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淒淒慘慘的小陳大夫

字數:3806   加入書籤

A+A-


    陳剪秋就是在這種時候一路從象山討飯到慈縣的,同行的還有難友吳胖子。
    當初在象山,縣衙把海盜人質的各人身份核對完之後,確定他們倆人不是細作或者是來路不明的人以後,就把他們倆放了。
    至於吳胖子說的被海盜劫去的那些財產想要歸還,是不可能的。
    想要縣衙給盤纏回老家更是門都沒有。
    吳胖子討要幾番之後無果,還差點被下大獄,也不敢再鬧了。
    隻能灰溜溜和陳剪秋一樣,兩手空空出了縣衙。
    二人都會識文斷字,初時在象山找了份跑腿兒和抄書的活兒,倒也能糊口。
    陳剪秋醫術好,他倒是想找一份坐館大夫的活兒,可是他找不到人給他做保,又不是本地人,沒有醫官肯用他。
    做賬房就更不用想了!
    沒辦法,隻能先從苦活累活幹起,畢竟要吃飯。
    而且兩人都是想要回家的,山高水遠,盤纏就是個大問題。
    吳胖子有多年經商經驗,心思靈活,讓他老老實實給別人上工隻為一日三餐,那是不可能的。
    倆人拿到第一個月的月錢後,吳胖子便說服了陳剪秋一起做小生意。
    本錢不多,還不到500文,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吳胖子對這筆錢怎麽用很慎重,甚至比他當初經手上萬兩銀子的貨銀還要緊張。
    仔細觀察後,他決定去鄉下收一些比較老舊的古玩字畫到城裏賣。
    得益於從小的成長環境,他對古玩字畫有一定的品味和經驗,那種爛大街的他不要,挑選的都是比較特別的,雖不是大家所作,但上了年頭,買的就是古香古色。
    鄉下人大部分都不懂這些,可以用極低的價格收過來。
    目標客戶群體則主要是讀書人,包裝甚至都占了成本的一半以上。
    這時候隻有讀書人有錢,也隻有讀書人的錢比較好賺。
    吳胖子的定位很明確。
    起初確實很順利,陳剪秋幫著打打下手,跟著一起混了好幾頓飽飯。
    但是好景不長,兩人很快被人盯上,他們沒有背景又沒有根基,就算被別人套麻袋,一棍子打死也沒人知道。
    最後在地痞的威脅下被趕出了象山,還被搶光了所有的錢。
    吳胖子簡直想哭!
    世道太艱難了,簡直是不讓好人活命啊!
    於是兩人便開始了乞討之路,準備去下一個縣城。
    誰知這時候朝廷又開始征收徭役賦稅,老百姓活得更艱難了,就更別提他們這些叫花子了!
    什麽叫生不逢時,時運不濟,這就是!
    饒是陳剪秋心態一向都好,這下也繃不住了。
    任你有百般武藝卻施展不出來,那叫一個憋屈!
    倆人餓瘦了一圈。
    “如果上天非要這樣折磨我的話,還不如讓我繼續留在海盜島上,起碼能吃飽飯啊”,吳胖子摸著自己又鬆了一截的褲腰帶道。
    “再堅持堅持,其他叫花子不是說前麵慈縣的縣太爺在施粥嗎,咱們去那兒,有一口粥水吊著起碼餓不死,後麵的再從長計議吧!”陳剪秋摸著肚子回道。
    還好他是大夫,認識一些能吃的草藥,這門手藝算是救了他。
    倆人到慈縣時,除了臉上身上比一般叫花子幹淨些,其他的和叫花子也沒什麽區別了。
    兜比臉幹淨!
    施粥是在每日午時和申時末,兩人正好趕上了。
    吳胖子端到屬於自己的熱粥水的時候,感動的差點哭了,眼含熱淚道:“這縣太爺真是個好人啊,等我回家了定要給他塑個金身放在菩薩旁邊!”
    陳剪秋喝完熱粥也喟歎一聲:“是啊!”
    說完舔了舔碗,繼續道:“要是粥裏能不放這麽多沙子就更好了,太咯牙了!”
    “有的吃就別挑了,我看這慈縣還不錯,等明日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麽活幹吧”,吳胖子道。
    兩人在慈縣一連混了好幾日,才終於找到了一份幫忙曬書的臨時工的活兒,一天管兩頓飯,沒有工錢。
    這還是別人看他們倆人都識字,談吐也不錯,這才在一眾人中選中了他們。
    等到了地方才知道,他們要做事的地方是在縣學。
    管事的邊走邊道:“你們倆的任務就是在這幾日裏麵,趁著日頭好,把縣學所有的藏書案卷都曬好,有蟲蛀的地方重新修補粘貼,再放上樟腦丸,這活兒不難,但做事得小心,千萬不可粗手粗腳損毀了,不然賣了你們也賠不起!”
    不一會兒便帶著兩人到了藏書樓。
    裏麵有兩個縣學的人在喝茶。
    管事的連忙上前彎腰諂笑道:“兩位秀才公,按二位的要求,小的將人給你們找過來了,這兩人都識字,通些文墨,字跡也端正。”
    “嗯”,其中一人頷首“嗯”了一聲,態度倨傲,道:“規矩都跟他們講清楚了吧,要是有人問起的話,工錢一天是20文。”
    “這您放心,小的都講清楚了,他們隻要管飯就成”,管事的笑道。
    “那就成,你帶他們上去吧”,此人道。
    吳胖子知道工錢被昧下了,但沒想到被昧了這麽多,是一點兒也沒給他們留啊!
    他算是知道打工人的心情了,他發誓,等他回了本家以後,一定好好治治底下貪汙納垢的風氣,底層打工人太不容易了!
    縣學的食堂飯菜分量很足,在經過這段時間的流離漂泊後,兩人總算是再次吃到了熱乎乎的飽飯。
    曬書的工作對於兩人來說有些繁瑣,但並不難。
    一晃兩日過去,這日張平安按計劃好的日程帶著教瑜一起去縣學巡視。
    慈縣讀書人不多,縣學也冷清,學員都是那幾個經年的老秀才,家裏也不差錢,就在縣學混著。
    張平安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也沒抱什麽期望,隻是走個過場。
    誰知竟在藏書樓碰到了故友。
    剛開始,他還以為自己眼花了!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