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唉~累了……老劉,樂萬家,毀滅吧……

字數:5157   加入書籤

A+A-


    第201 章 唉~累了……老劉,樂萬家,毀滅吧……
    “今天要去哪呢?哦哦,對了,先釘釘上打個卡……”
    送了孩子上學後的陳光,耳朵裏戴著耳機,徒步往公司的方向走去,在路過離孩子學校最近的濱河大道小區時,陳光掏出手機,打開釘釘,打了個上班的卡。
    因為陳光是樂萬家物業公司的高管,在釘釘的打卡設置上,沒必要像別的員工一樣,在哪裏上班,就必須得到哪裏打卡。
    在樂萬家物業公司裏,副總以上的高管隻有三位,而這三位高管,打卡地的設置,是公司所轄項目部及公司所在地的,所有辦公地點,範圍是五百米。
    “嘿嘿,七點五十八,打卡成功……”
    看著手機上打卡成功的畫麵,陳光會心一笑,退出釘釘,進入音樂播放器界麵,打開循環播放後,繼續朝著公司方向走去。
    “咦?那不是龔瑞紅的車嗎?怎麽在濱河大道繞了一圈就走了?那方向,也不是去公司的啊?”
    就在陳光剛將手機裝入口袋,抬頭向前繼續步行時,看到了龔瑞紅的車,在濱河大道車庫入口附近停了一分多鍾,然後掉了個頭,開走了。
    “我知道了,她這也是跑這邊來釘釘打卡的……”
    和陳光猜測的結果完全相同,車內的龔瑞紅,麵無表情的,將打完卡後的手機放在一邊,駕駛著車輛,朝著樂萬家物業公司相反的方向,越走越遠……
    在濱河大道小區物業辦公室,一個客服,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往大廳的服務台,從服務台的抽屜裏拿出一個舊手機,打開後進入釘釘,替這個手機的主人——本小區的項目經理王書婷,打了出勤卡。
    在樂萬家物業公司所在地,距辦公室直線距離三四百米的車站,剛一下車的李娜,就將手機上一直開著的,釘釘出勤打卡界麵點了確定,待打卡界麵由紅色轉為打卡成功的綠色後,李娜長呼了一口氣,往公司相反的方向吃早餐去了……
    此類情景,自樂萬家物業公司實行了釘釘打卡製度後,每天,都在樂萬家物業公司涉及的範圍內上演著。
    而那些平時一有些大事小情,就爭相匯報給劉昆平的,樂萬家物業的管理們,麵對這樣的共性行為,卻罕見的,全部保持了沉默……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隻要是製度,都是會有因延遲而產生的漏洞,再先進的軟件,隻要是由人操作的,就能有修改的權限。
    這還隻是在釘釘試運行了一個月後,由範建萍,統一修改了打卡範圍的結果,在未調整前,打卡範圍為兩公裏,有些住在工作地點附近的人,隻需在家打開手機點一點,即使一天不出門,也能實現一日四打卡。
    對於新生事物,陳光是不排斥的,甚至,他還有一種想一探究竟的想法,他的興趣與關注點,不僅僅是隻停留在釘釘這個工具性的平台上,對那些年剛剛興起的各種所謂的物業智能管理軟件,也表現出了盎然的興趣。
    這個倒不是說,陳光一心是想要搞什麽科研,或者是要大力推廣這些軟件,而是一直分管和負責公司多種經營的他,一直想知道這些軟件的運行模式,最重要的是,他想知道這些軟件的盈利點在哪裏?
    直白的說,他想知道,這些被投入大量經費研發出來的軟件,是怎麽掙錢的?能掙多少錢?
    很快,能夠讓陳光,一探究竟的機會,來了。
    那是一個炎熱的初秋之日,這個城市的住建局,向所在地區的所有物業公司,傳遞了一個通知,說是要大力推廣物業的智能管理,並向大家推薦了一個新成立的,外省的科技公司開發的物業管理軟件。
    當時,樂萬家物業公司,是當地唯一,聽了這家科技公司的負責人的,對軟件講解的課程的物業公司。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麵的,而這個結果,卻也是各方麵的運作後的結果,產生的結果。
    首先,不是這個地區的物業人,對這個所謂的智能和新科技的認識不足,相反,對於人力密集型的物業行業,這些老板們太渴望減員增效了,但這種行業,具體的幹活的人,少一個都不行,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條帚不到,垃圾不跑。”
    那個時候,還沒有各種各樣的智能機器人,去代替傳統的人工。但話又說回來,真的有了那能代替的智能產品,第一性價比如何,是否能在減員的同時達到增效?第二是否能夠完全替代?最後,那操作及維修養護這些智能產品的,不還得是人嗎?
    費那麽大的勁,去實現這個不能實現減員增效,不能控製成本,相反會加大投資的項目,這可不是推動物業行業的進步,這是要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這麽崇高的事情,可不是一個五線城市的物業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
