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先遇阻烏衣庵

字數:2276   加入書籤

A+A-


    羅鐵匠究竟有何遠大計劃?又會對林玉俏、艾影晚…等人造成什麽重大影響,暫時還沒有發生,就先等一等,壓下不提。
    再說田勝那邊,舊河堤改造、舊街改造,這兩大工程落到他手裏麵,雖然實質上是甲衛權自己在搞,田勝也還是能從中看到仍有利可圖,他趕緊招集人馬上手。
    舊街兩旁的步行道,這麽多年來,日積月累,私搭私建的,小棚子、木房子、鐵架子、亂攤子…確實比較普遍,也有是原來的老宅,破爛或垮塌了之後…在修葺時,稍微改觀或擴建的,情況各種,一直存在。
    舊河堤就更不用說了,舊河堤上麵,幾十年來,建起了許許多多的小房子、小亭子、小棚子、鐵屋子…
    舊河堤內,也不怕水淹,沿著內堤,各種各樣的建築都有,就連四五層高的大樓,也建有許多棟。
    拆除違章建築,也就成了一項很艱巨的任務。
    田勝替甲衛權出麵拆違,江利智作為高建德曾經的第一馬仔,突然重現江湖,還是有人很畏懼他的,他帶著拆違隊,幾乎是所向披靡。
    艾影晚遵照甲衛權的吩咐,也派出一位姓王的副局長,領著大隊人馬,積極配合兩處拆違,如果遇到有什麽因阻攔而發生的異常情況,最後就由他們出麵來維護秩序,清理現場。
    雖然總少不了扯皮打架,但是,這一些小打小鬧,對拆違工作幾乎起不到實質性的阻礙作用,在江利智與那位王副局的極力配合之下,拆違進展得相當的順利。
    然而,當舊街中間拆到某一處時,江利智和王副局兩人,竟然出現了不同的意見,一向配合很好的兩個人,因此還吵翻了臉。
    江利智不得不將此事匯報與田勝知道。
    王副局長表示讚成建築物主人的觀點:該建築物是老文物,並不屬於違建,不能夠拆除。
    江利智則堅持認為,在本次新規劃出來的步行街道上的所有建築物,那都是違建,必須拆除,如果不拆掉,那將來…新修的人行道,不就要在此處截斷開來了嗎?
    什麽意思?就是將來新修的步行街,此次規劃,與原有步行街相比,不僅僅是變窄了,還往後推移了一些…是以九十年代中後那一批建築物的簷口為準。
    因為九十年代中後期…新建的那批樓房,是當時做了規劃的,必須距離主道路多遠,而之前的那些老建築物,有的就靠後,有的就前出,沒有這麽整齊。
    顯然,這個是遇到了舊的建築物了。
    這到底是一個什麽建築物。
    隻見那高高的石刻牌匾上,陰刻有三個大字:“烏衣庵”。
    這個烏衣庵,據說是陳友諒的愛妃建的,陳友諒兵敗死去之後,他劫掠得來的許多財富,又都被朱元璋掠走;而他的後妃宮女們,也大多被朱元璋抓去,各種當眾淩辱折磨宰割剝皮挖心剔骨抽腸…
    而他的這位妃子,當時帶著一二十名宮女,隱匿在此,因為陳友諒已經死了,她們就都改穿烏衣。
    後來,她們借比丘尼的名義,建起了這一個廟,賴以藏身,並取名烏衣庵。
    再後來,烏衣庵也就一代一代的傳承了下來,一直傳承了580多年。
    直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烏衣庵裏麵,還有二十多名比丘尼,但是,她們就沒有烏衣庵的那一群創始人那麽幸運了。
    她們替數百年前的那一群創始人,承受到了當年朱元璋想要施加給她們創始人的…那一套淒慘折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然後一個一個的…慘不忍睹的死去了,幾無完屍。
    烏衣庵也被徹底破壞了,起伏蜿蜒的圍牆,三進兩廂的大院落,如今拆得隻剩下一座石門樓、以及門樓後麵的大半個明堂。
    明堂裏麵,還供著幾個巨大的佛像,據說,當年快拆到明堂這裏時,有幾個積極的人,被落下來的巨大石頭砸傷砸死,其他的人被嚇著了,因為迷信鬼神,不敢再繼續拆,這才將石柱門樓、明堂裏的塑像,給保留了下來。
    那麽,現在的烏衣庵,早已經名存實無了,沒有比丘尼主持,怎麽又多出了一個主人來呢?
    喜歡昨日流入城請大家收藏:()昨日流入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