很可疑,還拿著相機對著挖掘現場拍照!”
李館長臉色一變“肯定是上次在三星堆搶青銅盒的文物販子!他們怎麽找到這裏的?”林野趕緊說“可能是跟著我們來的,也可能是通過其他渠道知道了金沙遺址的挖掘情況。現在最重要的是保護好太陽鳥金屬器和地圖,別讓他們搶走!”
蘇曉也補充道“我爺爺的筆記裏說,古蜀文明的秘藏都有‘守護機製’,太陽鳥金屬器和羅盤可能有聯動效果,說不定能起到保護作用。”她趕緊把自己的羅盤和林野的羅盤放在太陽鳥金屬器旁邊,兩個羅盤同時發出嗡鳴,太陽鳥的翅膀突然微微張開,散發出淡淡的金光,周圍的玉器也跟著發出微弱的光澤,形成了一個無形的“保護罩”。
就在這時,幾個穿黑衣的人已經衝破了外圍的防護欄,朝著挖掘現場跑來。李館長趕緊讓隊員們把太陽鳥金屬器和地圖裝進保護箱,小周和其他隊員則拿起旁邊的工具,擋在保護箱前。林野和蘇曉也站在前麵,手裏緊緊握著羅盤——羅盤的嗡鳴聲越來越大,太陽鳥金屬器散發出的金光也越來越亮,黑衣人們剛靠近,就被金光晃得睜不開眼,動作一下子慢了下來。
保安們很快趕過來,和隊員們一起把黑衣人們製服。其中一個黑衣人還想掙紮,嘴裏喊道“那是我們先發現的!你們不能獨占!”李館長冷冷地說“這些都是國家的文物,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不是你們用來牟利的工具!等著你們的,隻有法律的製裁!”
黑衣人們被帶走後,大家都鬆了口氣。小周擦了擦額頭的汗“幸好有野哥和蘇老師的羅盤,還有太陽鳥金屬器的保護,不然文物就危險了。這些文物販子也太囂張了,居然敢直接闖進來搶!”
林野看著手裏的羅盤,指針已經恢複了平靜,但依然微微發燙“看來爺爺們留下的羅盤不僅能找秘藏,還能守護文物,這是他們留給我們的重要財富。以後我們不管去哪裏挖掘,都要做好安保措施,不能讓文物販子有可乘之機。”
接下來的一周,考古隊對太陽鳥金屬器和地圖進行了緊急保護和研究。修複專家用特殊的溶液清理了太陽鳥金屬器上的鏽跡,還加固了脫落的綠鬆石;文字專家則開始解讀地圖上的巴蜀圖語,已經初步確定了幾個紅點對應的遺址位置,其中一個就在成都附近的彭州,可能是古蜀先王杜宇的都城遺址。
在研究間隙,林野和蘇曉跟著李館長參觀了金沙遺址博物館。站在太陽神鳥金箔的展櫃前,看著那片薄薄的金箔上精美的紋路,林野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三千年前古蜀人製作太陽鳥金箔的場景——工匠們小心翼翼地捶打金塊,用細針刻畫紋路,將對太陽的崇拜和對自然的敬畏都融入到這件小小的文物裏。
李館長指著展櫃說“太陽神鳥金箔是金沙遺址的標誌,也是成都的城市標誌。你們發現的太陽鳥金屬器和地圖,不僅豐富了金沙遺址的文化內涵,還為研究古蜀文明了新的線索,這是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蘇曉也感慨道“以前我隻在爺爺的筆記裏看到過古蜀文明的描述,現在能親手參與挖掘,親眼看到這些珍貴的文物,才真正感受到了古蜀文明的魅力。以後我想一直從事考古工作,把爺爺的遺誌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這些被遺忘的曆史。”
林野點點頭“我也是。爺爺以前總說,文物是曆史的見證者,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的責任,就是把這些故事挖掘出來,講給更多人聽,讓中華文明的火種一直傳承下去。”
一周後,挖掘工作基本結束,太陽鳥金屬器和地圖被送到了博物館的實驗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林野和蘇曉也準備離開金沙遺址,但他們並沒有停下腳步——地圖上那些新的紅點,還有星圖上未被探索的坐標,都在等著他們去發現。
離開前,李館長送給他們兩個太陽神鳥金箔的複刻品“這是給你們的紀念,希望你們記住在金沙遺址的這段經曆,也希望你們能繼續探索古蜀文明的奧秘,找到更多的曆史寶藏。”
林野和蘇曉接過複刻品,緊緊握在手裏。他們站在水榭遺址前,看著隊員們正在整理挖掘現場,心裏充滿了不舍,也充滿了期待。蘇曉拿出羅盤,指針指向地圖上標注的彭州紅點“下一站,咱們去彭州吧!說不定那裏能找到古蜀先王的都城遺址,解開更多關於古蜀文明的謎團!”
