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2章 屍易無限(217)
字數:15785 加入書籤
越野車駛出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時,天邊剛泛起魚肚白。車後座的背包裏,那塊漢代絲綢殘片被小心地裹在軟布中,雲紋在晨光下隱約透出陳舊的光澤。胖子揉著熬紅的眼睛,翻著手機裏的新聞“你們看,甘肅張掖發現了一批魏晉時期的畫像磚墓,當地文物局說墓群有被盜跡象,正在緊急招募誌願者協助保護。”
父親接過手機,指尖在屏幕上滑動“魏晉畫像磚是研究當時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尤其是張掖這片,屬於古絲綢之路要衝,畫像磚裏可能藏著商貿、文化交流的線索。咱們得去看看。”我看著窗外逐漸從戈壁過渡到綠洲的景色,點頭應下——從西藏到新疆,再到甘肅,似乎每一次出發都沒有停歇,但隻要想到那些可能被盜掘的文物,腳步就無法停下。
抵達張掖時,當地文物局的李科長已經在車站等候。他帶著我們直奔位於高台縣的墓群遺址,車子在鄉間小路上顛簸,遠處的祁連山積雪清晰可見。“這批墓群是村民挖水渠時偶然發現的,已經清理出三座墓葬,出土的畫像磚有農耕、宴飲、出行等題材,”李科長指著遠處被警戒線圍起來的區域,“但昨天夜裏,我們發現有兩座未清理的墓葬出現了盜坑,盜洞直接通向墓室,裏麵的文物恐怕已經遭了殃。”
我們跟著李科長走進一座未被盜掘的墓葬,墓道兩側的畫像磚色彩依然鮮豔,磚上的農夫揮著鋤頭,商人牽著駱駝,生動還原了魏晉時期的生活場景。父親蹲下身,手指輕輕拂過磚麵“這些磚的燒製工藝很精細,顏料裏摻了礦物成分,才能保存這麽久。盜掘者要是破壞了磚體,損失就再也無法挽回了。”
當天下午,我們跟著考古隊對被盜的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盜坑有兩米多深,內壁很規整,顯然是用專業工具挖掘的。我順著梯子下到墓室,裏麵一片狼藉,原本砌在牆壁上的畫像磚被撬走了十幾塊,地上散落著破碎的陶片和幾根煙頭——盜墓賊應該剛離開不久。
“太可惜了!”胖子撿起一塊帶花紋的陶片,心疼地說,“你看這上麵的駱駝紋,說不定是表現絲綢之路商隊的,現在隻剩下一半了。”李科長歎了口氣“我們已經加強了周邊巡邏,但墓群範圍太大,總共三十多座墓葬,靠現有的人手根本守不過來。”
就在這時,父親突然在墓室角落發現了一枚特殊的腳印——鞋底有鋸齒狀的紋路,和之前在安陸、大理遇到的盜墓賊腳印極其相似。“是‘鬼市’的人!”父親站起身,眼神凝重,“他們還沒放棄,一直在跟著我們的腳步,或者說,一直在盯著各地的文物遺存。”
為了引出盜墓賊,我們和文物局商量後,故意放出“墓群發現珍貴金器,將連夜轉移”的消息,同時在墓群周圍布下埋伏。深夜,氣溫降到零下,我們躲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裏,盯著遠處的監控屏幕。淩晨兩點多,幾道黑影出現在畫麵裏,正是之前在安陸逃脫的盜墓賊團夥——寸頭男竟然也在其中!
“行動!”隨著李科長一聲令下,埋伏的警力迅速圍了上去。盜墓賊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控製住。寸頭男掙紮著大喊“你們別得意!‘鬼市’的大部隊已經在往寧夏去了,那裏有一座西夏王陵,裏麵的寶貝比這裏多十倍!”
