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字數:5346   加入書籤

A+A-


    徐庶聽到劉備的呼喊,他的身體微微一顫,但他並沒有停下腳步。他翻身上馬,揚起馬鞭,大喝一聲:“駕!”
    馬蹄聲響徹雲霄,徐庶的身影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了遠方的道路盡頭。
    劉備呆呆地站在原地,他的目光緊盯著徐庶離去的方向,仿佛要將那背影永遠刻在心底。
    “來人,來人。”劉備突然回過神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迫。
    “把這片樹林給我砍倒!”劉備指著眼前的樹林,大聲說道。
    關張等人麵麵相覷,他們不明白劉備為何要砍倒這片樹林。
    劉備悲傷地坐在亭前的台階上,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它使我看不清元直的背影,擋住了我的視線。”
    眾將看著劉備獨自一人黯然神傷,心中雖有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勸慰。他們隻能默默地站在一旁,任由劉備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之中。
    徐庶騎著馬疾馳而去,然而沒過多久,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一般,猛地勒住韁繩,調轉馬頭,如離弦之箭般往回狂奔。
    劉備聽到身後傳來的陣陣馬蹄聲,緩緩抬起頭,臉上還掛著未幹的淚痕。他定睛一看,隻見一匹快馬如旋風般疾馳而來,馬背上的身影正是徐庶。
    劉備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希望,他連忙站起身來,一路小跑著迎上前去。
    當徐庶的馬匹在劉備麵前停下時,劉備急忙伸手抓住馬韁繩,滿臉期待地問道:“元直複回,莫非無意去許都?”
    一旁的眾將也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元直這是怎麽回事?”
    “難道他不顧母親的死活了嗎?”
    麵對眾人的疑問,徐庶連忙搖頭,解釋道:“非也。”
    劉備聞言,麵露詫異之色,凝視著徐庶,似乎在等待他進一步的解釋。
    徐庶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說道:“我因心亂如麻,竟忘卻了一件大事。”
    徐庶伸出手,指向遠方,緩緩說道:“就在那邊,有一位奇士,他住在襄陽城外二十裏的隆中。”
    劉備順著徐庶所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那遠處山巒起伏,雲霧繚繞,似乎隱藏著無盡的奧秘。
    徐庶轉頭看向劉備,繼續說道:“使君,您為何不親自前往拜訪這位奇士,請求他出山相助呢?”
    劉備輕輕搖了搖頭,歎息道:“先生此去,我心中的希望已然破滅。”
    徐庶連忙說道:“使君,您這樣說就不對了。”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急切,“若是您這樣想,那元直此次離去,便是鐵了心不再回頭,也不再有任何顧慮了。”
    說罷,徐庶撥轉馬頭,似乎準備立刻離去。
    劉備見狀,急忙伸手拉住馬韁,誠懇地說道:“元直,玄德所言,確實是發自肺腑啊。”
    徐庶停下動作,看著劉備,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但他還是說道:“使君的仁慈之心,元直自然是知道的。”
    接著,他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然而,使君您的大業尚未成功,此刻卻說出這樣的話,實在令元直感到灰心。”
    劉備抬起頭,直視著徐庶的眼睛,徐庶也毫不退縮,一臉誠懇地說道:“元直之上,還有許多高人。”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道:“這絕非戲言,也不是虛詞。”
    最後,徐庶語重心長地勸道:“主公應當親自前往拜訪,懇請他們出山相助,如此方能成就大業啊!”
    劉備聽了徐庶的話,沉默片刻,然後說道:“既如此,那就有勞元直為備去請來這位奇士,與我相見吧。”
    徐庶一臉鄭重地對劉備說道:“這個人是絕對不可能被輕易收服的,主公您隻能親自前往拜訪他,才有可能請得動他出山相助。”
    劉備聽後,心中不禁有些沮喪,但還是不死心地追問道:“那麽,這個人的才能和品德與先生您相比如何呢?”
    徐庶連忙擺手,謙遜地回答道:“以我來和他相比,那就如同駑馬與麒麟相比,寒鴉與鸞鳳相比一樣,簡直是天壤之別啊!”
    劉備聞言,心中更加驚訝,連忙追問:“那麽此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呢?”
    徐庶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此人常常自比為管仲、樂毅,擁有經天緯地的才華。可以說,他絕對是當今天下少有的奇才啊!”
    劉備聽了徐庶的這番話,心中的誌氣稍稍恢複了一些,他急切地問道:“那麽,我很想知道這位奇才的姓名。”
    徐庶抬起頭,滿臉敬佩地說道:“此人乃是琅琊陽都人。”
    劉備點點頭,繼續追問:“那麽他的名字是?”