    “有這功夫,這時間,我直接安排個保潔大姐,兩條帚就辦了事了……”——這是當時的,所有物業人的心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次,是同為商圈的,這些物業公司的老板,對於當時政策的解讀,將這個公司,當成了掛羊頭賣狗肉的騙子公司。
    那幾年,隨著國家大量的扶持政策,密集的發布和實施,造成了在那段時間內,一些打著高科技智能的名頭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
    而這些公司,雖然貼著什麽高科技,什麽智能,什麽數字化的標簽,但其本質還是一些傳統的行業,起這樣的名字,無非不過想得到政策的紅利和無息貸款。
    這一點,同為商人的物業公司的老板們,心裏是很清楚的,甚至有些老板,也在這段時間采用了這樣的操作。比如清運垃圾的單項服務,有些老板就依此注冊了,一個名為高科技智能垃圾處理的公司。
    除了以上對產品不適用,達不到減員增效,提高不了生產力,並且懷疑是騙子公司以外,更重要的,是這次住建局通知的形式。
    首先,這次住建局的通知,並非以往紙質的文件的傳送,而是以電話的形式,通知了一些規模較大的物業公司。
    其次,內容並非行政性的強製性指令,反而更像是一種商業促銷。
    所以接到通知的,這些物業公司的老板,對此幾乎是,沒有什麽參與的熱情與表示。
    而樂萬家物業公司,成了本市唯一接受並接待,這家做物業管理軟件的所謂高科技公司的推廣人員,卻是龔瑞紅刻意的推動和策劃的結果。
    自上次劉昆平與範建萍來樂萬家公司,推行了所謂的改製與改革以來,龔瑞紅在這邊受到了極大的限製,而龔瑞紅在本地的,自己的那個物業公司,規模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也越來越大,使得她能出現在樂萬家物業公司的時間,是越來越少。
    為了不被樂萬家公司內部的人,知道她自己的物業公司的存在,為了不被劉昆平察覺這樣一個事實,龔瑞紅不惜每天一大早,開車至相關區域釘釘打卡後,再去自己的公司處理相關事務。
    時間一長,兩頭奔波的龔瑞紅,既感疲憊的同時,又感覺自己,逐漸的失去了在樂萬家物業公司的控製力和影響力。
    “這樣下去可不行……”龔瑞紅暗自心裏想到,“長期以往,自己的身體吃不消是一方麵,而且……不行!不能讓這個情況出現……所以,這樂萬家,必須得亂起來……必須得分裂……”
    為了能夠兩頭兼顧既,能夠從樂萬家這裏繼續吸血,又能為自己的公司造血,並擴大自己公司的規模,龔瑞紅決定,加大各種形式的,對樂萬家的內耗及消耗。
    而這個所謂的高科技公司,研發和推廣的物業管理軟件團隊的到來,使龔瑞紅看到了,她目標實現的希望和切入點。
    “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那一定是你的敵人!”——這句話放在龔瑞紅看樂萬家團隊,是在貼切不過了。
    劉昆平的好大喜功,得意忘形,還有外強中幹的特性,這十幾年來,龔瑞紅看的是很透徹。
    而最新加入的,曾在體製內如魚得水的,退休幹部趙子京,在龔瑞紅將近半年的觀察中,給趙子京貼上了一個“幹啥啥不行,吹牛內鬥第一名”的標簽。
    而那個,和她鬥了近10年,還沒被她整倒的陳光,她也自認為掌握了陳光所有的缺點和優點。“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的自閉症患者”——這是龔瑞紅,給陳光下的定義。
    所以,麵對著這樣一個物業管理軟件推廣團隊,龔瑞紅毫不費力的,與他們取得了聯係。在經過簡單的了解後,龔瑞紅大概對這個團隊的運行模式,和背後的社會關係,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就先這樣開始吧……不過,上趕著的買賣做不成……還得撒出更多的鉤,才行”
    在了解到相關信息後,龔瑞紅的腦子裏,形成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相關的產品嘛……再找兩個陪榜的……貨比三家嘛……”
    龔瑞紅在對那個,推廣這套物業管理軟件的,所謂的本省總代理,麵授機宜。
    “還有,也不能單線從我這邊匯報……既然這次住建局幫你去推廣,說明住建局你是有熟人的……這樣,我告訴你個信息——住建局的李局長。那對我們這個劉老板,可是有知遇之恩——當年這個樂萬家,就是李局長,從省城引進到這裏來的……”
    “還有……”
    剛說完這些,龔瑞紅仿佛又想起了什麽似的。
    “還有就是同行推薦……我再告訴你兩個物業公司的名字……到時候,就說這三家物業公司,一起去聽聽這個培訓,但是地點,一定要選擇樂萬家公司內……”
    “唉~累了……老劉,樂萬家,毀滅吧……”
    喜歡關於物業的二三事請大家收藏:()關於物業的二三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