這個消息讓我們立刻警覺起來。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寢,被譽為“東方金字塔”,裏麵藏著大量西夏時期的文物,尤其是西夏文文獻和金銀器,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如果“鬼市”真的盯上了那裏,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連夜趕往寧夏銀川,寧夏文物局的張局長早已在高速路口等候。“我們已經收到消息,最近有一批不明身份的人在西夏王陵周邊活動,攜帶了大量挖掘工具,”張局長遞給我們一份勘探報告,“根據我們的監測,他們的目標可能是三號陵——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泰陵。”
第二天清晨,我們跟著張局長來到西夏王陵景區。泰陵的封土堆巍峨聳立,周圍散落著殘碑斷柱,在晨光下顯得格外蒼涼。“泰陵的地宮還沒有進行考古發掘,根據史料記載,裏麵可能藏著李元昊的禦用品、西夏文法典和大量的陪葬品,”張局長指著封土堆西側,“我們在那裏發現了幾個可疑的探孔,深度已經接近地宮頂板,顯然是盜墓賊留下的。”
為了防止盜墓賊夜間行動,我們和考古隊、警力分成三組,在泰陵周邊輪流值守。第三天夜裏,輪到我和胖子值守時,遠處突然傳來輕微的挖掘聲。我們悄悄摸過去,看到五個男人正用洛陽鏟在探孔附近挖掘,為首的是一個臉上有刀疤的男人,手裏拿著一張詳細的地宮結構圖。
“住手!”胖子大喝一聲,衝了上去。刀疤男見勢不妙,從懷裏掏出一把匕首,朝著胖子刺來。我趕緊上前阻攔,卻被另一個盜墓賊纏住。就在這危急時刻,父親和警力及時趕到,將盜墓賊全部製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從刀疤男身上搜出的地宮結構圖上,詳細標注了地宮的入口、通道和墓室位置,甚至還有機關的分布。“這張圖太詳細了,不像是盜墓賊自己繪製的,”父親皺著眉,“說不定‘鬼市’背後還有專業的考古人員或者曆史學者在幫助,這對我們來說,是更大的威脅。”
為了防止“鬼市”再次來襲,我們決定提前對泰陵的地宮進行保護性勘探。考古隊用專業設備對封土堆進行掃描,發現地宮的入口在封土堆北側的一處殘碑下麵,上麵覆蓋著厚厚的夯土。經過幾天的清理,我們終於打開了地宮的入口,一條狹窄的通道通向地下。
沿著通道往下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泥土氣息。通道兩側的牆壁上,刻著西夏文的銘文,張局長翻譯道“上麵寫著‘凡擅入此者,必遭天譴’,顯然是當時為了防止盜墓設置的警示。”
走到通道盡頭,是一座巨大的墓室,墓室中央放著一個石棺,石棺周圍擺放著大量的文物有西夏文的經卷、鎏金的銅器、精美的瓷器,還有一把鑲嵌著寶石的西夏彎刀。“這些文物太珍貴了!”張局長激動得聲音都在發抖,“尤其是這些西夏文經卷,很多內容在現存的文獻中都沒有記載,對研究西夏曆史和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我們小心翼翼地將文物裝進特製的箱子裏,運出地宮。就在這時,我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匿名短信,上麵寫著“西夏隻是開始,下一個目標,三星堆。”我心裏一沉,趕緊把短信給父親和張局長看。
“三星堆?”張局長臉色凝重,“那裏出土的文物舉世聞名,要是被‘鬼市’盯上,後果不堪設想。”父親點了點頭“三星堆遺址還有很多未發掘的區域,裏麵可能藏著更多珍貴的文物,我們必須趕在‘鬼市’前麵,保護好那裏的文物。”
我們立刻收拾行李,準備前往四川廣漢。離開西夏王陵前,張局長給我們送了一本《西夏文物圖錄》“這本書裏收錄了已發現的西夏文物資料,說不定能幫你們在三星堆發現更多線索。”
火車駛離銀川,朝著四川的方向行駛。窗外的景色從黃土高原變成了平原,我的手裏握著那本《西夏文物圖錄》,心裏充滿了擔憂。三星堆遺址的文物風格獨特,充滿了神秘色彩,一旦被盜掘,不僅會造成巨大的文物損失,還可能破壞重要的曆史線索。
抵達廣漢後,我們立刻聯係了三星堆博物館的王館長。他帶著我們來到三星堆遺址的新發掘區,這裏已經搭建起了現代化的考古大棚,考古隊員正在緊張地工作。“我們最近在三號祭祀坑發現了一批新的文物,包括青銅神樹殘件、黃金麵具和象牙製品,”王館長指著大棚內,“但根據我們的監測,最近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遺址周邊活動,行蹤詭秘,很可能是‘鬼市’的人。”
我們跟著王館長走進考古大棚,三號祭祀坑內,一尊殘缺的黃金麵具正被小心翼翼地清理出來,麵具上的紋路精美絕倫,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這尊黃金麵具比之前發現的更大、更完整,”王館長激動地說,“如果能完整發掘出來,將是三星堆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
為了保護祭祀坑內的文物,我們和考古隊、警力一起,在遺址周邊設置了多重防線,24小時不間斷巡邏。第五天夜裏,我們發現了幾個試圖潛入遺址的可疑人員,經過盤問,他們承認是“鬼市”派來的探子,目的是摸清祭祀坑的位置和文物情況,為後續的盜掘做準備。
“‘鬼市’的大部隊應該很快就會到,”父親看著審訊記錄,“他們這次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祭祀坑內的青銅神樹和黃金麵具。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協助考古隊加快了文物發掘的進度,將已經清理出來的文物小心翼翼地轉移到博物館的庫房裏。庫房裏,青銅神樹的殘件被整齊地擺放在工作台上,考古隊員正在進行拚接和修複;黃金麵具被放在特製的玻璃展櫃裏,麵具上的每一道紋路都清晰可見,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神秘故事。
就在我們以為一切順利的時候,博物館的警報突然響了起來。我們趕緊衝向庫房,發現庫房的窗戶被撬開,裏麵的幾件文物不見了蹤影——包括那尊剛清理出來的黃金麵具!“是‘鬼市’的人!”胖子大喊著,衝出博物館,朝著遠處的黑影追去。
我們跟著胖子追了出去,在博物館附近的一條小巷裏,看到幾個男人正拿著文物箱,準備上車逃跑。“把文物放下!”父親大喊著,衝了上去。為首的男人轉過身,正是之前在西夏王陵遇到的刀疤男,他冷笑一聲“想要回文物?沒那麽容易!”
