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日本變法
字數:7165 加入書籤
畠山義豐的藩地在日本河內,大內家的藩地在日本周防,一左一右夾著京都。兩家在戰略上對細川家頗具優勢。
“髯虜兵強馬壯,扶持了細川高國!若細川挾天子以令諸侯,壟斷對大明朝貢,吾輩如之奈何?”
明人以蓄須為美,吃了大虧的大內義興因此背地裏稱明軍為髯虜。卻見畠山義豐不以為然地說:“你多慮了!大明天子廣有四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明天兵又不是細川一家的!
在大明眼裏,你、我連同細川、日本各大名,皆是一視同仁!隻不過細川占了投靠大明的先機而已,你且看看天兵檄文!”
明軍來到四國後先發了一道檄文,奪了京都後又發了一道檄文,向日本民眾解釋了來意。隻是日本為山地之國,沒有大明那種四通八達的寬闊官道及遍布各地的驛站,信息傳遞緩慢;二來細川與明軍一拍即合,都想著快速上洛早早收工,所以細川高國入主京都後,明軍檄文才傳到日本各大名手上。
日本的大名其實就是莊頭。大名的地位原本不高,京都的貴族們當初把土地、田產委托各地的莊頭管理,不料這些莊頭趁亂侵吞主人的田產,扣留向主人繳納年貢,坐大起來。
此時日本勢力前幾位的大名分別是大內、細川、今川、畠山、尼子、朝倉、上杉、六角等幾家。在細川家上洛後,這些大名都收到明軍的邀請,讓他們到四國島的高知城議事,討論日本的未來。
納尼?天朝上邦的大元帥居然給我下請帖?接到邀請的大名受寵若驚,紛紛前來高知城。
幾位大名住進高知城,唯獨大內義興住在城外,與城外明軍的軍營相隔不遠,防範細川高國突下黑手的意圖十分明顯。細川高國無可奈何,對其他大名說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大內義興如此做派,是我的德行不夠呀!”
其他幾家大名見細川高國傍上大腿後,居然氣度非凡;在城中又看到細川高元的皇協軍與日本百花齊放各有特色的軍隊完全不一樣。
皇協軍的軍裝仿明製,士兵人人頭上綁一布條,上書漢字“尊王討奸”,個個精氣神十足,見了其他大名的精銳護衛隊不屑一顧,一看就不好惹。
沒有天理呀!我們也是向大明天子稱臣的大名呀!
大名們來齊後,按明營傳來的通知,以細川為首組團,前去明營拜見。
不出細川高國預料,明軍的裝備、軍容,特別是明軍士兵的高大健壯極具視覺衝擊力,給其他大名留下深刻印象。大名裏麵隻有大內興義是與明軍交過手的,眾人向大內看去,隻見大內一路上顫栗,大家心中有數,也不再問。
進入中軍帳,隻見明軍大帥是個頭戴梁冠身著蟒袍的老者,手扶桌案閉目養神,他坐著都比大名們高。
大名們紛紛跪見明帥,卻半晌沒動靜,大名們不知禮儀,紛紛抬頭看去,卻見明帥逼氣十足地睜開眼睛,一拍桌案喝道:“爾等請起!爾等為一己之私,攻伐不斷,致生靈塗炭!
大明天子有好生之德,不忍聽聞日本民眾受苦,特派天兵解救日本!”
大義凜然的開場白經過翻譯後,眾大名紛紛站起排列兩廂,心裏略有點慚愧。
卻見老帥說完之後長身而立,繞過桌案不看眾人一眼,旁若無人地向帳外走去。眾大名不明所以,隻能跟著。
眾大名出帳站好,明軍大帥背對眾大名,腳下不丁不八,雙手背負身後,淡淡說道:“細川、大內兩家爭戰無休,老夫率大明天兵東征,今日邀請眾人前來,就是要告訴大家:某平生不好鬥,惟好解鬥!”
隻有張嶽看到李軍門的老臉微微一紅。
此時大明的《三國演義》話本風行於日本,日本權貴們都讀過,還常以書中人物自比。聞聽此言肅然起敬,皆向明軍營地的轅門看去。
聽說大明不但武舉考騎馬射箭,就是鄉試、會試過後,文試過關的考生也會加試騎射,天兵大帥是要表演老黃忠的射術?
李軍門轉身麵對眾人,又說道:“我有一法,從天所決!”
來了,它要來了!
