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大學建設,工業革命的開端

字數:4522   加入書籤

A+A-


    李至剛算是知道,為什麽自己想不到商賈這一環了。
    眼界慣性,導致的思想局限性。
    自古以來,商賈的標簽在天下人眼中的共識,乃是無奸不商。
    十個商賈九個奸。
    尤其是經過了洪武帝時期,對於商賈的看法,更加偏激了。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心中將商賈這個階級,默認剔除掉了。
    而陳羽在飯後,喝茶閑談期間,問題的辦法就出來了。
    這足以證明,問題很簡單!
    簡單自己卻想不到,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了。
    李至剛在朝中接觸時事政治這麽這麽長時間,自然不會覺得,這種事情是巧合,而是實打實的覺得,這才是當代魁星的恐怖之處。
    在眼光上能夠看得見尋常人所忽視的方麵。
    這個尋常人的級別,李至剛是按照自己與夏原吉這個層次進行區分。
    畢竟,他們兩個朝中正二品大員,討論了七八天沒有結果,這一點沒得說。
    李至剛歎息一聲,感歎著魁星在解決問題在時效與效率上的誇張程度。
    這是來自上天的饋贈!
    李至剛本來心情挺舒暢的,可是腦海中卻在問題解決後,不知不覺間,開始拿著自己跟陳羽比較起來。
    他自認,自己打小就聰慧,腦子靈光。
    在治國一道上,也算是小有能力。
    進入朝廷幾十年以來,兢兢業業,處理了許多問題,事業上也算是起起伏伏。
    但總的結果,體現在官階上可謂是蒸蒸日上。
    依靠著年齡,
    他倚老賣老自認在政治一道上,算是一個處理政務老辣的老江湖。
    可現在呢?
    這個想法,他是一點也生不起來。
    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喝口茶的功夫……
    唉!
    自己這三腳貓的能耐,怎能配得上一個老辣二字。
    慚愧!
    慚愧啊!
    瞧瞧人家陳兄弟不僅將問題解決了,而且解決的是那樣漂亮。
    在陳羽提出的這個計策當中,各方滿意。
    沒有人在利益上,有著實質性的損失。
    國家有了人才儲備、籠絡天下讀書人的學府;偏科學子有了一個供他們繼續讀書,吃住免費,甚至以後步入朝廷的學府;商賈子弟,則擁有了觸碰‘權’的門檻。
    想到著,
    李至剛感覺有些頭皮發麻,陳羽提出的解決策略,越是想,就越是能夠感覺其中蘊藏的精妙之處。
    誇張!
    恐怖!
    妖孽啊!
    若是朝堂之上,再多來幾個像陳兄弟這樣妖孽般的大才,這對於國家、百姓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但是對於自己來說,那恐怕相當的難受。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還有觸碰禮部尚書這個正二品大員的機會嗎?
    恐怕連毛都摸不到。
    跟這樣的妖孽爭奪官位,自己今後恐怕會最後被玩的隻剩下骨頭渣滓!
    幸好,幸好……
    這麽牛逼的陳老弟,放眼整個大明,在他幾十年的人生當中,也隻遇到了一個。
    而且自己當初對著這位大才,因一見如故的緣由,現在也與其稱兄道弟起來。
    李至剛結交陳羽,那是有私心的,是想要招陳羽當自己孫女的相公……
    而現在,這個私心在他心中更加強烈了。
    他認為在陳羽雖然才識無人能敵,但現在怎麽說也隻是一位從八品官階。
    一步登天,不可能。
    陳兄弟成長起來,需要時間。
    因此,李至剛認為陳羽當自己女婿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很高。
    這麽一來,
    陳羽這種恐怖的政治手段,在日後的仕途當中,應該不會往自己身上,又或者是往李家招呼!
    ……
    李至剛腦海中一番惆悵翻湧之後,深吸了一幾口氣,將情緒平複下來。
    他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涔涔冷汗,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喝完之後,
    李至剛放下茶杯,長舒一口氣,拱手對著陳羽誠懇的說道:
    “老哥我要多謝陳老弟這番指點迷津,若是沒有陳老弟你,我到現在還正在為這件事忙的焦頭爛額,卻一點實質性的進展都沒有。”
    “來,陳老弟,就讓老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陳羽悠然端起茶杯,碰杯之後,喝了一大口。
    對於陳羽而言,大學的建設在他開啟大明工業革命的構想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要清楚古代大明商賈有錢,卻地位低下。
    而大學可以慢慢提升商賈的地位。
    這是一件足以影響大明國運發展的好事。
    商賈是資本主義萌芽、興起的重要力量,沒有他們國家很難推動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工業的不斷創新。
    因此商賈的地位,絕對不能一直在戶籍當中處於低位。
    哪怕不提高到首位,也應該做到最起碼跟農民相平。
    綜上所述,
    這也算是陳羽實施大明工業革命,所提出來的第一個相對應的理念。
    算是一個針對新興事物的小小試探。
    至於大學的招生方式,從哪裏借鑒而來?
    很簡單。
    當然是從後世的有著世界警察之稱的老美手中。
    老美地界的大部分大學,放眼整個世界,那都是可以排上號的存在。
    哪怕排名第一的名校,采取的招生也是這樣才子加富人的組合。
    說白了,就是用富人的大量資金,來擴充學校的師資力量;然後再用這個師資力量,去幫助老美培育出一大批有著真才實學的精英。
    最後,
    這些精英在使得老美國力騰飛,然後就會吸引更多的富人,甚至是海外的富人將自家弟子,用大量的錢財,安排進入學校當中。
    這就是一種各方有利的鐵三角循環。
    但若要說其中獲利最大的是哪一方?
    一定是國家!
    正所謂師夷長技以製夷。
    將老美後世某些方麵成功的經驗,拿過來抄……
    借鑒一番。
    豈不省時省力、爽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