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清理爪牙

字數:3679   加入書籤

A+A-


    一個月後,禮部掀起波瀾。起因是葉瑾參加尚書府賞花宴時,偶然聽見崔家女眷炫耀其子"花了三千兩就中舉"。
    葉明順藤摸瓜,竟查出禮部有七名官員收受賄賂,篡改科考名次。
    "陛下!"年邁的禮部尚書跪在金鑾殿上老淚縱橫,"老臣失察,甘願受罰!"
    皇帝歎了口氣:"愛卿年事已高,回鄉榮養吧。"
    這是清洗行動中倒下的最高級別官員。退朝後,李君澤在東宮花園對葉明道:"禮部這位不能硬來,畢竟是三朝元老。讓他體麵致仕,朝野都說不出什麽。"
    葉明點頭。政治不是打打殺殺,有時候軟刀子更致命。
    隨著時間推移,崔楊派係的官員如秋葉般紛紛凋零。
    有的因貪腐落馬,有的被調任閑職,還有的"主動"請辭。朝堂格局悄然改變,寒門子弟與太子黨逐漸占據要職。
    然而就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葉明在刑部門口拾到一枚特殊的銅錢——正麵是尋常的"天佑通寶",背麵卻刻著個小小的狼頭。崔家死士的標記。
    "少爺,要加派人手嗎?"李天寶緊張地問。
    葉明摩挲著銅錢,搖了搖頭:"按原計劃進行。"
    次日朝會,最後一個目標浮出水麵——樞密院承旨鄭方,崔家埋在軍中最深的釘子。此人處事謹慎,多年來毫無把柄。但葉明耐心等待,終於等到他犯錯的時機。
    "鄭愛卿。"皇帝和顏悅色地問,"北疆使團將至,邊關防務可有預案?"
    鄭方出列奏道:"臣已命雲州、朔州各增兵三千..."
    "哦?"李君澤突然打斷,"可兵部記錄顯示,這兩處兵力未變啊。"
    鄭方額頭滲出細汗:"這...臣是命他們做好增兵準備..."
    "鄭大人好大的膽子!"葉明厲聲道,"謊報軍情可是死罪!"他展開一份奏折,"雲州守將的密折昨日剛到,說接到樞密院密令,要求他中秋期間故意放鬆北麵防務。這莫非也是"增兵準備"?"
    朝堂嘩然。鄭方麵如死灰,他明白自己掉進了陷阱——那份"密令"根本是葉明偽造的,但他確實私下聯係過雲州守將,現在百口莫辯。
    退朝時,葉明與李君澤並肩而行。太子低聲道:"崔楊兩家在朝中的勢力,至此算是清理幹淨了。"
    "明麵上的而已。"葉明望向宮牆外的天空,"暗處的,還多著呢。"
    一陣秋風吹過,卷起幾片落葉。葉明忽然想起那枚狼頭銅錢,心頭掠過一絲不安。這場較量,或許才剛剛開始。
    秋雨淅瀝,打在葉家商會後院的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葉明撐著一把尋常油紙傘,從側門悄然進入,身上粗布衣裳與尋常商賈無異。早等在廊下的陳掌櫃連忙迎上來,臉上皺紋比上次見麵又深了幾分。
    "東家,出事了。"陳掌櫃聲音壓得極低,"今早順天府同時查封了我們三家綢緞莊,說是有人舉報售賣違禁雲錦。"
    葉明眉頭一皺。雲錦是禦用之物,民間私售確是重罪,但青雲商會從不碰這等生意。"誰舉報的?"
    "八成是永昌號。"陳掌櫃遞上一份名帖,"這是今早順天府師爺偷偷送來的,說是永昌號的二當家前日宴請了順天府尹。"
    葉明借著燈籠光掃了一眼名帖,眼中寒光一閃——宴請地點竟是崔家名下的一處別院。看來崔家雖倒,爪牙還在。
    "去把近三個月的進貨單子拿來。"葉明踏入內室,脫下濕漉漉的外袍,"再備一份朝廷新頒的《織造物料例》。"
    半個時辰後,葉明指著條例中的一條給陳掌櫃看:"朝廷上月新規,民間可用雲紋,隻要不用金線和五爪龍紋即可。我們賣的"雲霞錦"用的是三爪蟒紋,完全合規。"
    "可順天府硬說我們以假亂真..."
    "明日你親自去順天府。"葉明冷笑,"就說我們願意配合調查,但若查無實據,要他們按《大慶律》賠償停業損失,一天一百兩。"
    陳掌櫃眼睛一亮。順天府尹最怕擔虧空官銀的罪名,這招可謂打蛇七寸。
    離開商會時已近子時。葉明剛回到府中,李天寶就匆匆迎上來:"少爺,太子殿下派人來,說調任名單已經擬好了。"
    書房裏,葉明就著燭光細看名單。李君澤計劃將刑部三名崔派官員以"曆練"之名調往嶺南,同時從地方提拔幾位寒門出身的能吏填補空缺。
    "表哥這招高明。"葉明輕叩桌麵,"嶺南天高皇帝遠,去了就難回來了。"
    次日朝會,當李君澤提出這批人事調動時,幾位崔派老臣麵麵相覷,卻找不出反對的理由——畢竟"曆練"是美事,反對反倒顯得他們心胸狹窄。
    "臣附議。"葉明適時出列,"嶺南正缺精通刑名的官員。隻是..."他話鋒一轉,"刑部掌天下刑獄,若一下調走三位能臣,恐公務積壓。臣舉薦江州司馬趙文煥、漳州判官周正等人暫代。"
    這些名字全是寒門出身的地方能吏,與崔楊兩家毫無瓜葛。皇帝欣然應允,一場人事更迭就這樣波瀾不驚地完成了。
    退朝後,葉明剛走出宮門,就看見葉瑾的貼身丫鬟在等候。"小姐請少爺回府用午膳,說是有要事相告。"
    葉府花廳裏,葉瑾正指揮丫鬟們擺膳。見葉明來了,她神秘兮兮地湊過來:"三哥,昨兒我在禮部侍郎家喝茶,聽到件趣事。"
    原來葉瑾昨日參加侍郎夫人的茶會,席間禮部員外郎的夫人炫耀夫君新得了一幅吳道子的畫,說是某位舉人父親所贈。
    "那夫人喝多了梅花釀,說漏了嘴。"葉瑾眼睛亮晶晶的,"說那舉人本來落第的,是員外郎親自把他的卷子找出來補錄的。"
    葉明夾菜的筷子一頓:"可知那舉人姓名?"
    "姓杜,叫什麽...杜文淵?他父親好像是個鹽商。"
    葉明心中一動。今年春闈確有補錄一事,當時禮部說是發現遺珠。若真如葉瑾所言...
    "瑾兒,那幅畫是什麽樣式?"
    "說是《天王送子圖》,那夫人還抱怨畫上墨色褪了不少呢。"葉瑾給葉明盛了碗湯,"對了,她手腕上戴的翡翠鐲子成色極好,說是叫什麽...老坑玻璃種?"
    葉明差點嗆住。老坑玻璃種的翡翠鐲子,少說也值三千兩,一個員外郎哪來這麽多錢?他匆匆用完膳,立刻派人去查。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