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老謀深算的狐狸

字數:5686   加入書籤

A+A-


    張遼一聲厲喝,幾位校尉便慌慌張張地從中衝出,麵帶恐懼之色,向張遼報告:“張將軍,李通將軍為了讓我們優先撤退,現在正與趙雲交手,沒想到那趙雲武藝高強,極其棘手!”
    “僅有三千騎軍,卻將我們李通將軍率領的五千精騎殺得死傷狼藉,並分遣一半兵力襲擊我們的步卒。
    因此,陣線才會崩潰如斯,懇請將  速救援李通將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聽罷此言,張遼麵色驟然變得凝重起來:“你們立刻重組隊伍,馬上往許都方向撤離,接下來的事我來處理!”
    說畢,張遼便領著萬餘騎兵疾馳而出,直麵眼前的戰局。
    行進約十裏的路程,張遼終於見到了那正在襲擊曹操步兵的白衣騎士團——那些身穿白袍,騎著白色戰馬的戰士,在烈日下竟耀眼至極。
    看到這一幕,張遼的腦海裏瞬間浮現出一個名字——白馬義從!這支軍隊的名聲實在太響,曾經公孫瓚帶領三千白馬義從,勇猛至極,讓北方胡虜聞風喪膽,尊稱他為白馬將軍。
    如果不是因為公孫瓚在界橋之戰時,過於自信地使用輕騎衝擊敵軍,結果遭到魏義指揮下的先登死士和步兵有效反擊,那麽勝負或許至今仍是個懸念。
    白馬義從的成員在看到張遼率大軍來襲之時,當即迅速撤退,其中一人快速返回,向趙雲匯報:“趙將軍,曹軍有增援趕到,我們得趕緊通知您。”
    這隊千餘輕騎迅速折返去找趙雲,而張遼也立即驅馬追趕。
    在騎行了約十多裏路之後,張遼終於發現李通所在的地點——此時,李通的部隊隻剩下數百人,正遭到趙雲麾下的數千騎兵圍攻。
    正當張遼震驚不已時,隻見那批白馬騎兵再次拉開弓弦,箭雨飛舞之間,將李通的部隊又削減了一百餘條生命。
    張遼見狀大怒,隨即驅馬揮刀朝趙雲撲去,並大吼道:“李通別怕,張遼來了!”
    此時,有關增援到來的消息已傳遞給趙雲,於是他馬上指揮白馬義從重新集結;這些士兵迅速卸下肩上背著的弓箭,換成長槍裝備,在陣型轉換下化身為能夠進行正麵衝突的快速騎兵!
    與此同時,張遼帶領的這一萬餘騎也做好準備,雙方的騎兵數量雖然相差不多,但由於每人均配備有戰馬,使得張遼這邊的整體氣勢更加震撼!
    曹操麾下的虎豹騎早已在一場大火中徹底消失。
    因此,眼前這一萬鐵騎幾乎成為了曹操最後的重要資本之一,若能毫發無損地帶回許昌自然是最好的。
    張遼想到這裏,眼見白馬義從已經停止進攻,重新整隊列陣;
    同時,李通帶著剩餘的百餘名士兵與他會合。
    至此,張遼心中已然生出了停手之意。
    曹操已向他透露過,這次戰役寇封可能占領的最大範圍及其局限所在。
    此外,曹營在別處亦有許多強敵,這支騎兵絕不能在此消亡!所以在與李通會合後,張遼向趙雲拱手建議道:
    “趙雲,貴軍箭矢已經耗盡,李通部損失巨大,連十萬餘民眾都被你們救回。
    若我們執意廝殺到底,最終不過是兩敗俱傷。
    不如各自收兵罷,如何?”
    聽到張遼的話,趙雲回頭看向身後,發現楊再興的部隊尚未趕到。
    看來想要完全吞下張遼率領的一萬大軍不太實際,在沒有背嵬軍的配合下,即便有這三千兵馬也最多是雙方俱傷!
    更不必提,現在的白馬義從已經沒有足夠的箭矢去牽製對方。
    更何況,張遼所率領的人數畢竟是自己的三倍!
    因此,趙雲思量了一番,隻簡單地點了點頭,同樣回禮於張遼。
    這兩位名將皆是以擅長統帥騎兵而著稱,一方長於帶領像白馬義從這樣的輕騎兵,另一方則擅長駕馭如並州狼騎這類的重騎兵。
    然而,雖然二人同為當時最傑出的騎戰專家,但由於分別效力於不同的君主,他們的處境大不相同。
    雖然曹操對張遼非常器重,但也未給他  編組一支類似的並州狼騎。
    對於一個頂尖的騎戰指揮官來說,這不啻為一種遺憾。
    不久,張遼帶著與李通匯合後的殘餘部隊撤離後將近一小時,楊再興才慢悠悠地趕來。
    見到趙雲正帶領著獲救的十餘萬人馬返回豫州時,楊再興頗為懊惱。
    “要是早些到,興許能抓住張遼的萬人大軍!”
    楊再興歎氣道。
    趙雲聽了隻是笑了笑,“張遼並不是容易對付的小人物,昔日隻帶五百虎豹騎就能與你僵持不下。
    這也正是我放他一馬的主要原因。”
