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小小女真亡我大明?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字數:4302 加入書籤
後宮妃嬪自殺,殺女兒後自縊……
朱棣聽見崇禎的遭遇,一隻手扶著額頭,胳膊撐在桌子上,似要掩蓋雙眸中難得露出的一抹哀傷。
不要說身為一位九五至尊的帝王,哪怕是一位男子漢,若不到絕境,也斷然不會讓妻女落得如此下場!
自己將來或許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避免掉後世這段曆史。
但心底卻仍沒來由地翻湧著一股濃重的悲戚,揮之不去。
在陳羽的講述下,朱棣仿佛來到了大明京師城破的那一天,隻不過進入京師的不再是燕王的王者之師,而是叛軍!
明朝滅亡之際,
城門:守城的兵卒踩著同伴的屍身往上填,甲胄早被血泡成深褐;護城河上飄著層層疊疊的浮屍,城牆根下的泥漿被染成了紅色,仿佛整座城都在無聲地淌淚。
宮殿外宮女的哭泣聲,太監為了搶奪珠寶的爭吵打罵聲不時傳進內殿。
內殿: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像往年的家宴一樣,坐在上首,與他以往的節儉不同,今日桌上放著山珍海味,左右兩旁各坐著一位身著一身華服,頭上戴著象征尊貴鳳冠的周皇後,以及低聲哭泣不敢說一言,隻是手抖著握住筷子的袁貴妃。
這位大明的末代皇帝一家,似乎想要維持身為皇家的最後一點體麵,可是好像無濟於事。
他們心中都清楚,等著他們的命運是什麽。
坐在下首的三個皇子和兩個公主,察覺到父母之間的古怪氣氛,不敢多說一句;連最小僅有七歲的昭仁公主,也隻是眼淚汪汪看著一向溫柔的周皇後沉默的樣子,不敢開口。
一家子如同嚼蠟一樣吃完最後一頓飯,也算是完成了大明王朝最後的體麵。
坐在上首的崇禎放下了筷子,看著這一室的寂靜,想起去年家宴的時候杯盞交錯,歡聲笑語,終於還是忍不住低下了頭。
他閉上自己的眼睛,用袖子掩住自己眼睛裏的無盡悲哀之情。
經過半晌的猶豫之後,崇禎終於是做出了艱難的決定,他張了張幹涸的嘴巴,開口說道:
“皇後,如今大勢已去,不可挽回,你身為一國之母,絕不能受辱,你……知道該怎麽做。”
坐在旁邊尊貴的周皇後,強忍著的情緒終是繃不住了。
她哭了,隨即跪在地上向崇禎說:
“臣妾服侍陛下十八年了,哪怕‘虜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陛下也從來不肯聽臣妾一句勸,以致有今日。臣妾能夠以身殉國,沒什麽可說的了!”
話落,
她撫著三個皇子又哭了一會兒,隨後毅然決然地轉身進屋,把門鎖上了。
一會兒,
屋內的宮女出來報告說,皇後自盡了。
崇禎想著皇後和自己的相愛一生,難掩表麵上的堅強,哭了出來。
他站起身來對袁貴妃說,
“貴妃,皇後走了,你也應該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麽。”
就這樣,崇禎看著袁貴妃像皇後那樣離去。
他讓宮人帶走三個皇子,自己則親自舉著劍,來到自己平常最寵愛的長平公主麵前,看著這個年僅十五歲的芳華女子,明明已經許配給了人家,卻因亡國而耽擱,無奈喊道:
“你為何要生在皇家!”
隨後舉著劍將其刺死,緊接著轉身殺了年僅僅七歲的昭仁公主。
做完這一切,
崇禎轉身,決然離開了這座已破碎的宮城,來到宮殿後麵的煤山,對著這座曾經屬於自己的宮殿,在一棵老槐樹上自縊身亡。
年僅35歲……
陳羽巴拉巴拉&,講了一大串,下意識的想要翹起二郎腿。
可看著一旁神色複雜的老朱,他才意識到,剛剛講的好像是一個悲傷且沉重的亡國話題。
而且亡的還是老朱親爹一手建立起來的大明……
陳羽想了想,感覺這個時候翹起二郎腿,多少有點吃瓜的不厚道樣子。
索性,放棄了。
怎麽說崇禎也是老朱後人,雖時空相隔百年,可在這相同的血脈麵前,卻又顯得那樣近在咫尺。
長輩看見晚輩過得那樣淒慘,怎麽說也會悲從心中來。
朱棣將陳羽的這番話消化了好久,最終才緩緩抬起頭來,認真問道:
“陳兄弟,破城的是草原哪方勢力?”
朱棣記得陳兄弟之前給他說過小冰河時期的危害,來臨之際,大明北方的鄰居就會像瘋了一樣,不停的對大明用兵。
而陳兄弟方才的講解中,也說出了‘虜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的話。
不出意外,虜肯定是指北方勢力了。
不管這個鄰居是誰,他一定要滅了,斬草除根的那種!
大明百年之後的血仇……
你的先祖,永樂一朝的皇帝,替你報了!
陳羽聽著老朱的疑惑,一時不知怎麽說是好。
朱棣見陳兄弟遲疑,他皺眉問道:
“陳兄弟,明末破城,總不可能不是由漠北那幫蠻子幹的,而是內部起義?”
陳羽想了想,點了點頭後,又搖了搖頭:
“大明的城池是由明末李自成率領的一支起義軍攻破,但這位李自成卻並沒有按照華夏慣例,君亡城破之後,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新的王朝。”
“李自成破城之後沒蹦躂多久,就被北方的女真族剿滅。隨後女真族後入為主,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清朝’!”
話落,朱棣豁然抬頭,眼中滿是不相信,他不可置信的說道:
“陳兄弟,先帝最開始起兵打的口號是: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自此我相信元朝的蒙古人,將會是華夏這片土地上,除漢人之外的第一個統治者,也將會是最後一個。”
“這才過去幾百年,今後統治華夏的,又不是漢人了?”
朱元璋口號中的驅逐胡虜,是因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將人分為四等,漢族地位低下。
因此朱元璋直接點明了起義的目標,推翻蒙古貴族對漢人的壓迫性統治。
而華夏雖有許多少數民族,可漢人占比自古以來就是最多。
再加上蒙古人對漢人的壓迫、鎮壓,所以朱元璋打出的口號一出,當即點燃了漢族民眾對元朝統治的不滿情緒,紛紛揭竿而起,想要恢複華夏正統。
而華夏漢人經曆一番少數民族的殘酷統治後,按道理來說哪怕是響應內部的漢人起義隊伍建立新的王朝,才說得過去。
怎麽可能最終的結果,是女真族上位?
再者,
永樂時期的女真族就在漠北朝鮮那邊,至於勢力……
他朱棣壓根就沒有放在眼裏。
畢竟說白了,現在的女真族其實就是大明的一條‘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