    徐庶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他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
    劉備默念了幾遍這個名字,然後問道:“他所居住的地方有什麽特別之處嗎?”
    徐庶微笑著回答道:“他所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崗,名叫臥龍崗。”
    劉備若有所思地說道:“原來如此,那他是不是就因此而自號‘臥龍先生’呢?”
    徐庶點頭應道:“正是如此。”
    最後,徐庶再次看向劉備,語氣堅定地說:“主公,如果您能夠得到此人的輔佐,又何必擔心天下不能安定呢?!”
    劉備想起司馬徽曾經說過的話,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激動,他瞪大了眼睛,滿臉喜色地說道:“莫非就是臥龍鳳雛乎?”
    徐庶微微一笑,輕輕地搖了搖頭,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鳳雛乃襄陽龐統也。”
    劉備聽聞此言,心中稍感失落,但緊接著徐庶又說道:“而臥龍正是諸葛孔明!”
    “哦!”劉備聞言,眼睛猛地一亮,仿佛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他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了:“今日知‘臥龍’、‘鳳雛’之真義,何期大賢隻在目前!”
    劉備對這兩位大賢的才學和名聲早有耳聞,如今得知他們的真實身份,更是讓他興奮不已。他覺得自己仿佛找到了實現理想的關鍵人物,心中的信心又重新燃起。
    劉備感激地看著徐庶,說道:“非先生言,備有眼如盲也!”
    徐庶見劉備如此興奮,也為他感到高興。他知道自己的推薦已經成功,於是拱手向劉備道別:“使君,元直……告辭了!”
    說罷,徐庶掉轉馬頭,朝著許都的方向疾馳而去。劉備站在原地,望著徐庶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黯然神傷的情緒。
    “元直此去,天各一方。”劉備喃喃自語道,“不知何日方能相會。”他知道,徐庶此去許都,恐怕是再難有相見之日了。
    曹操為了削弱劉備的勢力,想要得到他的賢才並為自己所用。於是,曹操精心設計了一個計謀,成功地將徐庶騙到了許都。
    在十裏長亭,徐庶與劉備分別時,突然回馬,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之後,徐庶還特意繞道南陽,親自去麵見諸葛亮,將舉薦之事告訴了他。
    劉備送別徐庶後,便立刻著手準備與關羽、張飛一同去拜訪諸葛亮。
    而另一邊,徐庶終於抵達了許昌,見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母親。
    徐庶快步走到徐母麵前,雙膝跪地,叩頭道:“母親,不孝兒元直來遲,讓母親久等了,還望母親寬恕孩兒的罪過。”
    徐母連忙將徐庶扶起,心疼地說:“兒啊,你怎麽會到許昌來了呢?”
    徐庶站起身來,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母親,孩兒在新野輔佐劉使君時,收到了您的手書,信中說您身體有恙,急需孩兒回來。孩兒心急如焚,所以連夜趕來許昌。”
    徐母聽後,滿臉狐疑地皺起眉頭,說道:“為娘何曾寫手書於你啊?”
    徐庶緩緩地將袖中的手書取出,小心翼翼地遞給了徐母。徐母疑惑地接過手書,展開一看,竟然真的是自己的字跡!她不禁驚訝地說道:“這……”
    徐母定睛細看,發現這封信雖然字跡與自己相似,但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她眉頭微皺,將書信合上,說道:“這不是為娘的手書啊。”
    徐庶一聽,心中頓時一緊,他焦急地問道:“那這是……”他的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個念頭,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
    徐母看著兒子焦急的樣子,心中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她責備地將手書摔到地上,厲聲道:“你……好糊塗啊!”
    徐庶見母親如此生氣,連忙再次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言語。
    徐母見兒子跪在地上,心中的氣稍微消了一些,但還是忍不住責備道:“你江湖飄蕩數年,本以為你學業有進,誰知道你反而不如當初了。”
    徐庶跪在地上,默默地聽著母親的責備,心中懊悔不已。
    徐母繼續說道:“兒啊,你既是讀書明理之人,就應該知道忠孝不能兩全的道理。”
    她頓了頓,接著說道:“豈不知那曹操欺君罔上,而劉玄德則是仁義布於四方,況且他還是漢室宗親。”
    徐母的聲音略微提高了一些,“我兒既然輔佐於他,不正是得其明主嗎?”
    ,就被徐母打斷了。
    隻見徐母怒目圓睜,手指著徐庶,破口大罵:“你這逆子!隻憑一冊偽書,也不仔細調查核實,就如此輕率地棄明投暗,還自取惡名,你真是愚不可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