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這種名為業委會,實為職業物鬧,讓人恨的牙根直癢癢
字數:3885 加入書籤
隨著王樹光的下線,天府公館業委會成立一事,徹底化為了泡影。至今天府國際再也沒有成立業委會,依然還是前期物業管理。唯一的進步與改變,就是因為業主反應強烈,甄誌剛為了平息眾怒,將賈玉從天府國際項目部撤下,回到公司辦公室任個閑職。
畢竟賈玉可是他的開國功臣,在他“萬丈高樓平地起”的時候,是賈玉,不管是好主意,還是餿主意,還是歪點子,幫他出了不少。使得他這個公司,能夠初具規模,並逐步壯大起來。所以甄誌剛給了賈玉一年的時間,要求她自我調整。並承諾,“哪怕在這一年中,她什麽也不幹,工資照發……”
在天府國際一切趨於平靜的時候,王樹光這邊就比較悲催了,當地有句話叫做“死了誰,苦了誰”,他的妻子李小璐,對他是憤恨不已,畢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並沒有為社會做出過什麽貢獻,更沒有為這個家做過什麽貢獻。而是在暴斃之前,相反給這個家,帶來了不好的負麵影響。如果不是李小璐這個家族鼎力相助的話,三年以上的實刑,他是注定了的……在王樹光死後,李小璐經常嘴裏這樣說“他咋不早死半年呢?這樣,還能體麵些……”
或許,現在人的婚姻和感情觀,有了很大的變化。也或許,有些纏綿,隻存在於作品之中。反正從李小璐這邊來說,對於王樹光的去世,她真的沒有太多的悲痛。相反,需要處理的一大堆事,使她感覺煩躁和焦頭爛額。而在這個時候,他的大伯子王樹風進入了她的世界,闖入了她的生活——那種事無巨細的幫助,使她當時狂躁不安的心靈小船,有了可以的寄托和停留的港口……
王樹風對李小璐不僅僅是喜歡,相反,他主要是擔心他弟弟王樹光的那份積業,會隨著日後李小璐的改嫁,化為虛無。所以,身為自由人的他,根本不顧世俗的眼光和輿論,使出百般手段,將那個曾經的弟媳李小璐搞到了手。而且王樹風擔心會“遲則生變”,在他弟弟屍骨未寒,去世不滿一周年的時候,便迫不及待的與李小璐辦了結婚證,公開的住在了一起……
待二人婚後,住在了一起,王樹光才發現,自己有些許失算。因為在他弟弟王樹光去世以前,王樹光因涉嫌敲詐勒索被關進了市看守所,所以,李小璐在處理相關事宜的期間,悄悄的將王樹光名下的財產,做了轉移。哪怕是王樹光的事情告一段落,夫妻二人將天府公館的房子賣掉後,又購買了摩爾國際的期房,他們為了怕有什麽隱患,在夫妻二人商議後,小心謹慎的將房子記在李小璐的親弟弟李小軍名下。也就是說,王樹風與李小璐結婚後,現在住著這套摩爾國際的房子,是屬於李小軍的。
當時看到這個情況,王樹風的心裏涼了半截。但是如果就此放棄,他就不是王樹風了!在他幾次三番的軟磨硬泡下,雖然李小璐對他一直抱有戒心,依然堅守底線,抓著房子不鬆手。但是,二人也商議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由李小軍和王樹風,共同簽署了一份房屋轉讓協議……
協議簽訂後,也正值摩爾國際接房交鑰匙。所以,王樹風為此忙前忙後,在李小璐,李小軍姐弟倆的監督下,辦理了整套的接房手續,並開始張羅房屋的裝修……時間慢慢過去,李小璐慢慢一點點的,對她這個曾經的大伯子,現在的老公,放下了戒心。兩個人,也算是,度過了一段幸福而美好的時光……
俗話說的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個時候,就別再說什麽,“一個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了,有了縫的臭雞蛋,不管是從內打破還是從外打破,最終,也隻能淪為蒼蠅的食物……
而那時的摩爾國際小區,實實在在就是一個布滿裂縫的臭雞蛋!那麽小的項目,整個公司,除了龔瑞紅沒有人給予太多的關注。就算是極力關注的龔瑞紅,也是想著如何把這個項目,無縫對接到自己的君安居物業公司去。上麵的領導不管,現有的項目經理趙瑞華與客服部主管周芳,每天鬥的不亦樂乎。導致整個項目人心渙散,對於自己手頭的工作,全部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草草應付了事。以上種種物業管理的亂象,導致在這個小區中,物業服務質量日益下降,業主怨聲載道。所以說,現在的摩爾國際小區,就是一顆布滿了裂縫的臭雞蛋……
