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讀懂靈活寄讀
字數:3672 加入書籤
虹姨這是毫無隱瞞的告訴了丁有才,求他幫這個大忙。
沒有想到是這麽一件事情求著他,丁有才想了想,覺得還真是左右為難。
擺明了這裏麵有套路,丁有才又不傻,李大人雖然是他同學,但是,有些地方未必能碰。
但是,又吃又喝又爽,卻不幫人辦事,也說不過去。
不過,丁有才心裏已經做了簡短的分析,他認為,老胡能夠醒來,而且已經醒來很久了,這說明醫院的治療,本身不存在很大的問題。
問題是別人不願意讓老胡醒來,老胡自己應該仍在多重恐懼之中,不敢醒來,隻能配合著別人的意願,當起了植物人。
所以,這中間有點深奧,隻怕老胡自己,都不能如虹姨所願。
虹姨見丁有才不吭聲,就說:“你隻帶我去跟他見上一麵,然後你可以離開,我設法把事情,拖後一天再提,這總可以吧?”
說得丁有才別無選擇,就答應她過了元宵節,等下麵都開學了,再去省城。
虹姨聽丁有才提到元宵節,她就說,那不如就在元宵節這一天過去,反正那一天也不上班。
兩人商量好了,各自回家,虹姨把丁有才捎到路口,小董過來接了丁有才,丁有才自知已經彈盡糧絕,隻有暫時回家裏去。
才一進屋,袁維蘭就說:“老丁,劉雨梅打電話過來,說她已經接連收到了好幾條信息,提示她去盡快給她兒子辦理轉學手續,她要我問一問你,這是什麽原因?你早幾天不還說了嗎,讓她兒子去原班級讀就是。”
丁有才還真的不明白,他想起昨天虹姨給他打電話時,講小組會議上,有些與他有關的什麽什麽事情,今天忘記問她具體是什麽了。
反正明天局裏麵開會,丁有才說:“你們女人啊,見了風就是雨,沉不住一點氣,這不還沒有開學嘛?處理問題嘛,總要有一個過程…”
不料,袁維蘭照著他肩膀前就來了一拳,還好,沒有打他臉。
這一拳也不輕啊,這還是她第一次動手打丁有才。
丁有才揉了揉肩胛,也沒有再說什麽,就進臥室去了。
隻聽見袁維蘭在後麵嘀咕:“這都回到家裏來了,還來跟我打什麽官腔…你怕是連你自己姓什麽,都搞忘記了?”
這一次,丁有才就這麽輕鬆過關了。
第二天準備開會,丁有才去得比較早,剛一到辦公室,崔主任就來向他匯報工作。
崔主任說,他昨天已經把上級文件精神傳達下去了,當時,是黃副局長在值班,黃副局長按照文件精神,把各項工作都安排過了。
丁有才忙拿過文件來看。
這個崔主任,他還滿以為,丁有才是早已經知道文件內容的。
再說了,上級的文件精神,反正也是不可以更改的,所以,他就直接傳達下去了。
前天、昨天,丁有才一直在快活,兩天都沒有來局裏,上麵又催促得緊,崔主任和值班領導把文件精神傳達到各區教育辦,這個也屬正常。
但是,丁有才看完文件之後,似乎很不高興。
文件是針對新學期的入學條件來的,即入學資格如何與學區房很好的掛鉤。
文件當中,將學生大致的分為這樣四大類別:有房有戶、有房無戶、無房有戶、無房無戶。
有房有戶,就是戶口和房子都在該轄區,優先就近擇校入學。
有房無戶,就是戶口不在本地,但在該轄區內購有房子,也是優先擇校入學。
一般來說,轄區內已經劃好了片,比如說,同一轄區內有幾所小學,哪幾個小區,或者哪幾條街道,學生在哪一所學校入學,是劃分好了的,不存在擇校一說。
入學報到時,要憑戶口本和房產證明。
無房有戶,就是戶口仍在本市,但父母已經不在本市居住,或者,已經在其他省市縣買了房子的,子女仍想在本市…即戶口所在地上學的,都集中安排在城郊的青楓坪小學和十三中就讀。
無房無戶的,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也包括本市所轄縣區的進城務工人員,由於學位緊張,其子弟無法安排在市區入學,一律回原籍就近入學。
文件的最終解釋權保留,也就是說,教育局並沒有解釋權。
但是,文件另有兩份附件。
丁有才之所以不高興,是崔誌鋼把那兩份附件的內容,也一起給了黃副局長。
崔主任自己所留下來的,反而都是他自己複印的複印件。
丁有才讓崔主任去把原件換回來。
兩份附件的補充內容,一份是針對無房有戶的,另一份是針對無房無戶的。
劉雨梅的兒子,就是典型的無房無戶這一類。所以,劉雨梅兒子原來就讀的學校,在接到該文件精神之後,會給她發來需要轉學的提示信息。
因為馬上就快開學了,時間緊,擔心萬一真的出現了學生無書讀的現象,也就催促得相當的急。
丁有才認真的看了附件二,如果外來務工人員,在最近連續五年內,都在本市打工,並且租有房子居住,可以憑用工單位證明、房東租房證明、工資條,帶子女去青楓坪小學或十三中報道入學。
這兩所學校,位置都很偏遠,幾乎靠近農村,而且,教學的實績,也一直是排名最後。
另外,也就是丁有才最關注的一項,那就是有關寄讀的靈活政策。
極少數無房無戶的學生,要在本市寄讀,可以辦理相關的入學手續,經相關部門審批準入之後,每生每學期另外繳納一萬元寄讀費,方可入學。
需要經誰審批同意?這個概念有點模糊,文件上麵並沒有具體指明,丁有才理解為教育局招生辦,但又肯定沒有這麽簡單,他問崔主任,下發文件時,上麵還說了什麽沒有?
崔主任忙補充,他說:“靈活政策隻掌握在幾位重要的領導手裏,丁局你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上麵又再三囑咐過了的,每一個人的審批名額,不能超過五十人。”
丁有才總算聽懂了,教育局都隻能決定五十個名額,其他的名額,在留在上麵。
管他的,反正自己無法更改,丁有才幫劉雨梅的兒子交了一萬元寄讀費,他打電話給劉雨梅,告訴她,已經幫她兒子辦好了入學手續,仍去原學校原班級。
喜歡昨日流入城請大家收藏:()昨日流入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