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綠絨草甸瓦剌北徙 血色黃昏火器發威(4)

字數:2708   加入書籤

A+A-


    “那麽大的威力不會傷到自己人嗎?”轉回到柳升的營地,祖孫二人還在饒有興致地探討神機營的事,柳升出帳相迎。
    “當然不會。”永樂道,“其中奧秘,安遠侯最清楚,一會兒你給皇太孫說說。” “遵旨!”柳升施禮,引領皇帝到神機營中巡視,炮筒炮架已整齊碼放一旁,將士們正在用膳,黃儼一聲“皇上駕到!”的喊聲,大家忙放下碗筷齊齊跪下,永樂擺擺手,黃 儼說了句“平身——”將士們席地坐好,等皇上訓話。
    永樂掃視遠方,慷慨道:“火器營,是我大明官軍的精銳營;火器營將士,是我大明官軍最忠誠的將士!有了你們,我大明將無往而不勝。將士們辛苦了!”
    “皇上萬歲、萬萬歲!”的歡呼聲、祝賀聲一遍遍響徹山穀。柳升頓感血脈賁張,激情上湧,渾身充滿力量,一天征戰的勞乏早隨晚間冰涼的山風散去了。
    柳升陪皇上、皇太孫又往裏麵走了走,帳篷、戰馬、巡營、衛兵等各處井井有條,永 樂心下讚許,思緒就飛到了周亞夫的細柳營。漢文帝所重之股肱之臣,偏偏景帝時百般刁難, 死於非命。由此,他更覺讓皇太孫隨征和文臣武將熟識親近的必要。柳升的心思則放在了神機營的介紹上,能為今天和未來大明的皇帝說一說敢於誇示天下的火器,他感到榮幸。
    明初使用的火器主要是神機槍和神機炮。槍、炮的主管都是用生、熟赤銅和建鐵相間冶煉而成,質地堅硬而剛中帶柔。戰場上,最麻煩的工序是裝填黑火藥,既費時又費力, 需一點點夯實,做上引撚,最後封好。因耗時較長,一般一次戰鬥隻能使用一次,打完了就得撤下來。神機槍的槍管細,裝藥少,發射也簡單,用樁、用架、用托固定,點火後就能打出去,運送起來也簡便,用騾用馬馱負就可以了,但威力小。神機炮因火藥多而威力大,發射時,隻能固定在結實的車上,相比起來就有些笨拙。此次,兩種利器都讓馬哈木嚐了,既有很大的殺傷力,也很有震懾作用。兩廂比較,神機炮利於守,神機槍利於戰,隨宜而用,都是戰陣要器。此前,朝廷已將神機槍、炮安置在了開平、懷來、宣府、萬全、 興和諸衛駐守的山頂上,搭配使用,每處五架。
    最先進的火器永樂能欣然接受,接受了,擁有了,就未免保守。他擔心,他的敵人也擁有了利器,大明的優勢就沒了。所以,所有的火器都是在秘密狀態下鑄造,在秘密狀態下操練。“秘密”,也就決定了這種最新式武器的命運,保守,封閉,沒有競爭,沒有發 展,所以,直到明末,大明的火器也沒有太大的改進。
    走出柳升的大營,祖孫倆還有說不完的話,似乎一戰之隔已是三秋之遠。張杌、騰定等數十人十幾步外呈半圓形寸步不離。看到戰馬在一旁歡喜地打著噴鼻吃鮮草,朱瞻基惋惜地說:“太可惜,皇爺爺剛剛賜給孫兒的寶馬未及一月就戰死了,要不,它這時也會香香地吃草了。”
    “孫兒之武勇朕知曉了,”永樂深情地撫慰著他的肩頭,滿足,自豪,幸福,期望溢滿心胸,“一匹戰馬不算什麽,去了,還會有。孫兒若有丁點閃失,朕對不住列祖列宗啊! 要記住,朕帶你到漠北是來體會將士征戰不易的,不是要你真刀真槍去和瓦剌拚殺的,知體恤將士,知征伐之艱辛就足夠了。”
    “孫兒遵旨!”兩人說著話已回到大帳。 永樂於戰陣之上對皇太孫的訓練真可謂盡心盡力了。 “皇爺爺,敵我雖死傷相當,但於馬哈木來說,就是滅頂之災的重創了。他能上陣的就這三萬多人,逃走的都是太平和把禿孛羅的人馬,死傷的兩萬人中馬哈木本部的人最多。答裏巴也死了,馬哈木既沒了實力也沒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天子,以後,他這個盟主的位子就難做了。說不定,阿魯台還會趁火打劫,得機撈一把,瓦剌從此一蹶不振,我大明盡可高枕無憂了。”
    “你的剖白還不全麵,”永樂愛憐地看了皇太孫一眼道,“你年紀尚幼,還不大懂草原規則和國家大事。馬哈木和阿魯台全都野心勃勃,誰的心思都不僅僅在草原上。朕即位之初,撒馬爾罕的帖木兒就想做第二個成吉思汗,率八十萬大軍欲滅我大明,真要打起來, 那一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血戰啊!可惜他隻是做了個夢;馬哈木和阿魯台也想做成吉思 汗,二人誰得勢統一蒙古草原,都會瘋狂舉兵南下,攻我大明,雙方的大戰在所難免,生靈塗炭也不會是一年半載。隻是,他們自己旗鼓相當,誰也不能徹底掃平對方,上天不給他機會,朕也沒給他們機會。朕之北征的勝利,就是朕留給後世子孫的家業,守成之業上 的一片安靜之土!”
    “孫兒也代父親謝皇爺爺了。”朱瞻基說著,給永樂行了一個大禮。
    永樂叫他起來,“這也是中國人祖祖輩輩的想法。不惟皇家如此,小民百姓誰不希望攢些家業給子孫,誰不希望子孫的日子好過些?國家與小家比,思路一樣,方式不同。” 朱瞻基點頭,認真思索著,自浩海被殺,馬哈木重整旗鼓,瓦剌十幾年休養生息的家 底一天幾乎就打光了。依著草原的規則,失敗的馬哈木一準危機四伏,趁火打劫的部族比比皆是,他想找一塊安穩的立足地都不易了;若阿魯台再乘虛而入,說不定,馬哈木就完了, 或許就是個本雅失裏的下場。北征的目的已達,眼見著將士勞乏,倒不如就此勸皇上班師。
    “皇爺爺,馬哈木遠遁,已是去日無多,天棄此虜,料他也成不了事了,此時班師倒是時候。”
    將士們死傷不少,尤其是大將鄭亨重傷,太醫院使韓公茂也不敢打保票,永樂心痛。 皇孫提出,覺得有理,又把胡廣、楊榮、金幼孜找來商議,幾個人也都附和皇太孫的見解。 於是,永樂讓胡廣起草詔書,以北征大捷班師,詔告天下。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