林野笑著點頭,把地圖和爺爺的日記放進背包“好!咱們收拾一下,明天就出發!”
第二天一早,兩人坐上了去彭州的汽車。車窗外的景色漸漸從城市變成了鄉村,遠處的龍門山在陽光下泛著青灰色的光。林野看著手裏的太陽神鳥金箔複刻品,又摸了摸懷裏的青銅羅盤,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地圖上標注的所有遺址,保護好每一件文物,讓古蜀文明的光輝照亮更多的地方,也讓爺爺和蘇曉爺爺的心願得以實現。
他知道,新的冒險又要開始了。彭州的古蜀都城遺址,還有那些沉睡了三千年的文物,都在等著他們去發現,去守護。而他們,也會帶著對曆史的敬畏,對文化的熱愛,繼續走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明的多元與輝煌,讓曆史的故事永遠流傳下去。
火車駛入成都站時,清晨的薄霧還沒散盡,站台上飄著淡淡的火鍋香氣。林野背著裝著青銅羅盤和星圖照片的背包,跟在蘇曉身後走出車廂,剛踏上站台,手裏的羅盤就輕輕顫動了一下——比在三星堆時更柔和,像是在呼應這片平原下埋藏的古蜀文明。
“聽說金沙遺址就在市區附近,咱們先去考古隊駐地匯合?”蘇曉掏出手機,點開鄭隊長發來的定位,“鄭隊長說已經安排好住處了,還讓咱們帶好羅盤,明天一早就去遺址勘探。”林野點頭,兩人打了輛出租車,朝著金沙遺址的方向駛去。車窗外的街景從繁華的商圈漸漸變成了安靜的居民區,路過金沙遺址博物館時,林野特意多看了一眼——博物館的外形像個巨大的玉璋,陽光下泛著淺灰色的光,門口的“太陽神鳥”雕塑展翅欲飛,和星圖上某個符號的形狀幾乎一致。
到了考古隊駐地,鄭隊長已經在門口等候,手裏拿著一份金沙遺址的勘探地圖“你們來得正好,昨晚我們又做了一次物探,星圖上標注的‘太陽鳥秘藏’位置,正好在遺址西北側的一片未發掘區,地下三米處有個不規則的金屬信號源,形狀很像個圓形器物,說不定就是‘太陽鳥’相關的文物。”他把地圖鋪在桌上,指著西北側的一個紅點“這片區域的土壤層很薄,下麵是砂岩層,挖掘難度不大,但文物可能很脆弱,尤其是如果真的是金屬器物,氧化風險很高,咱們得提前準備好保護設備。”
林野掏出青銅羅盤,放在地圖上的紅點位置,羅盤指針立刻穩定下來,盤麵的“地脈紋”微微發亮“和三星堆的青銅盒位置一樣,這裏也是‘地脈節點’,說明下麵確實有重要文物。蘇曉,你爺爺的筆記裏有沒有提到過‘太陽鳥秘藏’?”蘇曉趕緊翻開筆記本,快速翻找起來“有!這裏寫著‘金沙之陽,鳥形藏秘,得之可窺古蜀天祭’,還畫了個簡單的太陽鳥圖案,和博物館門口的雕塑很像,但翅膀上多了幾個紋路。”
鄭隊長湊過來看筆記“這紋路可能是‘天祭符號’,金沙遺址之前出土過太陽神鳥金箔,上麵的紋路就和這個很像,但沒這麽複雜。如果這次能找到完整的‘太陽鳥’器物,說不定能還原古蜀人的祭祀儀式,這對研究古蜀文明的宗教信仰太重要了。”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蘇曉跟著鄭隊長來到金沙遺址西北側的勘探區。這裏已經圍起了藍色的防護欄,幾個考古隊員正在調試探地雷達,地上插著幾根標記樁,對應著物探發現的信號源位置。“咱們今天先用探地雷達再確認一遍信號源的形狀,然後開始小規模挖掘,爭取先找到文物的邊緣,再慢慢清理。”鄭隊長說完,示意隊員啟動設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探地雷達的屏幕上很快出現了清晰的圖像——地下三米處,一個直徑約三十厘米的圓形物體躺在砂岩層上,周圍還有幾個細小的金屬信號源,像是附著在圓形物體上的配件。“形狀很規則,應該是人工製作的器物。”鄭隊長指著屏幕,“周圍的小信號源可能是裝飾件,咱們挖掘時要特別小心,別碰掉了。”