在眾大名期待的眼光中,李老軍門一揮手,一名小校燃著手中的煙花,口中喝道:“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煙花帶著尖銳的呼嘯直奔天空,稍傾在空中炸開。
眾大名正莫名其妙之際,隻聽到轅門外天崩地裂的巨響,不遠處硝煙四起。
隻見明軍軍營外排列著一隊重炮,剛才群炮齊發,數百尺外一座小山被炮彈打得晃動起來,山石抖動,然後慢慢地滑落,直到整個小山轟然坍塌,土塵彌漫。
大名們目睹此情此景,耳裏嗡嗡作響,人人張口結舌,不知所措。
李大帥轉過身,憐憫地打量呆若木雞的眾大名,咳嗽一聲說道:“倭人,時代變了!從今往後,大炮口徑即正義!一切難解之事, 從天而決!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簡直就是天神之怒!日本的鐵炮何德何能與之相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大名雙腿打抖,跪倒在地匍匐塵埃,不敢抬頭。
果然史書說的沒錯!夷狄如犬馬,隻能用暴力打服他們。越對他們和顏悅色,他們越蹬鼻子上臉,認為你軟弱可欺。
其人知小禮而無大義,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不可以華夏視之!
李老帥想到此處,嗬嗬一笑道:“爾等起身進帳,本帥自有道理講予爾等!”
大名們心驚肉跳跟著老帥重新進入大帳。老帥卻令護衛給他們看座賜茶,待大名們平複心情後說道:“爾等可曾想過,日本國的幕府將軍叛國王,幕府將軍的家臣叛將軍,爾等大名又叛主人,這樣一層一層叛下來,爾等就不怕過幾年,你們的手下有樣學樣侵吞田產,叛了你們?”
眾大名低頭思索良久無計可施,細川高國不禁帶頭離座跪下道:“請天帥教我們!”
李老帥歎息道:“爾等請起,本帥自聽到細川貢使雲日本兵燹遍地,民不聊生,於心何忍!
在大明時,本帥思前想後,遍覽史書,參照各國製度,終於覓得一良策,可保日本萬世太平!”
大明不愧是天朝山巔之國!誠乃人間燈塔,黑暗中的指路明燈!
眾大名大喜,卻是跪著不肯起身,紛紛說:“請天帥教我日本!”
李老帥橫了橫心,冷臉道:“先起來說話!”見眾大名起身回座,又道:“我之良策,乃雙管齊下!在日本變法,建立二製:一曰種姓製,二曰君主立憲議會製!”
眾大名聽到此言大為不解,大內興義其實勢力最大,首先問道:“何為種姓製?”
李老帥耐心解釋道:“種姓製,乃天竺之先進製度!天竺數千年來民眾囿於一地卻民眾安樂,從無變亂,皆拜種姓製所賜!我大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見天竺而讚曰:其地民風淳樸,有類大明!爾等可曾聽說過?”
日本此時海貿活躍,沒有仿照我大清閉關鎖國。大名當中,有人對天竺有一知半解,遂回道:“天帥,我們隻是耳聞,不知其詳!”
“種姓製者,乃根據血統,將民眾劃分數個等級,各個等級從事不同的職業,不得跨越!從此民眾生來即按天命,想改變命運,隻能完全遵從上等級主人之命令,以期來生輪回,升上一個等級!”
李大帥喝口茶,掩蓋心中的惡心,又說道:“比如說日本的皇室貴族,就是婆羅門。婆羅門不掌權,不掌財,但是地位無比尊貴,言出法隨,指引日本民眾如何生活!其他等級之人見之必俯身下拜,若能親吻婆羅門之腳趾頭,則為積德!
爾等貴族之家臣及地主,則稱為刹帝利。刹帝利者,掌兵掌權掌財!
其他的手工業者、農戶,則稱為吠舍。
如果從事更低等級、不潔的職業,如清潔工、仆役等,則稱為首陀羅。
至於日本的蝦夷人,就是所謂的賤民、不可接觸者!
日本國可製訂法律,明確此五種等級劃分,萬世不移!
本帥寫了一個大綱,婆羅門刹帝利等等,同一等級中又可細分!具體如何細分,這就需要你們這些人這幾日參詳一下!”
眾大名聞言,低頭細細品味,隻覺得此種製度確實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人是生下來就有財富、權力等級的!我們要給低等級的人以希望!這個希望不能放在今生,否則就是時時動亂,如這一百年的日本,所以隻能把人的希望放在來世!
佛教本來就是日本的國教,日本人死後都有一個佛教法名,以期待輪回升級,解脫一生苦厄!