雙方立刻扭打在一起。刀疤男拿著匕首,朝著父親刺來,我趕緊上前阻攔,卻被他劃傷了胳膊。胖子趁機奪過文物箱,打開一看,黃金麵具還在裏麵。就在這時,警力及時趕到,將刀疤男和他的同夥全部製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看著失而複得的黃金麵具,王館長鬆了口氣“幸好有你們,不然這尊珍貴的黃金麵具就被盜走了。”我們將文物交還給博物館,王館長感激地說“你們為保護三星堆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代表三星堆博物館,向你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在廣漢待了幾天,我們協助考古隊完成了三號祭祀坑的初步發掘工作,出土的文物全部被妥善保管在博物館的庫房裏。離開前,王館長給我們頒發了“三星堆文物保護特別貢獻獎”,還邀請我們參加即將舉辦的“三星堆新發現文物特展”。
火車駛離廣漢,朝著北京的方向行駛。我的手裏握著那本《西夏文物圖錄》,胳膊上的傷口還在隱隱作痛,但心裏卻充滿了成就感。從甘肅的魏晉畫像磚墓,到寧夏的西夏王陵,再到四川的三星堆遺址,我們一路追隨著“鬼市”的腳步,保護了一件又一件珍貴的文物。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著窗外的景色,突然說“咱們這一路,雖然辛苦,但也看到了這麽多珍貴的文物,值了!不過我總覺得,‘鬼市’還沒被徹底消滅,他們肯定還會找機會盜掘其他的文物。”
父親點了點頭,眼神堅定“隻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我們的腳步就不會停下。接下來,咱們還要去更多的地方,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讓這些珍貴的文物永遠留在祖國的土地上。”
我的手裏握著那塊漢代絲綢殘片,心裏充滿了堅定的信念。保護文物的道路還很漫長,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危險,但我知道,隻要我們心懷對曆史的敬畏,對文化的熱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戰,守護好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遺產。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
火車穿行在秦嶺山脈間,窗外的樹木漸漸染上秋霜,車廂裏的暖氣卻驅不散我們眉宇間的凝重。三星堆黃金麵具失而複得後,我們從刀疤男的審訊記錄裏摳出了一個關鍵信息——“鬼市”核心成員正在河南安陽集結,目標是殷墟遺址下未被發掘的“商王武丁墓”。
“武丁是商代鼎盛時期的君主,他的配偶婦好墓當年出土了上千件文物,要是武丁墓真的存在,裏麵的寶藏絕對是世界級的。”父親翻著手裏的《殷墟考古報告》,指尖在“洹水之濱”四個字上反複摩挲,“殷墟遺址雖然發掘了近百年,但核心區域的商王墓群一直沒找到,‘鬼市’這次怕是有內部消息。”