挖掘工作從上午九點開始。林野和蘇曉穿著考古隊的藍色工裝服,跪在地上,用小竹片一點點剝離表層土壤。砂岩層雖然堅硬,但土壤層很鬆散,一不留神就會帶起大塊泥土。蘇曉的動作格外輕柔,她爺爺的筆記裏提到過金沙遺址的文物多為金、玉材質,脆弱易損,所以她每刮一下都要仔細觀察,生怕錯過任何細小的痕跡。
挖到中午時分,林野的竹片突然碰到了一個堅硬的物體,發出輕微的“哢嗒”聲。“有東西!”他趕緊停下,用軟毛刷小心清理周圍的泥土——隨著泥土逐漸剝離,一片金黃色的邊緣漸漸顯露出來,陽光照在上麵,反射出耀眼的光。“是金器!”蘇曉激動地叫出聲,鄭隊長趕緊過來,讓大家放慢速度,用更精細的工具清理。
下午兩點多,完整的器物終於顯露出來——一個直徑約三十厘米的圓形金盤,盤中央是一隻展翅的太陽鳥,鳥的翅膀上刻著複雜的紋路,和蘇曉爺爺筆記裏的圖案一模一樣,金盤邊緣還鑲嵌著幾顆細小的綠鬆石,雖然有些已經脫落,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精美。“是‘太陽神鳥金盤’!比之前出土的金箔大好幾倍,還鑲嵌了綠鬆石!”鄭隊長激動得聲音都在抖,趕緊讓隊員拿來恒溫恒濕的保護箱,“快,小心點放進去,避免氧化!”
就在大家忙著把金盤放進保護箱時,蘇曉突然指著金盤下方“你們看,下麵還有東西!”林野趕緊用毛刷清理金盤下方的泥土,幾片玉質的碎片漸漸顯露出來,碎片上刻著和星圖上一致的符號。“是玉片!上麵的符號和星圖能對上!”林野小心地把玉片撿起來,放在放大鏡下觀察,“這些符號連起來,好像是一段文字,說不定能解讀出‘太陽鳥秘藏’的用途!”
接下來的幾天,考古隊把金盤和玉片送到了實驗室,進行詳細的檢測和修複。林野和蘇曉也跟著幫忙,蘇曉負責整理玉片上的符號,林野則對照星圖和爺爺的日記,嚐試解讀符號的含義。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們終於解讀出了部分文字——“太陽鳥者,古蜀天祭之器,祭時以金盤承日,玉片為引,可通天地,得先祖之佑。”
“原來這金盤是祭祀用的禮器!”蘇曉興奮地拿著解讀結果去找鄭隊長,“古蜀人用金盤承接陽光,再通過玉片上的符號溝通天地,舉行祭祀儀式,這就能解釋為什麽金盤上的太陽鳥翅膀有這麽複雜的紋路了——那些紋路可能是‘通神’的符號!”
鄭隊長看著解讀結果,連連點頭“太重要了!這不僅填補了古蜀祭祀儀式的空白,還能和三星堆的祭祀文化聯係起來,證明古蜀文明是一脈相承的。咱們得繼續挖掘,看看周圍還有沒有其他的祭祀器物,說不定能找到完整的祭祀組合。”
就在挖掘工作順利進行時,意外發生了——一天下午,考古隊的保安突然跑過來報告,說有幾個可疑人員在勘探區外圍徘徊,手裏拿著相機,像是在偷拍。鄭隊長立刻讓隊員們暫停挖掘,把已發現的文物轉移到實驗室,同時聯係了當地的派出所。
林野和蘇曉跟著鄭隊長來到勘探區外圍,遠遠看到幾個穿著休閑裝的人在圍欄外轉悠,手裏的相機鏡頭一直對著挖掘坑。“這些人看起來不像是遊客,動作太刻意了。”蘇曉小聲說,手裏的青銅羅盤突然顫動起來,指針指向那幾個人的方向,“羅盤有反應,他們身上可能有和文物相關的東西!”
