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試製軍糧

字數:3423   加入書籤

A+A-


    與此同時,第二組正在處理豬板油。葉明讓她們將油脂熬化後過濾雜質,然後加入少許鹽和炒過的麵粉。
    "三少爺,加麵粉作甚?"負責這組的王廚娘不解地問。
    "這樣油脂冷卻後不會太硬,也更容易與其他原料混合。"葉明解釋道,"而且能延長保存時間。"
    第三組的工作最為複雜。肉要切成薄片,先用鹽水浸泡,再用重物壓出水分,最後掛在灶台上方用煙熏幹。幹野菜則要研磨成粉,與炒麵粉混合。
    "記錄下時間。"葉明對身邊的阿福說,"肉片浸泡了多久,壓了多久,熏了多久,都要記清楚。"
    廚娘連忙在小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寫下幾個數字。葉明看了一眼,歎了口氣:"算了,還是我來記吧。"
    整整一個上午,廚房裏熱火朝天。到了午時,第一批試驗品終於出爐:第一組的純麵粉餅硬得像石頭;第二組的油餅稍微好些,但太鬆散;第三組的成品最為複雜,肉幹和野菜粉餅分開製作,尚未組合。
    葉明將每種樣品都嚐了一點,時而皺眉,時而點頭。他讓廚娘們也來品嚐,並說出感受。
    "這純麵餅太硬,硌牙。"張廚娘直言不諱,"不過泡水後應該能吃。"
    "油餅倒是香,就是太容易碎了。"李廚娘小聲道,"揣懷裏走幾步就得成渣。"
    "肉幹不錯,有嚼勁,鹹淡也合適。"王廚娘評價道,"就是太費工夫,一次做不了多少。"
    葉明認真記錄下每一條意見,然後宣布下午進行第二輪試驗。
    "純麵粉餅要加入少量油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他指著記錄本說,"油餅要調整壓製力度,找到不散不硬的那個點。肉幹可以切得更薄些,縮短熏製時間。"
    廚娘們驚訝地發現,這位平日裏養尊處優的三少爺,竟對廚藝之事如此精通。更讓她們驚奇的是,葉明堅持對每個變量都進行精確控製並記錄。
    "三少爺,咱們做吃的向來是靠手感,您這又是稱又是量的..."張廚娘看著葉明用一杆小秤稱量麵粉,忍不住問道。
    "張媽媽,手感會變,但數字不會騙人。"葉明將稱好的麵粉倒入碗中,"今天加一撮鹽,明天加一撮鹽,看起來一樣,實際上可能差很多。我們要找到最合適的比例,然後每次都能做出同樣的東西。"
    就這樣,試驗一連進行了三天。每天都有新的改進:在配方中加入少量蜂蜜增加甜味和粘性;調整壓製時間使餅塊既緊密又不至於太硬;嚐試不同的包裝方式以防潮防蟲...
    到第四天時,成品已經大為改觀。最終的軍糧分為兩部分:一塊巴掌大的壓縮幹糧,由炒麵粉、豬油、蜂蜜和鹽按精確比例混合後壓製而成;兩塊手指長的肉幹,經過鹽水浸泡和果木煙熏,鹹香耐嚼。
    "三少爺,這東西真能放三個月不壞?"張廚娘看著桌上排列整齊的樣品,仍有些不敢相信。
    "理論上可以。"葉明拿起一塊幹糧,"關鍵在於低水分和密封。我們用的油紙要再厚些,最好外麵再加一層蠟。"
    就在這時,管家匆匆趕來:"三少爺,老爺讓您立刻去書房。"
    葉淩雲正在書房看邊關來信,見葉明進來,直接問道:"明兒,你最近在鼓搗什麽?府裏廚房整天煙熏火燎的,楊府都派人來打聽了。"
    葉明早有準備,從懷中取出一個油紙包:"父親請看。"
    葉淩雲打開油紙,露出裏麵的幹糧和肉幹。他疑惑地嚐了一口,眉頭漸漸舒展:"嗯...味道尚可。這是?"
    "軍糧。"葉明簡要解釋了用途,"邊關行軍,常常來不及生火做飯。有了這個,將士們隨身攜帶,餓了就能吃,不用埋鍋造飯耽誤時間。"
    葉淩雲眼中精光一閃:"你大哥前日來信,正抱怨行軍糧草不便。此物若真如你所說..."
    "已經做過保存試驗。"葉明自信地說,"密封好的話,三個月不會變質。而且熱量足夠,兩塊幹糧加一塊肉幹就能頂一頓飯。"
    葉淩雲沉思片刻:"需要什麽材料?"
    "主要是麵粉、肉、鹽和油脂。前兩樣我們莊子上都有富餘,就是鹽和油脂..."葉明猶豫了一下,"楊家似乎察覺了什麽,市麵上鹽價飛漲,油脂也難買。"
    "這個不難。"葉淩雲冷笑一聲,"老夫征戰多年,舊部遍布各州。青州產鹽,我可以讓老部下秘密采購。至於油脂..."
    他走到書架前,取下一本賬冊,"國公府在隴西有幾個莊子,盛產胡麻,可以榨油。"
    葉明大喜:"有父親支持,第一批五百人份的軍糧,十日之內就能完成!"
    "不要在府裏做了。"葉淩雲果斷道,"我在城南三十裏有個廢棄的莊園,位置隱蔽。把需要的器具和可靠的人手都轉移過去,對外就說...就說開醃菜作坊。"
    就這樣,軍糧生產從國公府廚房轉移到了秘密莊園。葉明親自挑選了二十名可靠的工匠和廚娘,帶著改良過的配方和工藝,開始了小規模生產。
    莊園內,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一組人專門負責炒製麵粉,嚴格控製火候和時間;另一組處理肉類,切薄、鹽醃、壓水、熏幹;還有一組專門負責最後的配比和壓製。葉明則來回巡視,確保每個環節都按標準進行。
    "三少爺,您看這個壓製力度如何?"一個壯實的工匠捧著剛出模的幹糧讓葉明檢查。
    葉明掰開幹糧,觀察斷麵:"再加大半分力。要緊密但不能完全不留空隙,否則太硬難以下咽。"
    另一邊,張廚娘正在試驗新的包裝方法。她在油紙外塗上一層蜂蠟,然後用火烤化,使蠟均勻滲透紙張。
    "這樣防潮效果更好。"葉明檢查後讚許道,"不過要注意蠟的溫度,太高了會有怪味。"
    七天過去,第一批五百人份的軍糧終於完成。每一份都包含兩塊壓縮幹糧和一條肉幹,用雙層油紙包裹,外麵再塗蜂蠟防潮。包裝上還蓋有製作日期和批號的印記。
    葉明隨機抽查了幾包,確認質量無誤後,命人裝入特製的木箱。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