胖子把剛泡好的麵推給我,自己啃著雞腿“管他什麽消息,咱們有‘嶽府’玉佩這個‘機關探測器’,還有這麽多次跟他們鬥的經驗,這次肯定能截胡!”話雖這麽說,他還是默默把洛陽鏟、探杆和防彈衣塞進了背包——經曆過敦煌的沙塵暴、西藏的地宮陷阱,我們早就明白,麵對“鬼市”這群亡命之徒,任何準備都不算多餘。
抵達安陽時,殷墟博物館的張館長已經在車站等候。他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考古服,眼睛裏布滿血絲“我們接到線報,‘鬼市’的人已經在遺址周邊租了農家院,白天裝作遊客踩點,晚上就用探地雷達探測。昨天夜裏,我們在武官村附近發現了三個新探孔,深度都超過了十米,再往下挖就要到商代地層了。”
我們跟著張館長直奔武官村。這裏是殷墟遺址的核心區,地麵上散落著不少商代陶片,遠處的婦好墓博物館人頭攢動,誰也想不到,腳下的土地裏可能藏著一座未被發現的商王墓。張館長指著一片麥田“探孔就在這裏,我們已經用土填上了,但土層下麵的雷達數據顯示,有一個巨大的方形結構,很可能是墓室的夯土。”
父親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撚了撚“這是五花土,是商代築墓時特意混合的,用來加固墓室。你們看,土裏麵還摻著木炭和朱砂,這是商代高等級墓葬的典型特征。”他掏出“嶽府”玉佩放在地上,玉佩突然發出微弱的綠光,指向麥田深處——這是玉佩第一次對未發掘的墓葬產生反應,說明下麵不僅有墓,還可能藏著複雜的機關。
當天夜裏,我們和考古隊、警力分成三組在麥田周邊埋伏。秋夜的寒風刺骨,胖子裹著軍大衣還在打哆嗦,卻死死盯著手裏的熱成像儀“來了!五個熱源,正朝著探孔的方向走!”屏幕上,五道人影在麥田裏穿梭,動作敏捷,顯然是慣犯。
等他們走到探孔附近,開始用鐵鍬挖坑時,張館長一聲令下“行動!”我們從麥垛後麵衝出去,警方的強光手電瞬間照亮了整片麥田。“鬼市”的人慌了神,想要逃跑,卻被提前布置的鐵絲網攔住。為首的是個戴著眼鏡的男人,看起來文質彬彬,手裏卻攥著一把手槍——後來我們才知道,他是“鬼市”的技術顧問,曾經是某大學的考古係副教授,因為學術造假被開除後,就投靠了境外走私組織。
“把探地雷達的數據交出來!”眼鏡男把槍對準張館長,聲音卻在發抖。胖子趁機繞到他身後,一記手刀劈在他的脖子上,手槍“啪”地掉在地上。其他“鬼市”成員見頭目被製服,紛紛放棄抵抗,很快就被警方控製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從眼鏡男的背包裏,我們搜出了一份詳細的探測報告,上麵不僅標注了墓室的位置,還畫著疑似墓道、耳室的結構,甚至標注了可能存在的“積石積沙”陷阱。“他們的設備比我們的還先進,”張館長看著報告上的數據,臉色凝重,“要是再晚來幾天,他們說不定真能炸開墓室。”
第二天清晨,我們開始對疑似墓室的區域進行搶救性發掘。考古隊員用全站儀定位,然後用洛陽鏟逐層勘探。當挖到第十三米時,鏟頭帶出的土裏出現了一片金箔——是商代典型的“包金”工藝殘留!“下麵肯定有大型青銅器!”張館長激動得聲音都在發抖,立刻調來起重機和發掘設備。
隨著土層被逐層清理,一座巨大的方形墓室逐漸顯露出來。墓室的四個角各有一根青銅柱,柱身上刻著精美的饕餮紋,雖然已經生鏽,卻依然能看出商代工匠的精湛技藝。我們順著墓道往下走,耳室裏整齊地擺放著青銅禮器,有鼎、尊、爵,還有一把長達一米的青銅劍,劍身上刻著“武丁自用”四個字——這是確認墓主人身份的關鍵證據!
