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凱旋回朝 暗流湧動

字數:3189   加入書籤

A+A-


    與此同時,兵部、工部內部,一些與世家大族關係密切的官員,也開始暗中活動,試圖在火器的生產、分配環節插手,分一杯羹,或者至少進行掣肘。
    甚至,葉明還收到太子李君澤的密信,信中提醒他,幾位藩王對火器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已經暗中派人接觸格物院的相關人員,試圖獲取技術細節。
    麵對這四麵八方湧來的暗流,葉明在回京的路上就已開始籌劃。
    抵達京城當日,皇帝特許其不必先回家,可直接攜火器入宮演示。
    皇宮演武場上,文武百官齊聚。當那十名火器兵,在葉明的指揮下,動作整齊劃一地完成裝填、瞄準、齊射,將百步外的包鐵木靶打得千瘡百孔時,當那改進後的“震天雷”在劃定區域炸出巨大坑洞時,整個演武場鴉雀無聲,隻剩下那轟鳴的餘音在眾人耳中回蕩。
    事實勝於雄辯。任何言語在如此直觀的威力麵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皇帝撫掌大笑,連聲讚道:“好!有此神兵,我大雍邊關可固若金湯!葉卿,你又一次沒有讓朕失望!”
    演示結束後,皇帝於宮中設宴,為葉明接風洗塵。
    宴席之上,各方勢力的代表紛紛上前敬酒,言語之間,或試探,或拉攏,或隱含威脅。
    葉明從容應對,既不卑不亢,也滴水不漏。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已成為朝堂上一個新的焦點,一言一行,都需格外謹慎。
    次日,葉明正式以工部右侍郎的身份入部視事。
    他並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首先拜會了工部尚書及幾位老成持重的侍郎,態度謙遜,表示自己年輕,經驗淺薄,日後還需諸位前輩多多指教。
    同時,他呈上了一份早已準備好的《火器製造與列裝管理條陳》。
    這份條陳,詳細規劃了火器研發、生產、質檢、儲存、配發、訓練、使用的全流程,並明確提出了設立獨立的“軍器局”,直屬皇帝或兵部,專門負責火器事宜,與工部原有的軍器監分工協作,但又相互製衡。
    條陳中還特別強調了技術保密與工匠管理,建議對核心工匠給予優厚待遇和嚴格管控。
    這份條陳,既回應了守舊派關於“保密”和“管控”的訴求,又巧妙地將火器的管理權從可能被世家滲透的舊體係中剝離出來,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新體係,可謂是一石二鳥。
    皇帝閱後,大為讚賞,幾乎全盤采納,並下令由葉明主導,會同兵部、工部,盡快將“軍器局”搭建起來。
    葉明這一係列沉穩老練的操作,讓許多準備看他笑話或趁機發難的人大失所望,也讓一些中立派官員暗暗點頭。
    這位年輕的葉侍郎,不僅有驚世之才,更有與其年齡不符的政治手腕。
    然而,葉明知道,這僅僅是初步站穩了腳跟。火器帶來的巨大利益和權力重構,必將引發更激烈的爭奪。
    世家不會甘心失敗,藩王不會放棄覬覦,就連皇帝……在利用他這柄利劍的同時,恐怕也存著深深的忌憚。
    凱旋的榮耀之下,是更加洶湧的暗流。葉明站在工部衙門的窗邊,望著紫禁城巍峨的宮牆,眼神深邃。
    他知道,自己已然置身於這權力漩渦的中心,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格物院這艘船,載著足以改變時代的力量,正駛向一片更加廣闊,卻也更加危險的海域。而他,必須成為那個最優秀的舵手。
    葉明升任工部右侍郎並總領火器事務的旨意,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湧動的朝堂深潭。
    恭賀之聲未絕,無形的較量已然展開。各方勢力都緊盯著這位驟然顯貴的年輕侍郎,看他如何執掌這足以撼動國本的權柄。
    葉明心知肚明,火器乃雙刃劍,用好了是國之重器,稍有差池,便是禍亂之源。他回京後的第一要務,並非急於擴大生產或炫耀功績,而是——立規矩,定方圓。
    在皇帝的支持下,他雷厲風行地推動“軍器局”的設立。
    選址並未放在工部或兵部衙署之內,而是定在了皇城邊緣、毗鄰格物院的一處獨立院落,由皇城司與京營共同派兵把守,戒備森嚴,直接對皇帝負責。此舉明確傳遞出一個信號:火器之事,超然於原有部堂體係之外,不容他人輕易染指。
    軍器局內部架構,也完全由葉明一手擬定。
    下設“研發司”、“製造司”、“質檢司”、“庫管司”及“訓導司”。
    研發司核心仍由格物院骨幹,如墨恒、趙青川等負責,專注於火器改進與新項目攻關;
    製造司則抽調工部及各地可靠匠戶,按格物院製定的標準化流程進行生產;
    質檢司權力極大,由冷鋒推薦的皇城司幹吏與格物院資深工匠共同執掌,對每一件出廠火器擁有“一票否決權”;
    庫管司負責火器及原料的儲存、調配,賬目需每日核對,定期接受審計;訓導司則負責編寫操典、培訓使用火器的官兵。
    這套體係,環環相扣,相互製約,將研發、生產、質檢、倉儲、使用等環節嚴格分離,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單一環節被滲透或濫用的風險。
    然而,規矩的設立,必然觸犯原有的利益格局。
    首先跳出來的,便是兵部武庫清吏司的一些舊吏,他們以往掌管著軍械分配,油水豐厚,如今火器這一大塊肥肉被硬生生劃走,豈能甘心?
    暗中串聯,以“火器與舊製軍械需協同調配,方能發揮最大戰力”為由,試圖阻撓軍器局的獨立運作。
    葉明對此早有預料。他沒有在朝堂上與之爭論,而是直接請旨,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演武比對”。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