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軍糧改革

字數:2945   加入書籤

A+A-


    七日後,太和殿上。
    李雲軒端坐龍椅,手中拿著李君澤的奏折,臉上看不出喜怒。楊毅站在文官首位,眼觀鼻鼻觀心,仿佛對朝堂上的議論充耳不聞。
    "諸卿都看過了太子的奏折。"李雲軒緩緩開口,"關於新耕法推廣和減免賦稅一事,還有什麽異議嗎?"
    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目光都偷偷瞄向楊毅,可首輔大人卻像入定了一般,紋絲不動。
    終於,戶部尚書崔元峰出列:"陛下,臣以為新耕法既已證實有效,自當推廣。但減免賦稅一事...國庫空虛,邊關軍餉..."
    "崔大人此言差矣。"李君澤朗聲打斷,"兒臣算過,即使減免三成賦稅,因產量大增,國庫實際收入仍比往年多出兩成。這是詳細賬目,請父皇過目。"
    太監將賬本呈上。李雲軒仔細翻閱,微微點頭:"太子算得不錯。既如此,減免賦稅有何不可?"
    崔元峰額頭冒汗,偷眼看向楊毅。這時,楊毅終於動了,他緩步出列,躬身道:"陛下聖明。老臣隻是擔心,減免賦稅恐成慣例,日後若遇荒年..."
    "首輔大人多慮了。"葉明突然開口。作為技術指導,他今日特許上朝。"新耕法能顯著提高抗災能力。平穀試驗田在七月那場旱情中,減產幅度比對照田小四成。"
    楊毅眼中閃過一絲冷光:"葉公子年紀輕輕,倒是信心十足。"
    "非是下官自信,而是數據如此。"葉明不卑不亢,從袖中取出厚厚的記錄本,"這是我爹娘封地中田地每日的詳細記錄,請陛下禦覽。"
    當太監將記錄本呈上時,朝堂上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那本子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日期、氣溫、降雨量、秧苗生長情況等數據,還有對照圖表,一目了然。
    李雲軒翻閱片刻,眼中露出讚賞:"詳實有據,很好。"
    他合上本子,看向楊毅,"楊愛卿還有何疑慮?"
    楊毅深吸一口氣:"老臣隻是擔心,全麵減免恐引發其他州縣攀比..."
    "那就先從試行新耕法的州縣開始。"李雲軒一錘定音,"傳旨:凡施行新耕法之州縣,本年秋稅減免三成。另命戶部即刻擬定新耕法推廣方案,春耕前要落實到各道州縣。"
    "陛下聖明!"李君澤率先跪拜。葉明和眾官員也隨之跪倒,山呼萬歲。
    楊毅跪在地上,低著頭,無人能看到他眼中的寒光。
    退朝後,葉明和李君澤並肩走出太和殿。陽光照在兩人身上,暖洋洋的。
    "我們贏了第一仗。"李君澤低聲說。
    葉明點頭,卻不見喜色:"楊毅今日太過安靜,不像他的風格。"
    "無妨。"李君澤拍拍他的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
    第二天,秋陽透過廚房的窗欞,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葉明卷起袖子,站在一張寬大的案板前,周圍圍著五六個滿臉疑惑的廚娘。
    案板上擺滿了各式食材:新磨的麵粉、粗鹽、蜂蜜、豬板油,還有各種曬幹的野菜和肉塊,既然今年豐收了,那他想著能不能把軍糧給改一下。
    "三少爺,您真要親自下廚?"為首的張廚娘搓著圍裙,不安地問道。這位在國公府伺候了二十年的老廚娘,還是頭一回見到主子進廚房幹活。
    葉明拿起一個小木勺,從陶罐裏舀出一勺豬油:"張媽媽,今天咱們不是做飯,是做軍糧。"
    "軍糧?"幾個廚娘麵麵相覷。
    葉明笑了笑,從懷中取出一張紙,上麵畫著幾種奇怪的食物形狀:"就是能讓邊關將士隨身攜帶,不用生火也能吃的幹糧。"
    他拿起一塊事先準備好的樣品——這是他憑著記憶,讓粗使丫頭按他說的胡亂捏出來的試驗品。掰開堅如石塊的東西,裏麵露出粗糙的顆粒。
    "這...這東西能吃?"年輕的李廚娘忍不住脫口而出,被張廚娘狠狠瞪了一眼。
    葉明不以為忤:"確實難吃,所以需要各位幫忙改良。"
    他指向案板上的原料,"我們需要做出一種幹糧,要能保存三個月不壞,一小塊就能頂一頓飯,還要方便攜帶。"
    廚娘們雖然滿腹疑問,但見三少爺神色認真,也隻好配合。張廚娘壯著膽子問:"那...三少爺要我們怎麽做?"
    葉明眼睛一亮,從袖中掏出一個小本子和炭筆:"首先,我們記錄每種配方的原料比例和製作步驟。"
    就這樣,國公府後廚變成了一個奇特的實驗室。葉明將廚娘分成三組,每組試驗不同的配方。
    第一組做純麵粉壓縮餅,第二組嚐試加入油脂,第三組則試驗摻入幹果和肉末。
    "麵粉要先炒熟。"葉明指導著第一組,"不是完全炒熟,七分熟就行,這樣既容易保存,又不會太難消化。"
    廚娘們按照吩咐,將麵粉倒入鐵鍋中,小火慢炒。不一會兒,麥香彌漫了整個廚房。
    "停!現在這個程度正好。"葉明抓起一把麵粉,在指尖搓了搓,"顏色微黃,有香味但沒焦苦味。盛出來晾涼。"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