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咋辦,死腦子趕緊想啊!

字數:7338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又凝神思索了片刻。
    隨後好似在為自己的機智點讚一般,點了點頭,道:“咱可以再在那小狼崽子那裏多安插一條眼線嘛!”
    “不錯!就直接安插到他跟前兒去!”
    聽到朱元璋這話。
    陸威蹙了蹙眉頭,暗暗吐槽道:「多安插一條眼線?還安插到那小祖宗跟前兒去?」
    「蔣指揮使用了那麽大代價,才在那位開乾陛下手底下混了個不痛不癢的位置,您那好大孫把自己身邊防得跟個銅牆鐵壁似的,根本沒機會嘛。不然用不著您說,蔣指揮使自己早把事兒給您辦妥當了。」
    他覺得,自家主子不會被他那好大孫給逼瘋了吧?
    正當他腹誹的時候。
    便聽得朱元璋吩咐道:“陸威,去!你去裏頭取筆墨紙硯出來,咱來說,你來寫!”
    陸威雖然不知道朱元璋想的啥,但還是本能性地愕然點頭應道:“是,陛下,微臣去去就來。”
    說罷,便轉身去了屋裏。
    不多時便用一個木質托盛著筆墨紙硯走了回來,恭敬地道:“陛下您吩咐。”
    朱元璋大馬金刀地坐在院子裏。
    如同一個普通老農一般搓著手思索整理了思緒片刻,而後神色一認真起來,話一出口卻又不自覺間隱隱帶著莫名的氣勢:“你記好,接下來咱說的,乃是那小狼崽子給出來的第一道考題的正確答案,所謂的「通貨膨脹」……”
    接下來,朱元璋便按照自己去年在棺材裏偷聽來的那些內容,再輔之以自己作為一朝帝王的經驗與見解。
    流暢地整理出了一份答案。
    陸威一邊一字一句地把朱元璋的話,抄錄下來,心中則漸漸愈感驚歎:「陛下果然知道答案!關於大明寶鈔的這般見解與說法,還真是另辟蹊徑,且從一開始就眼光毒辣地看出了其中的憂患,防患於未然!」
    「隻從這一道考題,便能看得出,應天府的陛下心裏,著實是裝著天下百姓、江山社稷在的。」
    「難怪他接二連三弄出那麽多荒唐事兒,陛下心裏依舊是願意相信他的。」
    朱元璋把自己總結出來的答案說完,又看向陸威,目光一凜,道:“你帶著這份答案,給蔣瓛去信。”
    “讓他尋摸一個明麵背景幹淨,且絕對可靠、值得信任的人,拿著這份答案當投名狀。”
    “咱倒是要看看,這小狼崽子到底是真信了那個國子監學生的諂媚讒言,還是這個中又別有其他洞天!”
    朱元璋雖然自今年開年以來,就被朱允熥屢屢給氣昏頭,可此時一下子回過神來,他終究還是收斂起自己那暴脾氣,耐著性子先探清楚裏麵的情況。
    這也並非是因為他現在的境況有些無能為力。
    而是經曆了這麽多,看了這麽多,朱元璋還是更傾向於相信……自家這個才略過人的大孫,不至於那麽糊塗。
    否則以他洪武大帝的暴脾氣。
    要是真完全信了朱棣那一套茶藝,即便自己手裏沒什麽必勝的把握和底牌,朱元璋也不會缺了膽氣,哪怕隻拉著朱棣手裏的兵力,再加上就近的大寧府,寧王手裏那一票人馬,也是要硬上的。
    開國皇帝,少什麽都不會少了做決斷的魄力。
    朱元璋話音落下。
    陸威默默記下他的話,這才麵露恍然之色,明白過來自家主子的意圖:原來陛下是反過來利用開乾陛下對此事的重視,趁機安插眼線!
    隻要在應天府那邊能得了開乾陛下的歡喜。
    能出夏原吉那個得陛下盛寵的戶部右侍郎,如何又不能出第二個這樣的存在?隻要能有人得了陛下這般盛寵,可不就相當於在開乾陛下麵前放了一雙行走的眼睛麽?