    “白馬義從和背嵬軍絕不能在這裏受挫,我們的主要問題在於目前尚無法穩定獲得馬匹供應。”
    “所以,我們必須愛護每一名騎兵,避免陷入無人可用的窘境,畢竟若失去了騎兵支持,北方的統一將更加艱難。”
    經過一番解釋,楊再興覺得言之有理,隨即點頭同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人共同率軍,護送著這些恢複自由身的新市民返回了豫州。
    對於那些曾被捕獲、後又被趙雲救出的平民百姓而言,他們深感寇封的恩情。
    相信他們回鄉後,將更加積極支持嶽飛平定豫州的各項事務,
    尤其是讓飽受戰亂之苦的豫州民眾得以重聚親人,恢複往日安寧生活,必然能使嶽飛更加容易贏得民眾的擁護和支持。
    另一方麵,待張遼率領從豫州逃出生天的四萬多潰散殘兵返回許昌時,曹操竟然破例親自出城迎接李通。
    見狀,李通立即從馬上跳下,臉上寫滿了驚愕與不安。
    “丞相,我未能不負所托,既未帶回十萬豫州的壯丁,連同的五千精銳騎兵亦被趙雲徹底擊敗!”
    “豫州部隊近半數在戰鬥中傷亡,要是張遼將軍未能趕來支援,可能我今日也無法在此與您匯報……”
    見到李通的疲憊麵容,曹操連忙寬慰他說:
    “文達歸來就好,隻要你不負傷就好。
    士兵的事以後再說吧,速速起身。”
    曹操對人才如此禮遇的姿態,讓在場眾人仿佛看到了當年僅憑陳留下決心興兵討伐董卓的那個雄心勃勃的曹孟德再次歸來!
    此情景令站在曹操身旁的荀彧、荀攸等人的神情頓時輕鬆了許多!
    自家主公已恢複從前的睿智果斷,那麽曹軍絕不可能會失敗。
    至多數年內,他們定可重新崛起,與寇封裝雄於世間。
    而現在,隻需穩住四周即可。
    聽聞曹操一番安慰,李通內心深處湧動著一股對曹操的忠義之感。
    若不竭力報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又怎配得起他今日的信任與厚待?
    在李通帶領殘餘的四萬多豫州軍隊返回許都後,如今的許都地區,軍隊數量已達到二十九萬餘。
    同時,曹操開始采取新行動後,他至少能夠部署宛城、洛陽一帶的力量以防備寇封的北侵。
    這時,忽有侍衛前來報告,說是徐州陳登處送來了一封緊急軍事書信,需立即呈給丞相查看。
    聽此消息後,曹操神色驟變!
    若隻是一味提防寇封,反而疏忽了其他重要防線上的安全問題,那就太糟糕了!接過這封信後,曹操迅速閱讀內容,讀畢頓時憤怒至極。
    “真是惱火,織席賣履的小輩竟然還敢攻打我的下邳,還有孫權這小子,竟也敢來挑戰我曹某!”
    曹操氣憤地繼續說道:“他們認為我此刻身處絕境就可以隨意侵擾麽?”
    接著他又厲聲道:
    “孫權、劉備這兩個想要坐收漁翁之利的蟊賊,那就戰!本相要即刻派遣軍隊增援徐州!誰願意領命而去?”
    聽到曹操的號召,程昱站出來恭敬行禮,並發表見解說:“丞相,劉備和孫權不過是些竊取之輩罷了,他們的兵力加起來不過五萬餘眾,而已在徐州守備的部隊便擁有近三萬人馬!
    我認為此時應固守陣地為主,可派遣一名資深將領率兩萬兵馬駐紮在琅琊之地,以此阻止孫劉聯軍繼續推進。”
    對於程昱的建議,曹操隨即回應:“那你認為誰更適合率領此次任務呢?”
    程昱回答:“在丞相麾下將領中,唯有張遼與樂進能夠勝任這一重任,考慮到北方寇封可能有所動作,我以為隻派出一位足矣!”
    程昱話音剛落又自告奮勇道:“另外,據聞周瑜頗具才華,曾助孫策平定了江東六個州府,故我亦願意親赴徐州參與戰役。”
    見到程昱主動要求前往前線抵禦敵人,曹操無奈地歎了口氣。
    確實,內情複雜的情況下,目前的自己經不起任何大的失敗了!
    假若其他地方的勢力擊敗或掠奪曹營的地盤,曹操麵臨的將是四麵楚歌的局麵!因此即便如程昱這樣的參謀人員也要挺身而出。
    就在這個時刻,向來不太積極表達看法的賈詡忽然走出人群,向曹操恭敬行禮準備發表意見……
    這一舉動,即便是向來看慣大場麵的眾人也不禁麵色一驚。
    不過眾人沒想到的是,連一向精明自保的賈詡都站出來獻計了!
    顯而易見,這位老謀深算的狐狸恐怕是擔心如果曹操戰敗身亡的話,自己也會隨之受到波及。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