主墓室的中央是一具巨大的木槨,雖然已經腐朽,但裏麵的屍骨依稀可見。木槨周圍散落著大量的玉器、甲骨和金器,最珍貴的是一個青銅方鼎,鼎身上刻著長達兩百多字的銘文,詳細記載了武丁征伐土方、羌方的功績,填補了商代曆史研究的空白。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殷墟考古最重大的發現!”張館長看著眼前的文物,熱淚盈眶,“這些文物不僅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商代的曆史,還能證明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我們小心翼翼地將文物裝進特製的箱子裏,運出墓室——每一件文物都輕拿輕放,生怕損壞了這跨越三千年的文明遺產。
就在我們準備慶祝時,派出所突然傳來消息眼鏡男在審訊時吞了藏在衣領裏的氰化物,已經不治身亡,隻留下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三星堆的黃金麵具隻是誘餌,真正的目標在良渚”。我們心裏一沉——良渚古城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聖地,裏麵藏著大量的玉器、陶器和古城遺跡,要是被“鬼市”盯上,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立刻收拾行李,準備前往浙江杭州。離開安陽前,張館長給我們送了一本《殷墟青銅器圖錄》“這本書裏收錄了所有已發現的商代青銅器資料,說不定能幫你們在良渚找到線索。”他握著父親的手,語氣沉重“‘鬼市’越來越狡猾了,你們一定要多加小心。”
火車駛離安陽,朝著杭州的方向行駛。窗外的景色從黃土高原變成了江南水鄉,我的手裏握著那張紙條,心裏充滿了擔憂。良渚古城遺址範圍廣闊,核心區就有300多萬平方米,而且很多區域還沒進行係統發掘,“鬼市”要是在這裏盜掘,很難被及時發現。
抵達杭州後,我們立刻聯係了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李園長。他帶著我們直奔反山墓地——這裏是良渚文化最高等級的墓葬區,曾經出土過“玉琮王”“玉鉞王”等國寶級文物。“我們接到線報,‘鬼市’的人已經在遺址周邊活動,他們手裏有一份民國時期的考古筆記,上麵記載了反山墓地附近有一座未被發掘的‘良渚王墓’,”李園長指著遠處的山丘,“我們已經加強了巡邏,但遺址太大,還是怕有疏漏。”
我們跟著李園長在反山墓地周邊探查。這裏的土層很薄,地表上能看到不少良渚時期的陶片,父親掏出“嶽府”玉佩放在地上,玉佩卻沒有任何反應——這讓我們有些意外,難道“鬼市”的消息是假的?
就在我們準備擴大探查範圍時,胖子突然在一處竹林裏發現了異常“你們看,這裏的土是新翻的!”地麵上有一片竹林,竹子之間的土明顯比其他地方鬆軟,還殘留著挖掘的痕跡。父親用洛陽鏟往下探,挖到第五米時,鏟頭碰到了堅硬的物體——是玉石!
我們立刻調來發掘設備,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層。當挖到第八米時,一個巨大的玉琮顯露出來,玉琮的表麵刻著精美的神人獸麵紋,和“玉琮王”的紋飾如出一轍。“這是良渚王墓的標誌性文物!”李園長激動得跳了起來,“下麵肯定就是‘良渚王墓’!”
隨著發掘的深入,一座規模宏大的墓葬逐漸展現在我們麵前。墓室裏散落著大量的玉器,有玉琮、玉璧、玉鉞,還有一些造型奇特的玉飾,顯然是墓主人的隨葬品。最珍貴的是一個玉製的“神徽”,上麵刻著良渚文化特有的神人獸麵圖案,工藝精湛,堪稱國寶。
我們正準備將文物運出墓室,突然聽到墓道口傳來腳步聲——是“鬼市”的人!他們拿著手電筒和撬棍,朝著墓室衝來,為首的是一個臉上有刀疤的男人,正是之前在西夏王陵遇到的刀疤男!“沒想到你們還挺能找!”刀疤男冷笑一聲,“良渚的玉器在國際市場上能賣天價,今天這些文物,我們要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做夢!”胖子拿起一根青銅棍,擋在文物箱前。警方的人也衝了進來,雙方在狹窄的墓室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刀疤男拿著匕首,朝著我刺來,父親一把推開我,自己的胳膊卻被劃傷了。我趁機撿起地上的玉鉞,朝著刀疤男的腿砸去,他慘叫一聲,倒在地上,被警方製服。
看著被押走的刀疤男,李園長鬆了口氣“幸好有你們,不然這些珍貴的良渚玉器就被盜走了。”我們將文物交給李園長,他承諾會盡快將文物運往良渚博物院,進行專業的修複和保護。
在杭州待了幾天,我們協助考古隊完成了“良渚王墓”的發掘工作,出土的文物全部被妥善保管在博物院的庫房裏。離開前,李園長給我們頒發了“良渚文化保護特別貢獻獎”,還邀請我們參加即將舉辦的“良渚文明特展”。
火車駛離杭州,朝著北京的方向行駛。我的手裏握著那本《殷墟青銅器圖錄》,父親胳膊上的傷口還在隱隱作痛,但心裏卻充滿了成就感。從河南的殷墟,到浙江的良渚,我們一路追隨著“鬼市”的腳步,保護了一件又一件珍貴的文物,也見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燦爛輝煌。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著窗外的景色,突然說“咱們這一路,從南宋的西湖石匱到商代的武丁墓,再到良渚的王墓,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保護了這麽多不同朝代的文物,也算是沒白活!”
