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酒狀元敬酒變豪飲 周廉使抓貪反被抓(3)

字數:4024   加入書籤

A+A-


    方才朕所列的幾位知縣可圈可點,上比古人也毫不遜色。” 褒揚廉勤之吏,話語溫婉而感人,大家揪著的心也淡下來。永樂頓了頓,環視群臣,繼續他腹稿多年的長篇大論。 “宋禮、周長、金純不辭辛苦,在山東、河南治運治黃,黃河馴服了,運河通暢了,朕和列位往來北京就會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朝廷缺的就是這樣不圖虛名、勵精圖治,能腳踏實地為國家,為百姓做點實事的人。 三則數年來朕蠲免了受災省和其他省份多少錢糧和逋賦已記不清,百姓負擔輕了,侍弄莊稼有勁頭了,邦本固則國家寧啊!” 他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容納了數百人的奉天殿內外鴉雀無聲,官員們連個大氣都不敢出。永樂輕輕挪了挪身子,沉下臉繼續道,“幾年來,易州及南方諸省連年豐稔, 該是個好光景啊!可易州張騰於征收之時鞭撻勒索,殘害百姓,致上百人嘯聚山林,險些 釀成大變,還口口聲聲說是為朝廷征糧,為朕北巡所用,都這個征法,朕的百姓都扯旗造 反了,朕的天下不用要了,征稅又有何用?”他突然間激動起來,聲調越來越高,眾臣們 見皇上動怒,不知誰帶了頭,“嘩啦”跪倒一大片。
    “湖廣、雲南、四川幾省布政使,優哉遊哉,占著茅坑不拉屎,也就別占了,革職聽用, 著吏部、都察院細細考覆查審,貪贓枉法的,立征下獄。”蹇義、陳瑛忙答應著領旨。
    “朕反複說過,或因一時激憤錯殺了人,請眾臣提醒容當後議,但今日,朕不是一時激憤,是深思熟慮,去北京的路上朕就想好了,眾卿也不必複奏,似張騰這等酷吏留之何 用?著刑部不日正法,以儆效尤。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朕的心中、諸位愛卿的心中都沒有百姓,朕的天下就沒了。故宋太宗之《戒石銘》有必要重複再三:‘爾俸爾祿,民膏民 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當成座右銘寫下來,立在案頭,抬頭即見,時時誦念,於心於身豈無所動乎?”
    “臣遵旨!”又一片齊而低沉的聲音。 “眾愛卿請起!”他忽地話鋒一轉,語氣平緩了,話也溫和起來。番國使臣們雖不明白他話的意思,但皇上的威嚴卻看得真真的,和大臣們一道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今天是過節的日子,難得大員們這麽齊整,說了幾句心裏話,賜宴!” 說話間,光祿寺、尚膳監指揮著一大群火者螞蟻搬家般抬來幾百桌擺得整整齊齊的食案。大體文東武西,一人一桌。永樂笑容可掬,待大家坐定,舉杯道,“今日是新年,過幾日就是元宵節,喜上加喜,可以敞開些,一起幹了這第一杯,祝我大明國運昌祚!”
    “祝陛下萬壽無疆!”眾人從座位上站起,齊聲高和。之後,幾個爵位高的武將開始輪番把盞。
    “朕的‘酒狀元’在哪?” “臣曾棨祝吾皇萬歲萬萬歲!”眾人循聲望去,左側翰林席接近門口處一個魁梧的長方臉官員應聲道。
    “到朕近前來,代朕給各位愛卿敬酒,每桌一杯,黃儼……”
    “奴才在。” “跟隨曾棨斟酒,以示朕愛敬大臣之心。” “奴才遵旨。”尾隨一個從五品的侍講倒酒,黃儼心中老大的不願意,皇上點了又不敢不從,一邊答應著,又叫了馬雲、喬來喜、海壽幾個小太監和自己一起跟在曾棨身後。 曾棨逐桌給大臣敬酒,桌桌幹杯,滿麵春風,無限的榮耀。同僚們每每豔羨楊榮回鄉 奔喪時皇上派了太監喬來喜一路隨行侍候,今天自己不也有太監倒酒嗎?而且是皇上跟前的大太監。 曾棨越喝越起勁,每到一桌就是一陣轟動,半個時辰,曾棨敬完了二百多桌酒,臉色微紅,帶著特有的興奮和滿足到首席向皇上複命,一副從容自若的樣子。共事了六、七年, 大多數人也隻知道他是永樂二年皇上欽點的狀元,供職翰林,寫得一手好文章罷了。今日 一見,真當刮目相看,喝酒比喝水還暢快,二百桌下來,足有半壇多了,卻沒有一點醉意, 連那些敢稱好喝的武將柳升、薛祿等也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和尚道衍嚴守清規戒律,身居佛寺,滴酒不沾,食案上是單為他準備的素膳。曾棨敬酒,大家熱鬧之際,他端起一杯茶要來敬皇上,永樂見了,起身來到他身旁:“少師年紀大了,腿腳不便,朕來敬你一杯。”
