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四海千山萬邦拱伏 九夷十番遠臣詩賦1)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A+A-


    多少年的習俗,進到臘月,尤其是到了下旬以後,離年關越近,各家各戶就越忙活, 這種忙活似乎與窮富關係不大。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開始,掃房子,蒸年糕,蒸饅首, 殺豬宰雞,置辦年貨,畫鍾馗,貼春聯,真個是不亦樂乎。百姓們忙著辭舊迎新,朝廷的 事更大。這一喬遷就把國都從南京遷來北京了,事兒能不大嘛!又是過新年又是要舉行安 居大典,雙喜臨門,一個多月了,進進出出皇宮的大臣,走馬燈一樣采買的太監,車水馬 龍來來往往。北京新宮的每個宮殿前都紮了彩條,做了彩花,妃嬪、宮女也都換上了喜盈 盈的吉慶服飾,單等大典的吉時到來。
    永樂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永樂在北京紫禁城內三大殿之首的奉天殿第一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隨著鴻臚寺官員那獨有的、帶著天朝韻味的三跪九叩的伏、興的號子,聽著莊嚴雄渾的盛朝之樂,看著殿內禦座前和殿外丹墀上身著五顏六色官服的官員,看著殿裏千奇百怪服飾的蠻夷番邦的眾多使臣,永樂目視遠方,神采飛揚,國朝的一件大事、新都的興建、北遷的願望終於在群臣的頌祝聲中完成了。
    仿佛,天上的社稷之神、地上的土地之神都在凝目注視著北京,注視著一個敢把國都 遷到塞下的皇帝。
    洪武十三年,永樂剛到北平,在經過改造的元舊宮——他的新王宮接受王府百官的朝賀,幾十個人跪著,就像兒戲一樣;永樂七年,他以皇帝的大駕初來北京,在由王宮臨時改建的行在皇宮接受朝賀,一百多人山呼萬歲,也沒有什麽氣勢;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 左班:六部、都察院堂上官,十三省市政使、十三道掌印禦史、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 太仆寺、順天府、應天府、翰林院、春坊、光祿寺、欽天監、太醫院首領官、給事中、中 書舍人及北京州縣官,右班:公、侯、伯、五軍都督、錦衣衛指揮、京衛掌印指揮、五軍 斷事及各衙門六品以上武官,數百名官員、使臣,跪滿了奉天殿的裏裏外外。
    最惹人注目的還是經過專意安排、排在文武官員之間、身著各種服飾的兩列各國、各部使臣。為了這次盛典大禮,執掌覲見禮儀的鴻臚寺和訓練通譯的四夷館可忙壞了。又得 教禮儀,又得教語言,前前後後折騰了半年多,這不,隨鄭和從海上來大明的琉球、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裏、滿刺加、勃泥、麻剌朗、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裏、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裏、甘巴裏、蘭山、彭亨、急蘭丹、 忽魯謨斯、溜山、孫刺、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等二十幾國的使臣,隨陳誠、傅安、侯顯、 喬來喜從陸路來的哈烈、撒馬兒罕、別失八裏、俺都淮、八答黑商、迭裏迷、沙鹿海牙、 賽藍、渴石、養夷、火州、柳城、鹽澤、達失幹、卜花兒、惹薩等十幾地的使臣,黑龍江 流域、奴兒幹都司下屬的各部,還有日本、朝鮮、老撾、韃靼、瓦剌使臣……
    隨著鴻臚寺官員的口號,所有的人都在恭恭敬敬、滿心敬仰地拜伏起興。 殿裏殿外波濤浪湧似的叩拜,溢滿藍天的排山倒海般的萬歲聲,使他——大明的永樂皇帝,享受著天下萬民聖主、人間真龍天子的至高至尚的盛譽。大明不愧於萬國之國、皇帝不愧於萬邦之主。海童屢使北疆,韃靼、瓦剌雖逞一時之勇,敗亡後已規規矩矩稱臣納 貢;朝鮮國王李芳遠、日本國王原義持遣來使臣,日王還表示對倭寇擾攘的愧疚和望海堝大捷的祝賀,同時恭賀大明喬遷之喜……
    拜禮畢,萬籟俱寂,大殿內外一片寂靜,隻等皇上說話。永樂環視四周,心潮澎湃, 意氣風發:
    “早朝前,朕恭詣太廟奉安五廟神主;命皇太子到天地壇奉安天地神主;皇太孫到社稷壇奉安社稷神主;黔國公沐晟到山川壇奉安山川神主。何者?是朕荷天地祖宗之佑,主攝天下,統馭萬方。乃者,仿成周卜洛之故事,立兩都為永遠之業。自經營以來,幸賴中外臣民,拋家舍業,趨事赴工,殫思極力,才有新都之營建,北京之大成。今宮殿告竣, 商民安堵,新京井然,安能忘宗社神主?故要祈祀天地社稷,眷懷黎庶,嘉與維新,弘寬 恤之仁,廣好生之德。其大赦天下!死罪罪減一等,流罪以下回鄉複業,蠲永樂十五年以 前逋賦,大災之地蠲兩年賦役。”
    一片山呼萬歲的歡呼聲。 終於有了間歇,禮部尚書呂震出班道:“遷都北京,乃我大明舉國喬遷之大喜,帶來天下喜事連連,祥瑞不斷。北京雖是冬日,連日來風和日麗,溫暖如春,此第一瑞也;太 液池中冰花飛舞,有似宮闕,又似祥龍,第二瑞也;欽天監說,早東方、晚西天,天天都 有五色祥雲,第三瑞也;黔國公沐晟回朝進白鹿,撒馬爾罕貢白獅,第四瑞也;還有更奇 的,陝西興平、鳳翔二縣進瑞麥三十本,第五瑞也;凡此五瑞乃皇上聖德感被天下,故有 此祥瑞之物。五大祥瑞伴著遷都之大喜,臣理當率眾臣上表道賀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呂震高興地捧瑞麥上前,永樂從黃儼手中接過來,掂了掂,若有所思,好一會兒才說: “遷都是喜,五瑞也難得,尤其瑞麥,更是難得的嘉應!朕願天下的麥菽、稻菽年年如此,願天下年年豐收,斯民小康,然卻不可得。朕自承繼大統以來,心裏明鏡一般,天下無一日無災害之地,無一時無凍餒之人,中外真無匹夫匹婦之怨了?群臣若奉表道賀,朕徒增慚愧耳!”
