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北境陰雲 格物礪劍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葉秋的密信像一塊冰冷的鐵,沉甸甸地壓在葉明心頭。他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動身前往東宮。
太子李君澤剛聽完葉明轉述密信內容,臉色瞬間變得凝重無比。
“北狄異動……精良裝備……中原風格……”他喃喃重複著這幾個關鍵詞,猛地一拳砸在案幾上,“他們好大的膽子!竟敢私通敵國!”
“殿下,目前尚無確鑿證據指向具體是哪家所為,”葉明相對冷靜,但眼神同樣銳利。
“但大哥在邊關多年,他的判斷不會空穴來風。此事必須立刻稟報陛下,同時,我們要做好準備。”
“準備?對,必須準備!”太子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北狄若得利器,戰力必然大增。邊關壓力驟增,糧草、軍械、兵員……戶部和兵部那邊,孤會親自去盯著,絕不能讓前線將士短了補給!明弟,你這邊……”
葉明迎上太子的目光,沉聲道:“格物院,可為邊軍礪劍!”
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在太子書房鋪開紙筆,勾勒出幾樣物事的草圖。
“殿下請看,此物名為‘蜂窩煤爐’,結構簡單,以黏土和煤粉壓製而成的‘蜂窩煤’為燃料。邊關苦寒,將士夜間巡邏、駐守哨卡,若有此物,一爐之火可暖一帳,且比柴火耐燒,煙霧亦小,不易暴露目標。”
葉明快速解釋道,“製作簡單,成本低廉,可令北境附近州府匠坊大量趕製,迅速配發邊軍。”
太子眼睛一亮:“此物大善!可解將士風寒之苦!”
葉明筆鋒一轉,又畫出另一幅圖,那是一種結構更為緊湊、弓臂形狀奇特的弩。
“此乃改進型蹶張弩。我觀現有軍弩,上弦費力,射速慢。我改進了其滑輪組和弓臂結構,用複合竹材替代部分木構件,使其更輕,張力更強,且同等力氣之上,兵士可更省力、更快地完成上弦。若能量產裝備,可大幅提升我軍遠程壓製能力。”
他頓了頓,繼續道:“還有箭矢。目前箭鏃多為扁平或圓錐,破甲能力有限。我設計了一種三棱箭鏃,帶血槽,穿透力更強,且難以拔出。製造工藝稍複雜,但格物院可先製作一批模具,分發至軍器監,盡快投產。”
太子的呼吸有些急促,他緊緊盯著圖紙,仿佛看到了邊關將士手持新弩,箭如飛蝗射向敵酋的場景。“好!好!明弟,你真是我大雍的福星!孤這就帶你入宮麵聖!”
養心殿內,皇帝李雲軒聽完太子和葉明的匯報,又仔細查看了那幾份草圖,良久沒有說話,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葉卿,”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帶著一絲沙啞,“你之所言,葉秋之信,朕知道了。北狄之事,朕會密令兵部及北境各鎮加強戒備,暗中調查裝備來源。你格物院所獻之物,甚好!”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目光如炬:“蜂窩煤爐,準!由格物院監製,工部協辦,一月內,朕要看到五萬套運抵北境!改進弩、三棱箭鏃,準!”
“格物院立即試製樣品,進行測試,若果真有效,朕特許格物院設‘軍器研究坊’,專司軍械改良,一應所需,由內帑直接撥付,不必經工部、戶部!”
“臣,領旨!定不負陛下所托!”葉明心中激蕩,躬身領命。他知道,這是皇帝給予的莫大信任,也是格物院一次重要的轉型契機。
“至於私通敵國之事,”皇帝眼中寒光一閃,“朕會讓暗衛去查。若查實……無論涉及誰,朕絕不姑息!”
帶著皇帝的旨意和沉重的使命,葉明回到了格物院。他立刻召開了全體核心會議,宣布了格物院接下來的重心將向軍械研發與後勤保障傾斜。
院內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而充滿鬥誌。
“石柱,你帶一隊人,負責蜂窩煤爐和蜂窩煤的模具設計與樣品製作,要快,要保證容易大規模生產!”
“李匠頭,你帶最好的弩匠和木匠,成立弩機小組,按我的圖紙,全力攻關改進型蹶張弩!”
“王博士,你負責組織人手,研究三棱箭鏃的鑄造模具和打磨工藝!”
“算學科和預科的籌備也不能停,我們需要更多懂算學、明格物的人才!”
一道道指令清晰下達,整個格物院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開始圍繞“礪劍”這一目標高速運轉起來。敲打聲、鋸木聲、爭論聲日夜不息,燈火常常通明至深夜。
然而,世家的觸角依舊靈敏。格物院大規模采購特定規格的毛竹、牛筋、生鐵等物資,以及皇帝內帑資金流向的變動,很快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一場針對格物院新的風波,在暗處悄然醞釀。這一次,他們攻擊的焦點,不再是技術或人品,而是——“僭越”!
數日後,一份言辭激烈的奏章被遞到了皇帝的案頭。
奏章中聲稱,格物院不過一研究器物之場所,葉明竟敢私研軍國利器,妄圖插手軍械製造,此乃逾越本分,其心可誅!
更暗示葉明借此機會,大肆揮霍內帑銀錢,中飽私囊,與民爭利,長此以往,恐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於國朝不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奏章雖然沒有明確證據,但其扣下的“僭越”、“貪墨”、“結黨營私”等帽子,卻極其惡毒,直指皇帝最為敏感的權柄與猜忌之心。
剛剛因為北境陰雲而稍顯緊張的朝堂,再次因為葉明和格物院,蕩起了新的漣漪。
葉明得知消息時,正在試射場測試新打造出的改進弩。弩箭帶著尖銳的破空聲,穩穩地釘入了百步外的包鐵木靶,箭簇深入寸餘,威力明顯優於製式軍弩。
他放下弩機,聽著石柱憤憤不平的匯報,臉上沒有任何意外之色,隻是淡淡地問了一句:“這次,是誰帶的頭?”
“是……是吏部右侍郎,周永昌。他是已故王老太公的門生,與王家關係匪淺。”石柱低聲道。
葉明擦掉手上的油汙,眼神冰冷:“跳梁小醜,不足為懼。陛下聖心獨斷,豈會因這等無稽之談動搖?我們的任務,是把東西造出來,造得更好!讓邊關的將士,能用上它們多殺敵,少流血!”
他轉身,對忙碌的工匠們高聲喊道:“都聽到了嗎?有人不想讓我們為邊軍造利器!我們能答應嗎?”
“不能!”震天的吼聲在試射場回蕩。
“那就拿出真本事來!用我們手中的錘子、尺子,砸碎那些流言蜚語!用我們造出的利器,告訴所有人,格物之力,亦可衛邦安國!”
“衛邦安國!衛邦安國!”
群情激昂,所有的擔憂和憤怒都化為了更強大的動力。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