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該死,真該死啊!
字數:7511 加入書籤
畝產數千斤的祥瑞作物現世,古往今來也就這麽一回,這代表的意義過於重大,史官自然如同以往一樣,事無巨細地記錄著,準備隨後整理成文錄入史冊。
一邊記錄的時候,更是忍不住一邊聲音顫抖地念叨著。
眾人這時候也算稍稍平靜下來了些。
可聽到史官的聲音,有些人卻不太淡定了:“這……嗐!袁泰這一吃,倒是讓他小子賺大發了!”有人看著筆走龍蛇的史官,一拍大腿,滿臉都是嫉妒。
許多其他文官也都是一副懊悔的樣子:“失策失策!本官方才應應當搶先嚐試才是啊……”
“唉!在祥瑞現世之際青史留名,血虧!血虧呀!”
讀書人。
誰不想要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
而且這次的青史留名還不是什麽普通事件,而是此等祥瑞出土的事情裏,作為「大明第一個吃祥瑞的人」而被記錄的,後世必將流傳千古——這特麽的誰能不眼紅?
陛下被記載於其中那自是理所當然。
這祥瑞本就是開乾年間出現的,而且還是當今這位開乾陛下鍥而不舍才尋得,又為了能夠保證培育出足夠的種苗,如此大功都愣是憋了半年的時間不漏絲毫口風,杜絕一切可能的危險性。
甚至為此而甘願擔負諸多罵名。
甘願被群臣誤會。
也不辯解分毫。
這才有了今天看到的盛景……
可他袁泰一個愣頭子,居然因為吃了一口紅薯,就跟著在這事兒裏麵留了個名字……真是羨煞人也!
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的朱允熥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心中暗道:「袁泰此人,雖性子直了些,強種了些……可他此次都是豁出性命來勸諫朕的,你們看到了他青史留名,可也能如他一般始終如此剛直?」
對於袁泰這個人,朱允熥有時候還真的挺煩他的,動不動就是勸勸勸、諫諫諫的,聽的人腦殼疼。
可從另一方麵來說,袁泰這人不顧性命的剛直,他也是頗為欣賞的,畢竟袁泰可沒有什麽上帝視角,知道的內情也很少,在他的認知裏,自己的確就是一個實打實的昏君,一天到晚淨整些不靠譜的幺蛾子的存在。
他次次都如此激烈、剛直……完全源他那幾乎是思想鋼印一般的「忠君愛國」。
這樣的人等到了一定合適的時機。
會是朱允熥以後辦一下事情事最好使得刀子。
這樣的人出現在這件事情的後世史書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罷了,朱允熥也並不介意。
眾人一邊扼歎息,一邊偷瞄朱允熥,發現朱允熥對此竟然神色平和,就知道朱允熥心裏是完全默許此事的,當下即便羨慕嫉妒得發瘋,也隻能按住心裏那些小九九。
隨即眼珠子一轉。
跪在朱允熥麵前,以頭搶地,露出一副懊悔萬分的樣子,高呼道:“微臣該死,從前是微臣該死!全然誤會了陛下!更是曾為此多番冒犯陛下,卻不知陛下一番用心良苦,微臣有罪啊!”
這紅薯都已經堆成小山了,畝產也算出來了。
即便有煉丹司那般勞民傷財之事、以及之前那些打破用人製度,隨意賞賜官職名分的問題還在。
可是有此等功績在。
誰還能說朱允熥一句「昏君」?——他是實實在在地在為大明百姓著想,也忍辱負重地一手促成今日這般盛景,是他解決大明饑荒的啊!
這種情形之下。
即便對其他的事情不知情,朝堂上下所有官員,都會油然而生出來一種「開乾陛下,他該當這個皇帝!他該坐這張龍椅」的感覺——百姓隻要有的吃有的穿,能有幾個願意搞事的?
這大明皇朝,是穩當的!
在這種想法之下,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想著要去進步——反正明裏暗裏吐槽,頻頻勸諫的事情大家都做了,這時候還不如認錯態度誠懇一點,給陛下心裏留下個好印象。
是以,當有人提起這事兒,其他人也是從善如流地一呼百應,全都擺出一副十足十的懊悔模樣,跪地叩頭:
“陛下實乃真心實意為百姓、為江山社稷謀福祉的明君!可恨微臣豬油蒙了心,糊了眼,竟一直誤會陛下!請陛下治微臣之罪!微臣有罪!”
