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知否6分飾為信
字數:4767 加入書籤
隻見五歲小孩子的左耳上刺著一枚金色耳環,好似咬住他耳垂的日輪。
竟然是被人硬生生穿了耳孔,強行戴上的。
那金圈耳環周圍還有未幹的血痕!
官家一眼就認出來,那正是耶律洪基日常穿戴的耳環。
契丹人無論男女都重環穿耳,將自己的耳環送與別人的意圖……
若是平常,隻當他們關係好,當做誓言結盟的信物,友誼寵愛的見證。
但放在漢人男子身上,官家隻看出赤裸裸的侵略與挑釁。
玉郎如同一隻被標記了的獵物,被認定了他將來要成為契丹的男兒。
耶律洪基那王八蛋如野狼般的窺伺覬覦,使官家怒火翻湧,他的眼前已經隱隱浮現出了對方野心勃勃的蔑笑。
天殺的耶律洪基,連幼子都不放過,他能是什麽好人!
“快,快幫他取下來!”
這是羞辱!
宋以前,漢人都不穿耳孔,現在也隻有女人穿孔而已。
他們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損毀視為不孝。
在本朝男子中,隻有部分奴仆、罪犯、優伶、少數民族才穿耳,被視為效仿蠻夷,出身卑賤,品行不端。
會遭到所有人的譴責非議。
內侍卻也不敢動,小聲道:“小公子不讓。”
官家頭暈眼花,玉郎肯定被那該死的契丹人騙了!
他揮手先讓人將孩子抱下去休息,這才問起慶雲今日到底發生了何事。
慶雲隱帶哭腔:“今日奴才與小公子同乘一騎,北朝太子縱馬而來,將小公子從奴才懷中掠走。”
官家怒得呼吸不暢,咳嗽了起來:“後來呢?”
“奴才心焦不已,立刻去追,但馬匹無力,跑不過北朝的草原馬。”
“待奴才與護衛追到時,那北朝太子已鼻青臉腫,被小公子吊在樹上用馬鞭抽。”
官家:……咳咳
活該,但怎麽感覺有點慌呢,要是北朝認真追究,可怎麽辦啊。
“太子哈哈大笑,狀若瘋癲。”
官家身體又是一僵,別是打傻了吧,那真不好交代啊。
“後又許下高官厚祿拐騙小公子跟他回上京。”
官家一拍桌子,他就知道!他就知道!那就是個拐子!
“小公子沒答應,欲騎了那太子的馬就走。”
……
耶律洪基見他把自己弄成這樣,轉身就走,連聲喝住:“你先放我下來!”
“聽聞太子極尚佛學,北朝更是大興佛寺,釋迦摩尼於菩提樹下覺悟成佛,說不定你上你也行呢,我可是在幫你,你還不領情。”
耶律洪基隻見那匹他精心飼養的認主名馬,居然討好地曲膝跪在地上,好讓那五歲孩童騎上它的脊背。
這一幕給了他極大的衝擊。
他的馬十分忠心,哪怕和他相距百裏,也會追趕而來,更不肯讓其他人騎。
如今卻一個照麵就匍匐在別人腳下,對方甚至還是個小孩子。
這幅畫麵流露出一種神性光輝,如驚詭傳說般瞬間直擊耶律洪基的心靈,使他渾身興奮得微微顫抖。
這是什麽,這是緣分!
看,連本王胯下最桀驁不馴的馬都為他折服,這不是有緣是什麽?
他定是本王命中注定的同騎者!
耶律洪基眼神熾熱地盯著齊霖。
見這白衣小公子利落地翻身上馬,繞馬回首,眉心的赤紅觀音痣讓耶律洪基想到了自己準太子妃蕭觀音。
不,觀音雖姿容冠絕,卻也比不上這南朝麒麟十之一二。
“別走!”
齊霖架著馬踱到他身前:“想留下我,你能給我什麽?”
“馬!我給你馬!”
齊霖停下,與倒吊者對視。
“聽說你特別喜歡馬,大遼擁馬百萬,你不喜歡嗎?”
見他動容,耶律洪基心中竊喜,哄道:“你跟我回大遼,我給你封爵,帶你看萬馬奔騰。”
他父王老邁,沒兩年的事了,他注定是大遼天子。
齊霖深知這家夥荒唐,登基前些年還好,到後麵沉迷賭博,拋骰子指官,賜死皇後,囚禁太子,荒廢朝政,縱情聲色 。
還有野史說他淫亂臣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齊霖想著自己任務,絞盡腦汁地找他的優點,嗯……他皮糙肉厚,挺耐抽的。
“萬馬奔騰也不是我的馬,有什麽可看的,走了。”
齊霖興致缺缺地轉身,還不如回去多吃兩隻大肥雞呢。
“怎麽不是你的,你想要,我就賜給你!”
齊霖不理,畫大餅誰不會啊:“空口白牙,不足為信。”
“我耶律洪基說話算話,我與你立下誓言,若你為我大遼駙馬,我賜你萬匹戰馬!”
大遼的駙馬權利可比中原高多了,可以在朝中擔任重務,有封地,還能養私兵。
遼律規定,私販戰馬十匹以上者死。
而一萬匹戰馬的賜予,整個遼史從未有之,宰相能調動的私兵也不過三千騎。
一匹戰馬價值40貫,萬匹就是40萬貫,相當於北宋一個上等州府的年稅收。
一萬匹,那是遼國兩個郡一年的戰馬總出欄量,根本不是耶律洪基這個皇太子能決定的。
這樣大規模的饋贈受賜的人一般隻有皇位繼承人。
這麽說吧,這大餅的荒謬程度就比烽火戲諸侯差一點。
齊霖真的覺得耶律洪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誰會隨隨便便送人戰馬啊,瘋了,還是嫌國家太和平了。
而且自己才五歲,什麽也沒有,就為了哄他去大遼?
這不就擺明了是騙小孩麽。
齊霖扭頭:“我不信,別扯多的,先貢五百匹上等蒙古馬來看看實力。”
齊霖:v狐50,看看實力。
別看使臣送來幾百匹馬,但都不是最上等的優良種。
甚至邊境交易來的蒙古馬,還隻賣老弱病殘,就這,年販賣量都沒有千匹。
耶律洪基見沒騙到他,有些遺憾,其實他作為皇太子,私馬都沒有一萬匹。
他思索良久,南朝濕熱,其實不適合蒙古馬存活。
再加上南朝養馬技術差,根本養不活,更何談繁育了,給他們五百匹也不足為慮。
他眼睛一轉:“這有何難,那你同意了?”
“這麽點東西便想誆我離開家鄉?我賜你五百匹好馬,讓你來我大宋做駙馬,你願意嗎?”
耶律洪基自然看不上,但又不甘心:“要我答應也有條件。”
……
內侍小心道:“北朝太子與小公子分飾為信,若小公子能一直戴著他的信物,他就願意上貢五百匹上等戰馬。”
官家痛心疾首:“玉郎糊塗啊。”
耶律洪基自然有他的小心思,他知道漢人男子不穿耳孔,若是真做了,必然引起全社會口誅筆伐。
到時候齊霖見所有人都辱罵他,受盡同胞白眼,說不定就起了離開大宋之心了。
哈哈,他簡直是個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