父親點了點頭,眼神堅定“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還有很多未被發現的文物和遺址,‘鬼市’也不會輕易放棄。隻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我們就會一直走下去,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根脈。”
我的手裏握著那塊漢代的絲綢殘片,心裏充滿了堅定的信念。保護文物的道路還很漫長,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危險,但我知道,隻要我們心懷對曆史的敬畏,對文化的熱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戰,讓這些珍貴的文明遺產永遠流傳下去。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
火車剛駛入北京地界,父親的手機就響了,是國家文物局的緊急來電——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的第12窟“音樂窟”近日發現多處新的盜鑿痕跡,窟內一尊唐代補塑的脅侍菩薩像底座出現鬆動,疑似有人試圖將其整體鑿下盜走。
“雲岡石窟是北魏皇家石窟,‘音樂窟’裏的雕刻記錄了北魏時期的樂器和樂舞,要是菩薩像被盜,不僅是文物損失,更是對石窟整體藝術完整性的破壞。”父親掛了電話,立刻翻出雲岡石窟的資料,手指在“音樂窟”的照片上停留,“而且唐代補塑的文物在雲岡不多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咱們必須馬上過去。”
胖子剛把背包裏的髒衣服掏出來,聞言又塞了回去“得,剛想歇兩天,又有新任務了!不過話說回來,‘鬼市’這群人也太囂張了,連世界文化遺產都敢動,這次非得給他們點顏色看看!”我把剛整理好的文物保護手冊塞進包裏,心裏也沉甸甸的——石窟文物不同於墓葬文物,一旦被破壞,幾乎沒有修複的可能。
抵達大同後,雲岡石窟研究院的王院長早已在景區門口等候。他臉色凝重,直接帶著我們往“音樂窟”走“盜鑿痕跡是三天前發現的,主要集中在菩薩像的底座和背光處,凶手用的是專業的金剛石工具,痕跡非常隱蔽,要不是工作人員日常巡查時發現粉塵異常,根本察覺不了。”
走進“音樂窟”,潮濕的空氣裏夾雜著淡淡的石粉味。洞窟西側的脅侍菩薩像高約兩米,身披瓔珞,姿態優美,但其底座的岩石上有幾道細微的裂痕,裂痕周圍的石麵還殘留著新鮮的鑿痕。父親蹲下身,用手電筒仔細查看“鑿痕很新,應該是一周內留下的,而且凶手很懂石窟結構,專門挑岩石的節理麵下手,試圖用最小的動靜將菩薩像與岩體分離。”
王院長遞給我們一份監控報告“景區的監控覆蓋了主要通道,但‘音樂窟’位置偏僻,周邊的監控在案發前被人為破壞了,現在隻能確定有兩到三名嫌疑人,都是夜間潛入的。”胖子掏出放大鏡,在菩薩像周圍的地麵上搜尋,突然指著一處石縫“你們看,這裏有金屬碎屑!”
碎屑呈銀灰色,質地堅硬,王院長用鑷子夾起一點“這是金剛石工具磨損後留下的,市麵上很少見,隻有專業的石窟盜鑿團夥才會用。”父親突然想起之前在殷墟抓獲的“鬼市”技術顧問,他的背包裏就有類似的工具“說不定是‘鬼市’的殘餘勢力,他們在安陽、良渚接連受挫,現在把目標轉向了石窟文物。”
為了防止嫌疑人再次作案,我們和研究院、警方製定了周密的布控計劃白天由工作人員正常巡查,夜間則由我們和警力分成兩組,一組在“音樂窟”內埋伏,一組在周邊的山林裏巡邏。同時,我們還在菩薩像周圍安裝了微型震動傳感器,隻要有輕微的鑿擊動作,就會立刻觸發警報。
第四天夜裏,輪到我和胖子在窟內埋伏。淩晨一點多,傳感器突然發出輕微的蜂鳴——有人來了!我們趕緊關掉手電筒,躲在石窟的立柱後麵。很快,兩道黑影從窟頂的通風口爬了進來,手裏拿著手電筒和金剛石鑿子,正是我們要找的嫌疑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輕手輕腳地走到菩薩像前,剛要動手,胖子突然打開強光手電“不許動!警察!”嫌疑人嚇了一跳,轉身就想跑,卻被從外麵衝進來的警力團團圍住。經過審訊,他們果然是“鬼市”的殘餘成員,受境外組織指使,專門來盜鑿石窟文物,之前敦煌莫高窟的幾處壁畫盜損案,也是他們幹的。
解決了“音樂窟”的危機後,我們並沒有放鬆警惕。王院長告訴我們,大同周邊還有幾處北魏時期的小型石窟,因為位置偏僻,保護難度大,經常遭到盜掘。我們決定跟著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對這些小型石窟進行全麵排查。