“臣不知陛下這一番良苦用心,實在該死!”
“……”
幾乎在一時之間,這些之前頻頻勸諫朱允熥的朝臣們,紛紛開始痛哭流涕,叩首請罪起來。
禦花園裏忽然隻剩下哭聲一片。
這其中固然有人抱著想要靠即將認錯彌補自己之前行為的想法之人,可更多的聲音裏,則是帶著毫不摻假的後悔和敬意。是真心實意的請罪。
他們之前站出來勸諫、言辭激烈乃至冒犯朱允熥,許多人更多的當然不是為了一己之私,是為了好不容易驅逐了外族、安穩下來的大明。
一國立朝之初,心懷大義的忠臣是不缺的。
再加上讀書人學的,本來就是「忠君」二字。
如今真正知曉這禦花園裏的真相,他們如何可能不內疚愧悔?——大明的開乾皇帝是個願意忍辱負重、仁心愛民的好皇帝,而他們之前又做了什麽!!
大逆不道的是陛下嗎?
大逆不道的是他們!!!
眾人跪在地上仰視著眼前的朱允熥,一個個都是眼睛通紅,愧悔不已。
尤其是看到他麵上還帶著笑意。
心中的內疚之意更甚,敬佩之意也更甚:
「此般鬱悶憋屈之事,若換了任何其他人,隻怕早該狂怒宣泄,早該朝著咱們這些人盛怒斥責、訴說其委屈了……」
「可陛下他偏偏不!」
「他隻是輕飄飄一道聖旨把所有人召集來此,甚至親自烤好了祥瑞,笑嗬嗬地邀請所有人品嚐,笑嗬嗬地告訴所有人,這是畝產數千斤的寶物,笑嗬嗬地看著所有人得知真相……」
「而他把一切公之於眾過後,心中想的念的,隻是如何把現有的這些祥瑞,繼續培育繁殖。」
「他的心裏,隻有大明,隻有百姓呐!」
「於他而言,卻隻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從容!」
「和陛下相比……」
「我們這些人,遠遠不及也!!!」
人群之中,如今已身為戶部右侍郎的夏原吉,跟在傅友文身後,癡癡地望著朱允熥。
他從見朱允熥的第一麵開始,就已經深刻認識到,當今這位開乾皇帝絕不是眾人表麵所看到的樣子,倒是也並未詆毀過什麽。
可於此情此景,他卻似是突然想到什麽一般。
失神歎道:“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初時聽到陛下吟誦此詩,微臣尚且不完全得其真意,如今……微臣才算全然明白了。”
“陛下實乃光風霽月之人呐!”
一邊呢喃著,夏原吉看著朱允熥的目光也愈發火熱。
可解百姓冬日嚴寒之脅的連環計、可解饑荒的祥瑞、可造大明盛世的經濟學……
他真的迫切想知道。
這位年輕的少帝,未來能把大明……變成何等光景!?
一念及此。
他隻覺得全身上下都不由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而聽到夏原吉的嘀咕,聽到他口中這首詩,眾人都不由微微一愣,而後目光發亮。
此刻的他們完全能夠領會到朱允熥這首詩裏的意思。在此之前他們都不知曉,這個被他們埋怨許久的陛下,不僅忍辱負重,更是完全視他們這些汙蔑詆毀的聒噪之聲如外物。
這般心性,幾人能有?
“該死!我真該死啊!”
看到眾人因一石而激起千層浪,全部都跪在朱允熥麵前痛哭流涕,旁邊諸多淮西勳貴麵上都不由露出解氣的表情,對著這群人嗤之以鼻地發出冷哼。
“哼!一群老匹夫!一天到晚之乎者也、忠君愛國的掛在嘴邊也是你們,謾罵為難陛下的也是你們。”
“就是!這時候知道哭了?”
“依咱的說法……把這群老匹夫治上一個大不敬之罪,一點都不為過!陛下做的明明是好事,怎麽在你們這群老匹夫嘴裏就成了壞事了?有人想過陛下多委屈嗎?”