    “不敢當,臣正要敬皇上呢。” 兩人碰了一下杯,永樂道:“外間盛傳建文流亡雲、廣,朕也懷疑當年埋葬的屍首不像是男人的,溥洽又拒不承認私放度牒幫他逃走,無風不起浪,空穴豈來風?宮內又偶爾鬧鬼,朕慮著建文雖未去海外,是不是真的在偏僻之處雲遊了。”
    道衍眉頭緊鎖,心中極為矛盾。天命所在,今上即位,南治太湖,北征韃靼,修《永 樂大典》,通運河之便,文治武功,曆曆在目,其作為建文絕難與匹敵。但建文無論生死, 其懦弱的性格、已幾乎不在的號召力也不至於威脅今上皇權,所以他也不希望將其趕盡殺絕。世人皆知是他道衍慫恿當年的燕王舉兵南下,一舉奪位,他在家鄉的冷遇已足以說明 世間的憐弱之心,可如今,建文的三個弟弟,兩個被廢為庶人囚在鳳陽;一個陪母親在父親朱標的靈前奉祀,因宅中突發大火已亡;燕師進南京,建文七歲的長子不知所終,二歲的幼子也被囚在中都。一家人已經如此,佛家慈悲為懷,道衍的心中早生出了無限憐意, 但他卻不敢將這種憐意在皇帝麵前有丁點表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思忖了一下,倒不如借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充分享用皇上對他的信任:“這一來, 建文的生死還真是未知了,難怪皇上要外遣鄭和、內遣胡濙了。不過,臣以為,海外有鄭和足矣,境內各省也不宜大張旗鼓,密使遣多了也就不密了,真鬧個天下洶洶的,倒怕世人笑陛下心虛了。胡濙可信,一路足夠,陛下盡管放心。”他瞄了一眼皇上,壓低聲音, “往壞了想,建文那個性格,舉全國之兵,擁天下財富,都敗給皇上了,今日若真的流亡在外,能勉強活命就已不錯,要募兵抗衡,絕無半點可能。”
    永樂點點頭。 曾棨轉回來時,永樂回到寶座,高興地問:“二百多杯酒,神態安然,無愧我大明‘酒狀元’之名!可還有量?” “敬請皇上下旨!” “好!那就再敬群臣一大碗。”海壽捧著碗,馬雲斟酒,曾棨也不囉嗦,接碗在手,眾目睽睽下:“卑職奉旨敬列位大人了——”揚起頭,眼見他咕咚咚飲下,依然是沉穩自 持,眾人一片喝彩聲。
    說實在的,皇上也隻聽說他能喝,卻從未見識他能喝多少,論品級他隻能遠遠在殿門口守著食案,不能有方才的風光,但永樂單單叫了他,以助酒興。果然身手不凡,這以後, 再有韃靼、瓦剌及外番能酒的使臣就不愁沒人陪了。曾棨的酒量也把在座的外番使臣唬得不行,有幾個能喝的,鼓了鼓勁,也未敢和曾棨較量。
    待大家靜下來,永樂道:“諸位愛卿,馬上就是上元節了,依例休假十日,十日後, 六部、都察院堂官早朝後到武英殿便殿議事。柳升、蹇義照應好列位,朕就先退了。”
    “恭送皇上!”眾人一起跪下。目送皇上和太子走出正殿,楊榮、黃淮,尤其是楊士奇、楊溥等幾個留侍的東宮輔臣,才鬆了一大口氣。他們已渺渺聽說了漢王陛見的事,方才見太子大冷天的悄悄抹汗,心不在焉,也在擔心,生怕大庭廣眾之下皇上說出些於太子 不利的話。煙消雲散,黃淮朝大家舉舉杯,互相點點頭,痛痛快快地飲了一大杯。惟有楊榮沒有舉杯,是禍,躲是躲不過的。
    別人被打入大牢哭天搶地、死去活來,黑臉漢子卻帶著一種看似蔑視的眼神走了進來。 他環視了同牢橫七豎八的十幾個犯人,找一片空地兒坐下來,待獄卒走後,便把隨身的行囊解下,把放在包袱裏的吃食每個人都分發了一份,最後,自己也慢慢吃起來。
    自被打入牢中,誰見過這樣白的饅首?片刻間,饅首早灰飛煙滅了,用狼吞虎咽來描述眾獄囚的吃相,一點都不過分。
    “在下姓周,是個郎中,”黑臉漢子的慷慨解囊已溫暖了眾人,一瞬間,大家對他的好感油然而生,“隻因管了個閑事就被知縣押在牢中,不過,寧波府我有熟人,也就不怕這個楊戩中,明日過堂時再和他分辨,救人怎就成了罪人?”
    這麽一個黑臉,也不像個粗使的人,因為散了吃食,已贏得好感,如今又因仗義救人被囚,尤其是府裏有人的話,馬上給這陰暗、潮冷的牢房帶來了生氣,人們似乎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絲曙光,原本僵閉、漠視的眼神也因這光亮慢慢轉換成溫情,也就有了話。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