在大同縣的一處山溝裏,我們發現了一座名為“千佛洞”的小型石窟。石窟的洞口被雜草掩蓋,洞內的佛像大多已經殘損,地麵上散落著不少碎石和陶片。父親在一尊殘佛的底座下發現了一個隱蔽的暗格,裏麵藏著一卷北魏時期的《法華經》寫本,紙張雖然已經泛黃,但字跡依然清晰。
“這卷寫本太珍貴了!”王院長激動得聲音都在發抖,“北魏時期的紙質文獻保存下來的非常少,這卷《法華經》對研究當時的佛教傳播和書法藝術有著重要意義。”我們小心翼翼地將寫本裝進特製的密封袋裏,準備帶回研究院進行修複。
就在我們準備離開時,遠處的山溝裏傳來汽車的轟鳴聲。我們趕緊躲到石窟後麵,看到三輛黑色越野車朝著這邊駛來,車上下來十幾個男人,手裏拿著鐵鍬和撬棍——是“鬼市”的大部隊!為首的是一個臉上有疤的男人,正是之前在西夏王陵和三星堆多次逃脫的“鬼市”頭目,代號“黑狼”。
“黑狼怎麽會來這裏?”我小聲問。父親皺了皺眉“他們肯定是收到了消息,知道我們在這裏發現了文物,想來搶。”黑狼顯然沒發現我們,指揮著手下開始清理石窟“動作快點!把裏麵的佛像殘件和陶片都裝上車,尤其是那些有銘文的,在國際市場上很值錢!”
我們趁機繞到越野車後麵,胖子拿出扳手,悄悄擰鬆了其中一輛車的輪胎螺絲。父親則拿出對講機,呼叫山下的警力“我們在千佛洞,發現大量‘鬼市’成員,請求支援!”
就在這時,黑狼突然發現了我們“又是你們!給我上!把他們幹掉!”幾個男人拿著撬棍朝我們衝來,我們趕緊還手。我和父親對付兩個,胖子力氣大,一個人纏住三個,雙方在狹窄的山溝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很快,山下的警力趕到,將“鬼市”的成員團團圍住。黑狼見勢不妙,想要開車逃跑,卻因為輪胎螺絲鬆動,剛開出去沒多遠就翻進了山溝裏。我們衝過去,將他從車裏拖出來,終於將這個多次逃脫的“鬼市”頭目抓獲。
從黑狼的車裏,我們搜出了一份詳細的“中國石窟文物盜掘計劃”,上麵標注了全國二十多處石窟遺址的位置,包括甘肅麥積山、河南龍門、重慶大足等,每一處都標注了可盜鑿的文物和具體的行動時間。“這些混蛋,竟然想把中國的石窟文物都盜空!”胖子看著計劃,氣得咬牙切齒。
將黑狼和他的同夥交給警方後,我們跟著王院長回到雲岡石窟研究院。看著那卷北魏《法華經》寫本,王院長感慨地說“要是沒有你們,這卷珍貴的寫本很可能就被盜走,流落到國外了。你們不僅保護了雲岡石窟,還為全國的石窟文物保護立了大功。”
在大同待了一周,我們協助研究院完成了對“音樂窟”菩薩像的加固修複,還對周邊的小型石窟進行了全麵排查,發現並保護了多件珍貴文物。離開前,王院長給我們頒發了“雲岡石窟文物保護傑出貢獻獎”,還邀請我們參加即將舉辦的“雲岡石窟國際學術研討會”。
火車駛離大同,朝著陝西西安的方向行駛——我們接到了陝西文物局的邀請,去協助保護秦始皇陵周邊新發現的一座秦代陪葬坑。窗外的景色從黃土高原變成了關中平原,我的手裏握著那卷北魏《法華經》的複製品,心裏充滿了成就感。
“沒想到這次在大同能端掉‘鬼市’的一個重要據點,還抓獲了黑狼,算是一大勝利。”胖子靠在座位上,手裏拿著秦始皇陵的資料,“不過‘鬼市’背後的境外組織還沒被徹底消滅,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
父親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境外組織一天不除,中國的文物就一天不得安寧。秦始皇陵是中國的重要文化遺產,陪葬坑裏的文物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我們必須保護好,絕不能讓‘鬼市’和境外組織得逞。”
抵達西安後,陝西文物局的李局長帶著我們直奔秦始皇陵陪葬坑遺址。這裏已經搭建起了巨大的考古大棚,考古隊員正在緊張地工作。“這座陪葬坑是上個月發現的,初步判斷是秦代的‘百戲俑’陪葬坑,裏麵出土了多尊造型獨特的百戲俑,還有一些青銅樂器和兵器,”李局長指著大棚內,“但我們在坑邊發現了幾處可疑的腳印和探孔,疑似‘鬼市’的人已經來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我們跟著李局長走進考古大棚,陪葬坑內的百戲俑姿態各異,有的正在表演雜技,有的正在演奏樂器,生動還原了秦代的文化娛樂生活。父親在坑邊的土層裏發現了一枚特殊的鐵釘——和之前在大同、安陽發現的“鬼市”所用的鐵釘一模一樣。
“看來‘鬼市’的人確實來過這裏,”父親皺了皺眉,“他們很可能是想等我們離開後,再來盜掘陪葬坑裏的文物。”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我們和考古隊、警方製定了24小時不間斷的巡邏計劃,還在陪葬坑周圍安裝了紅外監控和震動傳感器。