“……”
雖然他們之前也以為朱允熥玩物喪誌,又是朱元璋頭七時候就在乾清宮裏搗鼓這些玩意兒,又是把朱元璋和馬皇後的菜園子給直接撅了用來搗鼓這些玩意兒,屬實太過不孝了。
但一直以來,他們跟朱允熥是一邊兒的啊。
而且他們這些當慣了山林匪盜的人,本來就不講規矩體統,向來隻有維護朱允熥的時候,從來沒有吐槽詆毀過。
紅薯已經挖完了,之前那些文官和武勳之間的陳年舊怨當然又重新作數,抓到機會還不趕緊踩兩腳?
這時候當然樂得開始馬後炮了起來。
而這一次。
諸多能言善道的文官、讀書人……也是完全啞火了,一個反駁的字兒都說不出口來——或者說,他們無法反駁。
他們……的確對不住陛下。
見此情形,朱允熥也隻能趕緊出麵調停一波了,他淡笑著道:“諸位愛卿,舅姥爺、舅舅還有諸位叔伯公……今日紅薯出土,是個大喜事兒才對。”
“朕雖將此事瞞住不發這,也產生了些許誤會,可這段時間以來,幸而得舅姥爺與諸位叔伯公庇護,倒是也沒有太委屈,朕心裏記著此事。不過諸位愛卿也是無心之失,不知者不罪,從前的事情,過去了便過去了,如何?”
朱允熥的目的從來不是讓他們真吵得不可開交。
所以他直接息事寧人地兩邊都誇了一通,順帶繼續做個好人,收獲人心。
聽到朱允熥這話。
淮西勳貴這邊住了嘴,臉上一片笑嘻嘻的樣子——陛下果然是把咱當自己人,跟咱一條線上的。
而對於其他朝臣,心中更是無比感動——此等事情,陛下都絲毫不怪罪!陛下果然寬宏大量!是明君之姿啊!
想著這些,朝臣的眼神都愈發明亮了些。
滿臉感激地看著朱允熥:“陛下真乃明君!仁君!微臣等……多謝陛下寬宏體察,感佩萬分!”
朱允熥笑著點頭,伸手虛抬了一下道:“此事既過去了,諸位愛卿便都平身就是。如今紅薯總算成熟出土,接下來,如何用此祥瑞造福天下黎民,才是更該關注的事情。”
“謝陛下!”
眾多朝臣齊聲道謝,皆是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
可與此同時,臉上也多了幾分羞愧之意:“唉……陛下思慮深遠、高瞻遠矚,微臣等還在糾結其他小事之時,陛下心中對於如何處理這祥瑞、如何造福百姓,卻早便有了計較。”
“甚至一早就提前建立了農業司,準備好了人手。”
“陛下說起這些,倒是讓微臣愈發羞愧啊……”
一般來說,他們這些大臣的作用,除了各司其職處理好朝廷政務,給皇帝建言獻策、商討重大政要也是職責。
隻是這麽大的事情。
朱允熥在紅薯挖出來,確定了畝產量之後,立刻就把後續的計劃妥善安排了下去,屬實讓他們顯得太過無用了些。
不過與此同時。
藍玉等公侯武勳,則是已經開始雙眼發亮,盯著地上那一堆堆剛剛被他們挖出來的紅薯,道:
“啟稟陛下,待這祥瑞的種植普及開來……咱打仗是不是不會再缺糧草啦!?”
“肯定不會再缺哇!剛剛你們不是都吃過了麽?這東西好吃,還填肚子!畝產又高!等普及種植開來,糧草要多少有多少!還不夠咱去打北邊兒的蠻子,西南邊兒的土司麽?”
“陛下!到時候一定要讓老臣去殺翻他們!”
“哈哈哈哈!就是!看那些韃子蠻夷,還敢不敢再對我中原生出虎視眈眈的覬覦之心!”
“……”
他們是一群風裏來血裏去殺出來的殺星,除了平常腦子裏裝著吃喝玩樂、欺男霸女那些事兒,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打仗,打韃子、打蠻子。
現在有紅薯這樣的東西。
他們當然滿腦子都是幹仗。
麵對淮西勳貴高漲的熱情,朱允熥卻是若有所思地沉默下來,似是處在認真考慮著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