鄭隊長立刻讓保安過去詢問,那幾個人看到保安,轉身就想跑,但很快被趕來的警察攔住。經過檢查,警察在他們的背包裏發現了幾張金沙遺址的勘探地圖,還有一些青銅殘片——正是之前三星堆考古隊丟失的文物殘片!“是上次搶青銅盒的文物販子同夥!”林野恍然大悟,“他們肯定是衝著‘太陽神鳥金盤’來的,想偷挖文物賣到國外!”
警察把可疑人員帶走後,鄭隊長鬆了口氣“幸好發現得早,不然文物就危險了。咱們得加強安保,24小時有人巡邏,同時加快挖掘進度,盡快把所有文物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接下來的一周,考古隊在加強安保的同時,加快了挖掘速度。林野和蘇曉每天都在挖掘現場幫忙,他們的青銅羅盤成了“文物探測器”,每當靠近有文物的區域,羅盤就會顫動,幫考古隊精準定位。在羅盤的幫助下,考古隊又發現了幾件重要的文物——一對玉璋,上麵刻著和金盤一致的太陽鳥紋路;一個青銅容器,裏麵裝著一些碳化的穀物,可能是祭祀時用的供品;還有幾枚玉璧,邊緣刻著星圖上的符號,顯然是祭祀組合的一部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最讓人驚喜的是,在金盤出土位置的正下方,考古隊發現了一個方形的石匣,石匣裏裝著一卷用絲綢包裹的竹簡——雖然絲綢已經腐朽,但竹簡保存完好,上麵用墨寫著一些文字,經過專家解讀,這些文字是古蜀人記錄的祭祀流程,詳細描述了如何用“太陽神鳥金盤”舉行祭祀儀式,甚至提到了“三星堆與金沙同源,共承古蜀之脈”,證明了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同屬古蜀文明,解開了困擾考古界多年的謎團。
“這竹簡太重要了!”鄭隊長拿著竹簡的照片,激動地說,“它不僅證明了三星堆和金沙的傳承關係,還為我們還原了古蜀人的祭祀活動,這對研究中華文明的多元起源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挖掘工作結束後,考古隊在金沙遺址博物館舉辦了一場臨時展覽,展出了“太陽神鳥金盤”、玉璋、竹簡等文物。開展當天,博物館裏擠滿了遊客,大家都想親眼看看這些能解開古蜀文明謎團的珍貴文物。林野和蘇曉也來到了展覽現場,看著玻璃櫃裏的金盤,陽光透過玻璃照在金盤上,太陽鳥的紋路仿佛活了過來,展翅欲飛。
“咱們終於完成了爺爺們的心願。”蘇曉看著金盤,眼裏滿是欣慰,“他們當年沒找到的青銅盒和太陽鳥秘藏,咱們不僅找到了,還保護了起來,讓更多人了解了古蜀文明。”林野點頭,手裏的青銅羅盤輕輕顫動,像是在為他們慶祝。
展覽結束後,鄭隊長找到林野和蘇曉,手裏拿著一份新的勘探報告“根據星圖和竹簡上的線索,我們在四川雅安發現了一個新的文明遺址線索,物探顯示地下有大量的玉礦和石器信號,很可能是古蜀人的‘玉礦遺址’。你們要不要一起去?說不定能找到更多關於古蜀文明的秘密。”
林野和蘇曉對視一眼,眼裏滿是興奮。蘇曉掏出爺爺的筆記本,翻到最後一頁,上麵寫著“古蜀文明,玉為魂,礦為根,尋根方能見全貌。”“爺爺早就提示過我們要找玉礦遺址!”蘇曉激動地說,“咱們當然要去!”
