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山海山海
字數:2929 加入書籤
貞觀九年夏,熾熱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在太醫署的庭院中,將地麵烤得滾燙。太醫署藥秤的青銅砝碼在這強烈的陽光下,泛起一層神秘而幽冷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不為人知的過往。
贏摯手持墨家矩子令,神色凝重地走向那青銅砝碼。他輕輕將矩子令插入砝碼的暗格縫隙,微微用力一撬,隻聽“哢噠”一聲,暗格緩緩打開。刹那間,三百枚玉簡如洪流般傾瀉而出,散落一地,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來,贏摯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拿起首簡。隻見上麵赫然刻著古樸的秦篆:“山海衛首任掌令贏奚,奉始皇詔製標準衡器,藏秘法於長城磚縫。”看到這行字,眾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對山海衛的神秘過往又多了幾分好奇。
“難怪每塊秦磚尺寸如一!”程咬金粗獷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他興奮地掄起陌刀,朝著新出土的城磚狠狠劈去。隨著一聲巨響,城磚應聲裂開,磚心中暗藏的銅尺顯露出來。眾人圍上前去,仔細比對,發現這銅尺與太醫署藥秤的度量分毫不差。
長樂則專注地研究著磚麵的雲雷紋。她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知識,很快發現這些雲雷紋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隱藏著密碼。經過一番苦心鑽研,她終於成功破譯,結果讓她大為驚喜——雲雷紋所蘊含的竟是《考工記》失傳的冶鐵術。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冶鐵術早已悄然應用於改良貞觀犁頭,怪不得如今的犁頭堅韌耐用,原來是有著如此深厚的曆史淵源。
在密室西壁,一處漆畫剝落的地方,漸漸顯化出一幅漢初未央宮地窖的場景。畫麵中,張蒼手持山海衛玉印,正專注地將《九章算術》刻入量器模具。他的神情莊重,動作一絲不苟,仿佛在完成一項無比神聖的使命。
“原以為張蒼製曆是為農時,”贏摯一邊輕聲說著,一邊緩緩撫摸著漆畫中標準鬥斛的暗紋,“實則是借頒行度量衡,在農具中暗藏墨家機關。”贏摯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前人智慧的讚歎和對山海衛深遠布局的感慨。
程咬金這時突然想起了什麽,他急忙翻出隴右工坊的舊賬冊。經過一番查找,他驚喜地叫道:“武德三年截留的五姓私鐵,鍛紋竟與畫中漢犁相同!”眾人趕忙圍過來,仔細查看賬冊和漆畫。果然,那些曾經被私鑄為兵刃的鐵料,早在秦漢時期就被山海衛巧妙地改製成了鋤犁。這一發現,讓眾人仿佛看到了一幅跨越千年的棋局,山海衛與世家之間的對抗脈絡逐漸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原來,在曆史的長河中,山海衛一直在暗中守護著文明的火種,巧妙地利用各種機會,將先進的知識和技藝融入到日常的農具之中,既推動了農業的發展,又在不經意間對抗著世家的勢力。每一次看似平常的舉動,背後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和長遠的規劃。
在青銅匣的最底層,一幅犀皮輿圖徐徐展開。輿圖上標注著隋大業年間各州的暗樁位置,密密麻麻的標記仿佛是一幅神秘的密碼圖。眾人圍在輿圖旁,仔細端詳著每一個細節。
洛陽糧倉的位置被特別標注出來,地磚下埋著標準鬥;長安水門的樞軸間也藏著校準尺。這些看似隱蔽的布局,實則是山海衛為了傳承文明、維護公平所做出的精心安排。
長樂的指尖在輿圖上緩緩劃過,當她的手指頓在範陽時,眼睛突然一亮:“這處標注的私鐵礦脈,正是上月程將軍搗毀的據點!”這個意外的發現,讓眾人恍然大悟,原來他們的行動早在前人的指引之下。
贏摯若有所思,他拿起玉印,輕輕地按在輿圖的渤海灣處。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墨跡漸漸浮現出前隋山海衛掌令的遺書。贏摯輕聲念道:“開皇十九年,某假意投靠獨孤氏,實為取得私鑄圖譜......”遺書中詳細記錄了當時山海衛為了獲取重要資源和圖譜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動。
當翻到遺書末頁時,眾人又看到了一幅曲轅犁草圖。令人驚訝的是,這幅草圖與貞觀八年改良版的曲轅犁如出一轍。這再次證明了山海衛傳承的連貫性和穩定性,先輩們的智慧和心血在歲月的流轉中得以延續和發展。
五更漏盡,黎明前的黑暗漸漸退去,晨霧如輕紗般彌漫在重現的秦直道上。贏摯獨自一人站在直道上,周圍一片寂靜,隻有他的身影在霧中顯得格外孤獨而堅定。
新鑄的貞觀銅砝碼在晨曦中閃爍著微光,被工人們小心翼翼地埋入路基。砝碼上暗刻的《田畝均算法》在曦光中若隱若現,仿佛在等待著被世人發現和傳承。
程咬金扛著與漢畫中形製相同的鐵犁,邁著堅實的步伐走過。犁頭在秦磚上劃出一道筆直的溝壑,仿佛是在曆史的長河中劃出一道深深的印記。兩千年前的標準,在曆經歲月的滄桑後,終於在今日貫通了阡陌,將過去與現在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山海衛的任務不在守密,在讓文明成為陽光下的常理。”贏摯望著遠方,感慨地說道。他拿起玉印,緩緩走向渭水。在渭水邊,他停住腳步,凝視著手中的玉印,心中充滿了對先輩的敬意和對未來的期許。
隨後,他輕輕地將玉印沉入渭水。玉印入水的瞬間,濺起一圈圈漣漪,漣漪向四周擴散開來,仿佛是文明的傳播,將山海衛的使命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一陣隆隆的聲音。三百輛標準糧車正朝著這邊駛來,車轍與秦直道的軌跡完美重合。這一瞬間,仿佛時間都停止了,曆史與現實在這裏交匯,展現出一幅壯麗而又和諧的畫麵。
與此同時,隴右工坊傳來陣陣鍛鐵聲。新的量器又在暗格中澆鑄成型,這是文明傳承的延續,是山海衛使命的不斷踐行。
當第一縷陽光照亮藥秤砝碼時,陳九正在“百煉坊”中仔細翻閱著《考工記》。他在末頁認真地添注:“貞觀九年六月初三,新製標準鬥十具,藏於洛口倉地磚。”青銅模具冷卻時發出的輕響,仿佛是曆史的低語,訴說著千年守護的故事。在這平凡的聲響裏,山海衛千年的守護正化作市井間最平凡的公平,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讓文明的光芒照耀著每一個角落......
喜歡秦時:我也成了迷人的老祖宗請大家收藏:()秦時:我也成了迷人的老祖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