各職業本來就有模糊的等級,蝦夷人本來就是日本賤民,這下用法律公之於眾確認下來,萬世不變!社會從此代代穩定,國安民樂!
種姓製何其美妙!很符合日本國情!我們本來就想這樣,而且一直都是這樣!隻是我們日本人智慧不夠,思想不如大明頂級智者清晰!
大名們互相竊竊私語,議論之後如醍醐灌頂,人人臉有喜色。
一位大名疑惑問道:“這個種姓製確實好,強過朝鮮兩班製!大明為天朝上國,世界之主,為何不實行種姓製呢?”
李老帥翻了翻桌案上的的一張紙,掃瞄一眼看過後,說道:“正因為大明天子為天下之主,大明為天朝上國,才無法實行種姓製!不然佛郎機、天竺、安南、呂宋、朝鮮、日本等藩邦國王、使臣來到大明,怎麽劃分其等級?將日本國王等同於南洋婆羅洲、西域小邦之國王,你們可曾願意?
所以,種姓製非常適合朝鮮、日本、天竺等封閉之邦,爾等熟悉地方情況,劃分簡單!大明怎麽可能有人力物力替天下萬邦去劃種姓!”
眾大名默然:天朝亦有天朝難處,真不如蕞爾小國容易管理!
種姓製被眾人認可後,細川高國又問道:“敢問天帥,何為君主立憲議會製?”
李老帥又找到一張紙,仔細看後說道:“所謂的君主立憲議會製,即成立一個議會,爾等大名就是議會的議員,所有的日本法律皆由議員製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法律規定日本國王為日本當然的君主,為天照大神之後裔,萬世一係,永遠不變,超出各種姓之上!
但是日本國王為虛君,隻接受尊敬,不與外人接觸,不能對國務發表意見,沒有權力!
因為權責對等,隻要決策就會有後果,就要承擔責任!日本國王是不能承受責任的,否則失去了神性!”
李老帥咬咬牙,強忍著惡心,看看眾大名頻頻點頭,非常認可,滿臉欣慰地又說道:“議會者,由大名們為議員,在議會結為政黨組成!爾等大名可分地區組黨:一個四國黨、一個本州南部黨、一個本州中部黨、一個北州北部黨、一個北海道黨、一個九州黨!
隻要議會一半議員通過的議案,即是日本法律,日本國民人人必須要遵守!
各政黨在議會中為本地區代言!議長由勢力最大的大名組成!哪個大名勢力大,哪個大名就當議長!
議長的責任是組織議會,維持議會秩序,他的權力是可以一票否決議會製定的法律議案!
至於政務,由議會選舉出一個政黨領導人組成六部等等!”
眾大名聞言大喜,趕緊記錄下來。又有人問道:“敢問天帥,此種君主立憲議會製出於何處?”
李天帥自豪地說:“此乃華夏上古三代之製度!曰各部族選賢與能,代表各部族參加聯盟大會!否則本部族、本地區無人代表就會吃虧!”
大名中有些人粗通漢學,讀過儒家典籍,細細思考後恍然大悟,拍桌子叫好,口中說道:“真是好製度!聽聞前宋時期的蒙古、金朝等均是此種製度,所以才發展壯大!”又見沒文化的大名不得其解,就細細解釋。
李老帥見氣氛到位,時間也差不多了,說道:“本帥今天將漢文的製度發給各位,一人一份;又令細川高元翻譯成日文,一人二十份!爾等回去參詳!本帥三日後要看到你們的詳細實施方案!”
留大名們吃過午飯,消化了火腿、扣肉,熏雞後送走日本大名,已經是天黑。李充嗣看看張嶽,兩人互道一聲“造孽”。
兩人在南京時就與楊植推敲過,一致認為若無強有力的外力扶持,全體國民又不出去打劫,或者打劫的成本收益不配比,日本搞這製度就是找死,誰搞這些製度誰死。
張嶽苦笑著說:“今日落了功德,晚輩得齋戒三日!”
正說著,營門衛兵來報:“大內興義深夜來訪,求見軍門!”
李張兩人忙讓衛兵引入大內興義,大內興義坐下,喝口“嚇煞人香”茶,回甘良久,躊躇道:“吾大內家有石見山產銀,隻是不知道儲量多少!可否與大明天子共同開發?”
張嶽矜持說:“這個事,先不急!請問大內醬,對大明有何需求?”
大內興義急切對李老帥道:“天帥,我想當議長,我要進步!”
喜歡我在錦衣衛跟大儒辯經請大家收藏:()我在錦衣衛跟大儒辯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