林野看著星圖上雅安的坐標,又摸了摸手裏的青銅羅盤,心裏充滿了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險又要開始了——雅安的玉礦遺址裏,可能藏著古蜀人製作玉器的秘密,甚至能找到更多關於中華文明起源的線索。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蘇曉收拾好行李,跟著鄭隊長坐上了去雅安的汽車。車窗外的景色從成都平原變成了山地,遠處的雪山在陽光下泛著銀白色的光。林野拿出爺爺的日記,翻到新的一頁,寫下了這次金沙遺址的發現,又在旁邊畫了個小小的太陽鳥圖案。他知道,爺爺和蘇曉爺爺的遺誌,會一直指引著他們,去發現更多的文明寶藏,去守護中華文明的光輝。
汽車漸漸靠近雅安,手裏的青銅羅盤又開始輕輕顫動,像是在與地下的玉礦產生共鳴。林野看著窗外,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古蜀人的玉礦遺址,解開更多的謎團,讓古蜀文明的光輝照亮更多的地方,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祖先的智慧和輝煌。
他知道,雅安的玉礦遺址裏,還有更多的秘密在等著他們,新的挑戰也在前方等著他們去克服。但他並不害怕,因為他有蘇曉做伴,有鄭隊長和考古隊的支持,還有爺爺們留下的羅盤和筆記——這些,都是他前進的動力。
汽車漸漸駛入雅安市區,遠處的玉台山漸漸清晰起來。林野和蘇曉收拾好東西,準備下車——雅安玉礦遺址,我們來了!
汽車沿著青衣江行駛時,雅安的雨霧漸漸籠罩下來,遠處的玉台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像一塊藏在仙境裏的碧玉。林野把車窗降下些,帶著濕潤水汽的風灌進來,手裏的青銅羅盤突然發出一陣柔和的震動——比在金沙遺址時更細膩,仿佛在與地下的玉礦產生共鳴。他摸了摸背包裏的太陽神鳥金盤照片,又看了眼身邊正對著窗外拍照的蘇曉,心裏滿是期待。
“鄭隊長說玉礦遺址在玉台山腳下,之前當地村民挖野菜時,還撿到過玉片呢!”蘇曉把剛拍的雨霧照片發給鄭隊長,“你看這山的形狀,像不像爺爺筆記裏畫的‘玉脈山’?山頂的雲霧好像都在繞著山轉。”林野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玉台山的輪廓確實和蘇曉爺爺筆記裏的草圖一致,山頂的雲霧呈螺旋狀,像是天然形成的“玉脈圖騰”。
到了玉台山腳下的考古隊臨時駐地,鄭隊長已經在門口等候,手裏拿著一份剛打印出來的物探報告“你們來得正好,昨晚我們用高精度探地雷達掃了一遍,玉台山南側的一片竹林下,地下五米處有密集的玉礦信號,還有人工挖掘的痕跡,應該就是古蜀人的玉礦遺址。而且信號源的範圍很大,估計是個大型礦坑,裏麵可能還保留著當年的采礦工具。”他把報告遞給林野,指著上麵的紅色區域“這片區域的土壤層很薄,下麵是風化岩,挖掘時要小心,避免破壞礦坑的原始結構,尤其是可能存在的木質采礦工具,很容易腐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蘇曉趕緊拿出爺爺的筆記本,翻到關於玉礦的章節“爺爺說古蜀人采玉用的是‘火攻法’——先把石頭燒熱,再澆冷水,讓石頭裂開,這樣就能輕鬆開采玉礦。礦坑裏應該會有火燒的痕跡,還有用來盛水的陶罐碎片。”鄭隊長點頭“我們在物探時也發現了高溫灼燒的信號,和你爺爺說的‘火攻法’正好對應,這說明咱們找對地方了!”
