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貪汙的最高境界:為民請命!
字數:4659 加入書籤
夏園吉與朱高煦二人信任陳羽,可這些不夠,還需要拿出證據,拿出讓滿朝文武百官都相信的證據才行。
哪怕知道禦史貪汙,可若是趁朱棣不在京師的時候捉拿,定會搞的人心惶惶。
到那時事情之後發展得更加糟糕。
夏園吉深吸了一口氣,事關重大,但他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很快就調整情緒鎮定下來。
對著陳羽拱了拱手,正色道:
“陳兄弟,禦史貪汙著實駭人聽聞,此事關係到災民數十萬眾,還請提供一個辦法,找到這些贓款。”
直接讓錦衣衛抓禦史動刑,顯然行不通。
哪怕朱棣在京師,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畢竟要是禦史做的隱蔽,查不到贓款,那麽就是誣陷。
誣陷禦史……
放眼曆史也是聞所未聞的時期。
那樣的話,永樂一朝可就‘臭了’。
但像陳羽這樣的謫仙人轉世,國之重器,麵對這樣的險境,夏園吉相信他一定有辦法。
…
“陳兄弟,為了百姓,你就說吧。”朱高煦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催促道。
可以從他急不可耐的眼睛裏,看出眼底隱藏著的炙熱、興奮。
要知道永樂時期的禦史,罵最多的人,朱高煦稱第二,沒人能稱第一,哪怕朱棣也不行。
因為朱高煦的行事風格與死皮賴臉的不就藩,導致禦史們幾乎隔三差五就要上奏參他一筆。
麵對這樣的情況,朱高煦當然忍不了,想要私下裏教訓禦史。
但是朱棣在覺察到朱高煦有這樣的想法後,果斷將其叫到禦書房教訓了一頓。
所以從靖難之後,到如今這段時間裏,在禦史的努力下朱高煦的臉皮練就愈發厚實,可心中對於禦史的憎惡卻隻多不少。
畢竟他再怎麽說也是堂堂漢王,成天被一群讀書人指著鼻子罵,要不是礙著朱棣的威懾,早就動刀子砍過去了。
他本來以為今後都沒有報仇的機會了,又或者需等到登基稱帝當上皇帝才能有,但現在他提前看到了機會。
朱高煦對於陳羽十分信任,知曉這件事情百分之百為真。
讀書人就是虛偽,哪怕此人是禦史。
敲定證據之後,他大明堂堂漢王,會讓那些禦史知道什麽叫做求生不成,求死不成!
陳羽端起桌子上的茶杯,看了一眼朱高煦這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忍不住吐槽道:
“朱兄、老夏,我知道你們在朝中有些人脈,但本質上還是一個商人,這件事情知道太多對你們沒好處。”
“老朱如果因為這件事嘎了,那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可以承諾,今後有朝一日定會為老朱報仇,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在陳羽眼中,老朱被牽扯進這件事情,相當於判了死刑。
不是他不想要幫忙,而是對方高自己這方實力太多。
哪怕將老朱小團體的所有人脈都用上,都有可能抵不上禦史的一支筆!
要知道做貪官們的保護傘,是在都察院左都禦史劉觀的默許才進行下去,而劉觀何許人也:左都禦史!都察院最高長官!
那可是連皇帝都敢直接懟的存在!
如果如今的皇帝是洪武時期的朱元璋還可以嚐試一下,但麵對永樂帝那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永樂年,劉觀私納賄賂,而諸禦史亦貪縱無忌。
這句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永樂一朝耗費巨資也無法平息的交趾叛亂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朝廷派往交趾布政使司的官吏貪腐。
並殘酷壓榨交趾當地民眾,激化了矛盾。
禦史這樣的貪汙團體,貫穿整個永樂年間,都未曾暴露,直到朱高熾登基才開始嚴查。
隻不過因仁宗朱高熾短暫的壽命,讓他不得不將這個問題扔給了他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繼位後也愈發地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腐敗不但腐化了官場、禦史,甚至已經開始直接危害王朝的根基。
…
“咳~”正在一旁喝茶的朱高煦,聽見他爹要嘎,旋即猛地嗆到了。
父皇嘎不嘎他不知道,但是他明白,如果陳羽能夠抓住禦史們的罪證,那禦史嘎是一定的。
還是很痛苦的那種嘎!
夏園吉心中汗顏,眼珠子一轉說道:
“陳兄弟,老朱在這次賑災任務中隻負責提供工位,吸納流民,哪怕賑災失敗最多……挨頓罵,畢竟他連觸碰國庫的資格都沒有,又談何死刑?”
陳羽眨了眨眼,他來永樂一朝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突然碰到這麽大的事情,事後會遭遇什麽樣的責罰,他心中也沒個譜。
畢竟在後世的時候,他也是一位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六好青年。
來到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第一次間接參與牽扯皇權的事情當中,一時慌亂,將結果往最壞的地方想,倒也情有可原。
“老夏,既然老朱沒事,看著你來的時候擺出一副天塌了的表情,我都打算待會趁著天色還早,收拾鋪蓋跑路了。”
果然,老朱小團體裏麵,就屬老夏憂國憂民,遇到國家大事就喜歡擺出一副杞人憂天的樣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這副樣子如果放在後世絕對是一個影帝,演的跟真的一樣!
陳羽埋怨一句話後,手指敲擊著桌麵,緩緩開口說道:
“這你算問對人了,你要是問其他人肯定推斷不出禦史們貪汙的錢都去哪了,首先分析一下他們這條產業鏈。”
“曆朝曆代的貪腐手段,大多數是‘折色火耗’和‘淋尖踢斛’。實際上這些與永樂一朝的官員們比起來簡直弱爆了,明朝由於都察院的存在,創造出了一種更為高效、安全的方法:為民請命!”
‘折色火耗’和‘淋尖踢斛’指的是官員們在收稅過程中以收繳、運輸稅物過程中產生的損耗為由多收的稅賦。
‘多’可沒有一個具體數,大部分都會選擇從其中撈一筆。
畢竟,我不撈還有別人撈,還不如一同加入其中。
夏園吉坐在一旁,聽著陳羽這樣說,忍不住麵部肌肉抽搐了兩下。
前兩者,他當然知情,但為民請命不是一件好事嗎?
放在史書上也是一個美名,為何會成為貪官們謀取贓款的手段?!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然而,陳羽沉吟了片刻之後,自顧自的開口說道:
“就像這次賑災一樣,當地方出現災情,官員們就以受災了、民生艱難等等理由向朝廷援助,朝中的禦史就會行使自身職責,在大殿之上為民請命,督促皇帝考慮民生大計,盡快出台賑災政策!”
“這樣就可以為自己博取‘為民請命’的美名,一旦朝廷同意撥款援助,那麽撥下來的款項,就能夠‘正大光明’地落入他們的口袋。
“畢竟‘父母官’為百姓們爭取來了賑濟,那麽‘父母官’和百姓一起‘分一份’賑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這也是為什麽在史籍裏常看到朝廷收到地方上報災情的奏疏,第一時間並不急於賑濟,反而坐視貧民餓死的原因。不是朝廷不在乎他們的死活,實在是被忽悠的次數太多了,不先花時間核實一下,就會成為冤大頭。
但永樂時期卻特別的奇葩,核實的人也是貪官陣營,這對朝廷來說簡直沒法玩了!
“虛偽!”朱高煦忍不住了,在一旁深沉咒罵。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