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熔爐
字數:3278 加入書籤
印第安納在俄州以西,肯塔基州以北。
論刻板印象的話,這個州怪人比俄州少,知名度甚至還比不上被kfc帶火的肯塔基州。
你要是說“印第安納位於印度”,有些丈育美國人都不覺得這話哪裏有問題。
但就是這麽一個籍籍無名的地方,也有一些支柱性的工農業,產生汽車、鋼鐵、玉米、大豆.....
北美製造業已經總體衰落,但在有些經濟不甚發達的州,憑借相對低廉的生產成本,還有一些工廠能夠苟延殘喘。
比如位於哈蒙德的鋼廠。
哈蒙德市緊靠著密歇根湖南岸的芝加哥,來了哈蒙德,就基本上等於來到了芝加哥。
不過對於外來的旅行者而言,“芝加哥”絕不是什麽動聽的名字,無論是曆史上還是現在,這裏的黑幫犯罪活動都非常猖獗。
有一款大名鼎鼎的衝鋒槍,因為經常出現在芝加哥黑幫的手裏,高射速的槍聲聽起來又很像打字機,而被冠上了“芝加哥打字機”的外號。
有個著名的超級英雄係列漫畫,虛構了一個“民風淳樸”的犯罪城市“哥譚”,盡管並沒有確切證據說明哥譚的原型就是芝加哥,但大家還是會把芝加哥認作“哥譚”。
還有一個美國總統,在媒體的長槍短炮麵前公然炮轟這裏是“美國之恥”,甚至宣稱“阿富汗都比這兒更安全”。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芝加哥的犯罪率並不比底特律高,但在人們的刻板印象裏,這就是一個“犯罪之都”。
這兩個城市都在全美前十的“光榮榜”上,街景也是半斤八兩,冷敬駕駛房車進入哈蒙德市,給他的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底特律。
不過從某些地方來看,這裏比底特律還要誇張。
哈蒙德市有很多衰敗的工廠,煉油、化工、鋼鐵、肉類加工......有的還在轟鳴,有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已經半癱瘓。
這種成片鐵鏽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力,遠遠超過郊區的那些一美元大豪斯。
遠遠看過去,整個工業區就像一個死而不僵的鋼鐵巨人,腐化的體表不斷滲出血滴。
當然,這一切隻是冷敬自己的心理感受。
不知為何,在這三四百公裏的路程中,他的右眼皮總在跳。
“右眼跳災,還是跳財來著?”
冷敬有些記不清了。
他轉動方向盤,把車停在一處收費停車場,隨後打開地圖,查看黑色標點的具體位置。
將地圖放到最大,這個黑點變成了一團灰色圓圈,在豆腐似的城市地圖上切出一塊碩大的圓餅。
卡爾斯滕的原型研究所,應該就在這個圓圈以內的街區。
至於具體在哪兒,顯然還要經過進一步的調查。
於是冷敬走下房車,打算騎摩托車去圓圈附近轉一轉再說,既然研究所的代號叫“熔爐”,那麽顯然就和某種真實或者抽象的熔爐有關,自然要圍繞這一點尋找。
抽象的熔爐不好尋找,但是在哈蒙德市的工業區,真實的熔爐倒有不少。
鋼鐵廠也好,還是別的什麽金屬熱加工廠也好,都免不了有“熔爐”,必須通過高溫將原材料轉化為液態,才能實現金屬的形態轉化,或者將其合金化、提純精煉。
“難道研究所在某個工廠裏麵?”
這樣一想,冷敬便駕駛摩托車來到一座鋼廠外。
鋼廠附近有一個物流中心,一些卡車司機正聚在一起聊天,等待貨物裝車。
冷敬主動向卡車司機們打招呼,問起了本地工業區的情況,尤其是金屬加工廠的情況。
麵對陌生人,這些卡車司機一開始表現得很拘謹。
直到用試紙確認冷敬不是偽人之後,司機們才慢慢熱情了起來,甚至主動給冷敬遞水遞煙,讓人很難把他們和“犯罪之都”、“美國之恥”聯係在一起。
“這鋼廠已經要完蛋咧!”一名卡車司機用下巴指了指鋼廠的高塔,歎息道:
“這是‘美國鋼鐵公司’的廠子,這些年運營不善差點倒閉。日本人想收購,結果米爾頓總統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叫停收購案,現在要死不活的,還不知道明天會怎麽樣呢。”
冷敬想了想,之前確實在手機上看到過相關報道。
除了日本人以外,位於克蘭的美國第二大鋼鐵企業克利夫斯公司也想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結果日本人的出價是美國企業的兩倍,惹得想低價抄底的克利夫斯大為震怒。
克利夫斯ceo甚至公開怒斥日本鋼鐵行業“非常糟糕且相當邪惡”,“全球鋼鐵傾銷的始作俑者”、“自二戰以來沒有吸取教訓”雲雲,語氣跟訓狗似的。
冷敬抬頭看了一眼鋼廠,隻見圍牆裏一片冷清,和熱鬧的新聞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即便他豎起靈敏的耳朵,也聽不到裏麵機器開動的轟鳴,顯然正處於停擺狀態。
於是冷敬又問:
“這裏麵有什麽研究所之類的建築?”
司機們互相看了看,紛紛搖頭表示都沒聽說過。
不過這時,一名正在喝魔爪的司機從倉庫裏走了出來。
聽到冷敬的問題,他想了想說:
“話說回來,”
“多年前我是聽到有人說過這附近的工廠裏麵有個什麽研究所。”
“不過不是研究鋼鐵或者金屬的,”
“而是研究皮膚燒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