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國運下的產物
字數:4826 加入書籤
陳羽將兩顆馬鈴薯放在櫃台抽屜裏之後,腳步輕快的走了出去。
納綏爾見陳羽出來,連忙招呼著夥計開始清點貨物。
一個夥計清點的同時,身旁還有兩個夥計手中拿個紙張,做著記錄。
陳羽在見到馬鈴薯出現後,就停止了挑選。
但之前所選擇的貨物還是占據了一小半左右。
大多都是一些水果。
單個拿出來或許價格不是很昂貴,但架不住數量多啊。
因此,
一番計算下來,還是花了不少錢。
可對於現在擁有一個精鹽提煉技術的陳羽來說,這完全就不是事。
更何況,
這一次的意外收獲所帶來的價值,無論怎麽算,陳羽都不覺得自己吃虧。
最終,
價錢敲定。
納綏爾將記錄的賬單做完最後對比,確認無誤,這才將賬目交給陳羽確定。
本來納綏爾不想要錢,想用精鹽的采購抵消即可。
但陳羽堅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更為合適。
至於後續的精鹽生意,陳羽也再三保證會跟進。
畢竟,三劍客裏麵還有兩個劍客流落海外。
雖然現在有了馬鈴薯,但這種能夠影響國運的玩意,多一個不多,少一個虧的慌。
再者,
精鹽生意交給納綏爾當自己的海外運營商,自己也是真的很賺錢。
這種兩全其美的事,他沒理由拒絕。
陳羽的家當,大部分都存放在了府邸。
所以他還需要帶著2前去拿錢,順帶著安排府上的夥計將今天購物所需搬回來。
……
陳府。
納綏爾帶著兩個夥計來到了陳羽的府邸門口。
他看著宏大的陳府牌匾,心中震撼不已。
氣派,真是氣派。
比自己在京師租住的宅院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納綏爾看著陳羽招呼管家清點出來的銀兩,做完核對之後,嘴角笑容抑製不住。
像這種跨國貨物,壓根就不是奔著對普通人交易去的。
畢竟普通人手中能有幾個錢?
不遠萬裏的跨國生意,價格低,必然導致利潤低。
利潤低,誰還去幹這種吃力不討好,整天在大海上漂泊的生意?
所以,買家一般都是富人階級。
可富人階級人數並不占多,所以像這小半車的貨物,哪怕是在京師之地,估計沒有個一個半月也是無法輕易出手。
而且陳羽挑選的都是一些水果,這些物件還真不一定能撐的了那個時間。
可陳兄弟卻豪爽的一次性全部購買。
省時省力,利潤還一分不少;
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下,他接手了一個精鹽生意。
這玩意絕對的暴利。
現在納綏爾認為陳羽就是他的貴人!
“陳兄弟,說實話這次是我占了你的便宜,省下不少功夫。我保證,等我下次出海再來到大明,一定會帶來一些你感興趣的物品,贈予你。”
納綏爾看著陳羽的豪華府邸,一定就是不差錢的主。
可對方在挑選自己貨物時,除了水果之外,那些什麽象牙、珊瑚看都沒看。
明顯這種寶物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是好東西,但對於陳羽這種階級的人來說,完全入不了眼。
還沒有一個醜不拉幾的馬鈴薯開出的白花,對陳羽來說更具吸引力。
想到著,
下次出航幫陳羽物色什麽好東西,他心中已經有了方向!
陳羽笑吟吟的說道:“見外的話不必多說,從今以後,你我就是生意上坦誠相待的合作夥伴了,方便你的同時,那當然也是方便我。”
納綏爾看著陳羽絲毫沒有架子,心中不由一暖,當即帶著兩名夥計對著陳羽就行了一個忽魯謨斯的最高禮儀。
本來納綏爾打算招呼自己那幾個夥計,幫助陳羽將選中的東西搬到陳府。
但陳羽拒絕了。
說讓他們忙活自己的事情,他陳府上的夥計也有不少。
陳羽這樣的決定,著實讓納綏爾更加感動了一把。
最終雙方寒暄了幾句,納綏爾帶著兩名夥計與交易的銀兩離開了。
陳羽看著納綏爾一行人的身影,直至完全消失在了自己的視線當中,他對著身旁管家福伯吩咐道:
“福伯,你親自帶著十多個人,做事機靈點的,去將我購買的貨物運送到府邸來。”
“還有,櫃台裏層抽屜裏有兩顆馬鈴薯,你務必將其完整帶回來交給我。”
福伯看著陳羽神色鄭重,也是連連保證。
馬鈴薯?
他沒有聽過,但還是第一次見東家如此對一個物品上心。
至於挑選十多名人去運送貨物,府邸上的人全部都是錦衣衛出身,外加陳羽酒館那還有一條街道的錦衣衛。
安全方麵,他是一點也不需要擔心。
要是有人在那片地界鬧事,隻能留著下輩子後悔。
一切交代妥當,陳羽長舒了一口氣。
他打算前往後花園,倒騰土豆的安置地。
古代評價一個王朝是否能稱之為盛世的標準之一,就是這個時代的百姓能否吃得上一口飽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起來盛食的標準很低,但對於古時候的百姓來說,吃上一口飽飯,確實是一件奢望的事情。
像朱棣這種通過特殊手段登基的皇帝,迫切的想要借一些功績,證明自己。
如果朱棣知道了大明有這種作物,估計睡覺都要放在懷裏,害怕它丟了。
陳羽就是算準到了這一點,才提前將馬鈴薯拿下。
他雖知道此物的源頭在美洲,可鄭和船隊向哪個方向航行,又不是自己能夠掌控。
再者,
哪怕自己能夠命令得了鄭和船隊航行方向,這一來一回最低也要個三五年。
三五年……
他在此期間能做多少事?
如今馬鈴薯此物,就像天降一般,出現在了自己眼前。
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接下來,陳羽感覺自己今後有了一個每天打卡的任務:
栽培馬鈴薯。
畢竟這玩意現在的產值,沒有經過數代的雜交,也就那樣。
大約每畝產約為2000斤左右,相較於後世的4000斤足足少了一倍。
但跟這個時期的主要農作物,畝產僅300至600斤的小麥和水稻而言,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等到今後步入朝廷,最起碼拿出來的馬鈴薯是經過幾代繁殖的高產品種。
磨刀不誤砍柴工,到那時光憑一個馬鈴薯,估計自己在仕途上的前景,就將無法估量。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