    “是,是微臣明白了,還是陛下聰明。”陸威半是誇讚半是恭維地應聲道。
    朱元璋挑了挑眉,道:“咱先前也沒想到,那臭小子竟然會因為兩道題目就搞出這麽大的陣仗來,既然如此,咱也剛好再往深了看一看,這小狼崽子究竟在倒騰個什麽鬼。”
    “要是早知道他要鬧這麽大陣仗,咱早就該安排了。”
    他也是這次看到朱允熥隻因為一個考題,就給出去這麽大個、這麽重要的職位,這才突然發現了這個華點。
    反正他現在算是徹底把自己給玩兒脫了。
    剛好有這機會。
    他就索性再看徹底一點,清楚一點。
    要是把這事兒給看了個清清楚楚之後,確定那臭小子真有這麽不靠譜、犯糊塗……那就和年輕時候一樣,隻當再打一次天下,把那臭小子一頓好抽,把他走歪的路給掰正回來就是。
    說話之間,朱元璋把把自己腦子裏各種不確定的思緒給一剪刀剪斷,在心裏做出了決定與打算。
    “陛下慧眼如炬。”陸威習慣性地讚道。
    而後看了一眼自己手底下這張記了答案的宣紙,貼心地道:“那陛下便再把第二題的答案說與微臣,微臣一並記下,也好盡快把下一步的行動通知給蔣指揮使來操作實施。”
    他隻以為是朱元璋自己和朱允熥想到一起去了,所以才知道這第一題的答案。
    在他眼裏,洪武大帝,不僅武功赫赫,同時也不乏政治智慧和治國經驗,這第一題都如此頭頭是道,第二題豈非也是手拿把掐?寫得多點、全麵點,到時候蔣指揮使那邊尋摸的人,才更有把握一舉得到陛下的重視不是?
    卻沒想到。
    他這看似理所當然的提議,卻讓朱元璋犯了難。
    朱元璋臉上略帶著些得意地神情微微一滯,陸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他好像看到這位洪武大帝心虛了。
    “這第二道題目的答案……”
    朱元璋呢喃著站起身來,背過身去掩飾了一下自己的尷尬,不自覺地開始忙碌地左右踱步起來,一邊臨時在腦子裏過了一遍朱允熥當初給出的第二道考題……
    嗯……想不出來。
    “嘖!當初咱躲在棺材裏,就聽那小狼崽子提了提大明寶鈔的事兒,這「劣幣驅逐良幣」……他一個字兒沒提啊!”
    “這臭小子!當時也不知道多說點兒!”
    朱元璋下不來台,思索無果之後,下意識有些惱怒地吐槽了朱允熥一句,全然忘了自己當初在棺材裏時不時聽到朱允熥講一些有的沒的之時,心裏暗罵了多少遍。
    此刻還嫌朱允熥當時說得太少了。
    而站在一旁等答案的陸威,不小心聽到朱元璋這句尷尬和慌亂之下的吐槽,卻是人有點麻了。
    「啥?這第一題的答案,原來不是陛下自己想出來的?是他當初偷聽來的?」
    「淦啊!……」
    「那我剛剛是不是說錯話了??」
    陸威立刻發現了華點,內心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麵上也露出尷尬和忐忑之色。
    心裏一時也是暗暗叫苦。
    他哪兒能想到,這洪武陛下之前都是裝的,偷題也就算了,還沒偷全。
    陸威抿了抿嘴唇。
    在這尷尬的氣氛之中,腦子高速運轉,暗暗敦促自己道:「 咋辦咋辦,死腦子趕緊想啊!」
    正所謂壓力就是動力,緊張之下,陸威還真給朱元璋想了個台階:“不過話又說回來,微臣覺得,這兩道題目都事關大明的江山社稷,一下子和下麵的人透露太多,是不是反而不合適了些?反正陛下當初給出這兩道題目的時候說的是,隻需要答對其中任何題目,都能獲得這份彩頭。”
    “微臣想了想,現下這份答案,是不是才剛好合適?”
