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字數:3391 加入書籤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下令在漳河河畔修築一座銅雀台。這座銅雀台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成為當時的一大奇觀。
與此同時,曹操在許都積極練兵屯田,進一步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成熟,便揮師南下,先取荊州,後取東吳,以實現他統一天下的雄心壯誌。
然而,就在曹操北征袁紹之際,許都空虛,劉備趁機幾次請求劉表出兵襲取許都,但劉表卻猶豫不決,始終未采納劉備的建議。
建安十二年,正值公元二零七年的春天,萬物複蘇,生機勃勃。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麵下,一場叛亂正在悄然醞釀。
劉表的部下中,有兩名將領張武和陳孫,他們在江夏地區暗中策劃謀反。這一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劉備得知此事後,毫不猶豫地率領他的得力戰將關羽、張飛和趙雲,親自前往征討。他們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擊敗了張武和陳孫的叛軍,成功地平定了這場叛亂。
劉備凱旋而歸,他將張武的坐騎——一匹名為“的盧”的良駒,作為戰利品獻給了劉表。劉表見到這匹駿馬,讚歎不已,對劉備的英勇和才能更是讚賞有加,說道:“賢弟如此雄才大略,有你在,荊州必定可以高枕無憂啊!”
劉備謙遜地笑了笑,回應道:“今江夏之亂雖已平息,但荊州九郡四十二州縣,並非全然是一片安樂之地。南越時常侵擾我境,給我們帶來不少禍患。而且,張魯和孫權都擁有重兵,這也讓我頗為憂慮。”
劉表聽後,眉頭微皺,似乎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然而,劉備卻顯得信心十足,他擺了擺手,寬慰道:“兄長不必過於擔憂,我有三員猛將,足以委以重任。”
劉備接著說道:“可以命令張飛去巡守南越邊境,他勇猛無畏,定能守住疆土,讓南越不敢輕易來犯。”
“再命關羽防守固子成,他威震天下,足以震懾張魯,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最後,派趙雲據守三江,嚴密防範孫權的進攻。”
劉備說完,看著劉表,微笑著問道:“兄長,如此安排,你還有什麽顧慮嗎?”
劉表聽了劉備的計劃,心中的憂慮頓時消散了許多,他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有賢弟的精心部署,荊州確實可以無慮了。”
劉備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其英勇表現令劉表對他越發器重。然而,這卻引發了荊州眾將的不滿和嫉妒。
荊州大將蔡瑁眼見劉備日益得寵,心生不滿,於是決定向自己的親姐姐、劉表的妻子蔡夫人進獻讒言。蔡瑁對蔡夫人說道:“我看那劉備心懷不軌,居心叵測啊。”
蔡夫人聞言,眉頭微皺,追問道:“哦?何以見得?”
蔡瑁解釋道:“劉備前來投奔荊州,無非是因為他被曹操打得大敗,無處容身罷了。如今他得勝歸來,便極力討好姐夫,還趁機將自己的三名部將都委以重任。”
蔡夫人聽後,臉色一沉,道:“照你這麽說,豈不是荊州的軍政大權都要落入劉備之手了?”
蔡瑁點頭道:“正是如此。劉備讓他的三員大將駐守在外,而自己卻坐鎮荊州。長此以往,恐怕會生出禍端啊。”
蔡夫人思索片刻,道:“我也常聽你姐夫說,劉備胸懷大誌,城府極深,實在是個深不可測的人物。”
蔡瑁連忙附和道:“姐姐所言極是。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設法勸阻姐夫,絕不能將荊州交予劉備啊。”
就在這時,隻聽得劉表在內屋醉醺醺地呼喊:“來人呐!”
蔡瑁聽到後,轉身對蔡夫人說道:“那我就先回去啦。”他的聲音有些低沉,似乎心中還在思考著什麽事情。
蔡夫人連忙應道:“好的,弟弟。不過,姐姐覺得你應該找個合適的機會,勸說一下你的姐夫,讓他明白我們的想法才好啊。”
蔡瑁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蔡夫人的意思。他心想,這件事情確實需要好好謀劃一下,不能莽撞行事。
蔡夫人看著蔡瑁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地歎了口氣。然後,她轉身走進內屋,準備去侍奉劉表。
此時,劉表正從床上慢慢地坐起來,揉了揉眼睛,一臉迷茫地問道:“我怎麽會躺在這個地方呢?”
蔡夫人趕忙上前,一邊倒著醒酒湯,一邊輕聲回答道:“酒宴上,主公您喝得太多,醉得不省人事,是被人扶回來的。”
劉表接過蔡夫人遞過來的醒酒湯,笑了笑說:“哈哈,原來是這樣啊。今天確實很高興,所以就多喝了幾杯。”
蔡夫人溫柔地看著劉表,和聲細語地說:“我看您啊,真是喝得昏昏沉沉的,不然怎麽能把荊州的軍務大事,如此隨意地交給別人去處理呢?”
劉表聽了蔡夫人的話,不禁一怔,他放下手中的湯碗,疑惑地問道:“誒,夫人這話是什麽意思啊?我把軍務交給誰處理了?”
蔡夫人麵帶憂色地說道:“荊州四麵防務,聽聞主公您都親手交予劉備手下的那三位將領了?”
劉表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笑著說道:“玄德手下的這三員虎將,確實勇猛無比啊。嘿嘿,實在是令人喜愛。”
蔡夫人一邊輕輕為劉表敲著背,一邊輕聲說道:“他人的心思,又怎能輕易揣測呢。”
她稍作停頓,接著道:“聽說劉備自從來到荊州後,這裏的文武官員常常與他往來密切,此人實在是不可不防啊。”
劉表似乎並未將蔡夫人的擔憂放在心上,隨口應道:“哦?有這回事嗎?”
蔡夫人見狀,連忙補充道:“不僅如此,他還將手下的三員大將派遣至四處,自己卻安然居住在城內。若是一旦發生什麽禍患,主公您又該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