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神農本草經》中的人參養生

字數:4233   加入書籤

A+A-


    《神農本草經》開篇即言"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這段穿越兩千年的記載,至今仍在中醫殿堂中熠熠生輝。當我們翻開《黃帝內經》,循著"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智慧指引,會發現人參這味"百草之王",正以其獨特的生命力,向我們訴說著養生之道的奧秘。
    記得那年深秋,筆者在長白山腳下偶遇一位采參老人。他手持索撥棍,腰間係著紅繩,在原始森林中尋找著野山參的蹤跡。"人參不是藥,是天地靈物。"老人撫摸著剛采到的野山參,眼神中充滿敬畏"《內經》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而人參卻能四季調和,皆因它得天地之精華,能通十二經脈,這正是"天人相應"的完美體現。"
    【人參養生功效詳解】(依《內經》理論體係)
    1 大補元氣,救逆固脫 《素問·玉機真髒論》說"五髒者,皆稟氣於胃。"人參大補元氣的功效,在急救方麵堪稱第一。現代研究表明,人參皂苷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微循環,這正是《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理論的具體體現。
    筆者曾見證一位久病體虛的老人,在服用人參燉雞湯調理三個月後,不僅氣色紅潤,連多年的腰腿疼痛也明顯改善。老人欣喜地說"現在每天能散步半小時,這是幾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1 健脾益肺,培土生金 《靈樞·營衛生會》強調"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人參既能健脾益氣,又能補肺生津,完美詮釋了《內經》"培土生金"的治療法則。特別適合脾肺兩虛導致的咳嗽氣短、食欲不振等症狀。
    2 安神益智,養心醒腦 《素問·宣明五氣》言"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誌。"人參能安神定誌,改善記憶力,這正是它"開心益智"的奧秘所在。現代研究證實,人參皂苷能通過血腦屏障,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3 生津止渴,滋陰潤燥 《靈樞·五癃津液別》說"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人參能生津止渴,對熱病傷津、口幹舌燥有良效。這體現了《內經》"存津液,保胃氣"的治療思想。
    【人參藥膳實操寶典】
    根據《素問·髒氣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膳食原則,現推薦以下人參藥膳
    1 人參燉雞湯(大補元氣第一方) 取老母雞一隻,人參15克,枸杞101novel.com克,紅棗6枚,生薑5片。雞肉焯水後,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文火慢燉3小時。此湯體現了《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的補益原則。
    王阿姨,62歲,手術後體虛,連續食用此湯一周後告訴我"不僅傷口愈合得快,連多年的失眠都改善了。現在每天精神煥發,鄰居都說我年輕了十歲。"
    1 人參粥(健脾養胃基礎方) 取人參5克,粳米100克。先將人參煎煮取汁,再用藥汁煮粥。每日晨起空腹食用,正合《內經》"粥漿養胃"的養生智慧。
    2 參棗茶(日常保健佳品) 取人參片3克,紅棗5枚,沸水衝泡代茶飲。適合辦公室人群日常飲用,符合"治未病"的養生理念。
    3 人參枸杞酒(滋陰補腎良方) 取人參30克,枸杞100克,白酒1500毫升。浸泡一個月後,每晚飲用一小杯。體現了《內經》"酒者,熟穀之液,其氣悍"的用藥智慧。
    【讀者互動專區】 您是否也曾服用人參?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體驗!有什麽關於人參使用的疑問,也歡迎留言,我們將邀請專業中醫師為您解答。
    【食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1 品質鑒別要點 優質人參應該蘆碗密集(年份足);體態飽滿(營養足);紋理清晰(生長好);氣味香濃(含量高)。切記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避免假冒偽劣產品。
    2 煎煮有講究 《本草綱目》記載"人參需文火慢煎,保其氣不全散。"正確的煮法是先將人參浸泡30分鍾,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40分鍾。切記不要用鐵鍋,最好用砂鍋或玻璃器皿。
    3 服用時間與劑量 日常保健每日35克為宜,治療用量可增至1015克。建議早晨服用以助陽氣生發。連續服用1個月後宜停用1周,讓身體有自我調節的空間。
    4 配伍禁忌須知 實證、熱證者慎用;感冒發熱時停用;不宜與蘿卜、濃茶同食;高血壓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及嬰幼兒不宜隨意服用。
    【真人實證養生改變的故事】
    張先生,45歲,企業高管。長期熬夜導致心悸氣短,在服用人參養生茶三個月後,體檢指標明顯改善。"最神奇的是,以前每天需要喝三杯咖啡提神,現在自然就精力充沛,連白發都開始轉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女士,50歲,教師。更年期綜合征嚴重,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人參當歸湯,潮熱盜汗症狀明顯緩解。"同事們都說我現在麵色紅潤,講課中氣十足,完全看不出是50歲的人。"
    這些案例印證了《內經》"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的養生智慧。想要了解更多真人實例?歡迎關注我們的養生社群,與更多養生愛好者交流心得!
    【四季人參養生法】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詳細論述了四季養生之道,人參的應用也當隨四季變化
    春季人參+柴胡+陳皮——疏肝健脾 夏季人參+麥冬+五味子——益氣生津 秋季人參+百合+杏仁——潤肺止咳 冬季人參+肉桂+核桃——溫補腎陽
    想要獲取更多季節養生食譜?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您最關心的季節養生問題!
    【深度探討人參使用誤區】
    1 "人人皆宜"的誤區 雖然人參是滋補佳品,但並非人人適用。實證、熱證患者服用後可能出現"火上澆油"的情況。建議在使用前谘詢專業中醫師。
    2 "越多越好"的誤區 過量服用人參可能導致"人參濫用綜合征",出現失眠、心悸等不適。切記"適量為補,過量為毒"。
    3 "不分品種"的誤區 人參分多種野山參>林下參>園參;紅參>白參。不同體質應選擇不同品種,如陽虛體質宜用紅參,陰虛體質宜用西洋參。
    您對人參還有哪些疑問?歡迎留言,我們將精選問題在下期詳細解答!
    【互動問答】 q什麽時候最適合服用人參? a建議清晨空腹服用,更利於吸收。秋冬季節進補效果更佳。
    q人參可以長期服用嗎? a建議服用1個月後停用1周,讓身體有自我調節的時間。
    q什麽樣的人不適合服用人參? a實證、熱證患者,感冒發熱期間,高血壓患者慎用。
    【結語回歸養生本真】
    《素問·上古天真論》告訴我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人參作為"百草之王",隻有放在《黃帝內經》的整體養生觀中,才能發揮其真正價值。
    讓我們以恭敬之心對待這天地精華,以智慧之法運用這養生至寶。願每一位追求健康的朋友,都能在傳統養生智慧的指引下,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之道。
    親愛的讀者,您是否也曾嚐試過人參養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體驗和心得!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請點讚收藏,轉發給更多需要的朋友。下周我們將推出"當歸養生專題",敬請期待!
    (本文僅供參考,具體應用請谘詢專業醫師)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日常養生常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