    朱元璋這邊正尷尬著呢。
    當然是有點什麽台階就趕緊順著下了。
    當下站定腳步,目光有些心虛地閃了閃,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尷尬,道:“咳咳,嗯……你這話倒是也不無道理。”
    “行了,那這件事情就先這麽辦吧,你回頭就把咱的意思都說給蔣瓛,讓他著手安排吧。”
    朱元璋故作鎮定地安排道。
    陸威好不容易緩解了這尷尬,當然也是立刻從善如流,隻當什麽都沒發生,什麽都沒有聽到,應聲道:“陛下聖明,那微臣這便立刻去辦了。”
    一邊說著,他一邊將自己剛剛抄錄好的答案吹了吹,小心放到袖中收好。
    而後朝朱元璋抱拳一禮以作告退。
    不過他往後退了兩步,卻似是突然又想起來什麽,停了下來,猶豫了片刻後看向朱元璋道:“陛下,微臣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想到了便說。”此刻朱元璋那帶著些偷感的尷尬勁兒也算是緩了過去,麵色恢複如常,平靜地道。
    陸威目光定了定。
    鄭重地道:“應天府那邊一樁接一樁的事兒傳過來,但別歘接下來的應對,依舊是按兵不動,燕王殿下那邊……”
    說到這裏,他便恰到好處地停了下來。
    雖沒說完。
    但這話裏的意思,兩人都懂:
    小皇帝行事荒唐亂來,按理來說你洪武大帝能忍一次兩次,可再怎麽也不應該無限製地容忍,況且你和燕王早就達成了共識,要打回去……你雖借口要考慮考慮,可你思慮再三的結果還是按兵不動,這就說不過去了。
    雖然這個問題也會讓朱元璋有些為難。
    但這和之前的無心之失不一樣,陸威現在和朱元璋徹底綁在了一塊兒,也是朱元璋完完全全地心腹,這種事情即便是說出來尷尬,他想到了,也是該提一提的。
    朱元璋也知道陸威這是忠心,這才提了一嘴。
    自然沒有怪罪什麽。
    況且這也是他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當下立刻目光一凝,若有所思地考慮了起來。
    不過這次。
    他倒是沒有苦惱多久。
    隻沉吟思索了一小會兒,麵上便露出笑意,道:“咱知道你在替咱顧慮什麽,不過此事不用太過憂慮,你莫不是忘了,再過些時候,紅薯就要成熟收獲了?”
    “這次的規模這麽大,接觸的人也比第一茬多多了。”
    “小狼崽子再想瞞住消息偷偷培育一茬也是沒法了,按照他的脾性,一件事情若能瞞住,他能做得比誰都縝密,可要真瞞不住了,他一定會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件事情做文章。”
    “他可不是一個多謙虛的人。”
    “更是深諳如何把一件好事,宣傳出對他最有利的效果! 之前的廉價布料、煤炭事件不就是這樣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而這次紅薯的功績,可比去年那兩件事情都要大得多,那滿肚子心眼的臭小子,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
    “紅薯這東西,不說讓天下百姓都吃飽飯,但也能讓天下百姓不餓著、有的吃,這就已經是不世的封聖之功了。”
    說起這事兒的時候。
    朱元璋臉上些微的尷尬和為難之色盡去。
    同時忍不住露出欣慰和期待的笑意。
    「讓天下百姓都不餓著」這話,古往今來也沒一個皇帝敢這麽誇口啊!
    在自己把自己玩兒脫這檔子事出來之前。
    他也沒想過,他老朱家祖祖輩輩當農民,在溫飽線上掙紮,元末時候更是餓得沒剩下幾個人,到他朱重八的孫子這輩,居然會出這種不世的封聖之功。
    一想到這事兒,他心裏當然是美得不行。
    而聽朱元璋笑嗬嗬地提起此事,陸威也立刻恍然明白過來,目光一亮道:“還是陛下思慮全麵,應天府的開乾陛下有如此封聖之功在身,即便之前做的許多事情都顯得格外任性和荒唐,也足以蓋過去了。”
    “到時候陛下在整個大明將此事廣而告之,短時間之內,燕王殿下也不好挑什麽理兒了。”
    他說這話的確就是朱元璋的意思。
    所以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道:“對了,所以老四那邊,其實也不必顧慮什麽,不世的封聖之功,咱因為這個而動搖、打退堂鼓,這很合理吧,嗬嗬。”
    陸威當下也不再擔憂此事。
    附和著道:“不錯,合情合理!”
    說完則朝朱元璋抱拳道:“那微臣這便立刻去給蔣指揮使回信,把陛下的意思傳給他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而後又叮囑一句:“這次紅薯多,讓他找機會多弄點給咱送過來,咱也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