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硬碰硬當然不行,朕有更好的辦法
字數:4116 加入書籤
眾人都是頗具政治頭腦之人,心中不是很樂觀。
認為哪怕最終贏了,代價也很巨大。
可看著朱棣一副勢在必行的樣子,眾人一時間都不想做這個出頭鳥,主動出言。
畢竟若是永樂帝真正決定的事,商討隻是走走過場,而事,那是一定要執行的。
一時間,現場的氣氛有些壓抑。
經過一番沉寂,最終還是朱高熾再次費力的站起身來,對著朱棣拱了拱手,正色道
“陛下,這件事情牽一發而動全身,兒臣懇求陛下酌情考慮。”
“再者,陛下若是擔心開啟恩科程朱理學那一幫人會在暗中使絆子,說到底也就雷聲大雨點小,不足為懼!恩科還是可以正常進行。”
“更何況朝中信奉程朱理學的官員,雖然大多不是身居高位,但奈何人數眾多,也算是支撐朝廷運作的根基所在。”
“與這一股勢力進行硬碰,兒臣認為此舉無疑是另外一場靖難!帶給國家的損傷,實在是太大了,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
一聽損失巨大,還不待朱棣發表意見,夏原吉就忍不住站出來說道
“太子所言極是,無論是朝中還是民間,信奉程朱理學的人極多,這一切都源自程朱理學在華夏這片土地上發展數百年。”
“陛下,數百年啊!這麽長的時間內,程朱理學這股勢力所積累的人脈與能量,朝廷若想要對抗,勝也是慘勝!”
夏原吉憋屈啊!
一場靖難對於國家的損失,他可是花了好大的精力,這才不至於使得國庫崩潰。
可永樂帝登基之後,二話不說,編纂大典,下西洋,興建運河等等工業,就像是下餃子一樣,一個一個的下鍋。
絲毫不管燒火的柴火夠不夠!
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國庫雪上加霜。
好在,後期有陳羽的一係列物件,可以用來幫助國庫緩解一下。
但也不至於支撐國家再展開一場比靖難規模還要大的‘內戰’!
見有人做出頭鳥表態,六部尚書與其他官員這才敢放開言語,直言進諫起來。
意思很明了。
皇帝來年開春還要親征漠北,這是解決外患,那麽在這之前,提前通過恩科選拔出來一批官員協助後方,完全可行。
但若對抗程朱理學,那麽定然不是幾個月、幾年時間就可以完成的。
如此一來,外患與內鬥同時進行……
哪個國家經得起如此折騰?
討論到最後,在場除了朱高煦與朱高燧二人外,其餘的人全部統一了戰線,明確懇求永樂帝三思而行。
朱高煦見此一幕,冷哼一聲,站出來,大聲的說道
“陛下,打仗講究的就是一個士氣,如今您剛剛提出作戰對象,那麽我們這些為人臣子的,理應拿出相應的作戰方案才對。可卻一個勁的在這裏怨天尤人,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這件事情對不對兒臣不在乎,能不能行兒臣也不在乎,隻要陛下您下旨,給兒臣兵馬,我願意來做這個先鋒!”
“針對程朱理學的第一刀就砍向翰林院!兒臣願帶兵,按照翰林院名冊一個一個殺,保證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條漏網之魚!”
朱高煦說完瞥了一眼在座的各位官員與老大,眼底的不屑一閃而過。
在他眼裏,不就是一群讀書人嗎。
可任你書生百萬,難不成打得過自己的五十萬大軍?
自己可不是李景隆那個隻會紙上談兵的家夥!
朱高燧一般議事在沒搞清楚朱棣意思之前,往往保持中立。
可他想著爹這個時辰叫他們叫過來,那一定是做好了對程朱理學動刀子的準備。
既然如此,自己也該表態了。
他當即站出來,附和一番朱高煦言論後,還說錦衣衛願意程朱理學的人員名單。
保證一個也跑不了!
朱棣看這文官的反應,倒是在他的預料之中。
再看兩個態度激昂的兒子,他輕輕搖了搖頭。
陳兄弟說過,刀兵隻是政治的一種手段,但不是必須的手段,隻是一種最簡單粗暴,也是最低級的手段!
真正高明的手段,往往是在敵方都沒有察覺的情況下,不知不覺達成了自己政治目的。
隻可惜,眾人未曾聽聞陳兄對程朱理學的深刻見解,否則也不會誤以為他意圖動用刀兵了。
朱棣沉吟片刻之後,淡淡的說道
“你們是不是忘記這次討論的主次,最主要的是開啟恩科,而之所以沒有叫上翰林院的那幫人,是因為恩科的作用,不方便他們聽去,因為不方便,而不是朕懷疑他們的忠誠!”
“再者,在你們眼中,朕就隻是一個會動刀兵的魯莽皇帝?”
“朕難道不知道程朱理學發展數百年的時間,在影響力方麵早已做到根深蒂固,無論是勢力還是人力、物力、財力都是龐然大物?”
“若與他們正麵抗衡,必掀起一場不遜於靖難之役的內鬥。何況朕來年開春便要禦駕親征漠北,此時若同室操戈,豈不是與人交戰時自斷臂膀?這般蠢事,朕斷不會做。”
“再者說,他們皆是大明子民,不過思想有別罷了,朕從不懷疑他們的忠誠。雖說確有少數人借程朱理學謀私,但朕堅信,忠良之輩仍占多數。”
“要朕對大明子民刀劍相向?朕做不到。都坐下,聽朕細細道來此事究竟該如何處置,切勿妄加揣測。”
眾人聞言互相對視了一眼,這才慢慢的重新坐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搞了半天好像是他們想錯永樂帝了?
朱高煦與朱高燧對視一眼,皆是一臉疑惑的在原地發懵。
還是被朱棣瞪了一眼之後,這才一臉悻悻坐了回去。
眾人安靜下來之後,朱棣這才將桌案上的那張紙舉起,高聲說道
“朕深知,與程朱理學相抗絕非數年、數十年之功。”
“你們或許不解,程朱理學既已刪改不利於君權的內容,朕緣何還要執意對抗?”
“隻因這學說背後,暗藏禍國之弊。為後世子孫穩固江山,為天下黎民謀長久福祉,縱使前路艱難,朕亦不得不為。”
“所幸,朕已謀得‘潤物細無聲’之法,能悄然瓦解其弊端。”
“今日召諸位至此,便是要開啟這盤大棋。”朱棣神色鄭重,語氣中透出胸有成竹的篤定,
“你們或許未曾想到,朕卻早已籌謀深遠。恩科,便是瓦解程朱理學的關鍵。”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