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稅所暗流

字數:3310   加入書籤

A+A-


    邈川城的規矩森嚴,林峰隻帶了譙管家、劉十等五名親信,輕車簡從入了城。
    青塘官衙出人意料的簡陋,司稅所不過是座稍大的土坯房,牆皮剝落處露出夯實的黃土。
    引路的竟是盧乎的親信,更意外的是此人本就是司稅所的小頭目。
    穿過昏暗的走廊,林峰見到了那位頭巾束發的司稅大使。案前的中年文士正捧著竹簡細讀,行禮時林峰瞥見卷首《竹書紀年》四個古篆,心頭驟然一緊。
    “商隊遠來辛苦,想必獲利頗豐?”周蠡合上竹簡,說話時帶著河洛官話的腔調。與那些眼冒精光的色目稅吏不同,此人舉手投足間透著文士風骨。
    林峰朝南虛揖:“全賴節度使威德,貨物未至青塘便已售罄。”
    林峰麵上談笑自若,心中卻警惕。
    《竹書紀年》雖僅十三篇,卻字字如刀,將千年王朝興衰剖解得骨肉分離。這等帝王心術的典籍,向來隻流傳於王侯將相的密室之中,尋常稅吏怎會研讀這等禁書?
    “周蠡...”
    他在心中反複咀嚼這個名字。臨行前,他幾乎將青塘、西涼兩地豪傑的傳記倒背如流,卻從未聽聞此號人物。
    越是查無此人,越顯得深不可測。林峰不覺挺直了脊背,袖中的手指微微蜷曲,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這個周蠡應該是岸尾的謀士才對。
    這時,周蠡忽然歎息:“十年未歸河內祭掃,實乃不孝。”
    林峰聞言,心中暗笑:一個背棄祖宗的謀士談孝道,就像屠夫誦佛經般荒唐。
    “林少兄年紀輕輕便官居七品,當真羨煞旁人。”周蠡摩挲著手中茶盞,眼底閃過一絲銳光,“想當年周某十年寒窗,鐵硯磨穿,卻終未能搏得一官半職。不知少兄走的哪條青雲路?”
    林峰眉峰微蹙:“周兄此言差矣。官職乃國之重器,豈有私相授受之理?林某初授宣節校尉,乃是蒙聖上恩典。後補蜀中武職,亦是循例而行。”
    見林峰麵露不悅,周蠡連忙起身作揖:“是在下失言了。還望少兄體諒落第之人的酸楚。”他話鋒一轉,“不過少兄這趟買賣倒是新奇,以物易物,讓利於民,當真菩薩心腸。”
    林峰不動聲色地遞上賬冊:“商隊薄有盈餘,自當照章納稅。”
    算籌輕響間,周蠡忽然抬眼:“七分利?恐怕不止吧?”他壓低聲音,“聽聞蜀中絲帛堆積如山,少兄就不怕青塘的民風嗎?”
    林峰豁然起身,目光如炬地逼視著周蠡,一字一頓道:“自古貨物皆是隨行就市。蜀錦雖賤,然能運抵青塘者,唯林某一人而已。莫非大使連大乾商稅都要越俎代庖?”
    這番話說得鋒芒畢露,尤其“帶壞民風”四字更是誅心之論,輕則破家,重則喪命。
    周蠡聞言卻撫掌大笑:“林兄何須動怒?方才不過戲言耳。尊駕所販絲綢泰半充作祭神之用,何來敗壞風俗之說?既然賬目明白,這便與兄台結清。”
    隻見他運籌如飛,算珠碰撞間竟將四柱清賬之法使得爐火純青。不多時,便核得林峰需納商稅一百三十一貫又七百文。
    這數目與林峰暗自估算相差無幾,但見周蠡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林峰心底忽地有種別樣的想法。
    林峰望著周蠡結算稅款時那堆成小山的銅錢,心中暗忖:若是能將銀票推行至此,何須如此勞師動眾的搬運錢貨往返於蜀青之間?
    周蠡遞過稅單時,見他神色恍惚,不由打趣道:“林兄可是覺得周某算錯了?不瞞你說,在下自幼精於籌算,這區區商稅還難不倒我。”
    林峰收斂心神,正色道:“周大人,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可否以銀票結算此次及日後所有稅款?”
    周蠡聞言一怔,隨即露出玩味的笑容:“此事容後再議。我倒想先請教林兄,為何非要將上好的蜀錦撕成碎片才肯賣給青塘人?”
    “市場需求使然。”林峰不假思索道,“商人逐利而行。在大乾,絲綢可製衣被帳幔;在青塘,卻是敬神祈福的聖物。若將整匹錦緞賣給牧民,他們無從使用;反之,將碎綢售予中原百姓,亦無人問津。”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精明的光芒:“況且,絲綢撕碎後損耗更快,來年又可再販。如此循環往複,一個穩定的絲綢市場便形成了。此番西行,開辟商道才是根本,買賣不過是順帶而為。”
    周蠡聽罷擊節讚歎:“妙哉!貨物既售,如何使用確非旁人所能置喙。林兄這般經商之道,實乃周某生平僅見。他日若不能富甲天下,才是咄咄怪事。”
    話鋒一轉,“不過銀票納稅一事,恕難從命。你已在青塘獲利頗豐,若再掌控金融命脈...”他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周某雖為乾人,卻也要為東主分憂。”
    林峰長歎:“此舉本是兩便之策,大人何故拒人千裏?”
    周蠡凝視他良久,忽而笑道:“私下用用銀票無妨,但要推行全境...”他搖了搖頭,“茲事體大,需從長計議。”
    林峰見事不可為,便不再多言。繳清稅款後,特意贈予周蠡一包蜀中名茶,詳述衝泡之法後告辭而去。那車備好的厚禮終究未動,此時相贈,無異於投肉飼虎。
    出了司稅所,林峰與譙管家、熊大等人信步遂川城中。
    這座邊陲小城格局緊湊,立於北街便可望見南牆。
    沿街銀匠鋪鱗次櫛比,匠人們蹲在陽光下,木槌敲擊銀箔的叮當聲此起彼伏,竟似奏著一曲邊塞樂章。
    林峰駐足觀看,目光落在一個裹著羊皮襖的羌戎少年身上。
    那孩子不過十一二歲年紀,黑紅的臉龐透著專注,正將銅絲嫻熟地鑲嵌在銀杯上。
    這般精細活計通常都是老師傅操持,這少年卻能做得有模有樣,著實令人稱奇。
    望著少年靈巧的雙手,林峰不禁感慨:天下百工,皆有其道。正是這些勤勞的雙手,推動著世事的變遷。
    喜歡穿越大乾,開局就娶三個媳婦請大家收藏:()穿越大乾,開局就娶三個媳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