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小木屋炊煙藏可汗 大營裏篝火隱玄機(3)
字數:4083 加入書籤
本雅失裏很沮喪,自以為聰明能隨時抓住的機會在馬哈木的眼中不過是些雕蟲小技, 隨意就被拆穿了,慌亂中竟不知這往下的話該怎麽說。馬哈木心中得意,見好就收:“大汗累了,好好歇息,我改日再來討教。”說罷,也不行禮,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什麽可汗,我就是個階下囚,現在是,以後還是,走不出瓦剌,永遠都是。我一定要出去,一定要出去!本雅失裏在心裏一次又一次恨恨地說著,恨不能讓那個出帳的馬哈木立刻嗆於白奶,噎於肥肉,嗚呼歸天。
馬哈木走了,本雅失裏卻不能離開營地半步,周圍瓦剌的士兵在為大汗警戒,裏三層, 外三層,壁壘森嚴。馬哈木的警覺,使他的每一句話在狡黠的馬哈木眼中都有可能是圈套。 所以,這以後,但凡本雅失裏的意見,馬哈木幾乎是一句不聽,寄人籬下的可汗也就越來越感到絕望了。
盡管如此,兩人的對話斷斷續續地還是持續了一個多月,每一個程序、每一個細節都是馬哈木的主張。馬哈木就是想告訴他,他隻是一個名義上的可汗,是坐在大汗寶座上的木頭,而木頭又怎能發號施令呢?兩個人心裏的較勁早上升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都恨不得立即拔刀將對方殺死。但麵上的本雅失裏更乖巧了,臉上的笑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馬哈木說什麽他就應什麽,似乎馬哈木的每一句話都是天底下最好的主意。
馬哈木也像是受到了極大的感動,環境越來越寬鬆了,允許可汗自由地出入附近的營 盤,允許可汗小規模地圍獵,允許可汗獨立地外出。隻有一點不理想,那就是到不了瓦剌的老營,見不到妹妹薩木爾,而薩木爾似乎也很忙,總是周旋在各部族的王夫人之間,這 不,又從太平部到了把禿孛羅的營地。
毫無疑問,馬哈木一定是隱瞞了可汗的到來,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的丁點消息告訴妹妹。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馬哈木並沒有放棄隨時將他作為一個小小的盜賊殺掉的陰謀。本雅失裏義憤填膺,他在每天的跑馬和出入中精心設計著自己的出逃計劃,和看守他的侍衛們也混得廝熟。
終於等來了一個皓月當空的好日子。 他和所有的侍衛圍在篝火旁盡情地飲酒、歡舞、歌唱,一群男人的歌舞是那樣狂放無羈,直舞得地動山搖,直喝得月亮偏西,直唱得十數裏外的狼群遠遠逃遁,人人都盡興了, 大家才相互攙扶著意猶未盡地回帳中歇息,連警衛的士兵也東倒西歪被可汗自己的侍衛讓 進帳中。
一切安然如堵,本雅失裏迅速換上了士兵的服裝,和自己從汗廷帶來的幾個侍衛一起, 快馬逃出營盤,很快消失在了月色漸朦的雪野蒼茫中。
依照自己固有的習慣,馬哈木領著侍衛縱馬奔馳在晨光熹微的荒野上,沒有鳥鳴,沒有犬吠,偶見的稀稀鬆鬆的樹木被雪塵壓得歎息一聲,落下一大塊雪,此外,就隻有這紛亂的馬蹄攪擾著清晨的寧靜了。
馬哈木對本雅失裏早沒了信心了。這位誌大才疏的內兄,靠擠羊奶、刺飲駝血為生的乞討者,真不是個可以合作的人,假意周旋,暗藏心機,根本留不得,所以他已下定了除掉他的決心。從本雅失裏這件事上得到啟示,他要物色一個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可汗。
盡管沒有太多的人知道投奔他的是本雅失裏可汗,但紙裏包不住火,一旦泄了出去, 弑君的名聲惟但不好聽,還會對自己的聲望產生很壞的影響,再加上薩木爾的原因,他沒有直接動手,暗中觀察著本雅失裏的舉動,設計著神不知、鬼不覺地殺掉本雅失裏的辦法。
一彪人馬從遠處飛馳而來,追上了順寧王的馬隊,馬哈木勒住馬韁回頭時,卻見達蘭察跳下馬來,單腿點地大聲道:“報王爺,昨夜裏,部族裏出了一夥叛逃的家夥,巡邏的兵士去勸阻,根本不聽,還傷了人,弟兄們一怒,一頓亂箭送他們升天了。”
“殺得好!”像是對眾多的侍衛,馬哈木的聲音更亮,“對叛逃者決不能心慈手軟。 把這件事通告各部族。”