    “皇上——”大喜的日子,見永樂動情傷感,突然轉話,大臣們有些不知所措,跪倒 一大片,大多數外國使臣聽天書一般,不知怎麽回事,也跟著跪下。
    “列位臣工請起。今天是大喜之日,不說不高興的事。”永樂溫語撫慰。 群臣起身歸位,呂震訕訕道:“陛下高瞻遠眺,高屋建瓴,臣等自愧不及。” 夏原吉出班道:“萬歲的話實是天下之福啊!我大明王朝,東至大海,西及流沙,北及黑龍江外苦夷諸部,南至交趾,天下之大,若論奇異祥瑞,每日裏不知有多少件,盡信祥瑞不如無祥瑞。王莽新朝時祥瑞數不勝數;隋煬帝時,孔雀集於朝堂;元順帝時,大都桑葉滿是黃色龍紋,還說有嘉禾一枝而八穗。祥瑞比比皆是,結果呢,還不是雨打風吹去? 祥瑞不過偶然,實無大用。皇上常說,唐虞三代之治何依祥瑞?蓋古聖賢之君隻求時和歲稔,百姓家給人足。”
    呂震遭了搶白,瞪了夏原吉一眼,準備回擊,論述他的祥瑞之要。眼見爭端要起,永 樂居高臨下,轉圜道:“隻說是喜,不說祥瑞,今日不說不悅之事。列位臣工,急務立奏; 不急之務,午後再奏。皇城內、京城內報時鍾、永樂大鍾都已敲過一十九響,昭示我大明以永樂十九年奠都北京,朕要在新宮大宴群臣,對勞苦的各衙門也要有所賞賜。”他頓了 頓,見無人奏事,便命黃儼安排傳膳事宜。
    “傳膳——”在文武百官和外國使臣的注視下,黃儼精神飽滿,喜氣洋洋,圓潤的、 拉長的、非常好聽的嗓音穿得很遠、很遠……
    由外廷光祿寺和大內尚膳監一同操持的數百人的宴席早已備好,小內侍們兩人抬著一 個食案,一千多人一條長龍一樣由殿左門魚貫而入,先從皇上送起,依次是國公、侯伯、 都督等一品、二品至五品文武大臣,外國使臣,由殿裏至殿外。小半個時辰,大臣們、使 臣們依自己上朝時的位置,每人一個食案已全部到位,眾人謝恩之後,坐下來慢慢品味。 黔國公沐晟排在右班武臣的第一位,春風得意,女兒清溪為趙王妃,自己不去了那個 百戰不順的交趾,如願還鎮雲南,仿佛和皇上的關係近了一大步,特別是代皇上到山川壇奉祭,那是多大的榮耀啊! 皇上提議為大明江山、為定都北京共飲一杯後,他站起來,舉起酒杯,高大的身軀洋溢著自信,白皙的臉上掛著微笑,朗聲道:“呂尚書方才說‘五瑞’,不,按皇上所說叫‘五喜’,都是一碼事,多喜並至,是皇上之福,是大明之福,是天下萬民之福。沐某提議,祝大明江山萬代,祝皇上萬壽無疆!”
    “萬壽無疆——”奉天殿裏掀起了一股低沉而悠遠的聲浪,由裏及外。其實,幾百人的膳食,因早已備好,也隻能保證皇上、至多是殿內大員的飯菜是熱的,其他就不好說了, 加之冬寒,殿外官員的飯菜早已涼透,可皇上賜宴,又不敢不吃,大多數人隻勉強在那裏支應,好在皇家塵封多年的禦酒金莖露味道醇厚、綿柔,飲下幾杯,肚裏身上熱起來,一熱遮數涼。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