第二天一早,雨霧還沒散,林野和蘇曉就跟著鄭隊長來到竹林下的勘探區。隊員們已經用黃色的警示帶圍好了挖掘範圍,地上插著幾根標記樁,對應著物探發現的礦坑入口位置。“咱們今天先挖三個探方,看看礦坑的結構,再確定後續的挖掘方案。”鄭隊長說完,示意隊員們開始清理表層的竹葉和泥土。
林野和蘇曉拿著小鏟子,跪在地上小心地清理泥土。竹葉腐爛後形成的腐殖土很鬆軟,一鏟子下去就能挖起一大塊,但他們不敢用力——生怕破壞下麵可能存在的文物。挖了大概半小時,蘇曉的鏟子突然碰到了一個堅硬的物體,發出“哢嗒”一聲。“有東西!”她趕緊停下,用軟毛刷小心清理周圍的泥土,一片淺綠色的玉片漸漸顯露出來,玉片的邊緣很整齊,顯然是人工切割過的。
“是古蜀玉片!”鄭隊長湊過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玉質是典型的‘雅安綠’,和金沙遺址出土的玉器材質一致。邊緣的切割痕跡很清晰,應該是當年采玉時留下的‘毛胚料’,還沒來得及加工成玉器。”林野也趕緊加快速度,他的探方裏很快也出現了玉片,還有幾塊帶著灼燒痕跡的石頭,石頭表麵有明顯的裂紋,正是“火攻法”留下的痕跡。
挖到下午時分,三個探方裏都有了重要發現第一個探方裏出土了十幾塊玉片和一把木質的采礦工具,工具的頭部還殘留著玉礦的粉末;第二個探方裏發現了幾個陶罐碎片,罐身上刻著和金沙遺址玉器一致的紋路,裏麵還殘留著少量的水鏽,證明是當年用來盛水的工具;第三個探方裏則露出了礦坑的邊緣,礦坑的牆壁上有明顯的人工開鑿痕跡,還能看到火燒後留下的黑色印記,和蘇曉爺爺筆記裏的描述完全吻合。
“這礦坑比咱們想象的還大!”鄭隊長看著探方裏的礦坑邊緣,興奮地說,“從痕跡來看,這個礦坑至少使用了幾百年,是古蜀人重要的玉料來源地。咱們得趕緊擴大挖掘範圍,看看礦坑裏還有沒有更重要的發現,比如當年的玉器加工區,或者記錄采礦情況的符號。”
接下來的幾天,考古隊擴大了挖掘範圍,更多的文物漸漸顯露出來礦坑深處發現了一個小型的玉器加工區,地上散落著大量的玉屑和磨製工具,還有幾件未完成的玉器毛坯,包括玉璋、玉璧的雛形;礦坑的牆壁上刻著一些簡單的符號,經過解讀,這些符號記錄了采礦的日期和玉料的產量,甚至提到了“向三星堆運送玉料”,進一步證明了三星堆和金沙遺址與這個玉礦的聯係。
最讓人驚喜的是,在礦坑的西北角,考古隊發現了一個用石頭砌成的“儲物洞”,洞裏整齊地擺放著幾十塊完整的玉料,還有幾卷用絲綢包裹的玉飾,絲綢雖然已經腐朽,但玉飾保存完好,上麵刻著精美的太陽鳥紋路,和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盤遙相呼應。“這些玉料和玉飾,應該是當年準備運走的‘成品’,可能因為某種原因被留在了礦坑裏。”林野拿著一塊玉飾,在放大鏡下觀察,“你看這紋路的精細度,和金沙遺址的玉器完全一致,說明是同一批工匠製作的。”
蘇曉則在儲物洞的角落裏發現了一塊巴掌大的青銅牌,牌上刻著和星圖一致的坐標,還有一行“巴蜀圖語”。經過解讀,這行文字的意思是“玉料運至三星堆,供祭神之用”。“這就證明了這個玉礦不僅為金沙遺址玉料,還為三星堆供應,是古蜀文明重要的‘玉料基地’!”蘇曉激動地把青銅牌遞給鄭隊長,“爺爺的筆記裏說‘古蜀玉脈通三星,金沙承之傳後世’,現在終於找到證據了!”
就在挖掘工作順利進行時,林野突然發現手裏的青銅羅盤震動得越來越厲害,指針一直指著礦坑的深處,像是在提示那裏有重要的東西。“鄭隊長,礦坑深處可能還有其他發現!”林野趕緊把羅盤遞給鄭隊長,“羅盤的反應比之前強很多,下麵應該有和青銅盒、太陽神鳥金盤類似的重要文物。”
鄭隊長接過羅盤,又看了看礦坑深處“咱們確實還沒挖到礦坑的最底部,之前因為擔心結構不穩定,沒敢繼續往下挖。既然羅盤有反應,咱們就小心點,再往下挖一米看看。”隊員們立刻拿來加固設備,用鋼管支撐住礦坑的牆壁,然後小心翼翼地向下挖掘。
挖了大概一個小時,蘇曉的軟毛刷突然碰到了一個金屬物體,她趕緊停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隨著泥土逐漸剝離,一個青銅打造的“玉礦令牌”漸漸顯露出來,令牌上刻著一隻展翅的太陽鳥,鳥的爪子抓著一塊玉料,令牌的背麵刻著“蜀玉之主”四個字。“是‘玉礦令牌’!”蘇曉激動得聲音都在抖,“爺爺的筆記裏提到過,這是古蜀人管理玉礦的信物,隻有負責采礦的頭領才能擁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野趕緊湊過來,用手電筒照亮令牌“你看令牌的邊緣,有和青銅盒一致的‘地脈紋’,說明這令牌和青銅盒、羅盤是一套的,都是古蜀文明的重要信物。而且令牌上的太陽鳥造型,比金沙遺址的金盤更古老,可能是早期的‘太陽鳥圖騰’!”