“遵令。”達蘭察縱馬而去。馬哈木仍然像往常一樣,馳騁了一個多時辰後回到大營。 “王爺,看看這個是不是有用?”待眾人退去,達蘭察打開了一個破舊的羊皮包袱,“這是從那小子的貼身衣物裏搜到的,開始,我還以為是個護心甲之類的東西呢!” “一方玉石的大印,”馬哈木上下左右翻看著,朝廷封他做順寧王,也給了他一枚銀質的大印,不過,比這可小多了,這又是誰的印呢,為什麽在本雅失裏手裏?莫非是,“你把暖達濕找來,讓他認認印上的漢字。”
正如他所猜測的那樣,馬哈木於偶然中竟從被殺的本雅失裏那裏得到了刻有“皇帝之 璽”的傳國玉璽。以前隻是聽說,今天,終於見了這個流傳千古的珍寶了。
馬哈木站起,以手撫胸,向這世間難得一見的寶物行禮致意。 本雅失裏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可汗死了,這消息得拐著彎傳出去,否則,立新汗也名不正言不順。於是,陸陸續續由外而裏的就有了好像是逃亡中的可汗被一夥盜馬賊殺死的傳聞,有人在瓦剌的營地外上百裏的地方發現了幾具屍體,因為被狼群光顧了,隻剩 下幾具白骨,辨不清所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薩木爾始終都被蒙在鼓裏,風聞了可汗的死訊也不知是怎麽一回事。問到丈夫,馬哈木說自己也隻是聽說,隻見到了屍骨。但卻明確地告訴她,國不可一日無主,既然可汗已死,乘著阿魯台被大明打得窮途末路之際,迎立心向瓦剌的可汗。薩木爾先是堅決反對, 無奈,見阻擋已毫無意義,突然想起了洪高娃和哈爾古楚克的兒子阿寨。父親額勒伯克汗一支已沒了後人,叔叔的兒子就是最親近的人了。薩木爾要馬哈木去找尋,馬哈木應承著, 實際上,迎立新君的諸項事宜早已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本雅失裏死後,根據薩木爾的建議,馬哈木的新君人選才由一個變成了兩個。一個是在伊涅謝河找到的一個叫答裏巴的十六歲的牧羊男孩。據說是忽必烈之弟阿裏不哥的後代, 從男孩那兒一輩一輩地捯上去,自然和坤帖木兒、恩克汗、也速迭爾攀上了親戚,竟是被鬼力赤殺掉的坤帖木兒可汗的侄子。畢竟是遠脈,雖易於控製,但影響力和號召力有限。 再就是薩木爾所說的阿寨。鬼力赤被殺後、當年曾驚豔草原的頭號美人洪高娃和她兩三歲的兒子阿寨母子倆一直下落不明,據傳歸附了南朝,但使臣往來卻沒有一點洪高娃母子的音信。若活著,那孩子現在也就十幾歲,雖是黃金家族的正統血親,立為可汗也不會與自 己爭權。要是母子倆能一起找到,洪高娃依然那麽漂亮,納為小妃也未嚐不可。
馬哈木也在考慮,也速迭爾和恩克汗,瓦剌前部族頭領扶持起的兩個阿裏不哥的後世, 大概是牧羊的光陰太久了,不知怎麽做可汗,因而都沒有站多久。一想到讓一個細腿連筋、 瘦瘦弱弱的牧童做可汗,他又有些猶豫。然而,派出去多少路人馬,洪高娃、阿寨母子始 終沒有下落,好不容易打聽到了亦集乃,結果是,洪高娃母子早棄了大明又不知何往了。
回過頭來,馬哈木不得不認真考慮答裏巴,盡力在心裏給這個牧羊的孩子塗脂抹粉。 要說答裏巴,也算是黃金家族的後裔,當年忽必烈若是敗了,阿裏不哥承襲了大汗, 這小子說不定還是王子呢!再者他的叔叔、爺爺都曾做過可汗,在草原上還是有一些影響的。於是,和太平、把禿孛羅商議,這二位對控製汗廷、立什麽可汗的事兒沒有任何興趣,也就由著馬哈木把答裏巴從遙遠的北方隆重迎到了金山腳下,經過一番準備,號稱全蒙的新可汗粉墨登場了。 在金碧輝煌的可汗帳殿內,馬哈木被封為丞相、太師,太平被封為太尉,把禿孛羅被封為平章、樞密院知院,一幹辦事官員把新可汗即位的敕書送到了各部、各國、包括大明。 大明對立什麽答裏巴可汗沒有反應,撒馬爾罕等國也沒反應。各部先是觀望,懾於瓦剌的強勢,稀稀鬆鬆就有了朝貢的使臣。馬哈木非常氣憤,率部討伐了幾個不願納貢的部族, 於是,貢使、商人、匠人及各色人等才多了一些,新的汗廷出現了多年少有的蒸蒸日上景象。
馬哈木每天都到汗廷議事,然後在望不到邊際的氈包間巡視,無限欣慰地欣賞著自己的傑作,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和自豪:瓦剌終於又控製汗廷了,誰還敢說瓦剌是不起眼的蒙古別部?
各部中反應最為強烈的就是韃靼了。阿魯台激憤難平,不承認答裏巴,到處去嚷嚷馬哈木弑主,轉而千方百計與大明修好,要為故主報仇雪恨,韃靼、瓦剌與大明三方間的心力和實力角逐的大幕又一次不可避免地拉開了。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