第三天夜裏,紅外監控突然捕捉到幾道人影——是“鬼市”的人!他們趁著夜色,試圖從陪葬坑的側麵挖洞進入。警方立刻出動,將他們全部抓獲。經過審訊,這些人是境外組織派來的,目的是盜掘陪葬坑裏的青銅樂器,因為這些樂器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搶手。
“境外組織真是陰魂不散,走到哪都能遇到他們。”胖子看著審訊記錄,氣不打一處來。李局長歎了口氣“秦始皇陵周邊範圍太大,雖然我們加強了保護,但還是防不勝防。幸好有你們在,不然這次的損失就大了。”
接下來的半個月,我們協助考古隊完成了對“百戲俑”陪葬坑的初步發掘,出土的文物全部被妥善保管在秦始皇陵博物院的庫房裏。其中最珍貴的是一套秦代的青銅編鍾,這套編鍾保存完好,音色依然清脆,是目前發現的最完整的秦代編鍾。
離開西安前,李局長給我們送了一件特殊的禮物——一枚秦代的銅權(砝碼),上麵刻著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銘文。“這是對你們保護秦始皇陵文物的感謝,希望你們能永遠記住秦代的輝煌曆史,繼續為文物保護事業貢獻力量。”
火車駛離西安,朝著北京的方向行駛。我的手裏握著那枚秦代銅權,心裏充滿了感慨。從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到陝西西安的秦始皇陵,我們一路奔波,保護了一件又一件珍貴的文物,也見證了中國曆史的燦爛輝煌。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著窗外的景色,突然說“咱們這一路,從南宋到秦代,從石窟到墓葬,幾乎走遍了中國的各個曆史時期和文化遺址,保護了這麽多文物,也算是沒白忙活。不過我總覺得,‘鬼市’背後的境外組織還會有更大的動作,咱們得做好準備。”
父親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境外組織對中國文物的覬覦從來沒有停止過,隻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我們的腳步就不會停下。接下來,咱們還要去更多的地方,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讓這些珍貴的文物永遠留在祖國的土地上。”
我的手裏握著那枚秦代銅權,心裏充滿了堅定的信念。保護文物的道路還很漫長,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危險,但我知道,隻要我們心懷對曆史的敬畏,對文化的熱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戰,讓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遺產永遠流傳下去。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
就在火車即將駛入北京西站時,我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匿名短信,上麵隻有一句話“下一個目標,新疆樓蘭古城。”我心裏一沉,趕緊把短信給父親和胖子看。
“樓蘭古城?”胖子皺了皺眉,“那裏是漢代西域古國的遺址,雖然已經被沙漠覆蓋,但裏麵肯定藏著不少文物。‘鬼市’和境外組織這次把目標轉向了沙漠遺址,保護難度更大了。”
父親看著短信,眼神凝重“樓蘭古城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腹地,氣候惡劣,交通不便,而且遺址範圍廣闊,保護起來非常困難。我們必須盡快趕到新疆,在‘鬼市’之前找到並保護好那裏的文物。”
火車緩緩駛入北京西站,站台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我們知道,新的挑戰已經在等待著我們。我們收拾好行李,立刻前往國家文物局,申請前往新疆樓蘭古城的文物保護任務。
走出北京西站,陽光灑在身上,溫暖而明亮。我看著手裏的秦代銅權,心裏充滿了期待和堅定。雖然前方的道路充滿了未知和危險,但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保護好樓蘭古城的文物,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曆史和文化。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
喜歡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