甲方房地產開發公司認為,房屋質量保修期已過,所有的問題都應該由物業公司來處理。業主認為,我交了物業費,所有的問題都應該由物業來處理。而負責這個小區物業的趙瑞華,前期一直被客服主管周芳所鉗製,後期她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報複周方——哪有什麽心情和精力,去管理這個小區的日常事務呢?即使有業主投訴或者是求助,她們總會想盡辦法的搪塞推諉,而這一切的一切,使得早就有意願從物業公司,從住宅小區中牟利的王樹風看在眼裏,終於在一次偶然爆發的事件中,王樹風閃亮登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煤氣問題,是摩爾國際業主入住後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按道理說,所有的人,在購房時都交了煤氣配套費,在業主入住交鑰匙時候,就應該做到五通一平。可是不知道什麽原因,摩爾國際水通,電通,暖通……可是這個煤氣,卻一直未通。業主們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找開發商,找物業,找相關部門。卻不知因什麽原因,此問題遲遲得不到處理,這個時候,在這個300多戶居民住宅樓的小區中,王樹風體現出了他的價值,逐漸受到了小區業主的關注……
王樹風至今沒有正當的職業,每天有大量的空閑時間。就在他日夜想著如何能從這個小區獲利,苦苦找不到切入點時,人們對房地產公司的怨言,對物業的怨言,對煤氣遲遲未能開通的怨言,讓他敏銳的把握住了這個機會。他先是在業主群中表示出他願意為大家多方奔走,但是他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授權……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會與有意願與他一起,為全體業主辦實事的人,共同將這個事情辦好……
在王樹風的鼓動和遊說下,加之這個小區所麵臨的物業服務確實不到位,房地產公司對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是有瑕疵,而這個遲遲未通的煤氣,確實很難讓大家進入正常的城市生活。所以,很快就有幾個退休的老頭老太太,還有幾個社會閑散人員,聚集在王樹風的周圍。而當時聚集在王樹風周圍的這些人,形成了第一屆摩爾國際業委會的雛形……
待這個所謂的“維權組織”成立之後,王樹風當仁不讓的擔任了領頭羊的角色。每天帶著那幫離退休的老頭老太太和社會閑散人員,天天堵信訪,去街道辦事處,去社區居委會……在他們鍥而不舍的狂轟亂炸下,有關部門責令房地產公司啟動煤氣開通的項目,於是,在房地產公司與煤氣公司對接後,在物業公司的配合之下,摩爾國際小區業主,在接房近三年後,終於用上了煤氣……
這件事情的辦成,使王樹風在小區內威望大漲,而王樹光並非是大公無私的“活雷鋒”,他這樣做是有他的明顯的個人目的的。現在第一步已經完成,他立刻指出了當下房地產公司與物業來回扯皮推諉,置業主的利益於不顧。尤其是物業公司,“隻收費不幹活”,“收費時啥都是物業的,幹活時啥也不是物業的,啥責任也和物業公司無關……”王樹風這些煽動的話語,再結合當下物業管理的混亂,服務的不到位,很自然的引發起了共情與共鳴。在大家情緒高漲的時候,王樹風趁機提出了,要成立業主自己的組織——業主委員會……
其實,人們都有一種盲目的從眾心理。加之,王樹風前段時間,確實為這個小區做出了貢獻。雖然當時王樹風為達到目的,所說的一些話,所做的一些事,很多業主心裏是不讚同的。但是看到王樹風就是以這種死磨爛打,以纏訪,鬧訪的形式,將事情辦成了以後,這些不讚同的人,釋然了。都認為在當下這個社會,或許也隻有王樹風這樣的人,以這樣的方式,才能把事情辦成。所以,當王樹風提出要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時候,大部分人都采抱著“隨大溜”的心態——“大家都簽字,那我也簽字吧……大家都同意,那我,也就同意了吧……”
現在很多物業公司,提起這種“名為業委會,實為職業物鬧的人”,都恨的牙根直癢癢。但是,這些物業公司,就沒有從根本上去思考這個問題。這種職業物鬧,他是要有其滋生的土壤,才能夠茁壯成長。如果物業服務到位,真正能夠做到精細化管理,真正能夠做到貼心的服務,並且能夠和業主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所有人都會相信,這片土地上,是生長不出“物鬧”這種奇葩的果實的。所以說,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麵性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共生共存關係的。一個物業服務做的很爛的物業,與之伴生的,必然會是職業物鬧,所謂的有區別,不過是物鬧產生的時間早晚而已……
喜歡關於物業的二三事請大家收藏:()關於物業的二三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