鄭隊長小心翼翼地把令牌放進保護盒“這令牌太重要了!它不僅證明了這個玉礦的管理體係,還能追溯太陽鳥圖騰的起源,對研究古蜀文明的發展脈絡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咱們得趕緊把令牌送到實驗室,進行詳細的檢測和保護,同時繼續挖掘礦坑底部,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信物。”
接下來的幾天,考古隊在礦坑底部又有了新的發現一個用玉料打造的“礦坑祭祀台”,台上擺放著幾件小型的玉製禮器,包括玉琮、玉璋,還有一個刻著星圖符號的玉盤;祭祀台旁邊發現了幾具完整的骨骼,經過鑒定,這些骨骼屬於當年的采礦工匠,骨骼旁邊還放著他們生前使用的采礦工具,顯然是古蜀人“以人祭礦”的遺跡,反映了當年采礦活動的神聖性。
“以人祭礦”的發現讓大家都很震撼,蘇曉看著骨骼旁邊的工具,眼眶有些發紅“爺爺的筆記裏說,古蜀人認為玉礦是‘神山賜予的禮物’,采礦前要舉行祭祀儀式,祈求山神保佑。這些工匠為了給部落玉料,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太偉大了。”林野拍了拍她的肩膀“咱們會好好保護這些遺跡,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貢獻,這也是對他們最好的紀念。”
考古隊在玉礦遺址的挖掘工作持續了一個月,共出土了玉料、采礦工具、祭祀禮器等文物上千件,還發現了完整的礦坑結構和“火攻法”采礦的遺跡,為研究古蜀文明的采玉技術、管理體係和宗教信仰了重要的實物證據。挖掘工作結束後,四川省文物局決定在玉台山腳下建立“古蜀玉礦遺址博物館”,將出土的文物和礦坑遺跡保護起來,向公眾開放。
開館當天,林野和蘇曉作為重要貢獻者,受邀參加了開館儀式。站在博物館的展廳裏,看著玻璃櫃裏的“玉礦令牌”、采礦工具和玉料,林野的心裏滿是感慨。鄭隊長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林,蘇丫頭,謝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的羅盤和爺爺的筆記,咱們可能還找不到這個玉礦遺址,更解不開古蜀文明的這些謎團。”
蘇曉笑著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而且我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對了,鄭隊長,星圖上還有幾個未知的坐標,咱們接下來要不要去看看?比如雲南的‘古滇國遺址’,爺爺的筆記裏也提到過那裏有重要的文物。”鄭隊長眼睛一亮“我正想跟你們說這事!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經聯係我了,說他們在星圖標注的位置發現了古滇國的遺跡,邀請咱們一起去勘探。你們願意去嗎?”
林野和蘇曉對視一眼,眼裏滿是興奮。林野掏出青銅羅盤,羅盤的指針正指向南方,微微顫動著,像是在呼應遠方的古滇國遺址。“當然願意!”林野說,“咱們不僅要找到古滇國的文物,還要解開更多中華文明的謎團,完成爺爺們的心願。”
開館儀式結束後,林野和蘇曉回到駐地,開始收拾行李。蘇曉把爺爺的筆記本和“玉礦令牌”的照片放進背包,林野則小心翼翼地把青銅羅盤收好——這兩個羅盤,已經陪伴他們走過了三星堆、金沙遺址和玉礦遺址,見證了一個又一個重要的發現,接下來,它們還會繼續指引著他們,去探索更多未知的文明寶藏。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蘇曉跟著鄭隊長,坐上了去雲南的飛機。飛機穿過雲層時,林野看著窗外的藍天,手裏緊緊攥著青銅羅盤。他知道,新的冒險又要開始了——古滇國遺址裏,可能藏著古滇人獨特的青銅文化和祭祀習俗,甚至能找到古蜀文明與古滇文明交流的證據。
飛機漸漸靠近雲南,遠處的滇池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林野和蘇曉收拾好東西,準備下飛機——古滇國遺址,我們來了!
喜歡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